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他演了27年皇帝 脫下龍袍就在公園門口檢票

2021-02-18 央視新聞

    本文來源:央視新聞 千龍網

逛廟會,是北京的一大年俗,其中地壇又是人氣兒最火的廟會之一,那裡模仿清代的祭地表演很是有名。今年,不僅表演火爆,還捧紅了一個人——地壇東門檢票員齊學恩,這幾天,他在網上的曝光率頗高。齊學恩跟這祭地表演有什麼關係,怎麼就火了呢?來看一下視頻。


帝齡:27年

扮演:乾隆皇帝

真實姓名:齊學恩

實際年齡:60歲

實際職業:地壇公園檢票員

上午當「皇帝」 下午「變身」檢票員

1988年,齊學恩從北京紅廟化纖機械廠來到地壇公園上班,當時才30歲。1990年,為了宣傳傳統文化,地壇打算搞仿清祭地表演,於是開始從內部員工裡面招演員。老齊當年形象好氣質佳,在海選中與另一名選手一同進入決賽,但最後之所以能拿下這個角兒,用老齊的話說,那還得是用心。

這麼一用心,齊學恩就在地壇的祭地活動中足足演了27年的乾隆皇帝。雖然演的是皇上,但除了演出時能坐上八抬大轎,其餘的事兒還得自己來,像這化妝,從最早的請專人到後來的自己上手,齊師傅化了20多年,儼然已成了老把式。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除了鄭少秋演過皇帝,中國內地壓根就沒有人扮演過皇帝。估計我得是第一個,張鐵林、張國立都在我後頭。」 

平時一進公園管理處的大門,工作人員便跟齊學恩打招呼:「哎喲,皇上來了!」

齊學恩跟記者說:「都沒人叫我大名了,連叫小名的都沒有,所有人見著都叫我『皇上』,家門口的街坊鄰居、公園裡的遊客見著都叫『皇上』,把我叫得跟公眾人物明星似的,弄得我說話做事都得特別注意。」

「皇帝」指導「文武百官」站位

正式祭地演出前兩天,齊學恩和150餘名演員組成的表演團隊,會在齋宮內,進行最後的準備和彩排工作。他穿上龍袍,不僅要保證自己的演出,還要挨個指點演員們的動作,叮囑演員的站位,帶領「文武百官」完成祭祖、祭地等儀式。

「下指令的人很重要,因為我不說話,所有動作都是根據他所說的話完成。這兩年還比較順利,以前表演時有過大風,吹倒鐵架,他喊跪,我就不小心磕到架子上。」齊學恩說,演員雖然常換,但自己總要和他們保持熟悉。

說起扮演皇帝的囧事,齊學恩能回憶起很多,如龍袍裡的褲腰帶鬆了,褲子差點掉下來;坐在轎子裡,遇上熟悉的朋友四哥四哥地叫著……「站在祭臺上,每一個細微動作都會被放大,被觀眾看到笑話。只要穿上龍袍,我就得時刻警惕著,包括神情,保持威嚴。」

半小時跪10次磕頭30個

別看演出只是半個小時,細算起來也就是跪10次,磕30個頭的事兒,但為了這個老齊請教了不少專家也學了不少相關的歷史,用他的話說,沒這些東西墊底兒怕鎮不住這身龍袍。

不過隨著年齡的增長,齊學恩已經到了退休年齡。「現在手邊兒帶著個徒弟準備接自己的班兒,今年興許就是他最後一年演皇上了」。長年的跪拜,讓老齊的腰和腿都有一定程度的磨損,今年,他還在膝蓋處戴了兩塊護膝。「但我的身體還很健朗,如果領導允許,我會繼續演出的。」

脫下龍袍「變身」檢票員

祭拜活動結束了,老齊下來還得配合著粉絲各種合影,忙乎完了這邊兒趕緊卸妝,因為地壇東門兒那邊兒還等著皇上檢票去呢。

「工作你穿皇上那身衣服,坐著轎子就把那個工作搞好,到這售票來了,就把售票搞好,首先安全第一別出事,有老人和小孩子,小孩擠了踩了就麻煩了,道理一樣 ……」

老齊說,退休後他也有屬於自己的小夢想。

「電視臺老說夢想,人家說皇上你什麼夢想?我的夢想就是趕明60歲退休了,冬天奔南,夏天奔北,到處高高興興地看看,我夢想就成了。」

監製/楊繼紅 主編/侯振海

編輯/王元

©央視新

相關焦點

  • 他演了27年皇帝 脫下龍袍就在公園門口檢票
    今年,不僅表演火爆,還捧紅了一個人——地壇東門檢票員齊學恩,這幾天,他在網上的曝光率頗高。齊學恩跟這祭地表演有什麼關係,怎麼就火了呢?來看一下視頻。帝齡:27年扮演:乾隆皇帝真實姓名:齊學恩實際年齡:60歲實際職業:地壇公園檢票員
  • 《慶餘年》的戰豆豆,曾演吳磊的未婚妻,脫下龍袍後太驚豔了
    相信很多觀眾都看完了《慶餘年》這部電視劇的46集全,雖然網絡播放平臺還沒有更新完,這部劇的熱度依舊是全網領先,對於劇中的人物,大家都有了一定的認識。如宋軼範若若,辛芷蕾的海棠朵朵,郭麒麟的範思轍,韓昊霖的小範閒等角色都非常討喜,今天要說的是《慶餘年》的戰豆豆。
  • 皇帝每天都要穿龍袍,皇帝一共有多少件龍袍,他的龍袍要不要洗?
    其實,古時皇帝的龍袍還有朱色等顏色,但最值得一提的,還是龍袍的樣式,大多數朝代的龍袍上繡有九條龍,意味著「九五之尊」,象徵皇帝至高無上的權力,還有就是按照衣服的大小,無論在前面還是背面,都剛好是五條,符合古時皇家一切都遵從的九和五。那麼,在中國古代,龍袍的地位到底有多重要呢?
  • 為什麼說皇帝是「九五之尊」?看他身上的龍袍就知道了
    龍袍是皇帝的朝服,經歷了一些演變後逐漸將專用顏色定為了黃色,圖案定為了龍。但關於龍袍顏色的演變,始終離不開古人對「五德」的信奉。如:秦始皇嬴政龍袍的黑色可是很有講究的。按照「五德」的說法,周朝是火德,秦朝取代周朝,就是水克火。而在顏色的對應上,水對應的就是黑色。
  • 大清皇帝龍袍的秘密
    由於展開到朝服、女吉服袍講開會太過複雜,本回答就僅僅對清代皇帝龍袍做一個簡要的陳述。  龍袍紋飾的定製是有一個時間過程的。清代早期   制度未定,龍袍上面的紋飾不像乾隆定製以後那麼全面,展開說又是一個非常複雜的問題,這裡我就僅僅展開陳述一下定製後(乾隆以後)的紋飾。
  • 古代皇帝的龍袍不能用水洗,那臭了又該怎麼處理?
    秦始皇於公元前221年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封建制度的國家,他規定只有皇帝才能自稱為朕,皇帝的印章稱為玉璽,皇帝步行專用道路稱為御道,皇帝的車馬奔馳的道路稱為馳道等。這些政策被其後的帝王不斷的沿用和創新,並在隋唐時期出現了皇帝專用的服飾---龍袍。古時候人們認為皇帝為真龍天子,因此皇帝的服裝上面都繡有龍紋圖案,故稱為龍袍。
  • 《慶餘年》裡面的戰豆豆,脫下龍袍之後,原來可以這麼美
    因為很多電視劇呢,一旦拍攝了第二部,整個演員的陣容就會發生大的改變,就是因為這樣呢就喪失了之前的感覺有的時候呢甚至演員都不在狀態,對人物的認知呢也發生了改變,所以給我們的感覺確實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從而會影響口碑。像我們比較熟悉的將夜,第二部的評價確確實實不如第一部的評價,尤其是關於男主角方面,當然啦,這些也只不過是一部分人的看法。
  • 哪個皇帝穿黑色龍袍,歷史上各朝黃袍的顏色
    自秦始皇統一華夏,我國2000多年的封建史以來,各朝各代一國之君都稱作皇帝,貴為九五至尊,皇帝上朝都要穿正裝,皇帝的正裝叫龍袍,後來也叫黃袍。留意歷史的話,尤其從古裝影視劇中我們會發現個朝代的黃袍顏色其實並不都是黃色,不同朝代甚至有黑色紅色等顏色龍袍,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歷史上各朝代龍袍的顏色。看秦朝影視劇會發現歷史上第一個皇帝秦始皇穿的龍袍顏色很特別是黑色,也是歷史上唯一用黑色做龍炮的皇帝。古代以為秦朝是水德,古言中水為坎,坎的主色為黑色,這就是秦始皇用黑色龍袍的原因。
  • 死前才脫下龍袍
    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從秦始皇到溥儀,中國封建王朝歷經兩千多年,一共出現了將近五百位皇帝,有些皇帝好女色,有些皇帝好男色,有些皇帝雄才大略,有些皇帝昏庸無能,不過這些皇帝都有一個共性,那就是他們都是男的。然而,凡事也有例外,有一位皇帝是非常的特殊,她就是武則天,因為她是唯一的女性皇帝。
  • 古代皇帝龍袍禁止用水清理,那髒了怎麼辦?貧窮限制了你的想像力
    龍袍,皇帝的專屬朝服是繡有龍形圖紋的袍服。此外,龍袍還泛指古代帝王穿的龍章禮服。唐高祖武德年間令臣民不得僭服黃色,黃色的袍遂為王室專用之服。在960年,趙匡胤「黃袍加身」,兵變稱帝,於是龍袍別稱黃袍。龍袍作為皇帝的平常衣服,場合不同,所穿樣式也有不同。到了清朝的時候,皇帝的服裝可以分為吉服,禮服,常服,行服,雨服和便服。在電視中的龍袍,也只是龍袍中的冰山一角罷了。在上朝以及參加大典時,皇帝必須穿著龍袍。而龍袍本身也有許多講究,比如在龍袍上共有九條進龍,其中還有一條隱藏在衣襟裡,「龍袍」的稱呼也正因此而來。
  • 還珠格格:爾康扮演者周杰演光緒帝,穿上龍袍真的有皇帝範
    玩笑歸玩笑,不過周杰穿上龍袍,還真的是挺帥氣的,真的挺有皇帝範連周杰的粉絲,都覺得周杰穿上龍袍,彰顯了不一樣的色彩,不只是有種君臨天下的霸氣,更多了一分寬厚仁慈的從容和恬淡。這是周杰在國家戲劇舞臺出演的話劇《北京法源寺》的花絮照片,周杰在劇中扮演光緒皇帝
  • 《慶餘年》女帝脫下龍袍,換上吊帶裝,魅力十足,性感到不敢認
    你還記得《慶餘年》中的女皇帝嗎?她看起來很正直,很冷酷,很驕傲,很端莊。不過,當女皇脫下龍袍換上吊衣時,網友紛紛表示:性感到不敢認。沒想到,這位看起來如此中性的女皇,在現實生活中其實是一位性感靚麗的大美女。這種反差真的很令人驚訝。
  • 皇帝的龍袍髒了破損了怎麼辦?拿去洗嗎?貧窮限制了你的想像力
    而龍袍則是給皇帝量身定做得到,沒有人可以有第二件。玉璽作為傳位時用的東西,象徵著權力。太子就更不用多說,是皇帝的接班人。皇后作為後宮之主,代表著雍容華貴。在這其中,除了玉璽不能換,其他東西都可以換。當然了,也不是所有龍袍都是九條龍,明朝龍袍多於九條。1958年出土的萬曆皇帝龍袍,上面總共繡著十二條龍。按照不同位置,龍的叫法不一樣,有的叫正龍,有的叫行龍。龍袍的做工有刺繡和緙絲之分,後者相對複雜,消耗時間過長。
  • 好奇心日報 | 清朝皇帝的龍袍,換成現在的價格值多少錢呢?
    龍袍給人的感覺就是莊嚴肅穆,做工精緻絕美,是至尊的象徵。龍袍的嚴密性和複雜度讓人吃驚,它的顏色、款式以及其上細微的紋樣,無不具有深刻的含義。大家都說龍袍貴,那麼龍袍到底有多貴呢?一提到清代皇袍,多數人會立刻聯想到「清宮戲」中皇上的穿著:一襲明黃的長袍,上面有龍盤繞。殊不知,皇袍其實有著繁複的種類和式樣,皇帝在不同的場合穿著都會有所不同。
  • 龍袍加身扮皇帝,為了不讓學生打瞌睡,這位歷史老師拼了!
    ,教師董立功身著龍袍,以道光皇帝的視角,「自述」了他所經歷的鴉片戰爭。他的「龍袍照」被學生們上傳到網絡後引發熱議:有人認為這是一種行為藝術;有人認為這是一次譁眾取寵的舉動;也有人認為這是用心對待教學的表現。面對眾說紛紜,董立功有哪些回應?他穿龍袍上課的初衷又是什麼?針對這些問題,澎湃新聞記者採訪了集美大學思政部的董立功老師。
  • 當她脫下龍袍後,宅男粉都「沸騰」了
    劇中她是十分惹眼的一個角色「女帝」了。女扮男裝的她,不管是身形,還是氣質甚至是一顰一笑都很男性化。其實現實生活裡的她是一個長得特別好看的美女,當她脫下龍袍以後,整個人判若兩人,就像是變了另一種風格一樣,尤其是看到劉美彤的身材以後,宅男粉都「沸騰」了,一雙大長腿讓無數女人羨慕。
  • 考古隊打開墓葬,看到龍袍以為墓主是皇帝,結果卻是個公主
    1972年,考古隊在蒙古發掘出一個清朝的墓葬。這個墓葬龐大至極,它規模宏偉,東西寬45米、南北長105米,佔地面積約5000平方米,周圍還有磚砌圍牆。考古隊對這個墓葬進行了保護性發掘,當考古隊打開墓室以後,映入他們眼帘的,是一件華麗的龍袍。可緊接著令所有人震驚的事情發生了,這件龍袍的主人,竟然是一位女子。
  • 古代皇帝的龍袍為什麼從來不洗?穿起來有講究嗎?看完長知識了
    古代皇帝的龍袍為什麼從來不洗?穿起來有講究嗎?看完長知識了在中國古代凡是和皇家扯上關係的物件都屬於高質量高品質的奢侈品,放到今天的話都是個的國寶級別。我們知道,封建社會地位最高的人是皇帝,而皇帝的吃穿用度所使用的東西都是最為奢華的。
  • 有種「整容」叫《慶餘年》女帝, 脫下龍袍後的她, 性感到認不出來
    在人們的日常生活裡,一定是離不開追劇的,能夠給人們複雜的生活,帶來一些歡樂,相信大家都看過慶餘年這部電視劇,裡面有一個女帝的扮演者,經常穿著龍袍女扮男裝,而在生活裡脫下龍袍的她,就像是變了一個人一樣,性感到讓人認不出來。
  • 這才是清朝皇帝的龍袍,不僅僅有金黃色,沒有電視劇中那麼好!
    這才是清朝皇帝的龍袍而清朝皇帝的龍袍就不一樣了,是有一定的規格,樣式有講究的。圖為清朝皇帝的龍袍,很容易就皺了,沒有很驚豔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