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便利店」10城21家店賣過期食品?好像有點不太對...

2021-02-15 飲食參考

1、今天沒有縮微版。

2、但是有表情包,更精彩。

3、那你說這是啥。

4、這是劇透版。

5、我覺得這個名字hin好。


這兩天的一則新聞讓不少人憤怒不已。

一個叫做「藍莓測評」的公司曝光「全家便利店」賣過期食品,他們在10城市的21家門店走訪,發現都在賣過期食品。

連全家的忠粉都坐不住了,評論區不少人表達了失望、生氣、震驚等情緒。

哎,看來這屆粉絲真不好帶,粉轉黑太容易了啊。

難道就不能讓子彈飛一會兒嗎?

你看,全家很快給出了回應,內容總結起來就是一句話:我們被黑了

目前暫時看不到雙方對質的證據和最終結果,但就我個人的觀點,更傾向於「全家被黑」。

下面列舉幾個疑點。

疑點1:作為一個經營多年的成熟便利店,在某個門店出現過期食品我覺得還是有可能的,畢竟存在人員操作疏忽,系統故障等可能。

不過,10城市隨機找21個門店都在賣過期食品,這個故事編的有點太離奇,我實在沒辦法相信。

你們對大企業的管理太沒信心了,這樣真不好。

疑點2:如果一個連鎖便利店,幾乎是普遍的銷售過期食品,我敢打賭,輪不到這個什麼評測公司,盤踞在各大城市的「職業索賠人」早就把全家當做提款機了。

按照食安法,賣過期食品是10倍的賠償,不足1000按1000處理。

你自己想想,這麼多門店賣過期食品,不得賠到死?客戶投訴不得鋪天蓋地?

別人都看不到,就你們測評人員眼尖,也是厲害的不行。

測評公司如果這麼容易找到過期食品,還開測評公司幹啥啊....

每天掃幾個店,月入幾萬不在話下啊!

疑點3:測評公司聲稱全家篡改小票日期,我表示懷疑。

小票上的信息是掃碼進去的,人工能修改哪些信息應該是系統設定好的(比如價格、數量之類的),全家怎麼會給門店修改日期的權限呢?

給自己挖坑也不用這麼認真吧!

疑點4:網上有曾經在全家工作過的小哥發了個圖,過期食品根本無法掃碼入系統,不知道測評公司的人是怎麼買到的?

其實由於職業索賠人的關係,現在很多連鎖超市和便利店都有這樣的預防機制。

假如個別食品過期了也能掃碼,我相信這麼大的企業應該也有相應預防機制。

系統bug是有可能的,但這樣的bug一定是出現在特定數據上,比如特定年月日或時間,不大可能一個月很多時候都這樣吧。

疑點5:類似三明治這種短保質期的食品,在風險管理上屬於高風險類別,作為經營企業,也一定是重點防控對象,怎麼可能存在大面積的過期現象?

以我的了解,商超和便利店的員工都會定期清理貨架,臨期、過期產品的處置也有標準化的流程。

你說個別門店沒有嚴格執行,有可能。大面積不執行?除非真不想幹了。

疑點6:儘管評測公司強調自己有「一鏡到底」的視頻證據(言外之意沒有剪切),但全家方面的回應已經說得很清楚:在店員盤庫的時候,把即將下架的食品拿到手,然後等店員盤完了,悄悄放回去,離店,然後過一陣子拍著「一鏡到底」的視頻再進店「買」本應該已經下架的食品。

雖然全家沒有公布視頻,但評測公司唱高調、講情懷之後,為什麼不正面回應一下呢。

總之,這個所謂的「爆料」非常可疑,期待後期水落石出。

如果全家確實有問題,監管部門不會放過他們。

如果這個測評機構惡意抹黑,不知道「打黑除惡」專項行動能不能關照一下。

順便說一下所謂的「第三方測評」。

1、第三方測評都要錢才能活著。

目前主要有三種生存/盈利模式:

一是,樹立自己的「獨特標準」(瞎胡鬧的),然後推薦產品、搞評級,或直接賣產品,一般是公司化、團隊運作。(本次的評測公司名義上也是要走這個路)

二是,通過提升影響力,後期靠粉絲流量、廣告投放變現,實際上說白了就是收保護費,自媒體居多。

三是,通過收黑錢,搞競爭對手,這種在IT、汽車等科技領域比較多見,一般也兼收保護費,垂直行業自媒體居多。

所以第三方測評並不是護花使者啦。

2、所有社會上做的第三方測評本質上都是商業活動,但都會打出「保護消費者權益」的公益旗號。

所謂的「公益性」是做給你看的,無非是樹立自己憂天憫人白蓮花的形象。

所謂的關心你的健康和安危也是做給你看的,它更關心的是你的購買力和購買意願。

比如藍莓做的酒店測評,讓你覺得他們特別有正義感(雖然測評本身也有很多爭議),等你覺得他們靠譜的時候,夾帶私貨的就來了。

所以搞測評的人跟你談情懷,都是裝逼犯。(如果我以後去做測評,我也會裝逼的)

3、所有的測評都是有專業門檻的,而且門檻都不低,要看穿行業的門道,外行做不來。

就我目前看到的所有(沒錯,就是所有)和食品相關的測評,有專業瑕疵都算好的,絕大多數是窟窿大到可以把豬頭塞過去。

所以,測評出來之後看看專業內的人怎麼吐槽的很重要。

如果一個測評機構什麼都敢測(尤其技術性的),幾乎可以肯定是個騙子。

藍莓兩年發了近200個各行各業的測評,呵呵...

4、目前國內某些部門對職業索賠、第三方測評行還心存幻想,這是很危險的。

「職業索賠」並沒有起到很好的市場淨化作用,反而嚴重破壞了市場秩序和市場規則,而企業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時候顯得十分無力。

第三方測評打著公益旗號,實際上是公司化的「職業索賠人」,由於追求輿論效應,其潛在危害更大,更要警惕。

企業有問題絕不能姑息,但惡意的抹黑更不該容忍。

在複雜的國際形勢和經濟形勢下,維護好市場秩序和經營環境顯得尤為重要,是時候對這些亂七八糟的測評上緊箍咒了。

最後重申一句:全家這件事情存在大量疑點,但還不能下定論說全家一點問題沒有。

最終結論應該讓雙方質證,同時以監管部門的調查認定為準。

無心之失要改進。

故意為之要重罰。

延伸閱讀

保質期到18年12月31日的食品,是不是涼涼了?

相關焦點

  • 全家便利店10座城市21家店賣過期食品?最新檢查情況來了…
    家全家便利店在售賣過期食品上海復旦大學店和靜安寺地鐵站店被查出售賣過期食品廣州新達城廣場店和廣州東站店被查出售賣過期食品最終,一個月內,藍莓評測發現全國10座城市的21家全家便利店在售賣過期食品上海靜安寺地鐵站的全家便利店2018年11月20日貨品報廢單楊浦區市場監管局前往復旦大學店和附近的幾家全家便利店檢查,目前也沒有發現過期食品。
  • 全家便利店賣過期食品?最新檢查情況來了…
    10座城市發現21家全家便利店在售賣過期食品上海復旦大學店和靜安寺地鐵站店被查出售賣過期食品廣州新達城廣場店和廣州東站店被查出售賣過期食品最終,一個月內,藍莓評測發現全國10座城市的21家全家便利店在售賣過期食品
  • 全家便利店被曝21家門店賣過期食品!餘杭也有分店!最新檢查情況來了
    家全家便利店在售賣過期食品藍莓評測說全家便利店售賣過期食品是他們一個工作人員的偶然發現他在全家便利店買到了過期三明治在明確指出產品過期並且口感有問題之後卻得到了全家店長這樣的回覆上海復旦大學店和靜安寺地鐵站店被查出售賣過期食品
  • 上海2家全家便利店售賣過期食品?最新回應來了!
    之前曝光過五星酒店問題的藍莓測評今天一大早驚醒睡夢中的我們:一個月的時間全國10座城市21家全家便利店在售賣過期食品!!!詳情戳視頻▼事情的起因是一工作人員在北京一家全家便利店偶然遇到了過期三明治……結果店員的態度有點曖昧……
  • 全家便利店被爆銷售過期食品!
    不過,有媒體爆料全家居然在賣過期食品!而且涉及了包括無錫在內的10個城市爆料的媒體就是之前曾經爆料過五星級酒店衛生亂象的 藍莓測評本次發現全家便利店售賣過期食品是因為藍莓的一個工作人員的一次偶然發現昨天下午14點27分,全家便利店在其官方微博發布聲明:否認售賣過期食品1、全家嚴格管控食品安全,絕不允許門店販售過期食品。
  • 伊藤忠商事收購日本全家便利店
    分析人士稱,伊藤忠商事收購全家便利店可以助其延伸產業鏈以提升集團的競爭力,同時利用全家便利店豐富的顧客數據開展傳統零售範圍以外的經營活動。近年來,日本很多綜合貿易公司都將目光投向了與食品等生活類相關的產業上,設法通過多元化發展為企業打造一個更加穩定的基本盤。
  • 全家便利搞黃色的背後 低俗營銷的罪與罰
    在1988年時,全家開始進軍中國臺灣市場,與便利店巨頭7-11正面PK,其商品的高更新率及近半的「鮮食」讓全家迅速坐穩第二把交椅。在臺灣,全家的下沉甚至可以做到,挨著寺廟的店鋪在齋月只賣素食。然而令日資沒有想到的是,中國市場的廣闊,讓全家在中國如魚得水,在2004年在上海開出第一家店之後,全家迅速在北京、上海、杭州、蘇州、無錫、廣州、深圳、東莞等,開設店面近3000家。根據全家發布的財報,去年公司全年營收約人民幣176億,淨利潤約人民幣4.36億。
  • 全家便利店公眾號頭條推文竟然涉黃,律師稱最高可罰100萬元
    @有脾氣 :全家公眾號的推送頭條簡直是腦子進水,全家這品牌形象都不要了麼,一心要秀下限,秀低俗,秀愚蠢。@注水團鴨 :全家這公眾號的推送標題未免有些太惡趣味了,博閱讀量也不是這麼玩的吧?震驚。@Yancy :全家公眾號怎麼回事?不知道很多未成年也都關注了公眾號嗎?
  • 全國回收花雕酒過期百分百出得起價
    但是,前日全家便利店被曝售賣過期食品,讓消費者心驚。 8日早上,用戶@藍莓評測發布視頻稱,工作人員以一日一城的速度對10個城市的「全家」進行抽查,一個月之內,藍莓評測發現10城21家全家便利店在售賣過期食品,還有臨期食品不下架、篡改小票日期等問題。其中,涉及無錫的有兩家店——建築路二店的大口飯糰和解放西路店的沈大成大福被曝過期還在售賣。
  • 日本全家便利店被收購 便利店大國搖搖欲墜
    截止2018年,國內73%的便利店毛利率超過20%,30%的毛利率超過30%,日本便利店毛利率則穩定超過30%;同時,國內大部分店面淨利潤水平在2%以下,對比全家4.61%、羅森2.75%的成績顯得相形見絀。  相較日本,國內便利店雖不面臨縮短營業時長的焦慮,但近年來同樣陷入了用工難的泥沼。
  • 便利店,深夜一盞醒目的招魂燈
    家附近的便利店不知不覺越開越多,全家、7-Eleven、喜士多…… 在路口轉角處的全家便利店門口,貼著一大張澎客咖啡廣告語:我在街角,邂逅一杯美好 好像喝了那麼多的咖啡,竟然還沒試過全家的。
  • 公眾號上搞「黃色」的全家,最終把自己搞「黃了」
    食品過期、貨架出現老鼠?全家多次陷食品安全風波一直以來,「全家就是你家」這一營銷口號曾為其帶來不少消費者的好感,但近年來全家卻頻陷入負面風波。上述低俗營銷僅僅是線上方面,線下食品安全方面,全家也屢次觸碰紅線。2019年1月,藍莓評測曝光稱,全家便利店在國內的10座城市21家便利店均存在售賣過期食品的現象,這一消息隨即將全家這個國際性的老牌便利店推上了風口浪尖。
  • 這裡快過期的食品太吃香,有人拖著拉杆箱...
    「疫情發生後,外國進口食品少了,有的價格上去了,但不影響上海人到這裡淘貨的熱情。」店裡服務人員說。10元3聽的德國黑啤怎能不叫人愛啊左邊店門處堆著各式外國啤酒,一款名為「意文」的德國原裝進口黑啤,標價10元3聽,月底到期。在天貓超市,這款啤酒賣到59元4聽。這樣便宜的價格吸引了不少人駐足,一位腰身胖胖的阿姨掏出厚實的布袋,一下提了6聽。
  • 全家便利店要來福州了!?今天刷屏了!
    >龍頭企業落戶福州大家內心還是很激動的而早在去年10月份就有消息爆出世界三大便利店之一的全家計劃開拓福州、廈門和泉州市場!見福便利店的董事長張利認為,過去福州便利店在鮮食銷售方面確實做得不好,不過有些便利店只賣乾貨一年也有幾億元的利潤,在商圈賣鮮食的表現反而不盡如人意。因此,業界有必要思考是否一定要像日系便利店一樣去做鮮食。據了解,2015年至2017年,福州連續3年在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中國城市便利店發展指數」中排名靠後。
  • 全家便利店要來福州了!今天刷屏了!
    >龍頭企業落戶福州大家內心還是很激動的而早在去年10月份就有消息爆出世界三大便利店之一的全家計劃開拓福州、廈門和泉州市場!見福便利店的董事長張利認為,過去福州便利店在鮮食銷售方面確實做得不好,不過有些便利店只賣乾貨一年也有幾億元的利潤,在商圈賣鮮食的表現反而不盡如人意。因此,業界有必要思考是否一定要像日系便利店一樣去做鮮食。
  • 全家便利店深藏不露的美食全攻略!
    @蝦姐:這個神奇的蜂蜜芝士扁桃仁!@果果凍凍凍:全家的飲料柜上有好多包裝獨特有點逼格的飲料,這款是比較純正的鮮榨橙子味道,有點澀澀的,果肉也很多,味道算好喝級別。就是價格有點不美麗,14rmb ,作為國產的有點貴!
  • 便利店全家又開始賣涼麵了,但今年有了新玩法
    又到了「哧溜」吃涼麵的季節,這也是每逢夏天各家便利店的保留節目。但全家今年在營銷推廣上,有了不一樣的玩法。
  • 太驚悚!墨黑的大老鼠趴盒飯上!事發全家便利店已關門 所有食品下架銷毀
    今天(5月24日)上午11點左右,新民晚報新民網記者來到位於地鐵2號線南京西路站站廳層的全家便利店。記者看到店門已經緊閉,門口張貼著告示稱「內部整修」。全家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便利店已經暫停營業,何時恢復營業要等待通知。」
  • 711、羅森、全家...便利店裡超火的便當誰最香?
    哈嘍大家好城市中的便利店是個神奇的存在。《重慶森林》中的金城武在便利店裡買到了過期鳳梨罐頭,後來的每一口甜膩的鳳梨都讓他想起了愛情。有點傷感了,不過這就是真實生活啊。>全家分別找了一款賣得超好的便當,試一試哪家吃著最舒心。
  • 伊藤忠400億all in全家,便利店行業風雲再起
    但鋪貨渠道是快消品的命門,頂新的競爭對手統一集團早在1982年便拿下7-11便利店在臺灣的獨家經營權,到2000年時已經在臺灣開店3000多家。憑藉遍布大街小巷的便利店,統一集團的產品銷量把頂新甩出幾條街。 頂新慌了。 正好,1998年,伊藤忠商事取得日本全家30%股份,之後準備將便利店開到中國大陸。雙方一拍即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