吳三桂的一生到底哪一步走錯了?

2020-12-28 鄭說豫見

吳三桂的一生是投機的一生,在每個歷時重大關口的選擇當時看起來都正確無比,但合起來看,整個人生就是一個巨大錯誤。每次選擇都要利益最大化,整個人生卻成為最大敗筆。那麼,吳三桂的人生,到底那一步是最大敗筆呢?

一、馳援北京,由勤王之師變成大順降將

吳三桂愛妾陳圓圓

吳三桂出身將門,年輕時驍勇善戰,戰績卓著,曾擒獲蒙古王子,帶領500親兵闖入敵陣求出被後金團團包圍的父親吳襄,被洪承疇稱讚忠勇可嘉,27歲時吳三桂被授予寧遠總兵。

1642年,清軍圍困錦州,明朝動員全國13萬大軍與清軍在松山錦州一帶決戰,結果一敗塗地,吳三桂也不戰而退,收聚殘兵3萬餘人退守寧遠。經此一戰,明朝主力盡失,不僅無法抵擋清軍,對農民軍也無力鎮壓了,內外交困,實際上失敗已不可避免。

明朝無人可用,仍然讓吳三桂鎮守寧遠孤城,因為寧遠到山海關一帶還有數十萬遼民,朝廷一時沒有下決心放棄寧願,固守山海關。

1644年初,李自成的大順軍向北進發,一路上明軍望風而逃,隊伍像滾雪球一樣壯大,北京危在旦夕。崇禎皇帝經過反覆衡量,晉封吳三桂為平西伯,命令吳三桂放棄寧願,馳援北京。吳三桂接到命令後,下令焚燒廬舍,所有軍民撤到山海關,由於擔心清軍在背後掩殺,軍隊在最後護衛,耽誤了行程。

寧遠總兵吳三桂

等寧遠軍民撤到山海關,吳三桂進京勤王,還沒到北京,就傳來北京城破,崇禎皇帝自殺的消息。一時間吳三桂無王可勤,撤回山海關。一個月來,吳三桂在各種勢力中投機。

吳三桂的三萬兵馬,處於大順軍和清軍的夾縫中,難以獨存。面對大順政權派來的使臣,吳三桂與其他明軍一樣選擇了投降,願意歸順李自成。這個選擇不能算錯,畢竟大明已亡,無力回天,自己的父親吳襄和愛妾陳圓圓也都在北京。於是吳三桂由明朝的平西伯、勤王忠臣變成了大順的降將。

二、衝冠一怒,襲取山海關

吳三桂必須要進京覲見新主的,於是帶著少數親隨向北京進發。但奪取北京的李自成,是長期流動作戰的流寇出身,沒有穩定的後方和錢糧供應,百萬軍隊,吃喝就是難題。

李自成手下的將領原本以為打下北京會發筆橫財,誰知道崇禎皇帝早已成為窮鬼沒什麼錢財。大順政權就製作5000夾棍當成軍餉發給各營,各營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自謀錢財。於是大順各軍轉而勒索官員,按照級別比餉助捐,不給就打,上夾棍。

李自成也想作個明君,也想行仁政,也想各營不要那麼殘酷,但大家都是反賊,幹的都是滅九族的事情,能尊你為王就不錯了,憑什麼要聽你的。

吳三桂的父親吳襄自然不能免除,連愛妾陳圓圓也被大將劉宗敏擄掠。吳三桂在去北京的路上,先聽到父親被逼餉,不以為然,仍然繼續向北京進發。再聽到愛妾陳圓圓被擄,終於爆發,說大丈夫連自己的女人都無法保全,有何面目在這人世間呢!

於是吳三桂衝冠一怒,索性不去北京了,調轉馬頭,回了山海關。並且趁山海關守軍沒有防備,襲取了山海關。

這樣,吳三桂又從大順降將成了大明孤臣。這個選擇,也不算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原本認為大明一無是處,但李自成更不是東西。於是許多原本投降李自成的官員,許多選擇了逃跑,許多還在觀望,還有的選擇了殺賊反正,而吳三桂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三、山海關大戰,大明忠臣變成降清先鋒

李自成自然不能容忍吳三桂襲取山海關,但對招降吳三桂仍然有信心,就算用武力也能幹掉吳三桂,用靴子也能踢倒他。李自成帶領十幾萬大軍,帶著吳三桂的父親,崇禎皇帝的兒子向山海關進發,山海關大戰,迫在眉睫!

吳三桂也沒有坐視滅亡,他做出了影響中國歷史幾百年決定,就是聯手關外清軍,共同對付李自成,所謂借兵助剿,報君父之仇

吳三桂以大明孤臣的身份向清軍統帥多爾袞寫信,要求多爾袞幫助自己剿滅反賊、報君父之仇,事成之後願意割地、願意犒賞軍隊。

多爾袞敏銳的把握住了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帶領八騎主力星夜兼程前往山海關,因為吳三桂連進軍的路線都說的清清楚楚。

八旗清軍

李自成並不是沒有考慮到關外的清軍,但認為吳三桂與清軍是多年的仇敵,不可能聯手的,再就是清軍遠在千裡之外,就算過來也不會馬上趕到。他沒料到清軍與李軍幾乎同時到達山海關,清軍就在關外十裡紮營。

山海關的戰鬥毫無懸念,李自成不出意外的佔據上風,吳三桂危在旦夕。吳三桂親自赴清軍大營要求救援,多爾袞趁機要挾,於是借兵助剿,變成了剃髮投降,又封吳三桂為平西王,殺白馬為誓絕不負吳三桂。

緊要關頭,清軍突然殺出關外,李自成措手不及,導致軍隊大敗。於是李自成撤退了,清軍和李自成趁勢追殺,李自成回到北京匆匆忙忙的舉辦了登基儀式,就撤退了。

吳三桂本來只想自保,卻成了獻關,本來想借兵卻成了投降。而清軍入了關,卻不像往常一樣擄掠一番就撤退了,反而入主中原做主人了。於是吳三桂又成了千古罪人!

四、進兵雲南,為父報仇變成弒君兇手

上了這個船,就不好下來了。吳三桂一路追殺大順軍,報殺父之仇,毫不客氣。對於清朝,吳三桂聲稱效忠新朝,稱明朝為前朝。但對新成立的南明,仍然有感情,聲稱不忍有一矢相加。於是吳三桂又回到老家錦州,被清朝冷落起來。

冷落也無所謂,既然無法改變形勢,接受繁華過後的落寞也無所謂。至少不要成為殘殺同胞,殘害故主的兇手。

吳三桂偏偏不願被冷落,清朝與西南的永曆政權作戰,再次徵調吳三桂。吳三桂為了表現對新朝的效忠,表現相當積極。吳三桂攻入雲南,被加封親王,授予平西大將軍,開平西王府,西南雲貴兩省的軍政都歸吳三桂節制,兒子吳應熊也娶了公主,成為駙馬。

甚至為表現自己的忠勇,吳三桂還親手用弓弦勒死了永曆帝朱由榔。吳三桂想的是永鎮雲南,效仿明朝沐英的例子,但吳三桂的表忠行為還是沒有打動少年天子康熙皇帝,清朝還是要撤藩!

平西王吳三桂

吳三桂的最大敗筆在於弒殺永曆帝,其實更在於自己的貪心不足。作為前朝的降將,無力挽救乾坤,甚至向清軍獻關,這都可以理解。但在新朝還如此賣力,還想著榮華富貴,甚至不惜向故主痛下殺手,就不能被原諒了。如果這不叫賣主求榮,什麼叫賣主求榮!

五、被逼反清,終成三姓家奴

吳三桂還是有機會的,畢竟吳三桂在雲南十四年,畢竟八旗主要將領都已去世,八旗也在多年徵戰中損失很大,畢竟歷史由勝利者書寫的,吳三桂還是有可能再次改變歷史的。

吳三桂1673年起兵反清,自任天下都討招兵馬大元帥,興明討虜。一時三藩皆反,吳三桂很快奪取廣西,攻入湖南,甚至大勝八旗主力,馬上就要飲馬長江了。

吳三桂為碩果僅存的當世名將,果然出手不凡。但吳三桂沒有不顧一切的繼續北伐,相反停在了長江邊。一方面對八旗騎兵在北方的優勢有所忌憚,一方面希望與康熙和談,劃江而治,畢竟兒子吳應熊在對方手裡。

本來,康熙皇帝倉促撤藩,引發戰爭,連科爾沁的王爺也反了,一時間康熙皇帝手忙腳亂,焦頭爛額。但吳三桂的停止進軍給了康熙皇帝喘息機會。康熙皇帝招募軍隊,重整旗鼓,重用綠營軍,逐個擊破吳三桂的豬隊友。

吳三桂畢竟英雄遲暮,贏得了戰鬥卻輸給了年齡,起兵5年,還在衡陽稱大周皇帝,但還是被歲月帶走了。吳三桂死後,大周很快由盛轉衰,新崛起的漢族年輕將領,攻入雲南,結束了吳三桂的事業。

吳三桂功業不成,終於成為三姓家奴,貽羞萬年!

相關焦點

  • 人,走錯一步,悔恨終生……
    人這一輩子,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小心謹慎,一旦做錯,難以彌補,一旦走錯,悔恨終生。人生,走對了路,步步輕鬆,走錯了路,步步難行。路,走錯一步,悔恨終生,友,交錯了人,留下陰影,情,牽錯了手,心留疤痕。所以,走好腳下路,看清身邊人,不要把表面熱情看成真情,不要把酒肉朋友當成知己。
  • 你有沒有在深夜檢討自己,究竟是哪一步走錯了造就了今天的自己?
    你有沒有在深夜檢討自己,究竟是哪一步走錯了造就了今天的自己?我雖然不在深夜檢討自己,但也對自己這一生經常進行回憶,在回憶過程也在經常檢討自己,感覺在自己這一生中走的最錯的一步就是當年從黨政機關辭職下海,而下海後又太過於循規蹈矩,讓自己錯失了很多發展機會。
  • 人一生有三錯,一步走錯,滿盤皆輸,你敗在了第幾步?
    人這一生,從牙牙學語的嬰童到滿頭白髮的老人,走過了人生數十年的歷程。在這短短的幾十年中,每個人都會經歷無數的事,遇到無數種未知的情況。面對這些情況的時候,每個人都會犯錯,只不過有的人錯誤明顯一點,有的人錯誤不明顯,也沒給別人造成什麼嚴重的影響。人在年輕的時候,總想著自己還年輕,未來還有幾十年的時間,有什麼過錯可以慢慢糾正。
  • 唐僧一生做錯三件事:說錯一話,信錯一人,走錯一步!
    然而即便是這樣,唐僧的一生依舊做錯了三件事,分別是:說錯一話,信錯一人,走錯一步。其實這也很正常,沒有絕對完美的人,也沒有從不犯錯的神仙,就連天道也不是完美的五十。說錯一話堂堂如來佛座下二弟子(真傳弟子)金蟬子,明明孫悟空大鬧天宮的時候都還在靈山,後來鎮元子參加如來佛的盂蘭盆會時,還給這個佛子敬過茶,沒想到也就500年的樣子,金蟬子就轉世投胎成了唐僧。
  • 《人生》:走錯一步,影響一生的愛情,年輕人都應該看看
    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業上的岔道口,個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錯一步,可以影響人生的一個時期,也可以影響一生。這是路遙《人生》小說開篇,柳青的一段話。《人生》是路遙的一部中篇小說,已經忘了第一次讀它是什麼時候,近期利用碎片化時間又讀了一遍,與第一次讀的感覺截然不同(太扎心了)。
  • 《如懿傳》:富察琅嬅一步走錯滿盤皆輸,含恨而終是因為情商低
    《如懿傳》:富察琅嬅一步走錯滿盤皆輸,含恨而終是因為情商低如懿對乾隆皇上徹底失望,選擇用自盡來解脫自己,追尋自己一生想要的自由,我們感嘆著如懿的可憐,卻忽視了另一個人,那就是富察琅嬅,富察氏的一生其實比如懿更為悽慘,只是她的所作所為讓大家忽略了她的悽慘遭遇,而造成富察氏含恨而終的情況,還是因為她自己的情商實在是不高。
  • 【勵志語錄】走對一步人生會光明一片,走錯一步人生會慘澹黑暗.
    1.人的一生,沒有誰事事得意,處處風光。
  • 吳三桂反清為何會失敗?康熙尚且年幼,老練的吳三桂為何幹不過?
    這篇文章當然不是要洗白吳三桂,畢竟歷史功過自有評語,每個人也都有自己看吳三桂的出發點,功過不是今日話題。下一步,我們將進入吳三桂發動的最後一場戰爭,來看看他為什麼會以一手好牌為基礎,還是會被年輕氣盛的康熙擊敗。那一年,清軍能夠進入中原,除了自身的英勇作戰,那些明朝投降的將領也起了很大作用。
  • 細說吳三桂的「七宗罪」:8年三藩之亂,促使他功敗垂成!
    整個三藩之亂中,吳三桂暴露出了很多問題,下面總結了三桂的"七宗罪",正是這"七宗罪"促使他一步一步邁進了失敗的深淵,被永遠定格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1、不識時識勢兔死狗烹,鳥盡弓藏,幾千年的道理,吳三桂作為在官場混了幾十年的老江湖不可謂不清楚。
  • 泰劇《火之迷戀》一步走錯,萬劫不復!
    家庭不好不是一個人走錯的理由,而是一個人學壞的藉口。她錯在分不清自己真正的王牌。上乘的婊是利用身體輔助頭腦,而她卻急功近利,用頭腦去輔助身體,未免落了下乘。她錯在同時與不同的男人糾纏不清。還繼續從事身體交易賺外快,分心乏數,難免出錯。她錯在不懂得收斂羽翼。
  • 從中戲專業第一到娛樂圈的小透明,喬欣走錯了哪一步?
    本該前途無量,但喬欣的現狀宛若娛樂圈的小透明,到底是哪一步走錯了?在正午陽光被迫離開大學期間,由於喬欣是班上最小的學生,再加上性格溫潤安靜,班主任劉天池擔心她出社會會被欺負,於是把喬欣介紹給認識多年的好朋友導演孔笙。因此機緣,喬欣正式籤約正午陽光團隊。
  • 《中國好聲音》:這兩支走錯片場的樂隊,到底哪支更有優勢
    像這一季的好聲音上,就來了兩支算是走錯了片場的樂隊選手。匹諾曹人聲樂團和斑馬森林兩支樂隊。同是樂隊形式,那到底哪一支在這個舞臺上更有優勢呢?結局到底會是怎樣,我們也只能拭目以待的繼續看下去。那這兩支算是走錯片場的樂隊,哪一支更容易觸動你心呢?
  • 貴州出土吳三桂的偃月刀,重量十分詭異,學者:關羽形象被毀!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貴州馬家村出土了一批文物,據專家介紹,墓主人是吳三桂或吳三桂的後裔,但在這批文物中,出現了一件鐵兵器月牙刃。在《刀上刻,新月》中,有「吳三桂」這個詞。雖然不能確定這是不是吳三桂武器,但它也使當時的人們在武器研究上邁出了新的一步。
  • 怒髮衝冠吳三桂,犯了一個最大的錯誤,就導致他再沒有回頭路
    吳三桂在明朝滅亡的這件事情上,起了什麼作用?歷史上說他是反叛源於什麼原因!為何他會在投降李自成的路上突然反悔?吳三桂最早是名將,駐守山海關。他為何要在李自成招安的路上突然反悔呢?話說李自成派人招安吳三桂,吳三桂父親吳襄,本是明朝戍邊總兵。
  • 樸施厚:一步走錯葬送大好星途!
    樸施厚在上升期涉嫌強姦,醜聞讓聲譽和事業皆受損,真真是韓國明星中一招走錯葬送大好前途的典型代表。要說他演技好也挺會選劇本的,作品《家門的榮光》、《公主的男人》反響都不錯,當年在韓國年輕一代男演員中潛力可以算位列前茅。
  • 雲南王吳三桂在當地有多大影響力?不然哪敢叛亂
    這解釋吳三桂在當時是多麼尾打不掉。那麼,當時吳三桂的派系有多強勁,他可以靠西南一角激起清朝的神經強烈緊張。在李自成打下北京之後,意外的是,李自成不明白如何限制自己的部下。然而,他下面的大將軍劉宗敏搶走了吳三桂的愛妾陳圓圓,殺死了吳三桂一家。當然在山海關的吳三桂衝冠一怒,乾脆投降清朝。當時,能與李自成匹敵的只有清朝。多爾袞與吳三桂展開了暗中互動。
  • 究竟哪步棋走錯?
    究竟是哪步棋走錯了?球隊哪些環節出問題了?我們不妨來簡要分析一下。對於球隊近來的頹勢,主教練和俱樂部管理層不可能無動於衷,於是在轉會窗口關閉前,我們看到了曼聯一些眼花繚亂但又有些匪夷所思的操作。首先,從大巴黎免費得到烏拉圭射手卡瓦尼。卡瓦尼在足球江湖名揚四海,早在那不勒斯就已經開始大殺四方,來到大巴黎之後,更是為俱樂部打進多達200個進球!
  • 讓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的陳圓圓,晚年到底是什麼樣的
    後來田宏遇為了穩固自己在朝中的勢力,又深知吳三桂愛女色,就把陳圓圓以舞姬的身份送給了吳三桂。吳三桂雖然貪慕她的美貌,但是對她真的是極好的。當時局勢動蕩,吳三桂以自己之力根本不足以顛覆局勢,當時實力很強的兩個分之,都想要將吳三桂收入自己麾下,一個是李自成,另一個就是當時的清軍。吳三桂本來是準備投向李自成的,可李自成突然偷襲吳三桂的府邸,並且搶走了陳圓圓,當時的吳三桂怒髮衝冠,立刻轉向降了清軍,並且親自帶大軍去攻打李自成的統治範圍,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衝冠一怒為紅顏」。
  • 吳三桂死後,他夫人陳圓圓去了哪?專家:你把墓碑上「聶」字拆開
    這句話說的就是當時頂頂有名的秦淮八豔之一陳圓圓與平西王吳三桂的愛情故事。陳圓圓,原名叫做邢沅,字圓圓。原是出生於一個貨郎的家庭,但是母親在其出生後沒多久就去世了。一直都借住在姨夫的家裡,後來就隨著姨夫姓「陳」。但是姨夫見陳圓圓十分貌美,就將其賣給了蘇州梨園。
  • 引清兵入關的吳三桂,為什麼要背負叛國的罵名,改寫了此後300多年的歷史
    帥帳中的燈光一夜未息,也沒有人出來過,一定是有大事要發生,此時此刻,所有的士兵都愈發確信了昨晚的流言,甚至已經將這當成了事實,他們只是在等待最後的通告和下一步的指示。少年得志,馳騁沙場所向披靡的平西伯吳三桂,此時此刻陷入了一生中最為黑暗的時期,在未來幾天內,他的選擇將決定數百年歷史的走向,家國天下、民族榮辱,沉重的擔子壓得他喘不過氣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