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菠蘿微信「HEIHEI4347」進文章讀者群
劉傳健在空軍服役15年,是飛行學院的一名飛行教員。
眾所周知,大學能考上空軍飛行員本來就是難度極大的事情。
單說視力這一塊,考普通的軍人警察裸眼視力需要4.8以上,測試用的是E字表,有四個開口方向。而空軍招飛用的C字表,有8個開口方向,加上各方面的嚴苛要求,能被錄取就已經是不容易了。
即便進了空軍飛行學院,個體對高強度的訓練承受力不同,仍然會繼續淘汰。淘汰率高達70%,剩下的30%,才有機會真正翱翔在蔚藍天空。
劉傳健,就是這30%的一員。
15年的空軍飛行員經歷,累計2700餘小時的飛行時間,他積累了豐富的飛行經驗。
2006年,劉傳健轉業到四川航空,成為一名民航飛行員。
軍用轟炸機和民航客用飛機有很大的區別,他需要重新學習操縱飛機。由於是外國製造的客機,飛機的操作全是英語標註和學習。
他第一天完全沒聽懂教員講了什麼,第二天教員提問,發現他不懂就給他再講一次。
晚上回去之後,他和同事一起你問我答,共同鑽研。
到第三天,他們真的就把內容都搞懂了。
△劉傳健(右)和二號機長梁鵬
電影裡面有一個鏡頭,令我為之動容。
飛機成功備降雙流機場,第二機長看到劉傳健還在繼續按下操縱杆,就對他說:老哥,(距離)夠了。
劉傳健的手緊緊地按著操縱杆,隨即把飛機開進跑到旁邊的草坪,說:不能佔用跑道,其他飛機還要飛呢。
成功處置了這樣史詩級般的備降,按照普通人的理解:飛機停穩了就是最大的幸運,哪裡還管得著飛機停在跑道還是草坪啊?!
但劉傳健做到了,這就是專業素養。
他的專業素養,不僅體現在成功備降四川U8633,還表現在飛機備降之後的事情中。
飛機出這麼大的問題,公司按規定對飛機和當時的駕駛情況進行調查。
然而,令調查小組沒想到的是:劉傳健竟然迅速且完整地複述了當時的駕駛操作情況,這也使得調查進展非常順利。
試想一下,9800米的高空,-40℃的溫度,極強的風噪,能夠成功備降已經是偉大之舉了。
他還能把操作的情景、過程複述得完整清晰。
我只看到了一個詞:專業。
是他的專業素養,使得他在極端環境下,在面臨生死考驗時,沉著冷靜地操縱飛機並成功備降。
專業,短小精悍的一個詞語,我不知道這背後需要有多少小時的積累,才能匯聚成「專業」二字。
強大的責任心電影《中國機長》中,劉傳健頂著超越人類極限的寒風,繼續駕駛飛機。
過程中,他想起了自己可愛的女兒,想到她在等自己回去陪她過生日,這是家人給他的力量,讓他在生死時刻以頑強的意志努力地拼一把。
然而,那畢竟是電影,一些任務和場景做了戲劇化的改動。
現實當中,劉傳健並沒有想到別的事情,他說:看到玻璃爆裂的那一刻,我心想沒有希望了,但我要保證飛機上旅客的安全以及機組人員的安全,我要試一試。
試一試,是緊急情況下的無奈之舉,但我還感受到他說試一試時,眼神的堅定與頑強。
即使沒有太大希望,仍然要盡到最大努力去試一試。
因為他放棄了飛機,也就是放棄了客艙內122條鮮活的生命,這是他的責任,是他的使命。
半年之後,經過身體和心理測試後,劉傳健成功復飛。
劉傳建說:從前覺得飛行,是一份職業,只要努力完成好工作就行。現在覺得飛行,是一份責任,是旅客的生命安全都交到自己身上的信任。
確保旅客安全順利準時到達目的地,這就是他們的責任。從川航U8633機組人員身上,尤其是劉傳健機長身上,體現得尤為明顯。
持續的積累影片一開頭,劉機在浴室練習憋氣,這在真實人物劉傳建身上,是真事。
劉傳健喜歡遊泳,經常練習憋氣,據說他一次最長的憋氣時間,長達四分鐘。
經測試,我的憋氣時間為40秒。很明顯,我代表了普通人的一般水平,四分鐘240秒,是我的六倍之多!
平時練就的長時間憋氣,在5.14事件就起了作用。
玻璃破碎後,飛機瞬間釋壓,9800米的高空人是需要吸氧的,而當時導航員並不在駕駛艙,劉傳健本人無法帶上氧氣面罩。
這種萬分危急的時刻,自身身體對缺氧的耐受性就起了作用。
假設劉傳健當時因缺氧而意識不清,那他還有可能將飛機成功備降嗎?意識都模糊了,怎麼操縱飛機?
關鍵時刻,平時的積累也幫了劉傳健一把!
我偶爾聽到有人說:學這個有什麼用嗎?
這句話可以理解為:學這個現在沒有用。但是你永遠不知道學會某項技能,將來會在什麼時候幫你一把,甚至是改寫你的命運。
我的一個朋友Q,年輕的時候就很喜歡寫文章。後來畢業之後開了一家淘寶店,專門賣無人機。
當時是2010年,無人機對很多人來說是很陌生的東西,他的無人機生意也很一般。
一天,他在逛無人機的貼吧時,看到有人在上面問無人機的相關情況。Q覺得為什麼我不把無人機的知識寫成文章,這樣大家不就可以看到了嗎?
於是,他興奮地寫了九篇文章,發到貼吧上面。結果受到了大家的追捧,店鋪的銷量躍居同平臺前十名。
Q感慨地說:我真的沒想到寫文章的技能,竟然會在生意場上幫到我。
他利用寫作不斷擴大市場,結交朋友,現在還組建了超過一萬人的寫作社群。
Q總說:持續做正確的東西,日積月累肯定會幫助到我們。
看到劉傳健成功備降,我再次想到Q說的這句話。
劉傳健說:如果沒有5.14事件,大家也不會認識我。
是的,不是每個普通人都能成為英雄,而是在機遇來臨的時候,你能否有成為英雄的能力和勇氣。
我想,這其中的能力和勇氣,就是來自於平時的點滴積累吧。
劉傳健是個普通人,但又確實成為了真正的英雄。
我認為,這是一個具備成為英雄能力和勇氣的人,在遇到重大決策和機遇面前,成就了他。他成為了平凡人之中那個不平凡的人。
專業的素養、強大的責任心、持續的積累以及對生命的敬畏,造就了中國機長——劉傳健。
劉傳健說:榮譽是暫時的,生活是自己的。平凡的人,不平凡的機長,向英雄致敬!
►本文首發新勵成口才培訓(gzknj01),轉載請在後臺回復「轉載」,投稿郵箱:huojinkuan@xlczg.com 。作者:橙長,新勵成籤約作者。能演講會寫作的警校畢業生,專注於認知升級與廣結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