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年說牛

2021-02-23 流年光
小時候調皮,犟脾氣。爺爺說,「真的是頭牛」。後又嘆氣說,「更可惜是六月(農曆)牛,夠你辛苦的了。」直到我要上山下鄉了,老人家滴下淚,「去吧,牛是要耕田,如果你十月出世就好了,十月秋後的牛不用幹活命最好……」

1966年我上山下鄉剛到海南農場,正是五六月盛夏,海南的酷陽如火,戴著草帽也會冒煙,新建隊每天除了開荒砍岜就是挖茶坑,烈日下,我們這群少爺小姐光是流汗就夠了,何況雙手滿是破了的水泡。

偏偏大公牛搖搖晃晃地走過來,到了坡下水溝,一個打滾翻天覆地滿身是泥漿,呼噴著粗氣,尾巴如鞭用力揮著,那個解暑勁兒令大夥羨慕不已……

隊裡有十來頭水牛:大公牛,二公牛,缺鼻牛,都是幹活的牛,其餘是母牛和中小牛。三頭幹活的牛隨時用著上山拉木料,拉柴火,運送肥料等,而只有大公牛最自由,可以搖頭晃腦的在隊裡走來走去。

大公牛高大威猛,但脾性溫和,極少偷吃苗寨的禾苗,只是偶爾晚上去偷襲苗寨的牛被投訴。所以大夥房留它專門上山拉柴夥,也將柱鼻繩子捆繞牛角上,讓它自由吃草。它也乖,吃飽後躺在大夥房旁的大楓樹下半閉眼睛,嘴巴左咬右咬的,任由孩子們在身上爬上爬下。

國慶節過後,隊長對我說,「明天起你負責上山拉柴夥,給大夥房和豬欄煮飼料用。」上大山?我說不懂山路,其實是不想幹。隊長說,明天我帶你走一趟。

晚上,隊長拉我到山坡,指著黑幽幽的大山深處的火光,「明天就上那兒,苗寨老百姓燒山種山蘭稻,砍下很多樹林的。」

第二天,隊長牽來大公牛,我將牛拖架架上大公牛脖子上,隊長一聲「去!」大公牛輕鬆地拖著牛拖架開路了。隊長和我跟著,隊長說,大公牛懂路。

過了白銀苗寨,四周丘陵灌木叢林,到了大河邊,大公牛帶著牛拖一下衝入河中,隊長邊大聲喝著「去,去。」帶著我從淺灘趟過,大公牛已一步一步登著小山路在前頭了。

大山,其實就是原始森林。黎村苗寨的人走出條小小路,被牛拖著木料下山成了條溝穿插密林中。森林中偶爾射入絲絲陽光,霧水從樹縫中悄悄滴下,令大公牛不時的滑蹄。

翻了二個山頭到一叉路,隊長又喝聲「哦」,大公牛馬上站住,隊長用砍刀輕拍右側牛屁股喝聲「去」,大公牛帶著牛拖往右拐了。

嘿!好牛!真的好牛!

此後,我每天唱著「敬愛的毛主席」(我最喜歡的一曲)跟著大公牛上大山拉柴火了,這活兒一點不累,我只是將柴木料搭在牛拖上碼釘釘好,累的是大公牛!當然,我十分喜愛這大公牛,根本不用抽罵,隨了「去」,「哦」,全是大公牛默默工作。柴夥拉回大夥房卸下牛拖後,我會用手不停抓它下巴頸,它很受用地用腦殼擦我身,兩隻大角就在我身兩邊晃著,連炊事員老沙在旁都笑說,「哥倆好。」然後我入大夥房抓了點鹽巴送到大公牛嘴邊,哈,它那條粗糙的舌頭舔得我熱呼呼的。

把牽鼻繩綁捆上牛角後,我用手拍大公牛脖子「去」一聲,它就邁著方步吃草去了。

十一隊到處是大遍山野草地,兵團成立後,團裡購置八十多頭黃牛七十多頭水牛,我又被委派同牛司令老王一齊放牛,成了副司令了。大公牛仍在大夥房,不是我的兵。

每天早上,我倆將黃牛欄,水牛欄打開,吆喝著牛群往白銀苗寨外的山坡上。

山裡的晨霧很濃,大黃牛「哞哞」地領著黃牛群走前面,水牛群跟著。寂靜的灌木叢林不斷發出「壁壁啪啪」的響聲。我一手揮竹竿一手扔石塊,邊罵邊吆喝著,不斷將離群的牛隻趕歸。老王則騎著二公牛悠悠地殿後,他還會唱著「阿哥呀阿妹呀」的歌,我多次警告他小心挨批鬥。

牛司令老王,飼牯多年知牛性懂牛語,經常責怪我用石塊打牛。他能將調皮的二公牛馴服成自己座駕,整天騎著二公牛。而二公牛邊吃草邊讓他騎,有時我也跳上牛背它也不在乎。

直到有一天,二公牛踩了個大馬蜂窩,機智的老王把戴著的草帽飛出,沖天草帽引開黑壓壓蜂群,他自已匆匆爬走,以後二公牛解放了,老王不敢再騎牛放牛了。

二公牛蓄謀已久,早就瞧不起大黃牛,找了個偷襲機會把大黃牛撞得連退幾步。四角狠狠相碰時「咔咔」幾聲巨響,我高興得跳起來,手舞足蹈地喊「打,打」。只是真擔心它倆會腦震蕩。

這會二公牛吃虧了,大黃牛短角緊卡二公牛長角,二公牛的長角用不上力,順著坡勢大黃牛將二公步步逼退,八個牛蹄在草地上踭出條泥溝。老王提著褲子從林子衝出來,罵我不及早打開它倆。話未落音,「隆」聲二條好漢齊滾下水田,二條泥裡黑條把半塊水稻田都深耕深翻了,只剩半塊青禾苗田。老王急到跳罵不已。

水田之役二公牛得益了,大黃牛屢屢失蹄,幾次差點被捅穿肚皮。打了半天,二條好漢又打上草地了,累了,你頂著我我頂著你喘著粗氣。老王大叫「快,快,用竹竿捅屁股眼」。(過後有人說用燒火最好,可我倆不抽菸無火柴啊)

兩條好漢原地一頓,轉頭後顧,因為我同老王狠狠偷襲它倆後方痛處。接下來便是一頓竹竿雨,二對紅了的牛眼怒視對方呼著粗氣,我同老王又是一頓竹竿雨,它倆才悻悻分開。

白天,二公牛、大黃牛打架拱壞了苗族同胞的水田,晚上,苗寨的人找到連隊理論了,連長對我和老王怒吼著:「你倆到倉庫扛二包化肥到苗寨賠人家」。我和老王點頭哈腰地諾諾著,連長又說,過幾天將牛群趕上山!

牛群上山了,二公牛同大公牛換了,它留著大夥房拉柴夥,憑它那勁兒,肯定少不了挨揍的。

大公牛上山入群了,憑它高大雄壯個子,大黃牛遠遠躲開。而大公牛瞧都不瞧大黃牛,只是老要挨近我,我照例常用手抓它下巴頸,它也照例用腦殼擦我身,兩隻大角照樣在我身兩邊晃著,只是沒鹽巴給它舔了。

連長說,每天上山路遠,況且山上草地無莊稼,你倆輪流吧。二天幹一天?我高興得連腳都舉起贊成!

大山裡竟有大遍草地,牛群可以到處走,飽了後紛紛臥在牛欄附近,這時,我會望望太陽,要西斜了,便將牛群趕入欄。然後下山,到隊時天已黑了。

偏偏就那天,連長說,明天把大公牛帶下山,要運肥料了。

偏偏第二天陰雨!

待到牛群陸續臥在牛欄附近,我再四周找尋夠數將牛群入欄關好門,牽著大公牛下山時,才發現天開始暗了!

天色已開始沉,趕快拖著大公牛下山,林子裡已開始看不清了。心中暗叫不好,可大公牛任你拉緊牽繩子總是邁著方步,森林裡滴著雨水,下山路滑稍不留神就跌,走著走著,天全黑了。

四周黑漆一片,抬頭望去,那些枝葉遮天蓋日的森林何況現在星光全無,只有雨水不時滴下。俗說,伸手不見五指,我張開手掌,伸到眼前碰到了鼻子還看不到手掌五指,再用力眨眨眼,仍看不到。心中一慌,「糟了,怎辦?不凍死也嚇死啊」。

跌跌撞撞又走了一段路,不時滑倒不時撞入樹叢,心越來越慌張,無法再走了。只好站在那裡,想到在漆黑山林裡就算大聲喊救命也無人聽到。想著想著,不由得傷心哭起來。

忽然,身後被人推了幾下,不由大吃一驚,一摸,原來大公牛用長鼻子碰我,我習慣地用手撓著它下巴,它也用頭輕擦我,我邊撫摸著大公牛邊哭說,「大公牛,看不見路了……」突然,我想起老王說過,「二條腿看不見,四條腿看得見」,他指的是晚上動物區別。我猶如撈到救命稻草,大公牛不是四條腿嗎?馬上將牛繩捆上牛角,讓大公牛開路,我雙手緊緊扯著它的尾巴,隨著大公牛高一步低一步下山。訓練有素的大公牛不緊不慢地走,當我腳下一滑,隨口叫道「哦」,它立即停下。再「去」一聲,它又開步了。

我猶如一個瞎子,扯著根盲公棒被人拖著走。雙眼用力睜得大大的,可什麼也看不見,再眨眨眼,仍漆黑一片。乾脆閉上眼睛,竟然毫無區別。

在這漆黑的密林裡,我閉上眼睛豎起雙耳,用心地傾聽著寂靜林子裡絲毫聲音,雙手緊扯著大公牛尾巴,生怕脫手一步步地滑,一步步地走,小心地走。集中精神在兩耳上,忘記一切。走啊走啊,不知過多久了,終於聽到大河「咚咚」流水聲了。

腳踩著河邊細沙,舉目仍黑黑一片,連河水也是黑黑的,奇怪的是,黑黑河水卻泛閃閃粼光,不由心驚膽戰地聯想到陰間的「奈河」。趕快憑記憶把大公牛牽到淺水灘一躍跳上牛背,「去」的一聲,大公牛聽話地趟著淺水過河了。

大公牛老牛識途,不緊不慢地走著,雨也似乎越來越密,人也越來越疲倦,也覺冷。於是就著身子半爬在大公牛健壯的背上,雙手緊緊摟著它脖子,享受著大公牛溫暖體溫,大公牛晃若慈愛的兄長溫順地背著我,一步一步搖搖晃晃地回到十一隊。

那次雨夜驚魂後,讓我更深深喜愛大公牛,世上萬物都是有靈性的,只不過人類是萬物之靈。我屬牛,正如我爺爺說,「應該耕田的」。

大公牛,它是我人生路上遇到過的一個不會講話朋友,直到今天,腦海裡仍留著它那高大威猛樣子,當我用手抓撓它下巴時的享受樣子,它用腦殼擦我,而兩隻大角在我身兩邊晃著的情景,這些,是我晚年的感嘆!

可惜我調離十一隊後,再無機會見到大公牛了,那年代,估計終始會被大夥房開刀的。

回城後,我再不會吃牛肉了!

我屬牛,1983年從雲南調回上海,離別版納時,師弟李連儒(版納畫院院長)送我一個牛頭骷髏,讓我帶回家裡,掛在牆上,既可當裝飾又可鎮宅避邪,他更希望我回城後一切順順利利,牛氣沖天!可帶著這麼大的牛頭骷髏坐飛機很麻煩。於是,他將兩個牛角拆下,打包裝箱,帶回了上海。


臨別時,我與送行的親朋好友說:我來雲南時,為了與「黑色家庭」劃清政治界限,為表示自己對領袖的忠誠,親筆畫了一幅毛主席的油畫像,用雙手捧到了連隊。

13年後的今天,我隻身抱著牛頭骷髏,沒了鑼鼓喧天,紅旗招展,沒了天真爛漫的知青隊伍,面前只有幾個瘦骨嶙峋的農場同事、朋友為我送行。我不由唱起費翔的《故鄉的雲》,「我曾經豪情萬丈,歸來卻空空的行囊……我已是滿懷疲憊,眼裡是酸楚的淚……。」一切都變得如此冷陌,臉上掛著無奈的淚水,心裡塞滿無盡的悲哀。也許只有師弟對我瞭然於胸,讓我把農場工作的「牛勁」帶回去,一切從頭來吧。

回到家,我將牛頭掛在客廳正面的牆上,替代了掛「喜報」(我去雲南時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雲南生產建設兵團」的喜報)的位置。當年全家看著喜報,熱淚盈眶,這是全家的最高榮譽,無尚榮光!如今,我看著牛頭骷髏,回想起當知青時,我與牛的故事,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靜……

那時,我被分在西雙版納景洪一師一團一個種橡膠的老連隊,新知青到了,要砍樹毀林,開荒栽樹,種植新的橡膠林。版納的橡膠林,除防各類自然災害外,還包括防火災、防牛害。每年的橡膠停割期,膠林管理的主要工作就是砍防火帶,以防森林野火蔓延到膠林;挖防牛溝,面寬2米,深1.8米,溝底寬0.5米,每人毎天定額不得低於4米長,且男女平等。這活讓女知青們累哭了。這時,我們恨死這些傣族寨子的牛了。每當中午烈日炎炎,我們正在午覺酣夢時,經常會被「憨連長」(傻連長)的哨子驚醒:「男同志集合,上山去膠林趕牛!」。

炎熱天氣,膠林正是牛們納涼歇腳的好去處,它們歇涼吃草,渴了喝膠乳,還在膠樹上蹭痒痒,牛角還時常將樹皮刮破。

聰明的知青為「憨連長」出了個主意,每天中午派人去山上守林趕牛,可這麼大的山林,根本無法看管,何況牛也是「無孔不入」的。為了管住這些牛,「憨連長」借「八一」建軍節之際,搞好軍民關係,請附近傣族寨子的頭面人物喝酒(那天的酒喝翻了好幾個),請求他們管好各家的牛,別再讓牛往橡林跑。傣族頭們酒足飯飽,連連點頭,大喊「利!利!」(傣語好、好)!等人退酒醒,笫二天牛照常三五成隊,滿山遍野。這可把知青們惹火了,大家一致認為,只有用「武力」來對付牛群!

版納傣族的牛群

有知青說:我們毎人都有砍刀,牛不聽「勸告」就用刀砍。「老大難」(上海知青)探親時從家裡帶了把打獵的火藥槍,他說:他媽的,不行,老子就開槍!此話嚇壞了膽小如鼠的「憨連長」,他連忙勸阻「老大難」,你只能打牛屁股,把它嚇跑,千萬別把牛打死了,否則,老傣族會到連隊來鬧事的,還要被扣上「破壞軍民關係」的帽子呢!知青們只能忍氣吞聲,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自那後,知青們就一起商量著如何來對付牛害,這時,有人提出:咱們生活這麼艱苦,每天喝鹽巴湯,來這裡還沒嘗過牛肉味呢,等牛再來膠林時,砍根牛尾巴來嘗嘗?「好主意,好主意!」這時發出一片噱叫聲,這樣既不會弄死牛,還趕了牛、嘗到了牛肉味。大家一言為定,各自分頭回自己宿舍,磨刀霍霍向牛群。

一天中午,我正在午睡,突然,「反革命」(上海知青)來報告:連隊的山腳下來了一頭水牛。我一聽,機會來了,於是,馬上叫醒隔壁的上海知青,大家提著砍刀直奔山上。這次我們並不「趕牛」,而是「圍牛砍尾」,這時,只見「老乾」(上海知青)死死拽住牛尾 ,另一個知青「阿生」奮起砍刀,拼命砍牛尾巴,牛屁股被砍得血肉模糊,牛尾巴真的砍斷了,但還連著點皮,大夥以為再用一把力就能拽下。

於是,老乾與阿生丟掉砍刀,用足吃奶的力氣,緊拽著牛尾,企圖拽下牛尾。這時,也許牛已疼痛難忍,想要拼命解脫,真乃「牛皮不是吹的」,老乾與阿生倆緊拽著牛尾,卻硬是被老母牛輕鬆地從山腳拖到山頂,被拖得滿身泥巴,衣破肉爛,牛尾卻仍掛在屁股上晃動,就是拽不下來。老乾和阿生被折騰得精疲力竭了,他們眼見無濟於事,只能鬆了手。老母牛掙脫後,一氣往山上跑去了。砍牛尾的夥計們,躺在林地裡,大口喘著氣,大夥看著老乾和阿生像倆泥人,無奈地摸著出血的傷口,頓時笑得前俯後仰,「反革命」大笑著說:真是偷雞不成蝕把米!大家的氣正好沒處出,話音剛落,急風暴雨似的罵聲,統統湧向「反革命」,痛罵「反革命」不給力,若是仨人一起拽,尾巴肯定能斷下來,「反革命」被罵得像條「靠壁狗」,只好一聲不吭。牛尾沒砍下,牛肉味更沒嘗到,大夥拖著疲憊不堪的身子回到連隊。


傍晚時分,連隊來了好幾個傣族老鄉,扛著獵槍,氣勢洶洶,找到憨連長,臉色一沉,問:是誰把他們的牛尾砍了?憨連長怕了,把扛槍的傣族帶來找我,幾個砍牛尾的傢伙早已溜之大吉,我想讓「反革命」去找兩包煙來「招待」客人,卻連個鬼影子也找不到了。我沒參加砍牛,當然不怕,何況我與好幾個傣族老鄉是好朋友。傣族老鄉對我說:牛尾很重要,牛犁田時,牛肩上套的那根肩槓,要用繩子拉著,這根繩再套在牛尾裡,起固定作用,牛沒尾巴了,就不能套牛犁田了!我聽了直點頭,心想,耕牛是傣家種田的重要勞力,如今這牛成了殘疾,破壞了老百姓的勞動生產力,這罪可大了,當然,我死也不會「坦白」牛尾是誰砍的!


天黑了,傣族老鄉還不走,還不時地向空中放一兩槍,以示他們的「威力」。砍牛尾的人躲在外面,聽到槍聲更是心驚肉跳不敢回來。快到晚飯時,我看傣族老鄉還不走,便叫來司務長「李傢伙」,偷偷地從倉庫裡搞了點花生種子,從「狗排長」那裡摘了幾個洋絲瓜,又去老職工家要了點酸菜,「李傢伙」還不知從哪裡弄來了幾斤包穀酒。於是,我請傣族老鄉們喝了一頓「軍民團結酒」,此事就算結了。但是,這件事卻一直盤亙在我的腦海之中。

吹支小曲唱春天(諸炳興繪)

回城後,每次重返版納,偶聞牛鈴鐺叮叮噹噹地響,卻再也不見了娃放牛,只見老人們趕著成群結隊的牛群。如今地裡「長」出了不少高樓大廈,那大片的水稻早已被湮沒,田少了,耕田的水牛少了,水牛都換成了黃牛,黃牛成了供遊客餐桌食用的美味佳餚了。路邊那些娃們,看我的眼光,似好奇地覺得,我是久遠的客人。我招手向他們示意,他們仍在原地遠遠地看著我。而那些小牛,也像那些娃們一樣,從上到下將我打量個遍。

當年那些熟悉的情景,那些熟悉的水牛、黃牛,以及群山、歌聲、鈴鐺聲、吆喝聲,總是在我腦中縈繞,耳邊迴響,夢中出現。那些年的懵懂經歷,是我一生都揮之不去的夢啊!四十年過去了,那些牛巳不知繁衍了幾代,我們早已享受現代化的吃、住、行生活了,但牛還是犂田、拉車、滿足人類食慾。你說,牛的命會好嗎?


我六十歲本命那年,遇到一位算命的「牛人」,為我傳授了屬牛的才能與事業,一席「牛逼」話,讓女兒為我買了紅衣內褲等,忙活了一陣。我卻被弄得一頭霧水。

「牛人」說,屬牛的才能是:天真、清純、溫柔、謙虛、敏感、善解人意、感情豐富、脫俗、適應力強、仁慈、富有同情心、多才多藝。屬牛的事業是:你不擅長邏輯和科學方面的思考、不適合嘈雜的工作場合或從事紀律嚴格的工作,但具有濃厚的藝術氣息,並且有那種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工作中的天性,所以適合往藝術、文學或設計界發展。

「牛人」說我,霹靂火命,生人乃為欄內耕田之牛。只要努力上進,五十歲以後就能交好運,事業一片大好。

烏呼!那時我已六十,回頭看看,也許事業已經結束,也許這話都是在吹牛!

今天是2021年2月3日,農曆24節氣的第一個節氣立春。過去我們以為大年初一開始才算進入牛年,其餘不然,立春後出生的寶寶就是牛寶寶了。中國人對牛的評價很高,希望股市牛氣沖天,有本事的人稱為牛人,牛是吃苦耐勞的象徵。對牛的負面評價只有「牛鬼蛇神」,因為傳說中的閻王身邊有兩個小鬼:一個牛頭,一個馬面。經歷過「文革」的人都知道,「牛鬼蛇神」是對文革中被「打倒」對象的統稱,他們被關的地方叫「牛棚」。

中國的江南河網密布,被譽為魚米之鄉。我的學生時代到水鄉度假,到郊縣「學農」,經常可以看到農民駕馭水牛犁地的場景。

水牛一般都是灰黑色,長長的牛角朝後生長,牛角根部呈扁圓形,夏天喜歡泡在河塘裡避暑。

後來我青年時代到東北下鄉,見到的都是黃牛。黃牛有黃、白、紅、黑及各種雜色,是區別於水牛的旱地耕牛品種。它的體型不及水牛長,牛角相對小,朝前生長,角根部呈圓形,脖子上的皮褶較水牛要大。牛的品種很多,這裡不做生物分類學上的比較,只是個人的主觀直覺。

我的下鄉地是黑龍江省大興安嶺的呼瑪縣,地處祖國的最北部。呼瑪的左邊是內蒙古自治區,右邊與俄羅斯隔江相望。1970年中蘇邊境形勢緊張,上面要求沿江的生產隊都要在後方的山裡建立三線戰備基地。我們生產隊的三線建在興隆金礦的餘慶上溝,離邊境有六七十裡地。後面講到找回牛群的二道盤查離餘慶上溝有40多裡地。二道盤查名稱的由來:在清朝的時候呼瑪盛產黃金,官府不準私人攜帶和運輸黃金,因而在水陸道口設立檢查站,這個呼瑪河的渡口是第二道檢查站。50年前二道盤查呼瑪河邊有一個汽車渡口,可載汽車的渡船沒有動力,用一根鋼絲繩和滑輪連接呼瑪河兩岸砬子上的鋼絲繩,渡船解開纜繩後,利用河水的流速滑向對岸。這種渡河方式可能是呼瑪特有的。

當年我們開荒、建房、打草、打井、打柈子。除了建成一座木刻楞自已住,還矗起了5棟房架。1971年邊境形勢不那麼緊張了,隊裡覺得三線距離遠,生產的物資拉回來不合算,人員窩工浪費,於是把人員撤回。那裡作為夏季牧場,讓我和唐君留下來放牛。

這是我們當年建三線的4個小夥伴1970年在新建成的木刻楞房前合影。雙層窗,沒有窗戶亮子和門亮子,沒有地板。因為磚運來不方便,沒有火炕火牆磚煙囪。木桿搭的通鋪,燒鐵爐子取暖,屋頂上豎著鐵皮煙筒。屋裡挖了一個室內菜窖,點煤油燈,門前打了一口井,已經不錯了。在窗和門之間的牆上,曾經前後訂過十幾張狍皮,風乾後墊在我們的褥子底下防潮。

我們生產隊有二三十匹馬用於拉車,耕地用拖拉機,隊裡的牛基本上不幹活。有三四十頭肉牛,初夏怕它們啃食莊稼,要趕到山裡放牧,等秋天莊稼收割完畢再趕回來。

我們把一棟房架作為牛圈,每天早晨把牛趕到草甸子裡吃草。我們養的3條狗幫著前後轟牛。早晨草上帶有露水,我倆穿上高筒雨靴,頭頂一塊大紗布防備小咬和蚊子的輪番「轟炸」,手持細白樺樹枝趕牛。前面牛群身上的糞便在草上擦乾淨了,我們在牛群後面走,褲腿上滿是牛糞味。

白樺林中草高及膝,夏天雨後易長蘑菇。我們怕中毒不去採,老鄉說只要上面有蟲子就是無毒的。

牛群中有一頭小白牛特別不合群,老是喜歡鑽樹林子,它一帶頭,就會帶走幾頭牛。有一天起霧了,這群牛鑽樹林跑了,我倆在周邊山裡找了兩天也沒找到。後來生產隊在二道盤查帶隊修路的秦會計認出隊裡的牛,於是託人捎話給我們。我倆跑了40多裡山路到二道盤查才把牛趕回來。

草甸子的周圍,山腳下是密密的白樺林。

山裡的路其實就是林邊平地上四軲轆車壓出來的道。興隆金礦已有百年黃金開採歷史,最盛時期每年黃金開採量達4萬餘兩,有3萬工人。50年前興隆金礦開始用採金船機械化淘金,但餘慶上溝還是沿用古法淘金。代銷店的店長老衣每月一次趕車把收購的金砂送交興隆金礦局,再把麵粉罐頭油鹽醬醋捎帶回來,就走在這樣的道上。山裡除了熊,沒有什麼大型肉食動物,

春天的草甸子裡時常傳來狍子求偶的叫聲,可以看到三五成群的狍子。

樹林裡經常刮擦我們褲子的荊棘春天開花了,那是達子香(興安杜鵑)。

達子香有白色和粉色的。

太陽一落山,就會有霧從山谷中升騰起來。群山仿佛一幅山水畫,處於飄渺的仙境中。

每天傍晚放牛回來,我們給牛飲水,點上蚊煙驅蚊,時常餵點大粒鹽。

碰到下雨天不能放牛,我倆套上四軲轆車打草拉回來餵牛,拉車的是一頭黑牤子(公牛)。

夏天野花開滿了草甸,由於一年中只有3個多月的生長期,用鮮花怒放來形容一點兒也不為過。

有很多藥材可惜我們不認識,有的山坡上長滿了黃花菜。後來有個剛來的盲流被安排去三線放牛,到秋天回生產隊時已挖了不少黃茋可以賣錢。當年他在山東老家幹一天活才掙8分錢,這裡對他來說就是天堂了。那些山東盲流二三年後落下腳攢點錢後都到關裡家娶來了媳婦。

沼澤溼地涵養水份調節氣候,是地球的肺,當年我們只知道那叫塔頭甸子。沼澤地裡遍布塔頭墩子,塔頭草下是陳年的枯草,沼澤下是永久凍土層,水是鐵鏽色的。

山裡的小河溝。

清澈見底的呼瑪河,夏天的河水也是冰涼的。

莽莽興安嶺,八月秋意濃:白樺葉發黃,柞樹別樣紅;傲雪鬥風霜,要數樟子松;人在林邊走,牛在油畫中。

秋天黃白相間的白樺林。白樺是最能適應環境的樹種,森林火災後最早生長恢復生態的就是白樺。白樺有彈性、木質細膩,是很好的建材。

柞樹學名蒙古櫟,木質硬。因為不成材,大的柞樹很多樹心被蛀空,一般用來打柈子當燒柴。廢棄的枝椏三年後會結木耳,柞樹上常常會生長一種真菌類叫猴頭茹。

落葉松又叫「義氣松」。木質堅硬抗腐,是理想的建材。一般落葉松林很密,在生長的過程中為了爭取陽光,拼命往上長,所以樹幹直長,甚至可以跟竹竿相毗美,用作撐船的篙杆。

樟子松的樹幹是虎皮色,針葉四季長青。樟子松的木質軟硬適中,易於加工,一般用來做門窗家俱。

牛是反芻動物,有4個胃,我們吃的牛百葉(牛肚)即是牛胃的內層。牛咽下的草先進入其中最大的一個瘤胃進行初步消化,牛休息時會趴著,把胃裡的草返回嘴裡慢慢咀嚼後再返到第二個胃裡,所以我們看到趴著的牛嘴裡都在不停地咀嚼,牛脖子上皮耷拉著,是為了反芻的時食道的順暢。草料經過這樣反覆處理,被牛充分消化後,牛糞是稀薄的一攤。內蒙的牧區沒有燒柴,牧民撿拾曬乾的牛糞餅當燒柴。馬是直腸子,「馬無夜草不肥」,要不停地吃,邊吃邊拉,難怪馬比牛吃得多,但吸收的效率不如牛,所以馬糞蛋子一包草。

牛群裡有一頭黃色的母牛,叫「郭德寶家的奶牛」,郭德寶是俄裔,這牛合作化之前是郭德寶家的。母牛是不能殺的,只要它還能生小牛。如果生下的是公牛,由於一群牛裡最後只能保留一頭健壯的公牛,其他的公牛長大以後將被淘汰殺掉。這頭牛懷著牛犢,但肚子不是特別大。有一天忽然見它費力地吞著牛犢的衣胞,邊上新生的小牛犢看到我靠近後,突然站起來跑開了。我只好離遠一點,讓母牛把溼漉漉的牛犢舔幹。動物對環境的適應讓人嘆服。

冬天,一頭黑母牛剛生了小牛犢,我把外屋的地上鋪上乾草,讓小牛睡在草上,每天半夜調好鬧鐘,把母牛牽進屋裡給小牛餵奶。

那年冬天山裡只有我一個人留守,牛群被趕回隊裡了。等大白菜入窖,割完黃豆以後,牛群可以在大田裡檢吃遺留在地裡的莊稼了。

山裡冬天爬犁壓出的道。

1972年,生產隊的副隊長李大爺到內蒙古買了10頭牛,每頭300元。(相比之下,當時隊裡買了一匹種馬花了3000元)。這批黃白相間或紅白相間的牛有奶牛的血統,高大健碩的體型,明顯好於黑龍江本地近親繁殖近乎退化的肉牛。於是隊裡讓知青來馴化駕馭它們,也可以增加幾輛大車搞運輸,冬天在山裡倒柈子。知青用棍棒馴牛,其中一頭紅臉牛被打斷了一隻角,最後有6頭牛馴化成功用來拉車。馴化成功的牛會聽懂車老闆的5個口令:駕(前進)、籲(停止)、月(左行)、我(右行)、紹(後退)。這5個口令在北方對牛馬都適用,不知道各地方言如何?

2009年我回呼瑪時沒有見到牛和馬,農民幾乎家家有小四輪拖拉機,不需要養牛馬了,養牛馬還需要夏天打草供冬季做飼草。隨著牛馬一同消失的還有馬車、爬犁等農耕時代的生產方式。照片上呼瑪老擺河的牛群,是專業養殖戶的,老擺河過去是生產隊每年打草的草場。

相關焦點

  • 【椒鄉文苑】牛年說牛
    編者按:明天就是農曆二十四節氣的「立春」,按照中國傳統,明天起,進入牛年。都說今年實「鼠」不易,期待明年「牛」轉乾坤,那麼,你了解牛嗎?讓我們一起跟隨焦如麗老師去看看吧!(一)牛 ,開闢新天地,自始至終吃苦耐勞,與時俱進。
  • 牛牛說牛年,你說牛不牛(隨筆)
    恭喜發財要喊得夠豪邁我恭喜你發財我恭喜你精彩最好的請過來不好的請走開禮多人不怪朋友,牛年好!當你看到這個題目時,也許你會感到莫名其妙。為什麼文章題目叫"牛牛說牛年"呢?因為本人小時小名叫"牛牛"呀!朋友,當你知道原由,是不是覺得有點風馬牛不相及,牛頭不對馬面。
  • 【新春特輯】十字公會新春特輯——牛年說牛
    牛年新年的鐘聲轉眼間就敲響了,雖然感覺離著上次過年沒多長時間。不過好在我們都一起熬過了艱難的庚子鼠年,迎來了牛氣沖天的辛丑年。希望這一年的牛氣能夠衝散鼠年一整年的陰霾,讓世界各國人民都能夠享受更好的明天。OK,話不多說,我們開始今天的牛年新春特輯。講了一整年的新冠和瘟疫,新年就不講那些烏煙瘴氣的東西了。牛年新春,咱就整點牛的話題。
  • 溱洧風情 ‖ 牛年說「牛」(上)
    (《說文》)牛是分布世界各地的脊椎動物亞門哺乳綱偶蹄目胎生牛族牛科牛屬草食性反芻動物。牛是素食性動物,最喜歡吃青草,也吃綠色果實、莊稼苗、麥秸、蜀黍杆兒等。記得小時候,每到棘針發芽的季節,飼養員會打來鮮嫩的棘針芽兒餵牛。 牛的適應性很強,數量多,分布廣。常見的種類有普通牛、犛牛、野牛、水牛、黃牛等。牛又可以分為肉用、乳用、兼用、役用、賽用等品種。
  • 【文化之窗】牛年說「牛」
    在此辛丑牛年之際,讓我們一起來學習與「牛」有關的知識吧!「牛」是象形字。甲骨文像正面看的牛頭之形。金文大致相同。小篆整齊化。隸變後楷書寫作「牛」。《說文·牛部》:「牛,大牲也。牛,件也;件,事理也。象角頭三、封、尾之形。凡牛之屬皆從牛。」(牛,大的牲畜。像兩角和頭三樣東西,像肩甲隆起的地方和尾巴的形狀。大凡牛的部屬都從牛。)「牛」的本義為家畜之一的牛。
  • 【牛年說牛】萬智牌到底有多「牛」?
    今年是牛年,你對《萬智牌》裡的牛了解多少呢?如果了解的不多,那麼不妨來看看《萬智牌》到底有多「牛」吧!1.截至目前,《萬智牌》裡共有17頭「牛」。如果算上「牛頭怪(Minotaur)」的話,會超過100張。畢竟,生物類別為「牛頭怪」的生物牌共計有96張。2.啊對了,還有一位牛頭怪鵬洛客:安戈斯。
  • 【鷗盟鷺友詩刊】第80期 辛丑牛年說牛
    辛丑說牛♛李才波辛金論醜副其名,賣劍易來豳雅聲。皈向蓮臺憑地露,扶幫猿聖抗天兵。捨饒齊主惜憐物,飯飲衛賢封拜卿。布爾洋邦稱吉利,獻之筆誤妙奇生。辛丑牛年說牛♛陳少銀任爾吹噓到九天,性情憨厚力耕田。飢來野上牽風嚼,倦臥棚中對月眠。人道初生無懼虎,誰憐老後已憎鞭。
  • 牛年之「牛」文,「牛」詩,「牛」對聯
    文 | 朱興安 & 圖 | 網絡01.牛年說牛(「牛」文)有人說,在十二生肖裡,最令人討厭的是鼠,最讓人喜歡,讓人敬重的,便是牛了。這種說法,與我的看法完全一致。再過一個月,才是真正農曆的辛丑年,牛年。金牛才會以沖天之氣,高揚著健蹄,帶著無盡的祥瑞,向我們咚咚踏來。我醞釀了好久,想寫一篇牛年說牛文,但遲遲不敢下筆,因為要想把它說好說透,方方面面,恐怕得洋洋萬言,想來想去,未曾開頭,於是只用掛一漏萬的方法,摘取其中一點寫一寫,以饗讀者。
  • 牛年探「牛」|牛牪犇!動物園裡萌牛賀歲,牛年春節處處「牛」
    牛年春節,「牛」元素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春節假期,在青島動物園和青島森林野生動物世界,不少家長帶著孩子來看牛,和憨態可掬的大牛小牛拍張照、沾沾「牛氣」成為很多家庭的「必選項目」。牛年春年期間,青島動物園開展了「丰容七天樂」活動。正月初四,「青動」與青島野生動物世界「夢幻聯動」,動物專家帶著小朋友們為金毛羚牛製作益智取食器,並在金毛羚牛展區設置了「取食蹺蹺板」。看到「家」裡多了「新玩具」,好奇的「四嫚」湊上前這兒聞聞那兒拱拱,憨萌可愛的樣子讓小朋友開心地直拍手。牛年春節期間,青島森林野生動物世界的「五穀豐登 六畜興旺」主題展區正式對遊客開放。
  • 牛年的「牛」到底用哪個英文單詞?
    1419 次原創牛年快到了!前兩天跟老同學年前吃飯,還感慨到2020庚子鼠年真的不順,牛年快到了,希望「牛」轉乾坤啊。今天就跟大家聊聊這「牛」。其實傳統上,「牛」在十二生肖中存在感並不高,不像龍、馬、虎那麼威猛。
  • 牛年特輯 | 畫得比你牛
    歡迎大家來到「畫得比你牛」現場,我是主持人菌少,首先感謝菌菌西瓜廠對本節目的大力支持,中國好西瓜,認準權益牌。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今天是牛年全新的一天,我在這裡先祝各位牛氣沖天,牛年吉祥!權益代代出人才,今日權益出畫師,話不多說,電視機前的觀眾朋友,大家一起來欣賞權益畫師給我們帶來的饕餮盛宴吧。
  • 牛年說牛事:誰牛誰知道
    今年是牛年,大家都希望「牛」轉乾坤。其實,每到春節,大家總想圖個好意頭,祈求新的一年平平安安。
  • 【牛年說牛】樂山人,你還記得哪些「卡通牛」形象?
    說到牛,大伙兒還記得哪些關於牛的卡通、動漫形象嗎?
  • 牛年到,日本的「牛」與中國的「牛」有什麼不一樣?
    牛年,牛氣沖天! 2021牛年到,照往例,日本許多品牌與設計師皆會為新的一年創作新年賀卡,來為來年期許好的運氣與祝福。那麼在日本設計師的創作下,牛年賀卡又會呈現怎樣一番景象呢?牛吃草,我們吃牛肉握壽司!日本知名設計公司Bento Graphics總是這麼有創意!知名微型藝術家田中達也的賀年卡,是要翻成「桔」祥如意比較貼切?
  • 【新春特輯】「牛」意象,辛丑牛年,以「牛」牧「心」
    本文整理自申老師在2月1日的新春公開講座:《辛丑牛年,以「牛」牧「心」》的部分內容。大家好!多謝洗心島文化與東方心理分析研究院組織的這次活動;新春在即!謹以「辛丑牛年,以牛牧心」,為大家送上新年祝福。那麼,我就把準備的內容給大家來介紹。這是著名的牧牛圖,在中國繪畫史上非常重要,被稱為18件最重要的國寶之一。
  • 牛年刮牛票 讓你「牛氣沖天」
    晨報訊(南京晨報/愛南京記者 楊靜)牛年刮牛票,一起牛牛牛!2021年是農曆辛丑牛年,金牛報春,即開上新。2021年體彩賀歲「辛丑牛」系列3款生肖主題即開票如約而至,現已陸續在全國體彩實體店上市。 牛年刮「牛票」,牛起來!
  • 知青:牛年說牛
    爺爺說,「真的是頭牛」。後又嘆氣說,「更可惜是六月(農曆)牛,夠你辛苦的了。」直到我要上山下鄉了,老人家滴下淚,「去吧,牛是要耕田,如果你十月出世就好了,十月秋後的牛不用幹活命最好……」1966年我上山下鄉剛到海南農場,正是五六月盛夏,海南的酷陽如火,戴著草帽也會冒煙,新建隊每天除了開荒砍岜就是挖茶坑,烈日下,我們這群少爺小姐光是流汗就夠了,何況雙手滿是破了的水泡。
  • 牛年賞牛,那些經典的「畫中牛」
    何當共啟新天地,卻話牛來運轉時。農曆辛丑年已正式到來,這個生肖牛年,天幹和地支分別辛與醜,醜指的是牛,辛的五行屬金。
  • 「粵語相聲孖寶」牛年說「牛」!黃俊英、何寶文即將亮相「番禺春晚」
    今年是黃俊英、何寶文第一次參加「番禺春晚」,也是兩人首度以「牛」為題材進行表演。黃俊英表示,因為今年是牛年,所以他們說「牛」,一來比較「應景」、「接地氣」,二來在平常生活中有很多關於「牛」的有趣之事,三來番禺是一個很 「牛」、有很多「威水史」的地方,相信這個作品一出來會很受番禺觀眾的喜歡。
  • 所謂牛年限定,就非得把牛畫在酒標上才更牛?
    是那些牛年限定開始佔據推文的頭條,躋身主播們直播間C位,以及強勢佔領我家酒櫃為數不多的空間的時候。將每年的生肖吉祥物以頗具創意的中國風的形式展現在酒瓶上,是寓意美好的酒圈傳統,卻也難免審美疲勞。牛年限定的主角就非得是只牛嗎?其實也未必。【真心招待所】·酒肉無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