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很多孩子都開學了,但端午假期也快到了,一次京城周邊的短途旅行還是可以計劃起來的!
今天要給大家推薦的,是北京周邊好玩的小村落。它們大都古樸幽靜,孩子們在這裡可以體驗到真正的鄉野樂趣,在自然的懷抱裡休養生息一番。北京周邊的古村真的不少,比如不少爸爸媽媽都打卡過的爨底下村,這裡就不多作介紹了,重點給大家推薦幾個小眾的古村,這個周末就可以約起來了!
擔禮村,人為卻不刻意
擔禮村是開發過的特色農業和休閒旅遊小村落,雖然是人為營造的,但卻不是那種很假的山村景觀。深入小村落,會看到裡面有各種老式農用機械,還有精心裝飾過的兒童樂園。這裡的老物件兒,孩子對每一件都會很感興趣——拖拉機、播種機、收割機……我們小時候在電影裡看到過的農村大傢伙,都能在這裡覓得蹤影。
雖然村裡把它叫作農耕博物館,但規模卻談不上「博」,不過帶孩子玩玩,普及一下過去的農村時光,是足夠的了。園區裡還有很多80後媽媽記憶中的物品,比如竹子手推車、二八永久自行車、兒童三輪車等等。雖然它們不如現在的東西精緻,卻能讓我們再重溫一次童年。既然是鄉村,自然見不到什麼電子娛樂設施,孩子在這裡可以玩蹦床、滑梯、轉椅等等接地氣又淳樸的娛樂設施。
這裡最好的地方是,背靠青山綠樹,處處可見小動物。還有一座長長的吊橋,膽子大的孩子,絕對能從走吊橋這項活動中,鍛鍊勇氣,挑戰自我。
園區裡還有用餐的公社,餓了隨時可以吃上農家飯。吃飽喝足了,還能在小村的鳥巢圈吊椅上歇歇腳。草編的景觀有些搞笑,也是另一種淳樸的鄉野樂趣吧。
疫情期間需要提前打電話預約,所以想去的朋友,一定要在出發之前,撥打電話詢問具體狀況再出發哦!
馬欄村,原生態小村落
馬欄村自古就是京西要塞,地處太行山餘脈是明代圈放養馬的地方。既然是養馬的地方,那就必須要水草豐腴,馬欄村就像被群山媽媽環抱著,安安靜靜地處在山腳下。一進村,就能看到各色古樸的鄉村小屋虛掩著門,有陣陣聊天聲和飯菜香氣傳來。村子雖然不大,但卻文化底蘊深厚。這裡曾是原北平西部宛平縣八大區的大村之一,有著著名的「冀熱察挺進軍司令部」,即現在的挺進軍舊址陳列館,也是北京青少年愛國主義革命教育基地。
褪去了曾經的陰霾,現在小村處處體現出和平年代的富庶和安寧。老舊的房屋用作參觀和緬懷,為了牢記過去,村裡未將老房子拆除,所以來參觀的人還能感受到那個年代的光影。新房子的布局也顯得合理又乾淨美觀。
村子裡有很多代代住在這裡的村民,他們在這裡繁衍生息,既見證了歷史,又推動著歷史不斷前進。雨後,孩子們坐在村裡的長板凳上,開心地玩著玩具,這一幕在抗日戰爭教育基地出現,你或許也會有所觸動呢……
如果想在這裡用餐,可得耐心尋找。因為這裡大部分都是本地村民,整個村子十分原生態,沒有被過度商業開發。只是偶爾有幾個院子是對外經營的農家院,大姐會熱情地誇讚自家菜餚的地道。來這裡遊玩,建議順路遊覽雙龍峽或者齋堂水庫。帶上帳篷、美食和野餐墊,一定會是一場豐富又有趣的遠行。
靈水村,品品古村的文化底蘊
靈水村可是個不折不扣的「網紅村」,看過《爸爸去哪兒》的大人孩子一定都知道它。之所以再將它提起,是因為封閉了這麼久,它終於再次開放了。而且,靈水村真的很大,值得大老遠去一趟。
靈水村形成於遼金時代,村落古老龐大,還保留有不少遼、金、元、明、清時的古民居。背靠大山,臨近水源,靈水村不但自然風光秀美,且文物古蹟眾多,其中東嶺石人、西山蓮花、南堂北眺、北山翠柏、靈泉銀杏、舉人宅院和寺廟遺址等景點自古有「靈水八景」之稱。
這個村子最絕的地方在於,一個封閉的深山村落,只有200餘戶人家,卻出過22名舉人、2名進士,到了近代民國,還有6人畢業於北京燕京大學。這麼高的高級知識分子產出率,讓人驚訝。據說靈水村文化底蘊深厚,自古就崇尚文化。
靈水村前後有三條石頭街道,房子高低有序地簇擁在一起。現在還能看到保存得不錯的「舉人宅院」。這麼偏遠的村子裡看到精密的磚瓦結構真的著實不易。且它們都是清一色的青磚灰瓦,還布局合理,門樓、影壁、石階一應俱全,石刻、雕畫、宅門、楹聯無一不體現出深厚的文化內涵。村裡還有古井、古碾、商號,趕上人少,走在其中還真有種穿越感。
本版文並供圖/張雅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