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曹操重賞諫臣與粟裕論功獎勵

2021-01-17 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

來源:環球軍事雜誌微信公眾號 作者:楊濤 萬松鏡

原典

《百戰奇略》賞戰篇原文為:凡在高城深池,矢石繁下,士卒爭先登;自刃始合,士卒爭先赴者,必誘之以重賞,故敵無不克焉。法(指《三略·上略》)曰: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賞戰篇大致內容為,無論是在攻城作戰中遇到高牆深壕,箭石交下的情況,還是當兩軍短兵相接,展開白刃格鬥時,要使士卒奮不顧身地前赴後繼,奮勇殺敵,都必須以重賞來激勵他們。如此,就沒有打不敗的敵人。誠如兵法所說:「重賞激勵之下,必有勇士出現。」該篇旨在闡述攻堅克難時,以重賞調動士氣、激勵部隊鬥志。

戰例

公元207年,曹操準備北徵。決策時,有些將領認為軍隊久戰中原、人疲馬乏,需要休整,希望曹操三思,但曹操孤注一擲率軍北上,一路上險象環生。歸來後,曾勸諫過曹操的將領惶恐不安,忙下跪請罪,曹操卻重賞他們,並表示這些將領當初的意見是正確的,應當厚賞。

解放戰爭期間,粟裕十分重視情報工作。華東野戰軍情報部門「四中隊」及時掌握了國民黨軍將派飛機進行轟炸的情報,部隊得以及時疏散。事後,粟裕不僅表揚「四中隊」,還獎勵每人兩斤豬肉。孟良崮戰役中,「四中隊」的周中昭潛心研究,發明了新破譯方法,偵獲極其重要的情報,粟裕當場決定給周中昭記一等功。

計謀分析

以上兩個戰例充分說明「賞戰」的重要意義,賞之有術、賞之有道、賞罰分明能增強對部隊的控制力,達到鞏固己方的目的。

正確認識賞是達到「賞戰」目的之重要前提。賞的目的,在於激勵鬥志、鼓舞士氣,運用得當就能調動廣大將士的積極性,提高部隊戰鬥力。但也應清醒認識到,賞既是愛的形式,也應有威的體現。賞如果只是愛、不含威,這種賞只是一種溺賞,不可能造成「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的效果。因此,獎賞是一把「雙刃劍」,指向必須要有針對性。具體而言,就是要論功行賞,賞罰分明。論功行賞,不搞平均分配,杜絕坐享其成、無功受祿的情況出現,就可用具體利益鼓動將士的進取心理與破敵勇氣,從而保證每次戰鬥都能人人盡責、個個出力,是一種符合戰爭目標的正確價值方向引導。賞罰分明,懸賞鼓動與實施獎勵一致,可促使官兵行為沿著所引導的正確方向發揮力量,是每戰獲勝的無形保證。曹操北伐失利後重賞諫臣,充分體現出其在獎勵激勵部署上的風度。粟裕獎勵有力,激勵「四中隊」多次提供準確情報,對幫助華東野戰軍首長正確決策發揮關鍵作用。

精神和物質獎勵有機結合是實施「賞戰」的具體手段。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儘管「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更多是從物質、金錢方面去理解賞的內涵,但物質獎勵並不是萬能的。從古今中外的戰例可知,大部分的勇士並不是因利而戰,而是為義而戰。在這些義勇之士面前施賞,往往是難以奏效的。因此,重賞不能只理解為物質、金錢,應該包括精神方面的溝通、人格的理解,即所謂「士為知己者死」。

孟良崮戰役中向敵發起進攻的我軍

在實施「賞戰」的過程中,賞的具體手段應區分為兩種:精神獎勵和物質獎勵,針對具體需求將兩者有機結合方能發揮「賞戰」的最大效用。古代社會側重物質層面上的獎勵,動輒以錢帛、官階等作為施賞的手段,而我軍更注重精神層面的獎勵,如榮譽體系的構建,功臣等級的授予、組織的關心關懷等,這與我軍人民軍隊的本質是分不開的。粟裕對「四中隊」論功獎勵,既注重為其實現作戰價值提供物質保障,更強調榮譽獎勵與關心個人。孟良崮戰役結束後,粟裕不僅多次公開表揚「四中隊」,同時要求副官處給「四中隊」配備騾馬、挑夫、汽車,在行軍時為他們運送機器設備,保證工作順利開展。不管是「兩斤豬肉」,還是幾句關心和表揚的話,都能極大調動指戰員的積極性,促使他們爆發出巨大潛能。

把握賞的時機和限度是發揮「賞戰」作用的保證。有效的獎賞能鞏固己方實力,挖掘自身潛力,而運用不當,賞不準、賞不及時或賞之過濫,都會挫敗士氣、滋生怨氣,助長投機主義行為,與「賞戰」的初衷背道而馳,此時的賞反而成為一種純粹功利性因素,就可能變成追名逐利、瓦解士氣的腐蝕劑,這是實行獎勵過程中,必須注意的問題。因此,靈活把握賞的頻度和限度是發揮「賞戰」作用的關鍵。曹操承認自己判斷失誤導致出師不利,大膽施賞當初諫言的將領,使得上下一心,極大鼓動了部屬的積極性。粟裕不失時機給「四中隊」人員分發豬肉,第一時間給破譯敵情做出突出貢獻的周中昭記一等功,並多次對「四中隊」集體予以表揚,可以說既突出了賞的時效性,又體現了賞的示範性,很好地發揮了賞的作用,達到了「賞戰」目的。

總 策 劃:顏 軍

責任編輯: 劉曈曈

視覺設計: 扈 碩

相關焦點

  • 國足引入績效考核,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其中,第十一條措施「建立合理有效的國家隊績效考核制度,設立國家隊獎勵基金、榮譽制度和保障制度」,一經報導,就引起媒體廣泛關注。績效考核制度,是指對職工工作績效的質量和數量進行評價,並根據職工完成工作任務的態度以及完成任務的程度給予獎懲的一整套科學、合理、全面的考核制度。該制度其實在國內足壇早有先例,最著名的莫過於廣州恆大。
  •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巴西國家隊要拿錢砸出世界盃冠軍!
    俗話說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世界盃大戰一觸即發,各個國家絞盡腦汁為冠軍而戰。尤其是德國、巴西這樣的老牌勁旅憋足了勁想一鼓作氣登頂寶座。但光靠喊口號是沒有意義的,實實在在的獎勵才能激起球員拼搏的動力。巴西隊兵馬未動獎金先行。
  • 世界各國招募醫護人員,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首先要為這8萬名醫護人員的勇敢點讚,美國疫情的嚴重程度大家都已經了解,確診病例將突破100萬,死亡病例超5萬。美國紐約州單獨一個州,都比世界第二的國家還要嚴重!醫療物資還非常匱乏的條件下,依然有這麼多人報名,除了極少數真的是大無畏精神,我覺得大部分還是衝著高薪去的。
  • 拳王泰森為嫁女願出千萬美金:「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原因如下:1、尋來孽緣俗話說,重賞之下必有勇夫,1000萬美金當然不是小數目,也肯定有人看在巨額金錢的份上,搶著要娶拳王的女兒米切爾。但是,因為金錢而娶親的男人,怎麼能值得信任呢?在男人得到這筆錢之後,會發生什麼呢?有可能是離婚,甚至也可能會導致更嚴重的後果。
  •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古代攻城第一個爬雲梯的士兵有什麼獎賞?
    所以雖然戰爭殘酷,九死一生,但面對「先登」的豐厚獎勵,許多人還是願意搏一把,做第一個衝上去的壯士,畢竟,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僱傭兵月薪達1萬美元,面臨的危險也難以想像
    都說「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之所以能吸引到這麼多退伍兵,也是因為其薪資高得可怕,一般月收入可達1萬多美元,在戰鬥較為激烈的地區則是3到5萬美元。回報高說明有市場,在美國有很多軍事僱傭公司,這些私人公司大多和五角大樓有密切關係,政府不方便出面解決的事,通常會借用他們的手來完成。
  •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看馬雲、董明珠、任正非談加工資,馬化騰笑了
    在任正非看來高工資是第一推動力,他認為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不過這種加薪也不是沒有條件的,不然會到導致員工因貪婪而懈怠。一定要讓員工做出好的結果,然後拿出高的績效來交換薪酬的。其實,任正非給員工的不僅有高工資,還有股權和其他待遇。說到高工資,不得不提到騰訊企業。
  • 重賞之下未必有勇夫!
    重賞之下未必有勇夫!想必大家都聽過重賞之下未必有勇夫的道理,這個道理還蘊含一個很有趣味的歷史故事,說的是商鞅變法時期如何通過這個典故來確立變法的威信問題。春秋戰國時,秦國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變法。
  • 粟裕:十大將之首 戰爭年代屢立奇功
    編者按:今年8月10日是粟裕同志誕辰113周年紀念日。粟裕,我黨我軍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大將。粟裕同志戎馬一生,身經百戰,以精湛的軍事指揮藝術,保持了常勝不敗的紀錄,創造了戰爭史上的奇蹟,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建立了不朽功勳。
  • 曹操做了一件不道德的事被人稱為「曹賊」,劉備更絕卻沒有人知道
    曹操其實是一個不錯的將領,他有領軍能力,有吸納人才的方法。如果不是張,關初出江湖就和劉備認識並結拜了,指不定後續關雲長會跟隨誰。一直到後面就是一種支出大於收入的局面,曹操上位之後對於朝廷的各種支出一減再減,把節約出來的錢用來準備軍需。前期天下處於朦朧之中,各路人員都還在觀望之中,軍需的支出不大,國庫加上稅收都還可以支撐。可是到了後期就不行了,基本支付了軍餉就沒有多少錢了。打仗其實有時候就是比大家誰的錢多,各種武器的打造就需要很多的錢,還有將士的食物。
  • 「古有韓信,今有粟裕」,你怎麼看?
    因為戰功赫赫,立下「不賞之功」,韓信「勳冠三傑」,贏得「國士無雙、兵仙神帥、略不世出」之美譽。;劉伯承說:「粟裕同志智深勇沉,非常優秀,百戰百勝,有古名將之風,是我軍最優秀的將領,是中國的戰略家」;渡江戰役時,劉伯承再次提到粟裕將軍:「將來過了江,我就不帶兵了,把部隊都交給粟裕吧。」
  • 因果論(9)曹操 限時報
    承接上回:因果論(8)司馬懿《短歌行》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 郭嘉「十勝十敗論」:為什麼說曹操是好老闆?
    在官渡之戰前夕,曹操處於較大的劣勢,郭嘉寫了一篇論文《十勝十敗論》。這篇文章徹底扭轉了戰局,幫助曹操下定了決心,找回了自信,同時也很好地解釋了:什麼樣的老闆才是好老闆。 01 郭嘉的十勝十敗論官渡之戰是曹操軍旅生涯的一次重要轉折點,也是贏得頗為漂亮的一場戰役。
  • 毛主席為何說粟裕立了第一功?
    粟裕在淮海戰役前線在此情形下,粟裕就果斷髮電報給毛主席,建議擴大作戰範圍,決心既要吃掉黃百韜,又要吃掉剩餘6個兵團。當然,粟裕有此決斷並不是「隨欲而為」的,而是考慮到之前濟南戰役、遼瀋戰役的勝利,說明我軍對於大規模殲滅戰是有一定成功可能的。同時客觀事實表明,在長江以北決戰更有利於我軍,畢竟我軍指揮中心和後勤保障都偏向江北,於是粟裕才提出了「大淮海」戰役的方案,就是要同國民党進行大決戰,這也是是天時、地利、人和作用下的結果。
  • 曹操、袁紹與關東軍:論「酸棗聯盟」
    ② 「升壇人」臧洪職場中,有時推你上去不一定是獎勵,而是讓你背鍋。酸棗是地名,在東漢末年是縣級單位,隸屬兗州陳留郡。註:史書之所以用「酸棗」代稱聯軍,大約是因魏武起兵於陳留己吾縣(酸棗亦在陳留)。故為尊者諱,便因襲所稱。不同於文學影視作品,現實中的關東聯軍幾乎從未會合,且分散各地。
  • 粟裕大將沒被授予元帥銜,一是自己堅決推辭,二是與陳老總有關
    粟裕名列十大將之首,後來人們把他稱為「共和國第一大將」。很可惜,粟裕原本可以評為元帥的,但因為一個變故和他自己的堅決辭讓,最終與元帥失之交臂。論職務粟裕將軍是大軍區級,他的評定必須要由最高決策機構中央政治局來考慮。當時,有哪些領導人參與呢?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彭德懷、林彪、劉伯承、賀龍、陳毅、羅榮桓、鄧小平、聶榮臻、徐向前、葉劍英。
  • 謝偉才:親歷淮海戰役,離奇扮演粟裕被認可,「粟裕」後無來者
    當時還少小不懂事,不知道粟裕是何方神聖,而對於謝偉才更是知之甚少。20多年過去了,謝偉才師傅曾經謝世,而他塑造是粟裕卻深深活在了人們的心中。看了謝偉才的關聯質料才清楚,沒有歷史就不懂的厚重,後來的粟裕演員們不管如何努力,由於他們沒有謝偉才的切身歷史,所以也就不會再當今世的粟裕了。
  • 豪門媳婦生娃獎勵真拼!徐子淇獲1億,郭晶晶獲十億,她成大贏家
    不過,對於為豪門生娃兒這件事情來說,付出與回報差距是巨大的,但凡受寵一點的豪門媳婦不管是生男生女,都會得到巨額的獎勵正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38歲的徐子淇似乎已經生娃兒上癮,表示自己還要準備拼第5胎,有顏值、有身材,還能生娃兒,難怪她會坐穩這豪門媳婦的寶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