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但超 文/攝
保安鎮青山村距離鎮區約5公裡,由於村裡人均耕地較少、土地質量較差,農業生產效益低,村莊基礎設施匱乏,村莊環境髒亂差。村裡建檔立卡貧困戶雖然不多,但是多數毫無勞動能力。
2015年,尖峰水泥有限公司扶貧工作組入駐保安鎮青山村。五年以來,該公司用真情真心扶貧,無私奉獻贏得了全村幹部群眾的信任,使村莊悄然發生著新變化。修平了道路、建成了文化廣場、建好了整體規劃的新農村,村莊有了發展,村民有了依靠……
換村貌
完善基建繪製美麗村莊
走進青山村黃童城灣,灣口枝葉繁茂的兩排小樹在風中搖擺。踩著筆直寬闊的通村水泥路走進村落,映入記者眼帘的是碧水盎然的池塘、橫穿塘面的石亭雅道、乾淨整潔的農家庭院,麻雀在風中嘰喳、雞鴨在草地穿行,一派美麗和諧的鄉村風光。
「過去村子哪有這個環境喲,幹完活我們都不願意在外面呆著。」村民柯寬心是青山村黃童城灣的村民,記者採訪時,她正在村裡新修建的老人互助照料中心看電視。她告訴記者,過去村民幹完農活家務活就待在家裡。那時,村裡道路不方便,白天髒亂晚上黑,垃圾隨處可見,誰都不願意多出門。
「既然髒亂差,那就首先要解決環境問題,要治標治本,先改善村莊設施。」說話的是正在向柯寬心了解情況的尖峰扶貧工作組組長尹本強。他告訴記者,這些年來隨著社會進步,青山村群眾對村莊基礎設施以及文娛活動有了強烈訴求。在村委會收集情況與他們共同商議之後,扶貧工作組認為只是一時的清掃整治不會有多大作用,要在根源上做文章,改造升級徹底變化。於是尖峰水泥公司響應訴求,去年一年投入資金18萬元幫助村莊各個灣子修建了水泥路、下水道,安裝了路燈,按照政策對條件落後的部分農戶實施改水改廁、房屋修繕。同時,結合環境整治,著力提升村莊綠化、美化、淨化水準,如今村莊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變化,昔日舊村換新顏。
「現在我們好多人忙完農活都喜歡走出來聚在這個廣場和互助中心,這裡環境整潔、設施齊全、燈火通明,白天晚上都可活動娛樂,感覺跟城市相比,我們都不差多少哩。」柯寬心笑著說道。
住新房
幫助群眾享受政策福利
精準扶貧,不僅要有一個美麗的村容村貌,而且還要讓村民的生活過得幸福。村裡貧困戶的住房一直牽動著村「兩委」幹部還有扶貧工作組的心,他們為解決貧困戶的住房問題四處奔走。
在一所新修建的平房面前,定睛看去,屋舍儼然,兩位老人在寬敞明亮的客廳中向記者微笑示意。「精準扶貧工作解決了我們家太多問題,這房子的修建讓孩子的成長有了更大的保障。」說話的是村民陳良平,他口中的孩子是今年正在讀小學三年級的孫子陳浩文。因孩子的父親去世、母親改嫁,經過審核認定,陳浩文成為了建檔立卡貧困戶並一直跟著爺爺奶奶生活。陳良平說,孩子慢慢長大,他們也漸漸老去,想到孩子以後獨自一人、無依無靠,他們這些年來憂慮不已。去年六月,扶貧工作組通過走訪了解到陳浩文家所住房屋屬於D級危房後,便與城建、民政等部門積極溝通聯繫,經過評估最終及時申請了危房改造資金,陳浩文於今年元月住進新房。「我們心裡踏實很多,感謝黨和企業的這份大恩。」陳良平說道。
「這只是扶貧工作組力所能及的事情,主要是黨的政策的功勞。」尹本強說,近年來,尖峰扶貧工作組認真學習中央政策方針,以精準扶貧作為工作著力點。為找準村民貧困的真正原因,扶貧工作組人員密切與村莊幹部聯繫,充分徵求意見,了解群眾家庭信息和基本訴求,並對照村幹部不斷更新的群眾家庭生活變化,按照致貧原因分類幫助申請政策幫扶。目前,該村19戶貧困戶已全部脫貧。
幫致富
帶動村莊發展多元產業
有了美麗環境,換了舒適住房,村民們對於收入有了更高的需求。依託大冶尖峰水泥有限公司的多年的經濟扶持,通過發展個體運輸產業,青山村的經濟增長迅速。2018年,該村農民人均收入21500元,村集體收入15萬元,目前經濟發展良好。
「我們還要發展產業扶貧,增強群眾內生動力。」村幹部黃美芬說,下一步,該村將計劃建設一個160餘畝的黃桃種植基地和100餘畝的有機蔬菜基地,同時鼓勵群眾參與其中,讓產業扶貧更加多元化發展,為群眾找尋脫貧出路,增強自身內生動力,從根本上解決有幫扶就脫貧,幫扶結束又返貧的問題。
對於村莊的未來規劃,扶貧工作組表示支持。他們將會協助村莊做好黃桃基地建設,幫助黃桃基地做強做大,通過改善生產生活條件、培育後續產業,使得群眾真正能致富。「讓村莊能夠長久發展,才是扶貧的意義。」尹本強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