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國企開放日」啟動 市民走進城市副中心感受運河商務區新貌

2021-01-13 中國政協

中國網北京6月3日訊(記者 和海佳) 第四屆「首都國企開放日」於 6月2日在北京舉行,近百名首都市民來到由北投集團承擔建設運營的北京城市副中心運河商務區,體驗首都城市建設智慧生活,領略大運河文化風採。

2019年「首都國企開放日」 之「走進北投集團」活動日前在京舉行。中國網記者 和海佳 攝

在「首都國企開放日」 之「走進北投集團」活動現場,觀眾們前往運河商務區市政綜合配套服務中心,參觀氣力垃圾回收系統、智能停車、地下綜合管廊等基礎設施,隨後參觀了北環環隧、跨通惠河橋、北運河橋,並前往北運河碼頭,乘船感受運河文化,遠眺城市副中心建設,感受城市副中心的變化。

北投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史喜亭表示,在運河商務區建設過程中,始終堅持人文、低碳、綠色、環保的設計理念,做好區域性規劃設計,統籌綜合管廊、地下隧道、垃圾運轉,提升城市副中心基礎設施品質,強化市政專業整合、用地功能複合、空間環境融合,提升城市資源循環利用水平,將綜合管廊主幹系統與配備高端商務服務有機結合,打造成為北京城市副中心現代金融服務業的「新名片」,「推進運河商務區基礎設施建設對於改善區域人居環境、全面提升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和運行效率、未雨綢繆防治『城市病』、穩步推進城市副中心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

北京通州北運河兩岸綠色蔥蘢。中國網記者 和海佳 攝

據介紹,運河商務區是城市副中心建設的先行區、示範區,位於通州區五河交匯處區域,由北投集團於2011年啟動開發投資建設,涉及市政道路、地下空間開發、橋梁等重點民生工程。建成後運河商務區將成為疏解北京中心城區商務功能、提升消費功能、積聚文化功能的重要空間載體。

史喜亭說,北投集團將繼續推進高標準規劃建設運河商務區,加快基礎設施項目等關鍵節點建設,抓緊完善公共服務配套,提高與商務相關的公共服務水平,為北京建設國際一流和諧宜居之都貢獻力量。

北京物資學院黨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孫杰表示,本次通過「首都國企開放日」活動參觀運河商務區收穫很大,「在參觀中我感受到北京城市副中心日新月異地發展變化,比如運河商務區市政綜合配套服務中心的智能停車、垃圾環保分類等設施建設,讓我為首都發展感到非常自豪。」

據了解,第四屆「首都國企開放日」活動由北京市委宣傳部、北京市國資委、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國務院國資委新聞中心、北京市總工會、共青團北京市委和北京市婦女聯合會8家單位聯合主辦,是展示新時代國企魅力、共享新時代國企成果的舞臺。


推薦閱讀:

河為「線」城為「珠」 將大運河文化帶建為美麗中國新標杆

相關焦點

  • 主樓衝出「正負零」,城市副中心博物館致敬「運河之舟」
    作為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築之一的首都博物館(東館),日前傳出捷報——主樓已出「正負零」,正在進行首層結構施工。首都博物館(東館)是鑲嵌在城市綠心中的「古韻風帆」,集收藏保管、開放式展陳、科學研究、社會教育、文保修復等功能於一體,設計理念源於古運河圖景中的船、帆、水三個元素,向「運河之舟」致敬。首都博物館(東館)建築面積約為9.7萬平方米,建築最高點48米,日接待量約為6000人次,計劃於2022年12月底完成工程竣工驗收。
  • 聚焦北京城市副中心,共話最IN「國際範兒」
    12月25日,由通州區委宣傳部、通州區委網信辦主辦,環球網承辦的「副中心的國際範兒」主題沙龍活動將邀請各領域專家學者、網絡名人、企業代表等共話發展,全方位深入解讀副中心城市發展與國際化歷程中的新突破。北京城市副中心近兩年來的發展建設速度與成效有目共睹。由於區位優勢突出、生態本底優良、資源種類豐富,深厚的運河文化在這裡積澱,藉助城市副中心的輻射帶動作用,運河文化獲得全新的發展機遇,更好地展示了副中心的文化魅力。
  • 城市副中心博物館預計 2022年底竣工,日接待量約6千人次
    作為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築之一的首都博物館(東館)日前傳出捷報——主樓已出正負零,正在進行首層結構施工。首都博物館(東館)是鑲嵌在城市綠心中的「古韻風帆」,集收藏保管、開放式展陳、科學研究、社會教育、文保修復等功能於一體,設計理念源於古運河圖景中的船、帆、水三個元素,向「運河之舟」致敬。
  • 運河CBD商圈迎自貿區利好 財富港欲吸引高端產業資源
    本報記者 王麗新隨著北京自貿區片區範圍首次公布,通州運河商務區開始加速起航。作為京津冀大都市圈新的增長極和創新平臺,今年9月下旬,近11平方公裡的運河商務區及周邊產業空間升級為北京自貿區,這個明清商人「財貨」的集散地,自此徹底變身為北京自貿區國際商務服務片區重要承載地,亦是城市副中心商務服務功能的主要承載區。
  • 城市副中心打造全球財富管理中心
    城市副中心是北京市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先導區。去年,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在城市副中心揭牌。通州區委書記曾贊榮昨日介紹,城市副中心將重點發展總部經濟、財富管理、綠色金融等新興金融服務功能,全力建設全球財富管理中心,打造改革開放的「北京樣板」。
  • 北京市發改委:「十四五」建成城市副中心行政辦公區二期
    >:bjtzfb) 了解到: 昨天(12月4日),中共北京市委召開新聞發布會,解讀北京市委十二屆十五次全會的會議精神。,推動以首都為核心的世界級城市群主幹構架基本形成。
  • 北京城市副中心拉開建設框架
    亞洲最大地下綜合交通樞紐開工、城市綠心今年9月底開園、智慧綜合管廊上半年全部建成……一批有著重大影響的工程紮實推進,標誌著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1月7日,北京城市副中心舉行首場新聞發布會。「城市副中心處處生機勃勃,由打基礎階段邁入拉開城市框架、全面提升城市功能、著力推進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
  • 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築預計兩年後啟用
    城市副中心綠心的西北角將「崛起」三大建築——劇院、圖書館、首都博物館東館,為北京東部居民帶來文化盛宴。目前項目已正式進入主體結構施工階段,預計2022年12月底實現工程竣工,並交付市文化和旅遊局、市文物局布展。
  • [瓣瓣同心·攜手共進]北京城市副中心堅持高點站位 打造京津冀協同...
    12月16日,記者隨瓣瓣同心·攜手共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網絡主題活動採訪團來到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區,感受到通州區在交通、生態、產業等多方面的工作中取得的成效。據負責人介紹,2020年,通州區積極推動與北三縣協同發展規劃實施,牢牢把握疏解非首都功能這個「牛鼻子」,堅持高點站位,牢固樹立「四個意識」,著力打造京津冀協同發展「橋頭堡」,紮實推動各項工作取得新突破。
  • 北京城市副中心:增綠添景繪生態優美畫卷
    行走在「北京最美街巷」果園路,感受城市更新的魅力;徜徉運河畔,遙望藍綠交織的秀美風景;漫步美麗鄉村,靜享民生工程帶來的舒適便利……一幅幅剪影,一個個定格,見證了副中心這一年的華麗轉身和精彩蛻變。一年來,副中心的建設者們,堅守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扎紮實實落實副中心控規,描繪了生機勃勃的發展圖景。
  • 副中心劇院、圖書館、博物館 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築預計兩年後啟用
    副中心劇院、圖書館、博物館進入主體施工;將連接兩條地鐵;地下商業設施將融合餐飲服務等功能  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築預計兩年後啟用  城市副中心綠心的西北角將「崛起」三大建築——劇院、圖書館、首都博物館東館,為北京東部居民帶來文化盛宴。
  • 誰是首都最美勞動者?答案今日在城市副中心揭曉!
    2月28日上午,「首都最美勞動者」評選結果在中建一局城市副中心項目揭曉。孟慶水、廖娟、孫志寶、劉亞軍、劉然、畢希兵、安祥偉、曹建鵬、王文超、張明10人當選「首都最美勞動者」。劉亞軍 中國建築一局(集團) 有限公司從業20餘年,為首都北京雕築了一座座建築領域極具代表性的建築精品,如今又投入到城市副中心工程建設中。劉  然 北京糧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時刻牢記自己的職責,發揮黨員模範帶頭作用。
  • 2020大運河文化創新創意設計大賽 北京城市副中心起航
    來源標題:2020大運河文化創新創意設計大賽 北京城市副中心起航 曾在文創領域、文博領域都引起極大轟動的「大運河文化創新創意設計大賽」將於11月10日,在北京市通州會議中心重新起航,並將參賽的文化資源擴大至五大賽道,分別是:非遺賽道
  • 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地標2023年建成交用!
    運河之舟(首都博物館東館)森林書苑(圖書館)文化糧倉(城市副中心劇院)森林書苑、運河之舟、文化糧倉,這些帶有鮮明運河文化色彩的名字正在逐漸被轉化成一座座具象的現代化建築。在城市副中心,圖書館、博物館、歌劇院這三大文化建築已經成為了市民翹首企盼的文化休閒場所,也將是城市副中心的文化地標之一。目前三大建築已正式進入主體結構施工階段,2023年上半年竣工交用。在城市綠心的萬畝森林中,有三座標誌性的文化建築,分別取名運河之舟、森林書苑和文化糧倉。其中運河之舟是首都博物館東館,總建築面積約9.7萬平方米,集收藏保管、開放式展陳、社會教育,文保修復等功能於一體。
  • 城市副中心這個新地標建築衝出地面
    通州小布(北京通州發布:bjtzfb)了解到一個好消息:伴隨北京入冬以來的第一場降雪,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築中的劇院項目首段正負零頂板按計劃澆築,率先衝出地面。這也標誌著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築進入了建設新階段。
  • 城市副中心圖書館計劃於2022年底完工,日接待量最高可達8000人次
    本報記者 白繼開攝)作為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築之一的圖書館項目,日前完成了首根鋼柱的安裝工作。整個項目將安裝144根鋼柱,每根鋼柱未來都將被裝飾成「樹幹」,加上屋頂以銀杏樹葉片為靈感的傘蓋結構,為市民營造「森林書苑」。
  • 「黨建+大數據」打通聯繫市民「最後一米」——訪北京市通州區新華...
    今年1月22日,滕永新度過了緊張忙碌的一天。武漢暴發新冠肺炎疫情後,北京迅速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一級響應機制。新華街道工委舉行首次疫情防控工作調度會,自主編寫了《緊急通知》和《溫馨提示》,張貼到所有小區的單元樓門,並發送到業主群和居民微信群;由黨員志願者、樓門長帶領在職黨員、下沉幹部挨家挨戶進行「敲門行動」。不到兩天,就有11名湖北返京人員主動到社區報到。
  • 城市副中心打造「森林書苑」!預計2022年底竣工
    作為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築之一的圖書館項目,日前完成了首根鋼柱的安裝工作,整個項目將安裝144根,每根鋼柱未來都將被裝飾成「樹幹」,加上屋頂以銀杏樹葉片為靈感的傘蓋結構,為市民營造出「森林書苑」的觀感。城市副中心圖書館設有古籍文獻館、非物質文化遺產館、開架閱覽區、智慧書庫、報告廳等功能分區,日接待量約為5000至8000人次,計劃於2022年12月底完成工程竣工驗收。城市副中心圖書館建築面積約7.5萬平方米,地上三層,地下一層,建築高度22.3米。記者在施工現場看到,1000多名工人正緊張施工。
  • 「行走運河,賦能小康」——2020北京大運河文化節來了!
    同時,北京大運河文化帶涉及昌平、海澱、西城、東城、朝陽、順義、通州七個區,我們整合沿線7個區的資源優勢開展文化節活動,有利於深入推進沿線各區創新協同發展,有利於優化提升首都功能,有利於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發展,有利於推動文化和旅遊高質量發展。
  • 【播報】第二屆「首都國企開放日」 北京市民前往大明眼鏡參觀;Sincere(新視野光學)正式與阿里健康達成合作
    第二屆「首都國企開放日」 北京市民前往大明眼鏡參觀6月10日即第二屆「首都國企開放日」當天,共有30餘位北京市民來到位於北京市東城區王府井大街的大明眼鏡王府井旗艦店進行參觀。據悉,該活動由北京市委宣傳部、首都文明辦、北京市國資委、北京市教工委、北京市旅遊委、北京市總工會、北京市婦聯、共青團北京市委和國務院國資委新聞中心等單位聯合主辦,旨在讓公眾感受國企改革發展的新變化、新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