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展嘉賓和參展藝術家合影
在新時代創新發展的要求下,守正創新、面向未來是新文科建設的必由之路。在上海美術學院建設世界一流的美術學院的戰略目標下,由中國雕塑學會、上海市美術家協會、上海美術學院共同主辦、上海美術學院美術館和上海美術學院雕塑系承辦的「東西南北中:學院雕塑邀請展」於2020年12月8日下午在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美術館開幕。上海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聶清、上海市文聯黨組成員、專職副主席韓陳青、上海美術學院院長、中國雕塑學會會長曾成鋼、清華大學學美術學院黨委副書記李鶴、中國雕塑學會副會長、著名批評家、本次展覽學術主持孫振華和參展藝術家代表參觀展覽並出席開幕,開幕式由上海美術學院副院長蔣鐵驪主持。
「東西南北中:學院雕塑邀請展」展覽現場:參展藝術家曾成鋼作品《蓮》
這是在新文科背景下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第一次舉辦這樣的學院雕塑交流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曾成鋼擔任本次展覽總策劃,他認為藝術學科的發展從來不是單一的,跨學科、多維度的發展已經成為共識。立足新時代、融合新技術、建設新文科。希望通過這次展覽,能夠加強各學院的交流與互動,共同推動中國當代雕塑教學與創作的發展,也希望這種交流以後能夠成為一種常態。
曾成鋼致辭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李鶴在致辭中講到,美院融入綜合學校的跨學科發展值得我們重視,從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到上海美術學院,這些年來一直在發展的道路上並做出了引人注目的成績。
李鶴致辭
這次學院雕塑展以「東西南北中」為主題,按照地域來劃分,以五個方位詞分別指代上海美術學院、四川美術學院、廣州美術學院、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和湖北美術學院。展覽展出了這五所美術學院35位教師創作的50餘件雕塑作品。上海美術學院馬琳擔任本次展覽策展人。展覽聚焦於全球化語境下雕塑在學院與當代藝術之間的發展狀態,她認為每個學院的雕塑雖然有各自的特徵,但在創作主題的選擇與表現手法上也有共通的主張。展出的作品反映了教師們的創作成果和學術思考,是東西南北中雕塑藝術風格的一次交流與融合。另外,在展示方式上,展覽突破了美術館的室內空間,幾件具有公共藝術屬性的雕塑作品環繞在上海美術學院建築周圍,展覽現場呈現了一個交流和對話的空間。
馮崇利作品《熔鑄-竹痕》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研討會由孫振華主持,以「新文科建設語境下的中國學院雕塑建設」為主題,邀請相關專家和藝術家圍繞「新文科建設與當前學院雕塑格局」、「學院雕塑與當代藝術的關係」、「學院雕塑的前景與未來走向」三個議題進行學術研討,以期在雕塑理論和雕塑跨學科教學上有進一步的推動。
「新文科建設語境下的中國學院雕塑建設」研討會現場
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是上海學科設置最完整、專業性最強的美術學院,學院的發展也進入到了一個全新的階段。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在「新海派」的旗幟下,建立過去、現在和未來的聯繫,走出一條符合上海美術學院自身發展的道路,形成國際當代藝術策源地的影響力。本次展覽也為上海美術學院與兄弟院校在討論專業新的增長點、探索育人模式、學科交叉發展、協同與共享等方面提供了一次難得的學術交流與對話的機會。通過這次展覽和學術研討,共同推進中國學院雕塑教育的蓬勃發展。
此次展覽將持續到2020年12月18日結束。(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 /供圖)
責編:張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