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報!花都這家醫院率先完成這項工作,成為全省中醫醫院第一家!

2021-01-10 澎湃新聞

好消息!

在廣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醫療集團的組團式幫扶下

貴州省織金縣中醫院

高質量、高標準地完成了5個特色專科

(針灸科、兒科、新生兒科、骨外科及腦病專科護理)

1個急救中心和1個重症監護室的建設

是廣東省目前唯一率先

按規範完成了「5+2」組團式幫扶任務

的中醫醫院

根據廣州市衛生健康委、黔南州衛生健康局、畢節市衛生健康局關於印發《東西部扶貧協作「5+2」模式組團式幫扶》實施方案的通知,織金縣中醫院是東西部扶貧協作「5+2」模式組團式幫扶的12家醫院中唯一一家中醫醫院。

為儘早保質保量完成幫扶任務,廣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醫療集團成立了由劉瑞華理事長擔任扶貧組組長的對口幫扶領導小組,根據廣東、貴州兩省黨政代表團對接工作任務要求,經廣州市、黔南州、畢節市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協商制定了《東西部扶貧協作「5+2」模式組團式醫療幫扶實施方案》。根據方案廣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醫療集團不斷派出學科領頭人、科室業務骨幹等精兵強將到貴州省織金縣中醫院,落實「5+2」模式組團式幫扶任務。目前按「5+2」模式組團式幫扶醫院派駐人員為8人,包括1人掛職副院長,其他7人為「5+2」學科臨床專家骨幹,其中有3人具有副高以上職稱。

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脫貧攻堅工作中,如果只輸血不造血,這些專業技術人員一經撤退,對口幫扶單位又會出現返貧現象。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廣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醫療集團在多年的扶貧工作中,慎終如始、堅持不懈地從造血層面做好技術幫扶工作,精準施策、齊心戮力地執行技術扶貧工作,從醫院頂層設計、綜合管理、醫療服務領域拓展、重點學科發展、人才梯隊建設等全方位對扶貧單位進行了造血式幫扶,使織金縣中醫院綜合實力大大提升。

因地制宜、高標準建設

按照國家、省、市相關扶貧文件精神要求,花都區人民政府於2017年6月20日即與織金縣中醫院籤訂《花都區人民政府織金縣人民政府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幫扶合作協議(2016-2020年)》,2019年8月17日籤訂了《廣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醫療集團對口幫扶織金縣中醫院補充協議書》。

▲廣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

2017年至2020年期間,廣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醫療集團先後精心篩選35-45歲年齡段、具有豐富管理及臨床經驗的中青年骨幹專家,共23人入駐織金縣中醫院進行組團式幫扶工作。織金縣中醫院目前為二甲醫院,結合織金縣中醫院實際發展情況,對5個重點專科、一個急救中心及重症監護室,參考三級中醫院建設標準進行幫扶建設。

突出特色、重點專科建設

1.針灸科

由廣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饒芳副主任醫師於2018年期間掛職針灸康復科主任,在她的指導下完善科室制度,通過開展臨床教學、技術示教、業務授課培養人才,積極拓展中醫適宜技術,增加治療區域等。

饒芳副主任醫師

先後派出徐麗華主任中醫師、餘志輝副主任中醫師、王娜主治醫師等,到織金中醫院指導提升了針灸、耳穴壓籽、艾灸、梅花針及拔火罐等傳統中醫技術,不斷加強技術力量建設和中醫科普宣教,擴大針灸科影響力,目前科室已完成建設,正在進一步鞏固完善中。

徐麗華主任中醫師義診

2.兒科

廣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兒科嶽慧雅主治醫師於2018年9月起,在織金縣中醫院掛職兒科主任長達一年,從零開始籌建兒科住院部,自2019年2月起收治患兒,在嶽慧雅醫生的帶領下建章立制,通過開展臨床教學、技術示範、業務授課等方式培養兒科專業技術人才。

鄒志浩主治醫師為患兒診治

隨著二胎孩子的增加,兒科醫療服務日益緊缺,為解決患兒的就醫需求,對兒科醫護人員開展中醫操作技術培訓,積極推廣小兒推拿、耳穴壓豆、挑治、拔罐等技術;以上中醫療法尤其在小兒發熱、消化不良、夜啼等疾病中取得顯著療效,減少患兒服藥及輸液的痛苦,頗受當地廣大患兒家長的歡迎。

織金縣中醫院兒科團隊

為了更好地發展兒科業務,不斷改善提高兒科病種的收治能力,先後派出鍾青主任醫師、鄒志浩主治醫師等指導開展了兒科抽搐搶救流程規範診治、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過敏性紫癜、川崎病、手足口病、兒童心肺復甦等更多專業技術。目前該院擁有兒科專業醫師人、兒科護士20餘人,實際開放床位25張。

3.新生兒科

自廣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新生兒科李吉平主治醫師於2019年2月駐院幫扶後,新生兒科正式成立並開始收治重症新生兒,在李吉平的帶領下,建立並完善了新生兒科管理制度,通過臨床教學、業務授課等、技術考核等方式培養人才,培訓科室人員對醫療新設備的使用,目前可收治MODS、DIC、呼吸衰竭、新生兒呼吸窘迫症候群、胎糞吸入症候群、新生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新生兒感染性休克等急危重症患兒。

李吉平醫生(後排中)與織金縣中醫院新生兒科團隊

目前該科擁有新兒科專業醫護人員16人,能獨立處理新生兒窒息、新生兒肺炎、早產兒、低出生體重兒、新生兒敗血症、新生兒腹瀉、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症等診療工作,實際開放床位12張。

4.骨傷科

由廣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骨傷科張小海於2019年9月起掛職科主任,在張小海掛職科主任半年期間,共診治病人400餘人次,收治病人約100餘人次,帶領開展了骨傷科疑難手術10餘臺。

焦鋒副院長、主任中醫師(左一)行全髖關節置換術

先後派出湯永南副主任醫師、焦鋒主任醫師等專家成員進行幫扶指導,在強大的技術團隊支持下,不斷完善科室制度、開展臨床教學,多次開展了全髖關節置換、半髖關節置及股骨頭置換等疑難手術,結合理論授課等方式培養骨傷科專業型人才,不斷提升骨科的軟實力。

織金縣中醫院骨傷科團隊

目前科室配備專業醫務人員近30人,實際開放床位92張,下一步需要增加配套設備,繼續提升服務量和服務能力。

5.腦病專科護理

由廣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護理部副主任杜敏牽頭組織建設,杜敏副主任護師是花都區醫療衛生學科帶頭人、腦病科的廣州市中醫護理重點專科建設項目負責人。

杜敏副主任在傳授中醫適宜技術

在杜敏的帶領下,腦病專科護理技術以優勢病種為導向,開展中醫護理方案、實施辯證施護,積極推廣中藥燻洗、穴位注射、耳穴壓豆、溫通刮痧、火龍罐等傳統中醫護理項目,嚴格按照中醫護理標準,快速提升腦病專科護理技術水平,積極推動學科發展。在她的指導下,腦病專科護理工作得以順利開展,目前科室已建設完成,進入鞏固提升階段。

織金縣中醫院腦病科技術團隊

完善功能、建設區域急救中心

完善和建成院前急救-院內急診-重症監護室-急診綜合病房連貫性一體化的急危重症管理體制,是保障病人生命得到及時救治的重要舉措,也是醫院處理重大疾病及群體性傷忙事件的第一道保障,急救技術和管理體系的建設,是大部分中醫醫院的短板,為此廣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早在2017年10月起,派出資深急診科謝偉堅主治醫師,掛職織金縣中醫院急診科主任,實行急救體系建設,為其打造一支具有強大急救能力和技術的急診隊伍。

練志明主任在急診科教學查房

在謝偉堅掛職科主任期間,完善了急診科規章制度,以身作則帶領全科醫務人員開創並有效實施了危重病人多學科會診制度,為成功搶救顱腦外傷、宮外孕術後並發甲亢危象、急性肺水腫、急性心衰、急性呼衰等病人作出了巨大貢獻。

織金縣中醫院急診科團隊

廣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急診科練志明主任,多次到院指導急診科的建設,在成功打造了急救體系的基礎上,目前織金縣中醫院已選派優秀的醫務人員到廣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進修學習介入技術,計劃明年下半年組建胸痛中心和卒中中心。

目標三級、重症醫學建設

劉寧主任(中)在ICU教學查房

為幫助該院按三甲中醫院標準建設重症監護室,自2019年9月起廣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派出陳仁山博士(副主任中醫師)掛職科主任,負責新建重症醫學科(ICU),在陳仁山博士的帶領下,成功創建了ICU,為織金縣中醫院在重症患者監護救治及大型手術開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陳仁山博士(中)

為保證科室可持續發展,2020年9月廣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再次派出了王震奎副主任醫師駐院掛職科主任,繼續開展人才培養,提升重症監護能力培訓,拓展重症監護業務。目前可開展深靜脈置管術、有創機械通氣、纖支鏡檢查術、心肺復甦術、胃腸外營養支持、CRRT等重症監護治療技術。目前實際開放重症監護病床6張,配備專業醫護人員20餘人。

王震奎副主任中醫師(前排右三)與織金縣中醫院ICU團隊

親臨一線、無私幫扶

為確保幫扶質量和檢驗幫扶成效,集團扶貧組組長、廣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劉瑞華院長,身先士卒先後6次帶領專家團到織金縣中醫院進行座談、義診、理論授課及教學查房等組團式幫扶,幫扶專家涵蓋急診科、骨傷科、外科、內科、兒科、針灸康復科及重症醫學科等全面學科。

集團在3年間共選派出23名優秀管理及醫療專業型人才進駐幫扶,免費接收了32名醫務人員來院進修,新建的兒科、新生兒科及重症醫學科三個重點學科,填補了織金縣中醫院的學科空白,帶領急診科、骨外科、針灸科及腦病科等重點科室開展了多項新技術新業務,是廣東省目前唯一率先按規範完成了「5+2」組團式幫扶任務的中醫醫院。

廣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醫療集團對織金縣中醫院的對口幫扶工作成績突出,多次獲國家、省、市及學習強國等相關媒體報導,期間湧現出大量優秀的共產黨員及感人事跡,其中畢學志在掛職副院長期間表現優秀,榮獲貴州畢節市2020年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畢學志(右一)

在廣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醫療集團的全力幫扶下,織金縣中醫院醫務人員從2017年320人增長到現在的639人,門診人次從2017年到2020年增長率為52.3%,住院病人從2017年到2020年增長率69.1%,醫療業務收入從2017年到2020年增長率為186.1%,預計2020年業務可達1.5億元。

織金縣中醫院的管理制度日趨完善、醫療質量與安全得到大幅提升、就醫環境明顯改善、人才梯隊建設漸趨合理,在當地影響力得到極大的提升,目前織金縣中醫院已被當地政府部門確立為創建三級甲等中醫醫院的扶持對象。

廣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醫療集團理事長、

扶貧組組長劉瑞華:

面對新冠疫情和扶貧攻堅工作的雙重考驗,在花都區衛健局黨組的領導下,如期完成黨中央和上級部門安排的任務,堅決打贏這場脫貧攻堅的收官之戰,既是我們黨員幹部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我們不可推卸的義務!

在脫貧攻堅路上要保持政策的總體穩定,建立防止返貧監測機制,從攻堅期的超常規舉措轉變為常態幫扶,使扶貧措施和效果都具有可持續性,積極探索建立解決貧困長效機制才是我們的最終目標。

來源:廣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

通訊員:熊妙華

原標題:《喜報!花都這家醫院率先完成這項工作,成為全省中醫醫院第一家!》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全市率先!武漢這家定點醫院新冠患者清零
    3月6日武漢江夏區中醫醫院患者清零醫院封閉消毒後即將恢復正常醫療業務接診普通病人3月6日下午6點,武漢江夏區中醫醫院住院部前,5臺120救護車一字排開,藍色的警燈閃爍,警笛奏響了勝利的凱歌。緩緩駛離江夏區中醫醫院。
  • 南陽7家縣人民醫院(中心醫院)完成「二級甲等」醫院評審
    南陽7家縣人民醫院(中心醫院)完成「二級甲等」醫院評審河南經濟報記者張治中 周美嬌 通訊員舒建12月10日,南陽市召開召開2020年重點民生實事系列新聞發布會,市衛健委、市醫療保障局、市財政局等單位領導介紹推動縣區人民醫院提質升級工作情況
  • 喜報!江蘇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國家中醫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重點專業...
    喜報!江蘇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國家中醫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重點專業基地申報成功!日期:2020年08月21日根據國家衛健委辦公廳、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辦公室《關於印發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重點專業基地遴選建設項目實施方案的通知》(國衛辦科教發〔2020〕6號)要求,江蘇省中西醫結合醫院規培辦於7月中上旬積極申報全國中醫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重點專業基地,在江蘇省衛健委推薦上報及全國專家覆核(8月1日-8月8日)之下,我院榮獲全國重點專業基地(全國僅有30家)!
  • ...花都這家醫院真贊!負壓救護車、網際網路醫院、智能送藥機器人…
    【行風建設】花都這家醫院真贊!疫情防控常態化的大環境下如何在保證服務質量的前提下儘可能減少人員流動帶來的交叉感染風險成了每家醫療機構所要面臨的問題廣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創新工作思路推進負壓救護車、網際網路醫院、智能送藥機器人三個項目
  • 守護「健康臨夏」增進人民福祉——臨夏州中醫醫院高質量發展綜述
    守護「健康臨夏」 增進人民福祉——臨夏州中醫醫院高質量發展綜述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王睿君「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誌。」精準扶貧伊始,臨夏州便將健康扶貧作為如期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的關鍵舉措之一,下足繡花功夫開展一系列健康扶貧工程,有效助推脫貧攻堅任務全面完成。2017年年初,在省衛健委的安排下,臨夏州中醫院與甘肅省人民醫院、臨夏州人民醫院一道,承擔東鄉縣24個鄉鎮的健康扶貧工作。
  • 廣安門醫院順利完成中華護理學會中醫護理治療專科護士教學工作
    近日,來自全國19個省市共計34名中醫護理治療專科護士在我院圓滿完成臨床實踐學習,成為在我院專科護士臨床教學基地培養的首批畢業學員。廣安門醫院護理部高度重視臨床教學工作開展,設立專項負責人,建立護理部-基地負責人-科室三級管理模式,成立管理組、質控組、教學組、保障組四個工作小組,遴選帶教老師,制定教學手冊並將學員分組管理,每組設立專人負責,保障實踐教學工作順利開展。實踐教學工作採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
  • 廣安門醫院將打造中醫國際品牌,建設成為展現中醫藥文化的窗口
    今天,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舉行建院六十五周年學術總結會。廣安門醫院黨委書記王笑頻介紹,今後醫院將打造中醫國際品牌,讓廣安門醫院成為開展中醫藥國際服務貿易和展現中醫藥文化的重要窗口。廣安門醫院始建於1955年。
  • 喜報丨2018-2019年度全國平安醫院工作表現突出地區、集體和個人...
    2018年爭取省政府支持,將人民調解工作納入年度省十件民生實事,省財政投入5000萬元專項資金,支持粵東西北地區人民調解工作,鄉鎮街道人民調解委員會增聘專職人民調解員1241名,全省普遍建立人民調解「以案定補」制定,人民調解組織規範化建設進一步完善。截止2019年11月底,全省共有醫療糾紛人民調解組織161個,調解員1019名,2018-2019年調解醫療糾紛4890宗,調解成功率超過98%。
  • 濟寧醫學院附屬醫院醫療專家團隊連續8年支援青海紅十字醫院工作紀實
    大眾網·海報新聞見習記者 王彤彤 通訊員 張勇 高爽 丁夢依 濟寧報導  在青海,濟寧醫學院附屬醫院醫療專家團隊協助該院建立了青海省內第一條急性心梗救治綠色通道,創建了青藏高原第一個胸痛中心;為青海紅十字醫院建立了自己的先心病救治團隊,組建了首個手足外科專業組並開展了肺部微創技術;率先在青海省開展了嚴重複雜小兒先心病救治工作
  • 5年了,第一家被華西醫院領辦的華西廣安醫院,現在怎麼樣了?
    下面要講到的這家醫聯體單位,是第一家被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領辦的醫聯體醫院——華西醫院廣安醫院(以下簡稱華西廣安醫院)。成功申報成為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獲得國家藥物臨床試驗資格專業8個。完成省科技廳支撐計劃項目驗收2項。獲國家發明專利1項、授權新型實用專利23項;四川省醫學科技獎(青年獎)1項;四川省醫學會青年優秀論文1項;廣安市第八屆科技進步獎5項。
  • 常德市第一中醫醫院新冠疫苗接種點正式投入使用
    1月15日上午10點06分,常德市第一中醫醫院醫務部部長戴作勇作為該院第一位新冠疫苗接種者在醫院急診科二樓進行了接種,這標誌著常德市第一中醫醫院新冠疫苗接種點正式投入使用,全面啟動重點人群新冠病毒疫苗緊急接種工作。
  • 常德市第一中醫醫院海扶刀治療量達500例
    7月22日,42歲的方女士(化名)接受了海扶刀進行子宮肌瘤的無創治療,成為了常德市第一中醫醫院海扶刀治療婦科良性疾病的第500例病例。目前,常德市第一中醫醫院已有12例海扶刀治療後女性順利懷孕分娩,誕下「海扶寶寶」。
  • 五大中心建設|贛州市立醫院(廣東省人民醫院贛州醫院)心血管中心
    率先在贛南開展生物可吸收支架治療冠心病。  2020年開展主動脈夾層分支型支架腔內隔絕術  並率先在贛南開展經皮選擇性腎上腺靜脈採血術。  心胸外科  贛州市立醫院心胸外科具有近五十年歷史,是該院一級臨床科室。目前設有開放床位25張,主任醫師1名,主治醫師3名,博士學歷1名。
  • 常德市第一中醫醫院ICU成功救治一名烏頭鹼、馬錢子中毒男子
    再次五組心肺復甦完成後,心電圖發生變化。「尖端扭轉型室速!血壓測不出!硫酸鎂10ml靜推,繼續心肺復甦!」ICU副主任童新勇急切地補充道。又一次五組心肺復甦完成,心電圖呈一條直線。「腎上腺素1mg靜推,並予腎上腺素5mg組以5ml/h泵入,繼續心肺復甦!」副院長李振龍現場指揮。
  • 【禮讚新中國 奮進新時代七十年】聚焦湖南省直中醫醫院的光榮與夢想
    濟天下的情懷,滋養著湖南省直中醫醫院的「墒情」。 望聞問切,搭上這家醫院的「手腕」,在「血液」的激蕩裡,就能把脈到他的光榮與夢想。 懸壺濟世的擔當:從治病到「治未病」 失去獨子的朱麗萍(化名)幾乎就要絕望了。因49歲的她已經步入圍絕經期,卵巢衰竭,雖做了兩年多的激素治療,還是沒能成功取得優勢卵泡。
  • 寶安純中醫治療醫院致力打造全國經典中醫院試驗...
    他對寶安傳承創新發展中醫藥的各項工作表示肯定,點讚寶安純中醫治療醫院「令人震撼,『純』字一字千金、擲地有聲」。深圳市寶安純中醫治療醫院是寶安以深圳創新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試驗區為契機,探索打造「中醫藥創新之都」,率先建設的全國首家純中醫治療醫院。醫院佔地面積2.6萬平方米,建築面積2.3萬平方米,採取「大門診、小住院」模式,規劃診室53間、床位205張。
  • 傳承嶺南特色,釋放中醫發展新活力
    不少老廣都會推薦:「三元裡那家醫院。」這家醫院大咖雲集,有國醫大師鄧鐵濤、周岱翰,有61名全國、省名老中醫,還有一大批中西醫結合的中青年專家;這家醫院在傳承和弘揚中醫文化的同時,還將中醫打造成了嶺南人的生活方式,貼三伏灸、吃嶺南四季膏方…… 這家有著如此多「威水史」的醫院就是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以下簡稱「廣中醫一附院」)。
  • 浙二醫院王建安院長談醫院「最多跑一次」改革
    我們組織力量經過反覆溝通、測試,終於在2017年6月,成為在杭省級醫院中首家試點醫療收費票據電子化管理的單位,實現了看病全流程無需窗口排隊的就醫模式。我作為主要研究者研發了中國首個具有完全獨立智慧財產權的經導管人工瓣膜,且成功上市;又牽頭研發了第二代可回收人工心臟瓣膜,開展國內多中心臨床試驗,技術和產品輻射到全國19個省市的32家大型醫院,先後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浙江省科學技術重大貢獻獎、省部級一等獎等多個獎項。技術創新是我們這家百年老院的優良傳統。
  • 魯山縣振興中醫醫院:走中醫特色路 創知名醫院
    是魯山縣人民醫院醫療共同體成員單位,是政府批准的職工醫療保險、城鎮、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定點醫院。振興中醫醫院新址 孫寶現 圖據了解,該院院長張鴻雁為魯山縣瓦屋鎮人,1985年他16歲時考上了小中專,從此開始學習中醫,1988年結束學業歸家,經分配至魯山縣中醫院工作。一直到1994年因多種原因決定離開,自己開門診。
  • 日照市中醫醫院與北京大學第一醫院胸外科李簡教授進行合作籤約!
    北京醫師協會胸外科專業分會 會長中國醫師協會胸外科醫師分會 副會長北京醫學會胸外科學分會 副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胸心血管外科學分會 委員擅長胸外科疾病,尤其是肺癌、食管癌、縱膈腫瘤的診斷及微創手術治療合作">8月29日上午,「日照市中醫醫院與北京大學第一醫院胸外科李簡教授技術協作籤約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