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貓》裡的爸爸這麼暖,宮崎駿當爸爸卻得了零分 | Power2Learn

2021-02-07 Power2Learn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魚鷹有寶寶」(ID:thousand_and_one)


去電影院看《龍貓》了嗎?帶著孩子,去還宮崎駿一張電影票。


12月14日,這部30年前的老電影修復上映,很多媽媽和孩子坐在電影院裡,笑著笑著,溼了眼眶。

我一直覺得,《龍貓》是最適合孩子的第一部電影,也是永遠的治癒系。


它就像日常生活裡的奇遇,80%與孩子的真實生活那麼貼近,又在另外20%的幻想裡,讓你驚訝得捨不得眨眼、屏住呼吸。


孩子們怎麼會不著迷呢?他們相信,有一天轉過街角,遇見龍貓、貓巴士的就是自己。



除了躺在大龍貓毛茸茸、圓滾滾肚子上的溫暖愜意,



電影裡特別迷人的還有家庭、鄰裡間的脈脈溫情。


尤其是草壁家的那位爸爸。雖然家徒四壁,但這個滿頭亂髮的男人,多麼樂觀快活,浪漫有愛,一個人也能把日子安排得宜。



他深諳「遊戲力」,簡直是尊重孩子、正面管教的典範。


不信你看,騎車帶兩個孩子穿行鄉間,他會大喊一聲:「我們要起飛囉!」



和孩子說話,他總是躬下身子,



聽小梅談起「大人看不見」的龍貓,他更是毫不掃興,真誠地守護孩子的童真視角:「小梅剛才一定是遇到了森林的主人。」 



還和孩子們一起穿行森林,向參天的大橡樹行禮致敬:




每次看到這裡,我都會眼眶一熱——只有這樣的大人,才能養出看得見龍貓的小孩呀。


宮崎駿和電影裡的草壁一樣,是兩個孩子的爸爸,只不過他生了兩個男孩。


塑造出那麼理想的父親形象,他自己又是一個怎樣的爸爸呢?


用大兒子宮崎吾朗的話說:零分!


他是個零分的父親,一輩子奉獻給工作,在家中卻一無是處,母親比其他主婦辛苦得多。


現實裡的宮崎駿,幾乎是電影裡草壁先生的反面,他們唯一相似的恐怕是:


太過投入在工作裡,連孩子不見了也不會注意……



NHK2011年出了一部跟拍宮崎駿父子的紀錄片,直接把他們的關係稱作「戰爭」:



毫不誇張,整部片子看下來,這對父子直接的對話不超過5句。


300天跟拍啊!而且他們的辦公室之間只相隔20米。


每次打照面,父親和兒子臉上都是大寫的尷尬。這到底怎麼回事呢?


有誰和我一樣覺得宮崎吾朗很帥嗎?


紀錄片開始拍攝時,宮崎吾朗已經43歲。和父親一樣,他也是吉卜力工作室的動畫導演,正在創作自己的第二部動畫電影《虞美人盛開的山坡》。


畫分鏡、設計角色形象的過程很艱難。因為故事的主角是一個幼年喪父的少女,可是電影的基調又不希望太「喪」太憂鬱,還是要走吉卜力一貫的積極、治癒路線。


吾朗每天熬到雙眼通紅,下班前第一件事是把畫完的分鏡板藏起來,以防他不在時被宮崎駿看見:



這是生活在強人父親陰影下的心酸。


在吉卜力,大師宮崎駿一貫以眼毒、嘴毒、要求嚴苛聞名。他經常把員工罵得狗血噴頭,新人導演壓力大得十二指腸潰瘍住院,CG監督櫻木優平甚至在推特上用小號傾吐:和宮崎駿共事期間,自己的身心痛苦已經到了瀕死邊緣。


普通同事尚且如此,更何況親生兒子。


宮崎駿總是直接、公開地潑兒子冷水,一點也不顧及吾朗的自尊和感受。


這些都是他說吾朗的話:


「那傢伙連畫畫都不及格,怎麼可能製作動畫。」


「沒有靈魂的畫,不畫也罷。」


「畫得太幼稚了,不行。」


「這畫的什麼弔喪臉,趕緊從牆上拿下來!」


難怪吾朗不願意給爸爸看分鏡劇本:「為了堅定自己的信心,就得獨自做下去。」


這還算是他們關係緩和的階段。2005年宮崎吾朗導演自己的第一部長片《地海戰記》時,兩人甚至幾年沒有說話,完全不接觸、保持距離。



一開始宮崎駿就強烈反對吾朗由景觀設計師轉做動畫導演,儘管這其實一直是兒子深藏內心的夢想。


據鈴木敏夫說,宮崎駿是覺得這個圈子太殘酷,常常需要把自己逼至絕境,因此不想讓兒子走他的老路。


可他表現出來的,卻是否定、打壓、瓦解吾朗的自信。



這一點上,宮崎駿真是典型的東亞式嚴父,總想著先於外人讓孩子懂得現實的殘酷,反正入了這一行,輿論的無情是遲早要面對的。


但這真的很殘忍,也是我們這代人對父輩耿耿於懷的心結——為什麼不能更多積極的鼓勵呢?


像《龍貓》裡的草壁那樣做爸爸,不好嗎?



1967年,26歲的動漫製作人宮崎駿第一次做父親。



那時他還籍籍無名,有些許空閒,於是畫了很多畫,記錄長子吾朗的成長。


在那些畫裡,爸爸總是陪在吾朗身邊。




吾朗第一次開口說話,就是叫「爸爸」:



吾朗從小就愛畫畫,像爸爸一樣。宮崎駿記錄下了自己一邊陪孩子一邊偷瞥棒球比賽的情景:



那時的宮崎駿,還在製作電視動畫片。他說,創作《熊貓家族》、《阿爾卑斯少女》的動力,都是小吾朗。



可惜,父子之間的蜜月期太短太短。


宮崎駿越來越顯現出工作狂的本質,或者說——一旦開始,就無法回頭了。


他經常天亮才回家。每次答應帶吾朗出去玩、一起打棒球,可是,一次也沒兌現。


吾朗四十多歲憶起當年,還是難掩心酸。



二兒子敬介出生後,同樣在東映動畫工作的宮崎駿妻子太田朱美,不得不辭職回家,全職照料孩子。她原本被看作比宮崎駿更有前途的動畫製作人。


從此家中就是母子三人的世界,爸爸是「消失」的,只存在於動畫片裡。


吾朗守護媽媽和弟弟,與宮崎駿的關係長期緊張。


他為媽媽的犧牲抱不平,但心底又對父親的工作有崇拜和喜愛,默默看熟了宮崎駿的所有動畫。


2006年,吾朗處女作《地海戰記》首映,宮崎駿看了一半就中途退場。


電影顯然達不到令他認可的標準。他抽著煙對人抱怨無聊與冗長:「感覺已經坐了快3個小時。」



可再過一會兒,這個動畫王國的鬥士心軟了:


在《地海戰記》裡,他看到了很多自己成名前早期作品的影子——與《風之谷》相似的荒涼世界的構成,與《阿爾卑斯少女》相似的日常描寫——他這才意識到,在他缺席的吾朗的童年裡,這個孩子是懷著怎樣的情感在反覆觀看爸爸拍的動畫片……



散場後,太陽西斜,宮崎駿與太太一起散步回家。


這背影,是我們不曾熟悉的另一個宮崎駿——短暫卸下了戰鬥者的盔甲,停下了不斷畫著的筆,變回一個普通的丈夫、父親。


1998年,宮崎吾朗31歲,



宮崎駿57歲。



這是父子兩生命裡少有的和諧時刻——那一年,景觀設計師宮崎吾朗,受鈴木敏夫之託,開始著手把宮崎駿的幻想世界裝進一所現實的童話房子。



吾朗從設計建築到規劃庭院,一手包攬,


父子兩罕見的同框,並且表情輕鬆


建成了我們今天日本親子遊的必打卡之地:三鷹之森吉卜力美術館。




這裡隨處可見宮崎駿電影的經典場景,尤其是《龍貓》。


大龍貓在門口售票,



孩子們登上貓巴士,



父親與兒子,至少在這一件攜手完成的作品前,握手言和了。


◆ ◆ ◆  ◆ ◆


宮崎駿:


「工作太忙,抽不出時間來。」


「也不能說抽不出吧……

總之沒能經常陪他。」


「我心裡覺得有點對不起那孩子。」


魚鷹有寶寶(ID:thousand_and_one):兒童雜誌前主編魚鷹的自留地。鬆弛育兒,獨立自我,文藝生活。歡迎來做客。



過去幾個月,Power2Learn與經驗豐富的美國老師合作,推出系列旨在提高思辨能力的系列課程,包括研究性寫作和美式辯論基礎+實戰,受到學生和家長們的歡迎。


我們對這些課程做了優化升級,並增加針對中國最大兩場賽事的美式辯論進階課,推出「思辨能力冬令營」,幫助中國學生真正打造面向未來的思維和表達方法。


冬令營包括:研究性寫作,美式辯論基礎+實戰,以及我們新開發的美式辯論進階課。


雖然經過外教面試篩選,冬令營各個班級也已經接近滿班,所剩名額有限,欲報從速。




本課程受眾為10到18歲,具有一定英語能力水平,通過英語寫作和聽說能力評估,並希望對論文寫作有大概認識的學生。



8節錄播預習課、8節直播課(每節50分鐘),以及8次作業批改。6-8人小班授課。套餐價格1899元。


與前兩期課程相比,這次的升級版除了增加了課程次數,還優化了內容,講課更細緻,互動性更強,給學生更多思考的機會。







英語能力較強、對美式辯論感興趣的中學生。如果英語水平特別出色,小學高年級也可以考慮。入學需要通過英語能力測評。



14節在線直播課(每節課50分鐘)+7節視頻錄播預習課,另外提供10次作業批改和點評。每班最多6人。套餐價格2899元。






中國美式辯論目前有最大的兩場賽事——全美演講與辯論聯盟(NSDA)和中國高中生美式辯論聯賽(NHSDLC)我們新開發了進階課,圍繞兩種賽事區域賽的辯題展開集中培訓,學生可在兩場賽事的辯題任選一個,進入相應的班級。



有一定美式辯論基礎,希望準備區域賽的學生。



8節小班直播課(每節課50分鐘)。每班最多6人。套餐價格1899元。






1.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並諮詢 Power2Learn 小助手,在添加時請回復「寫作」或者「辯論」。


2.聯繫小助手,預約參加英語寫作和聽說能力評估,並獲得一份評估報告。


3.測試合格者可聯繫小助手報名。同時,小助手通知學員冬令營相關事項。

Power2Learn老學員立享50元優惠券;此外,老學員每介紹一個新客戶,雙方各得50元優惠券。


識別二維碼添加小助手



你可能還對這些文章感興趣:


孩子不想上學?是時候翻出這四部紀錄片了 | Power2Learn

這部韓劇,竟揭露了整個東亞社會家長焦慮的真相! | Power2Learn

培養高情商的戲劇教育,正在敲開中國精英課堂的大門

這檔針對兒童的設計教育節目,集合了日本頂尖的各類設計師

乾貨 | 看視頻學英語的方法論 | Power2Learn


相關焦點

  • 《龍貓》:宮崎駿動漫中的自然之美、治癒之美
    1988年4月16日,電影《龍貓》在日本上映。上映30多年來,口碑一直不錯,豆瓣評分高達9.2分。《龍貓》情節簡單,但卻特別溫暖治癒。影片主要講述了由於母親生病,小月和小梅跟隨父親搬到了鄉下一處房子裡,在那裡小月和小梅見到了傳說中的大妖怪龍貓……1、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展現自然之美小月的母親得了肺結核一直在住院,父親為了給母親創造一個好的居住環境,決定搬到鄉村居住。他們的新家坐落在山坡上,是日式傳統的木質房屋。
  • 吉卜力最為返璞歸真的作品,宮崎駿的動畫電影《龍貓》
    當《龍貓》那壯麗的音樂響起時,感覺心裡瞬間被什麼東西填滿了,一定是溫暖的,那種感覺美好到無法表達,竟然有想哭的衝動。要說龍貓這麼經典的作品,老狼竟然是前兩年陪孩子第一次看,假期又重溫的。也許你會覺得不可思議,不過確實如此,小時候條件受限,真的沒看過,相信沒看過龍貓的小夥伴不止老狼一人,那就簡單介紹一下吧!宮崎駿這個名字你肯定不陌生,《龍貓》是由宮崎駿執導的動畫電影,於1988年4月16日在日本上映。高清重製版於2018年12月14日在中國公映,這種30年前的、修復版的動畫電影累計票房1.7億元。範曉萱的《豆豆龍》這首歌就是動畫電影《龍貓》的主題曲。
  • 宮崎駿的經典影片一:《龍貓》
    小月是生活中成熟又有童真的姐姐,作為大人,依舊保持著童心;小梅是無憂無慮孩子,在沒有母親的陪伴下十分的渴望母愛;龍貓作為討人喜歡的存在,代表著純真與美好。宮崎駿為我們講述了自然之間萬物和諧相處的美好時刻,讓人深有感觸,不禁回憶起美好的童年往事。故事裡的兩個小女孩面對生活的苦澀,也依舊保持童真,讓小編帶你們一起去看那些美麗的風景吧!
  • 以《龍貓》為例,從影片人物解讀宮崎駿的情感表達和現實思考
    小月的爸爸是大學的教授,他的工作很忙碌,而且還要看望妻子,有時候往往不能顧忌到家裡,因此小月也承擔起了家庭的重擔。由於草壁達郎白天要上班,小月就把自己的妹妹交給隔壁的婆婆去照顧,頑皮的小梅非常不聽話吵著嚷著要去學校找姐姐。還有兩個小時才能下課的小月不忍心讓妹妹傷心,於是就帶著小梅一起在教室裡聽課學習。
  • 宮崎駿和他的龍貓來了!
    即日起,鄂爾多斯大劇院以下演出的座位數加開至75%:演出時間演出名稱11/28《龍貓和它的朋友們》「「冬天來了,我們都需要一點宮崎駿。因為他的溫柔,是我們不能錯過的暖!」宮崎駿的作品裡鮮少出現冬天。滿山遍野的綠色裡,少年英挺矯健,少女的裙裾飛揚,就算是下起暴雨,也有皮毛柔軟的精靈陪伴在側。
  • 「二月影評」宮崎駿對童年恐懼的清洗和自我救贖之《龍貓》
    今天我們要介紹的是宮崎駿導演並於1988年首映的動畫電影《龍貓》。我之前有聲明過,這個專輯是治癒系的。其實,我們每個人的內心裡都住著一個受傷的小孩子,就像宮崎駿本人一樣,《龍貓》這部動畫電影,就是宮崎駿對自己童年恐懼的一次清洗和自我救贖。
  • 每個人的夢裡都有一隻龍貓
    說起龍貓,都有點慚愧。這麼大的人,直到近日才看到了宮崎駿先生的《千與千尋》《龍貓》等。原因還是看到了,宮崎駿先生獲得了奧斯卡終身成就獎,是不是覺得我娛樂性太強了?真有這樣也正常,不過,有幸看到《龍貓》之後,我就喜歡上了宮崎駿先生和他無與倫比的動畫世界。
  • 宮崎駿治癒電影《龍貓》,背後卻隱藏著令人脊背發涼的真實故事
    狹山事件中,被害女孩屍體被發現後,姐姐在警察做筆錄時竟然說自己了「見到了貓妖」、「遇到了巨大的狸貓」,而電影《龍貓》中,姐妹倆則都遇到了龍貓。這樣看來《龍貓》完全沒有想像中那樣簡單,如果在以這樣的背景來看《龍貓》,那麼將會是另一個故事了。
  • 宮崎駿作品賞析:每個人夢裡都有一隻「龍貓」
    而這裡就是動畫片龍貓的所在地了。如果你想來到此處參觀,即便是時隔十幾年,這裡的景致也沒有被改變過。還有那個雨夜裡,小姐妹等爸爸的巴士站、孩子們和龍貓坐在樹枝上進行「湖上垂釣的多摩湖畔、就連滑落進森林隧道,進而與龍貓遭遇的場景也都是真實的守著哪裡,置身其中就仿佛我們正在等待著與龍貓和孩子們的相遇。
  • 在宮崎駿的動漫中,龍貓伴隨我們同行,是什麼讓我們印象深刻?
    對於動漫而言相信有這樣兩種人,一類是喜歡宮崎駿的人,另一類卻完全不知道他的存在。其實我們的童心從來都沒有被社會的轉變而泯滅,只不過慢慢的隨著成長被現實遮擋在背後。對於宮崎駿而說,他所做的拂去我們心靈的那些噪雜,在他的筆中有永不熄滅的飛行夢想,還有勇敢果斷的少男少女。那隻藏在森林最深處不會輕易和人類交流的容貌,就像一種牽引著我們尋找自己童真的世外桃源。
  • 宮崎駿——百變的龍貓,喚醒丟失的童真
    在現場有觀影團,大V影評人,媒體記者,院線經理,還有非常多的電影業內人來到觀影現場,為《龍貓》和宮崎駿瘋狂叫好。或許第一次看這部電影,並沒覺得有多驚豔,但隨著年齡的增長、童真漸失,電影中的溫暖力量反而開始滲透出來。提前觀影開啟後,全國各地掀起一陣「龍貓旋風」,口碑更是罕見地一致好評。《龍貓》讓刁鑽的影評人和熱情的真愛粉絲,都打出了5星的好評。
  • 宮崎駿的龍貓,只有小姐妹能看到龍貓,是來自真實的故事嗎?
    宮崎駿的龍貓,只有小姐妹能看到龍貓,是來自真實的故事嗎?說到癒合動畫,很多人第一次想到宮崎駿的作品。每次我看到宮崎駿的動畫、精緻的繪畫風格、優美的音樂、連貫的故事情節、交織在一起的演繹節奏,總是能觸及我們內心深處。
  • 宮崎駿筆下的田園生活,經典動漫《龍貓》,小梅的結局分析
    今天回顧經典動漫電影系列,講的是宮崎駿的《龍貓》。這部電影相比其它幾部來說,劇情上比較簡單,也沒有那麼曲折比較輕鬆愉快。媽媽生病了不能陪伴在身邊,而爸爸也要忙著寫作,姐姐又要去上學。所以她只能一個人玩,所以當她在樹洞裡遇到了龍貓,特別興奮的而不是害怕,因為這個小女孩太需要陪伴了。
  • 宮崎駿的「龍貓」,到底是什麼?
    所以,宮崎駿製造出的「龍貓」到底是什麼?01 龍貓的靈感來源 宮崎駿很喜歡宮澤賢治筆下的童話《橡子與山貓》,但是他覺得,宮澤賢治將「山貓大人」畫得太小。在宮崎駿想像中,趴在山坡上,會望著遠方出神發呆的「山貓大人」,應該擁有更巨大的體型。 於是,他自己構思了一種「怪獸」,讓它成為了《龍貓》的主角。同時,宮崎駿還保留了「橡子」,讓它成為龍貓最喜歡的食物。
  • 《龍貓》宮崎駿最好的作品,人生必看佳片,致再也回不去的童年
    作為動畫大師宮崎駿導演最受追捧的作品,這部享譽全球的動畫電影早已成為無數觀眾心目中「人生必看影片」之一。遺憾的是,宮崎駿與其所在的吉卜力工作室製作的電影此前一直缺席國內市場。作為吉卜力首部登入中國大銀幕的作品,《龍貓》從引進之初就掀起一陣要還宮崎駿電影票的期待風潮。
  • 【12.14】這個寒冬有《龍貓》陪著你
    童心看人生,宮崎駿用《龍貓》暖化全世界 《龍貓》在中國,從未公映卻是心中最愛 1988年4月16日,由宮崎駿導演、編劇,著名作曲家久石讓配樂的《龍貓》在日本首映,憑藉充滿萌趣的角色形象和觸碰心靈的溫情故事
  • 日本爸爸把女兒拍成宮崎駿動畫治癒無數人:這是別人家爸爸
    有多少人看過這組圖片後,會和孩子一起回憶宮崎駿動漫中那些美好的場景和角色呢?有龍貓中的大樹洞,小孩子最喜歡探究的神秘樂園;有千與千尋中在海上行駛的電車,燈光和海天一色,寧靜美好;還有借東西的小人艾莉愛緹,很多小朋友看過後會偷偷的將一塊餅乾放在桌子上,送給那些夜裡會跑出來尋覓吃食的小人們。
  • 龍貓是死神嗎?關於龍貓的一些秘密
    也是我們許多人從小到大的回憶,在這部充滿想像的童趣世界裡,吉卜力工作室公開了一些小秘密,讓大家可以更了解動畫內容。▼常常聽到有人在討論,龍貓是死神的化身?對此吉卜力製作人鈴木敏夫特別澄清,動畫中小女孩們都有影子,對於網友發現有幾幕小月和小梅沒影子的畫面,只是工作人員判斷了那些場景之後,認為不需要加上影子而已,希望大家不要相信謠傳。
  • 龍貓首映後,去日本打卡這些龍貓景點吧!
    位於愛知縣世博園裡,是按照動畫片中的細節,百分百完全復刻的小月小梅和爸爸的家。雜亂的爸爸書房、被蛀掉快倒的柱子、小月小梅打水的水井、廚房、浴室,以及前往2樓、發現精靈的樓梯,甚至是小梅找到的破水桶,都真實呈現在眼前。
  • 宮崎駿的龍貓,你我的童年
    —《龍貓》今天無意間把《龍貓》又看了一遍,說起動漫不得不說《龍貓》,說起《龍貓》又不得不說宮崎駿;曾幾何時,宮崎駿的動漫風靡全球,他的動漫以精湛的技術、動人的故事和溫暖的風格在世界動漫界獨樹一幟;其實一說宮崎駿我們就能夠想到獲得奧斯卡獎的《千與千尋》,製作精美,宏大場面的《幽靈公主》,圍繞一個5歲的男孩宗介與想要成為人類的金魚公主「波妞」的感情故事的《懸崖上的金魚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