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
在廣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醫療集團的組團式幫扶下
貴州省織金縣中醫院
高質量、高標準地完成了5個特色專科
(針灸科、兒科、新生兒科、骨外科及腦病專科護理)
1個急救中心和1個重症監護室的建設
是廣東省目前唯一率先
按規範完成了「5+2」組團式幫扶任務
的中醫醫院
根據廣州市衛生健康委、黔南州衛生健康局、畢節市衛生健康局關於印發《東西部扶貧協作「5+2」模式組團式幫扶》實施方案的通知,織金縣中醫院是東西部扶貧協作「5+2」模式組團式幫扶的12家醫院中唯一一家中醫醫院。
為儘早保質保量完成幫扶任務,廣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醫療集團成立了由劉瑞華理事長擔任扶貧組組長的對口幫扶領導小組,根據廣東、貴州兩省黨政代表團對接工作任務要求,經廣州市、黔南州、畢節市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協商制定了《東西部扶貧協作「5+2」模式組團式醫療幫扶實施方案》。根據方案廣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醫療集團不斷派出學科領頭人、科室業務骨幹等精兵強將到貴州省織金縣中醫院,落實「5+2」模式組團式幫扶任務。目前按「5+2」模式組團式幫扶醫院派駐人員為8人,包括1人掛職副院長,其他7人為「5+2」學科臨床專家骨幹,其中有3人具有副高以上職稱。
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脫貧攻堅工作中,如果只輸血不造血,這些專業技術人員一經撤退,對口幫扶單位又會出現返貧現象。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廣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醫療集團在多年的扶貧工作中,慎終如始、堅持不懈地從造血層面做好技術幫扶工作,精準施策、齊心戮力地執行技術扶貧工作,從醫院頂層設計、綜合管理、醫療服務領域拓展、重點學科發展、人才梯隊建設等全方位對扶貧單位進行了造血式幫扶,使織金縣中醫院綜合實力大大提升。
因地制宜、高標準建設
按照國家、省、市相關扶貧文件精神要求,花都區人民政府於2017年6月20日即與織金縣中醫院籤訂《花都區人民政府織金縣人民政府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幫扶合作協議(2016-2020年)》,2019年8月17日籤訂了《廣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醫療集團對口幫扶織金縣中醫院補充協議書》。
▲廣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
2017年至2020年期間,廣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醫療集團先後精心篩選35-45歲年齡段、具有豐富管理及臨床經驗的中青年骨幹專家,共23人入駐織金縣中醫院進行組團式幫扶工作。織金縣中醫院目前為二甲醫院,結合織金縣中醫院實際發展情況,對5個重點專科、一個急救中心及重症監護室,參考三級中醫院建設標準進行幫扶建設。
突出特色、重點專科建設
1.針灸科
由廣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饒芳副主任醫師於2018年期間掛職針灸康復科主任,在她的指導下完善科室制度,通過開展臨床教學、技術示教、業務授課培養人才,積極拓展中醫適宜技術,增加治療區域等。
饒芳副主任醫師
先後派出徐麗華主任中醫師、餘志輝副主任中醫師、王娜主治醫師等,到織金中醫院指導提升了針灸、耳穴壓籽、艾灸、梅花針及拔火罐等傳統中醫技術,不斷加強技術力量建設和中醫科普宣教,擴大針灸科影響力,目前科室已完成建設,正在進一步鞏固完善中。
徐麗華主任中醫師義診
2.兒科
廣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兒科嶽慧雅主治醫師於2018年9月起,在織金縣中醫院掛職兒科主任長達一年,從零開始籌建兒科住院部,自2019年2月起收治患兒,在嶽慧雅醫生的帶領下建章立制,通過開展臨床教學、技術示範、業務授課等方式培養兒科專業技術人才。
鄒志浩主治醫師為患兒診治
隨著二胎孩子的增加,兒科醫療服務日益緊缺,為解決患兒的就醫需求,對兒科醫護人員開展中醫操作技術培訓,積極推廣小兒推拿、耳穴壓豆、挑治、拔罐等技術;以上中醫療法尤其在小兒發熱、消化不良、夜啼等疾病中取得顯著療效,減少患兒服藥及輸液的痛苦,頗受當地廣大患兒家長的歡迎。
織金縣中醫院兒科團隊
為了更好地發展兒科業務,不斷改善提高兒科病種的收治能力,先後派出鍾青主任醫師、鄒志浩主治醫師等指導開展了兒科抽搐搶救流程規範診治、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過敏性紫癜、川崎病、手足口病、兒童心肺復甦等更多專業技術。目前該院擁有兒科專業醫師人、兒科護士20餘人,實際開放床位25張。
3.新生兒科
自廣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新生兒科李吉平主治醫師於2019年2月駐院幫扶後,新生兒科正式成立並開始收治重症新生兒,在李吉平的帶領下,建立並完善了新生兒科管理制度,通過臨床教學、業務授課等、技術考核等方式培養人才,培訓科室人員對醫療新設備的使用,目前可收治MODS、DIC、呼吸衰竭、新生兒呼吸窘迫症候群、胎糞吸入症候群、新生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新生兒感染性休克等急危重症患兒。
李吉平醫生(後排中)與織金縣中醫院新生兒科團隊
目前該科擁有新兒科專業醫護人員16人,能獨立處理新生兒窒息、新生兒肺炎、早產兒、低出生體重兒、新生兒敗血症、新生兒腹瀉、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症等診療工作,實際開放床位12張。
4.骨傷科
由廣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骨傷科張小海於2019年9月起掛職科主任,在張小海掛職科主任半年期間,共診治病人400餘人次,收治病人約100餘人次,帶領開展了骨傷科疑難手術10餘臺。
焦鋒副院長、主任中醫師(左一)行全髖關節置換術
先後派出湯永南副主任醫師、焦鋒主任醫師等專家成員進行幫扶指導,在強大的技術團隊支持下,不斷完善科室制度、開展臨床教學,多次開展了全髖關節置換、半髖關節置及股骨頭置換等疑難手術,結合理論授課等方式培養骨傷科專業型人才,不斷提升骨科的軟實力。
織金縣中醫院骨傷科團隊
目前科室配備專業醫務人員近30人,實際開放床位92張,下一步需要增加配套設備,繼續提升服務量和服務能力。
5.腦病專科護理
由廣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護理部副主任杜敏牽頭組織建設,杜敏副主任護師是花都區醫療衛生學科帶頭人、腦病科的廣州市中醫護理重點專科建設項目負責人。
杜敏副主任在傳授中醫適宜技術
在杜敏的帶領下,腦病專科護理技術以優勢病種為導向,開展中醫護理方案、實施辯證施護,積極推廣中藥燻洗、穴位注射、耳穴壓豆、溫通刮痧、火龍罐等傳統中醫護理項目,嚴格按照中醫護理標準,快速提升腦病專科護理技術水平,積極推動學科發展。在她的指導下,腦病專科護理工作得以順利開展,目前科室已建設完成,進入鞏固提升階段。
織金縣中醫院腦病科技術團隊
完善功能、建設區域急救中心
完善和建成院前急救-院內急診-重症監護室-急診綜合病房連貫性一體化的急危重症管理體制,是保障病人生命得到及時救治的重要舉措,也是醫院處理重大疾病及群體性傷忙事件的第一道保障,急救技術和管理體系的建設,是大部分中醫醫院的短板,為此廣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早在2017年10月起,派出資深急診科謝偉堅主治醫師,掛職織金縣中醫院急診科主任,實行急救體系建設,為其打造一支具有強大急救能力和技術的急診隊伍。
練志明主任在急診科教學查房
在謝偉堅掛職科主任期間,完善了急診科規章制度,以身作則帶領全科醫務人員開創並有效實施了危重病人多學科會診制度,為成功搶救顱腦外傷、宮外孕術後並發甲亢危象、急性肺水腫、急性心衰、急性呼衰等病人作出了巨大貢獻。
織金縣中醫院急診科團隊
廣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急診科練志明主任,多次到院指導急診科的建設,在成功打造了急救體系的基礎上,目前織金縣中醫院已選派優秀的醫務人員到廣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進修學習介入技術,計劃明年下半年組建胸痛中心和卒中中心。
目標三級、重症醫學建設
劉寧主任(中)在ICU教學查房
為幫助該院按三甲中醫院標準建設重症監護室,自2019年9月起廣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派出陳仁山博士(副主任中醫師)掛職科主任,負責新建重症醫學科(ICU),在陳仁山博士的帶領下,成功創建了ICU,為織金縣中醫院在重症患者監護救治及大型手術開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陳仁山博士(中)
為保證科室可持續發展,2020年9月廣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再次派出了王震奎副主任醫師駐院掛職科主任,繼續開展人才培養,提升重症監護能力培訓,拓展重症監護業務。目前可開展深靜脈置管術、有創機械通氣、纖支鏡檢查術、心肺復甦術、胃腸外營養支持、CRRT等重症監護治療技術。目前實際開放重症監護病床6張,配備專業醫護人員20餘人。
王震奎副主任中醫師(前排右三)與織金縣中醫院ICU團隊
親臨一線、無私幫扶
為確保幫扶質量和檢驗幫扶成效,集團扶貧組組長、廣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劉瑞華院長,身先士卒先後6次帶領專家團到織金縣中醫院進行座談、義診、理論授課及教學查房等組團式幫扶,幫扶專家涵蓋急診科、骨傷科、外科、內科、兒科、針灸康復科及重症醫學科等全面學科。
集團在3年間共選派出23名優秀管理及醫療專業型人才進駐幫扶,免費接收了32名醫務人員來院進修,新建的兒科、新生兒科及重症醫學科三個重點學科,填補了織金縣中醫院的學科空白,帶領急診科、骨外科、針灸科及腦病科等重點科室開展了多項新技術新業務,是廣東省目前唯一率先按規範完成了「5+2」組團式幫扶任務的中醫醫院。
廣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醫療集團對織金縣中醫院的對口幫扶工作成績突出,多次獲國家、省、市及學習強國等相關媒體報導,期間湧現出大量優秀的共產黨員及感人事跡,其中畢學志在掛職副院長期間表現優秀,榮獲貴州畢節市2020年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畢學志(右一)
在廣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醫療集團的全力幫扶下,織金縣中醫院醫務人員從2017年320人增長到現在的639人,門診人次從2017年到2020年增長率為52.3%,住院病人從2017年到2020年增長率69.1%,醫療業務收入從2017年到2020年增長率為186.1%,預計2020年業務可達1.5億元。
織金縣中醫院的管理制度日趨完善、醫療質量與安全得到大幅提升、就醫環境明顯改善、人才梯隊建設漸趨合理,在當地影響力得到極大的提升,目前織金縣中醫院已被當地政府部門確立為創建三級甲等中醫醫院的扶持對象。
廣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醫療集團理事長、
扶貧組組長劉瑞華:
面對新冠疫情和扶貧攻堅工作的雙重考驗,在花都區衛健局黨組的領導下,如期完成黨中央和上級部門安排的任務,堅決打贏這場脫貧攻堅的收官之戰,既是我們黨員幹部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我們不可推卸的義務!
在脫貧攻堅路上要保持政策的總體穩定,建立防止返貧監測機制,從攻堅期的超常規舉措轉變為常態幫扶,使扶貧措施和效果都具有可持續性,積極探索建立解決貧困長效機制才是我們的最終目標。
來源:廣州市中西醫結合醫院
通訊員:熊妙華
原標題:《喜報!花都這家醫院率先完成這項工作,成為全省中醫醫院第一家!》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