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京城晴空萬裡,站在景山頂上西望,西山清晰可見。
昨天是第56個世界氣象日,「氣象日 聊北京的天」微訪談在微博上進行。北京市氣候中心副主任王冀表示,京城已經於3月16日正式入春,預計今年春季的沙塵天數為4至6天,較常年的7.5天偏少。
今春偏暖是正常現象
經歷了霧霾之後,昨天京城的天空終於變得透亮,蔚藍一片。伴著熱情的陽光和輕微的小北風,最高溫度定格在14.9℃左右,溫暖舒適。同時,全市的空氣品質一級棒,PM2.5濃度低至個位數,空氣清新。
如此怡人的天氣處處顯露著春意。王冀透露,京城已經在3月16日正式入春。具體來說,從這一天開始,京城的日平均氣溫分別達到10.1℃、11.5℃、14℃、11.1℃、11.3℃。
王冀表示,氣象意義上入春的標準是連續五天的日平均氣溫穩定高於10℃又低於22℃,其中第一天被認定為入春日。北京常年平均入春日是3月30日,今年春來早,提前了大概半個月。對此,王冀表示,三月份以來的氣溫偏暖是正常現象,並非受厄爾尼諾影響。
今春沙塵預計4至6天
在市民的印象中,北京的春季經常颳風,還裹挾著沙塵。有網友擔心,今年春天是否還會有沙塵天氣?王冀表示,今年春季有可能出現沙塵天氣,預計為4到6天,比常年的7.5天偏少,但可能會比去年的4天略多。
王冀解釋,隨著多年來不斷的治理,北京春季的沙塵天數正逐漸減少。同時,這兩年因為氣候變化,影響北京的風力有所減小,沙塵天也會相應少一些。
記者了解到,一般來說,北京的空氣汙染,冬天主要受霧霾影響,春天主要是沙塵。而眼下正值春季,有可能會出現沙塵天氣。不過從2000年至今,本市沒有出現沙塵暴天氣,多為浮塵和揚沙天氣。
城市風道可防熱島連片激增
在微訪談中,霧霾也是網友提問的熱點。很多人認為驅霾一定要靠風吹。對此,王冀表示,霧霾是由多種原因造成的,從天氣變化角度考慮,並不是說有風就會對霾天氣改善有積極作用,一般西北風才會對霧霾消散起關鍵作用。
而對於網友關於南北汙染差異的疑惑,氣象專家張小玲表示,一般在比較穩定的天氣系統下,容易造成風場在山前的輻合,導致汙染物在山前和平原地區的匯聚。因為北京西、北、東北方向三面環山,形成一個背山面海的特殊地形,因此從地形條件來看,南部發生汙染的可能性比較大。同時,南部地區也易受北京以南地區汙染物輸送的影響。
此前有消息稱北京將建「城市風道」,很多網友關心風道的作用。王冀回應稱,通風廊道的構建希望在城市中留出一定的通道,促進空氣流通、內外交換,同時還承載了其他生態功能。在通風廊道構建過程中優先考慮城市熱島效應嚴重區域是否可連通風道,防止熱島連片激增。規劃通風廊道也能防止建成用地的「板結」和生態功能用地的缺失。
160條城區道路春季「美容」
涉及西單北大街等繁忙路段
只用了15分鐘,100多米長的輔路瀝青全部被鏟了起來,通過傳送帶運到渣土車上。昨天零時開始,不到5個小時,望京西路與四環路交叉路口的路面做了一回「美容」手術。早晨天一亮,渣土車、攤鋪機、銑刨機全部撤掉,四周沒有一片圍擋,路面卻煥然一新。
今年春天暖和得早,城區道路的春季養護在春節過後就已經提前進行。北京市政路橋養護集團相關負責人說,今年春天,城六區預計大約160條道路陸續進行春季養護,白天看不見,晚上不斷行,像做微創手術一樣迅速把道路病害清除掉。
每年3月到5月是北京城區道路的春季養護期,定在這個時間有講究。這位負責人告訴記者,經過冬天的寒冷天氣,路面難免會有磨損,再加上春天天氣變暖,土層漸漸消融,一些平時常跑車的地段就容易出現裂縫、鬆散甚至塌陷等問題。
城六區近期已有98條道路陸續進行養護修補,這些養護路段主要布局在四環以內,特別是一些商業街區和居民區周邊。春季養護主要是「小修」,清理道路病害,讓路面更平整,行車更通暢。
記者注意到,西單北大街、西四北大街、北京站東街等繁忙路段都已進入養護大名單。而在清明節前夕,一些祭掃路線也會趕在清明節車流壓力到來前完成養護,保障車輛出行。截至目前,共完成瀝青混凝土道路維修5.7萬平方米,步道維修1.1萬平方米,灌縫維修13萬延米。
值得一提的是,「無痕施工」是此次春季道路養護的一大特點。一方面,只在夜間進行小範圍施工、不斷路;另一方面,更注重環保,採取多項降低揚塵的措施。(曹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