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魚鷹有寶寶」(ID:thousand_and_one)
去電影院看《龍貓》了嗎?帶著孩子,去還宮崎駿一張電影票。
12月14日,這部30年前的老電影修復上映,很多媽媽和孩子坐在電影院裡,笑著笑著,溼了眼眶。
我一直覺得,《龍貓》是最適合孩子的第一部電影,也是永遠的治癒系。
它就像日常生活裡的奇遇,80%與孩子的真實生活那麼貼近,又在另外20%的幻想裡,讓你驚訝得捨不得眨眼、屏住呼吸。
孩子們怎麼會不著迷呢?他們相信,有一天轉過街角,遇見龍貓、貓巴士的就是自己。
除了躺在大龍貓毛茸茸、圓滾滾肚子上的溫暖愜意,
電影裡特別迷人的還有家庭、鄰裡間的脈脈溫情。
尤其是草壁家的那位爸爸。雖然家徒四壁,但這個滿頭亂髮的男人,多麼樂觀快活,浪漫有愛,一個人也能把日子安排得宜。
他深諳「遊戲力」,簡直是尊重孩子、正面管教的典範。
不信你看,騎車帶兩個孩子穿行鄉間,他會大喊一聲:「我們要起飛囉!」
和孩子說話,他總是躬下身子,
聽小梅談起「大人看不見」的龍貓,他更是毫不掃興,真誠地守護孩子的童真視角:「小梅剛才一定是遇到了森林的主人。」
還和孩子們一起穿行森林,向參天的大橡樹行禮致敬:
每次看到這裡,我都會眼眶一熱——只有這樣的大人,才能養出看得見龍貓的小孩呀。
宮崎駿和電影裡的草壁一樣,是兩個孩子的爸爸,只不過他生了兩個男孩。
塑造出那麼理想的父親形象,他自己又是一個怎樣的爸爸呢?
用大兒子宮崎吾朗的話說:零分!
他是個零分的父親,一輩子奉獻給工作,在家中卻一無是處,母親比其他主婦辛苦得多。
現實裡的宮崎駿,幾乎是電影裡草壁先生的反面,他們唯一相似的恐怕是:
太過投入在工作裡,連孩子不見了也不會注意……
NHK2011年出了一部跟拍宮崎駿父子的紀錄片,直接把他們的關係稱作「戰爭」:
毫不誇張,整部片子看下來,這對父子直接的對話不超過5句。
300天跟拍啊!而且他們的辦公室之間只相隔20米。
每次打照面,父親和兒子臉上都是大寫的尷尬。這到底怎麼回事呢?
有誰和我一樣覺得宮崎吾朗很帥嗎?
紀錄片開始拍攝時,宮崎吾朗已經43歲。和父親一樣,他也是吉卜力工作室的動畫導演,正在創作自己的第二部動畫電影《虞美人盛開的山坡》。
畫分鏡、設計角色形象的過程很艱難。因為故事的主角是一個幼年喪父的少女,可是電影的基調又不希望太「喪」太憂鬱,還是要走吉卜力一貫的積極、治癒路線。
吾朗每天熬到雙眼通紅,下班前第一件事是把畫完的分鏡板藏起來,以防他不在時被宮崎駿看見:
這是生活在強人父親陰影下的心酸。
在吉卜力,大師宮崎駿一貫以眼毒、嘴毒、要求嚴苛聞名。他經常把員工罵得狗血噴頭,新人導演壓力大得十二指腸潰瘍住院,CG監督櫻木優平甚至在推特上用小號傾吐:和宮崎駿共事期間,自己的身心痛苦已經到了瀕死邊緣。
普通同事尚且如此,更何況親生兒子。
宮崎駿總是直接、公開地潑兒子冷水,一點也不顧及吾朗的自尊和感受。
這些都是他說吾朗的話:
「那傢伙連畫畫都不及格,怎麼可能製作動畫。」
「沒有靈魂的畫,不畫也罷。」
「畫得太幼稚了,不行。」
「這畫的什麼弔喪臉,趕緊從牆上拿下來!」
難怪吾朗不願意給爸爸看分鏡劇本:「為了堅定自己的信心,就得獨自做下去。」
這還算是他們關係緩和的階段。2005年宮崎吾朗導演自己的第一部長片《地海戰記》時,兩人甚至幾年沒有說話,完全不接觸、保持距離。
一開始宮崎駿就強烈反對吾朗由景觀設計師轉做動畫導演,儘管這其實一直是兒子深藏內心的夢想。
據鈴木敏夫說,宮崎駿是覺得這個圈子太殘酷,常常需要把自己逼至絕境,因此不想讓兒子走他的老路。
可他表現出來的,卻是否定、打壓、瓦解吾朗的自信。
這一點上,宮崎駿真是典型的東亞式嚴父,總想著先於外人讓孩子懂得現實的殘酷,反正入了這一行,輿論的無情是遲早要面對的。
但這真的很殘忍,也是我們這代人對父輩耿耿於懷的心結——為什麼不能更多積極的鼓勵呢?
像《龍貓》裡的草壁那樣做爸爸,不好嗎?
1967年,26歲的動漫製作人宮崎駿第一次做父親。
那時他還籍籍無名,有些許空閒,於是畫了很多畫,記錄長子吾朗的成長。
在那些畫裡,爸爸總是陪在吾朗身邊。
吾朗第一次開口說話,就是叫「爸爸」:
吾朗從小就愛畫畫,像爸爸一樣。宮崎駿記錄下了自己一邊陪孩子一邊偷瞥棒球比賽的情景:
那時的宮崎駿,還在製作電視動畫片。他說,創作《熊貓家族》、《阿爾卑斯少女》的動力,都是小吾朗。
可惜,父子之間的蜜月期太短太短。
宮崎駿越來越顯現出工作狂的本質,或者說——一旦開始,就無法回頭了。
他經常天亮才回家。每次答應帶吾朗出去玩、一起打棒球,可是,一次也沒兌現。
吾朗四十多歲憶起當年,還是難掩心酸。
二兒子敬介出生後,同樣在東映動畫工作的宮崎駿妻子太田朱美,不得不辭職回家,全職照料孩子。她原本被看作比宮崎駿更有前途的動畫製作人。
從此家中就是母子三人的世界,爸爸是「消失」的,只存在於動畫片裡。
吾朗守護媽媽和弟弟,與宮崎駿的關係長期緊張。
他為媽媽的犧牲抱不平,但心底又對父親的工作有崇拜和喜愛,默默看熟了宮崎駿的所有動畫。
2006年,吾朗處女作《地海戰記》首映,宮崎駿看了一半就中途退場。
電影顯然達不到令他認可的標準。他抽著煙對人抱怨無聊與冗長:「感覺已經坐了快3個小時。」
可再過一會兒,這個動畫王國的鬥士心軟了:
在《地海戰記》裡,他看到了很多自己成名前早期作品的影子——與《風之谷》相似的荒涼世界的構成,與《阿爾卑斯少女》相似的日常描寫——他這才意識到,在他缺席的吾朗的童年裡,這個孩子是懷著怎樣的情感在反覆觀看爸爸拍的動畫片……
散場後,太陽西斜,宮崎駿與太太一起散步回家。
這背影,是我們不曾熟悉的另一個宮崎駿——短暫卸下了戰鬥者的盔甲,停下了不斷畫著的筆,變回一個普通的丈夫、父親。
1998年,宮崎吾朗31歲,
宮崎駿57歲。
這是父子兩生命裡少有的和諧時刻——那一年,景觀設計師宮崎吾朗,受鈴木敏夫之託,開始著手把宮崎駿的幻想世界裝進一所現實的童話房子。
吾朗從設計建築到規劃庭院,一手包攬,
父子兩罕見的同框,並且表情輕鬆
建成了我們今天日本親子遊的必打卡之地:三鷹之森吉卜力美術館。
這裡隨處可見宮崎駿電影的經典場景,尤其是《龍貓》。
大龍貓在門口售票,
孩子們登上貓巴士,
父親與兒子,至少在這一件攜手完成的作品前,握手言和了。
◆ ◆ ◆ ◆ ◆
宮崎駿:
「工作太忙,抽不出時間來。」
「也不能說抽不出吧……
總之沒能經常陪他。」
「我心裡覺得有點對不起那孩子。」
魚鷹有寶寶(ID:thousand_and_one):兒童雜誌前主編魚鷹的自留地。鬆弛育兒,獨立自我,文藝生活。歡迎來做客。
過去幾個月,Power2Learn與經驗豐富的美國老師合作,推出系列旨在提高思辨能力的系列課程,包括研究性寫作和美式辯論基礎+實戰,受到學生和家長們的歡迎。
我們對這些課程做了優化升級,並增加針對中國最大兩場賽事的美式辯論進階課,推出「思辨能力冬令營」,幫助中國學生真正打造面向未來的思維和表達方法。
冬令營包括:研究性寫作,美式辯論基礎+實戰,以及我們新開發的美式辯論進階課。
雖然經過外教面試篩選,冬令營各個班級也已經接近滿班,所剩名額有限,欲報從速。
本課程受眾為10到18歲,具有一定英語能力水平,通過英語寫作和聽說能力評估,並希望對論文寫作有大概認識的學生。
8節錄播預習課、8節直播課(每節50分鐘),以及8次作業批改。6-8人小班授課。套餐價格1899元。
與前兩期課程相比,這次的升級版除了增加了課程次數,還優化了內容,講課更細緻,互動性更強,給學生更多思考的機會。
英語能力較強、對美式辯論感興趣的中學生。如果英語水平特別出色,小學高年級也可以考慮。入學需要通過英語能力測評。
14節在線直播課(每節課50分鐘)+7節視頻錄播預習課,另外提供10次作業批改和點評。每班最多6人。套餐價格2899元。
中國美式辯論目前有最大的兩場賽事——全美演講與辯論聯盟(NSDA)和中國高中生美式辯論聯賽(NHSDLC)。我們新開發了進階課,圍繞兩種賽事區域賽的辯題展開集中培訓,學生可在兩場賽事的辯題任選一個,進入相應的班級。
有一定美式辯論基礎,希望準備區域賽的學生。
8節小班直播課(每節課50分鐘)。每班最多6人。套餐價格1899元。
1.掃描下方二維碼,添加並諮詢 Power2Learn 小助手,在添加時請回復「寫作」或者「辯論」。
2.聯繫小助手,預約參加英語寫作和聽說能力評估,並獲得一份評估報告。
3.測試合格者可聯繫小助手報名。同時,小助手通知學員冬令營相關事項。
Power2Learn老學員立享50元優惠券;此外,老學員每介紹一個新客戶,雙方各得50元優惠券。
識別二維碼添加小助手
你可能還對這些文章感興趣:
孩子不想上學?是時候翻出這四部紀錄片了 | Power2Learn
這部韓劇,竟揭露了整個東亞社會家長焦慮的真相! | Power2Learn
培養高情商的戲劇教育,正在敲開中國精英課堂的大門
這檔針對兒童的設計教育節目,集合了日本頂尖的各類設計師
乾貨 | 看視頻學英語的方法論 | Power2Lea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