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下午,「時代小先生,學問大成長」歷史小說《海棠落日》出版座談會在北京宋慶齡故居舉行。該書作者是曾經的時代小先生、如今剛滿18歲的北京高中女生何佳舒。座談會地點設在這本小說的主要意象——海棠側畔的濠梁樂趣廳。活動由中國文史出版社主辦,中國宋慶齡基金會時代小先生計劃指導委員會辦公室協辦。
2013年,何佳舒報名參加時代小先生活動,來到宋慶齡故居志願講解,堅持近兩年時間,被故居深厚的文化歷史底蘊所吸引。這本歷史小說就是以故居的前身、清代王府花園為核心,以海棠為主線,敘寫曾在園子裡生活過的清朝五位主人故事,通過他們的人生起伏,反映清朝的國運興衰。該書得到文學界和史學界部分專家肯定。
在座談會上,何佳舒感謝時代小先生活動提供的學習實踐機會,讓自己變得自信開朗,讓自己對歷史興趣盎然。在回顧創作這本歷史小說的經歷時,她說:「我覺得,當小先生的過程更像是不斷向別人借鑑和學習的過程,其實也在擴充自己的知識,提升自己的溝通和理解力。」秉承小先生「即知即傳、知行合一」精神,何佳舒不斷求知探索,廣泛閱讀、勤於寫作,初二時參加景山學校歷史題材小說比賽,在此基礎上,又用3年時間深入閱讀了大量清朝文史資料,最終完成20萬字的歷史小說《海棠落日》,由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
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常委、中國作協副主席陳建功讀完該書後寫道:「《海棠落日》所展開的,是自康熙以降直至清王朝覆滅近300年間,天朝由英氣勃勃走向飄零萎頓的歷史圖卷。作者筆下繁複出現的『海棠』,由盛而衰,豈不是一個充滿意蘊的象徵?」對於書中涉及文化的諸多方面,如官制、禮俗、建築、服飾、書畫、文學等,陳建功認為:「展示了作者對『無所不窺』之問學境界的追求和積累,顯示了作為一個歷史小說家良好的開端。」
原中央電視臺主持人張泉靈說:「我讀過青春作家的言情、科幻,卻是第一次讀一本出自中學生筆下的跨越兩百年的歷史小說。驚嘆筆力之雄厚,筆鋒之老道。」知名作家、單向空間創始人許知遠認為:「佳舒有一種令人驚訝的早熟,她對史料的理解與想像,皆有其獨特視角。」資深媒體人楊浪認為:「這本歷史小說有對歷史的感知,也有對人性的體察,值得一讀。」
中國文史出版社副總編輯張建荊在座談會上發言,表示這座具有深厚歷史積澱的王府花園,讓人印象深刻。《海棠落日》作為一部高中生的作品,或許帶有青少年對歷史和世界認知的局限,但也反映了新一代中國青少年的視野和才能,體現出他們面向歷史和現實,不斷探索求知的階段性成長。
宋慶齡故居管理中心副主任胡堂林在發言中表示,何佳舒的創作成果是「時代小先生」成長的例證,也是對故居歷史文化的挖掘,必將激勵更多小先生積極求知探索。何佳舒向故居贈送50本新書,胡堂林副主任向何佳舒贈送有關書籍和紀念品。
當前的時代小先生代表也紛紛發言,表示小先生學姐何佳舒通過參加志願講解實踐活動,加深對歷史文化的探索學習,認真創作歷史小說並正式出版,是對學弟學妹們最好的激勵,必將引導更多小先生積極投身於有益身心成長的社會志願活動中來。
據中國宋慶齡基金會時代小先生計劃辦公室工作人員介紹,宋慶齡生前致力於「把最寶貴的東西給予少年兒童」,1947年親自指導「小先生」活動,培養了300多名「小先生」,讓2萬多名少年兒童受益。2011年中國宋慶齡基金會時代小先生計劃啟動實施,繼承和發展宋慶齡未竟事業,以宋慶齡故居為基地開展「時代小先生」系列活動,為8-14歲少年兒童設計社會角色,搭建實踐平臺,引導孩子擔當社會責任,立足北京,輻射全國,影響海外。截至今年,時代小先生計劃已建立示範校、示範基地40多個,讓10萬餘名少年兒童受益,湧現出一批又一批優秀代表。昔日的小先生何佳舒成長為寫作者、文化傳播者,是時代小先生活動成果的又一次生動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