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華策克頓旗下寬厚文化、公安部金盾影視文化中心、中文在線、英皇(北京)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嘉映春天聯合出品,劉新執導,陳偉霆、馬思純、劉奕君、陳瑤、葉祖新、何明翰領銜主演的熱血都市英雄傳奇電視劇《橙紅年代》於9月17日盛大開播,開播兩日播放量就已破億,受到了廣泛關注。
該劇改編自中文在線旗下17K小說網大神級作家驍騎校的同名都市激戰題材小說《橙紅年代》,這是首部參評茅盾文學獎的網絡小說,更是國內首部點擊過億的網絡都市小說,累計點擊量超2億,豆瓣讀書評分高達8.3分,堪稱數據口碑雙收的實力大IP。
驍騎校:本名劉曄,網絡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至今著有:《鐵器時代》《武林帝國》《橙紅年代》《國士無雙》《春秋故宅》《崑崙俠》等。
電視劇《橙紅年代》由原作者驍騎校親自監製改編,光大綱就修改了9次,劇本打磨了兩年。《橙紅年代》描寫了一個社會底層小保安通過不斷打拼,一步步走向成功的故事。小說通過主人公的傳奇經歷,展現了當下社會的眾生百態,是近年來少見的現實主義題材網絡小說的佳作。
半路出家成「都市小說教父」
驍騎校被讀者譽為「都市小說教父」。他說:「我很早之前就喜歡文學,2007年開始在網絡上發表長篇小說,處女作《鐵器時代》很受網友歡迎,於是辭職專門從事文學創作。」曾經,他是一名電力自動化工程師。
《橙紅年代》是他的第三部作品,自2010年1月在中文在線旗下17K小說網推出後,成為近兩年網際網路上最具影響力的作品之一。
堅持都市題材創作
驍騎校曾說:「寫小說寫得讓人笑不算本事,能把人寫哭才是能耐。」與大多數網絡作家不同,驍騎校堅持都市題材的創作,內容犀利而有內涵,在讀者中享有很高的讚譽。
「網文應該百花齊放,當然不能缺少現實主義類,批判現實主義是有獨特審美價值和正面積極社會意義的,即便我不寫,也有人會去寫,因為這是一個作家的社會擔當。」
驍騎校覺得:「很多人一說起網絡文學,以為不是穿越就是耽美,其實網絡文學可以很現實。我希望通過塑造都市草根人物,反映社會現實,給時代留下檔案。」
今日,大文對大神驍騎校進行了專訪。以下為採訪實錄:
大文:恭喜《橙紅年代》電視劇點擊破億,是在您預期中的嗎,您現在是什麼心情?
驍騎校:現在並不激動,開播前已經把激動的情緒耗完了。現在有一點焦慮,擔心不夠大火,辜負大家的期望。
大文:一部劇的火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您覺得《橙紅年代》電視劇本身具備這些因素嗎?給大家一個追劇理由吧。
驍騎校:一是題材稀缺,這類陽剛熱血的劇在一片宮鬥劇古裝劇中本來就是稀有品種。二是製作精良,打磨良久,製作方、明星粉、書粉到投資方都寄予了厚望。三是政策環境方面,現實題材受關注。但是,畢竟影視化有自己的規則,不可能完全把原著體現的淋漓盡致,製作方已經盡了最大努力來表現橙紅的氣質,第三集之後漸入佳境,我相信後面更精彩。
大文:編劇方面,您有參與嗎?網絡文學改編電視劇,您覺得有哪些優勢以及困擾。
驍騎校:我參與了影視劇前期定調。網文改編為影視劇的優勢就是經過證實文本是好看的,劣勢是不符合編劇規律,或者說編劇們不太樂意改。但是如果保留原著的氣質,角色,將一些橋段拆分組合、化整為零,是可以呈現原文風採的。橙紅就是這麼做的。
大文:《橙紅年代》電視劇在劇情設置上跟以往的緝毒劇刑偵劇有什麼區別?最抓人的內核是什麼?
驍騎校:這部劇本質上是一個平民英雄劇,很接地氣,是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大文:小說《橙紅年代》的創作初衷是怎樣的?怎麼會想起創作這樣一部現實主義題材的作品?
驍騎校:八年前,那時候我在17K小說網轉頻道寫都市,橙紅是我青年時期積累的閱歷和想像的一次釋放,是噴薄而出的,沒有仔細的預估考量市場分析,就是覺得不吐不快的一個故事。
大文:主角身上有你自己的影子嗎?有人評價您筆下的人物不論是販夫走卒或高居廟堂,他們身上都有股俠氣,這是您創作人物時的某種堅持嗎?
驍騎校:是我的「超我」的體現,現實中有種種限制,只有在網絡文字中快意恩仇,縱橫四海,這是創作者的特權,是對俠的重新詮釋。
大文:您覺得陳偉霆和馬思純扮演的角色符合您對原著人物的預期嗎?
驍騎校:陳偉霆為了角色犧牲形象,完成從明星到演員的涅槃,馬思純本來就是影后,沒得說。
大文:您剛才說到「俠」,對俠是怎麼理解的?
驍騎校:當代的俠就是像在泰國救溶洞少年的那種人。有本事、有俠義心腸,不一定非得除暴安良,不是必須使用暴力來完成俠的使命。
大文:您的新書《崑崙俠》在17K新書榜排名第一,能介紹一下這部作品嗎?
驍騎校:對中國式俠客的重新詮釋。是傳統文化和網絡時代文學的一次融合。也是對我的青年時期經歷的一次再發掘。橙紅是淺層的,崑崙俠是深層的,就像賈樟柯的電影從來不離開山西那個小縣城一樣,我的文學世界也永遠定格在我虛構的江東省。
大文:謝謝校長,您還有要跟讀者說的嗎?
驍騎校:希望大家繼續追劇吧。
最後是一個彩蛋
爆一張校長年輕時的帥照↓
(掃描識別下方二維碼,搶先閱讀《橙紅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