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營操弄給華航「正名」 航空界人士:看不到任何好處,還要花費數...

2020-12-20 環球網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張若】就在疫情持續蔓延之際,臺灣綠營分子又開始操弄起華航「正名」事宜。

臺灣《中國時報》12日稱,臺灣捐贈給歐美的口罩陸續抵達,歐盟公布華航貨機卸貨的畫面,可看到「華航」的英文名稱「China Airlines」。民進黨「立委」林楚茵稱,明明是臺灣送的物資,但華航的英文名很容易被外國人誤認為是大陸籍航空公司,「華航正名的時候到了」。「時代力量」的邱顯智附和稱,確實該趁勢處理華航更名,以臺灣名詞命名與大陸區隔。臺「交通部長」林佳龍11日在臉書上聲稱對此「持開放態度」,不過航空公司改名茲事體大,牽涉航權、航線等,且華航是上市公司,需要尊重股東與全臺民眾的看法。臺北駐德國代表謝志偉11日還聲稱,「只要是對臺灣有認同、有感情的臺灣人,應該都能接受在華航的中文名稱不更動的情況下,其英文名稱裡別再出現China」,因此現在要討論的應該是「技術上怎麼做以及做什麼」,而不是「道理上要不要做」的問題。

但很顯然,島內並沒有形成這樣的「共識」。「立委」何志偉擔憂,華航變更英文名後,航線、航權恐面臨打壓,形成華航飛機飛不出臺灣的情況。國民黨黨團總召集人林為洲稱,此事涉及「國家定位」、兩岸敏感的統「獨」問題,不隨之起舞。有航空界人士直言,目前國際現實下看不到「正名」有任何好處,甚至要花費數十億元新臺幣成本,「各國若認定此事太政治化,很可能使華航丟掉航權」。

臺當局1959年創辦華航,目前仍以間接持股方式擁有多數股權。

相關焦點

  • 綠營操弄給臺灣華航「正名」 臺航空界人士:看不到好處
    原標題:綠營操弄給臺灣華航「正名」 臺航空界人士:看不到好處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4月14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民進黨當局近期透過臺灣華航對外運輸捐贈的口罩,不料有「綠委」藉機炒作,稱華航英文名「China Airlines」易被混淆為大陸籍,應該改名,臺當局「行政院長」蘇貞昌已要求未來華航運送物資時,拿掉公司字樣,華航表示遵照辦理。
  • 綠營操弄「華航」、「中華職棒」改名 鼓譟「去中國化」
    臺灣華航客機。(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中國臺灣網4月15日訊在全民抗疫的關鍵時刻,島內一些「臺獨」分子又操弄起了「去中國化」的議題。起因是承擔民進黨當局對外運送口罩任務的臺灣中華航空公司,被一些綠營人士指稱,其英文名「China Airlines」容易被誤認為大陸籍,揚言要進行所謂的「正名」。此事這兩天在島內成了綠營人士持續炒作的焦點。綜合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當局行政主管部門負責人蘇貞昌13日已下令要求華航機身彩繪不要把「China」弄得那麼大,並稱應多標臺灣標誌。
  • 綠營叫囂華航應改名
    綠營叫囂華航應改名 微現場
  • 「China Airlines」招牌價值驚人 改名前還要先問長榮
    華航將自家商標外巾披在貨柜上,再度引發華航更名爭議。(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資料照)    民進黨當局通過華航運輸外援口罩,但華航把自家商標「ChinaAirlines」外巾披在貨柜上,被誤以為是中國大陸的航空公司,讓阿扁時代就吵著要「正名」的議題再度浮上檯面,民進黨順應網友卻也知到華航改名茲事體大,結果被國民黨逮到機會嘲諷,這也讓原先只是想藉「機」打知名度的華航,見到始料未及的發展。
  • 華航正名案過關?改名後只恐航權「飛了」
    資料圖片來源於網絡據臺灣媒體報導,「民進黨版護照」和「華航正名案」,昨天在臺當局立法機構過關,有學者坦言,華航改名至少要花上新臺幣10億元成本,而且改名花錢事小,最難的還是航權問題,各種約定不只要重新談過,還有可能直接被收回拿不回來,民進黨只恐得不償失。
  • 臺灣華航換了新塗裝,島內又有人「玻璃心」了?
    中國臺灣華航貨機的英文「Cargo」中的圖案 轉引自海外網據悉,華航的英文為「China Airlines」,其中的China一詞戳中了臺灣綠營的「玻璃心」。以民進黨和一些綠營媒體為首,不少人在這上面大作文章,引發各界恥笑。
  • 華航貨機新塗裝彰顯「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綠營氣急敗壞
    臺「立法院」今年7月通過中華航空正名案,而日前曝光的華航777貨機以「CARGO」字樣中的字母C隱藏臺灣形狀,引起綠營民意代表不滿,要求華航應提出「更具備臺灣意象」的機身塗裝。民進黨「立委」王定宇叫囂,華航跟大陸國航混淆不清是實務上的困難,會讓我們的努力被海外朋友混淆。我們的希望是在不影響航線合約的情況下,華航機身上足以和大陸航空公司區別辨識,讓華航成為足以代表2300萬人的航空公司。
  • 華航高層傷透腦筋,貨機新塗裝意外撞臉臺灣豬
    中華航空發表波音777全貨機,未來將取代老大哥B-747的地位,成為華航貨運(機隊全球第6)主力。 新機發表固然令人振奮,不過為了達成政府高層的政策要求,華航高層傷透腦筋,好不容易找出利用本島地圖呈現,沒想到意外「撞臉」農委會日前公布的 臺灣豬標章。
  • 民進黨「去中國化」花樣又翻新,這次盯上臺灣華航
    在外界好奇這是不是就是未來臺灣華航飛機的塗裝的時候,臺「交通部長」林佳龍做出回應,表示華航會在塗裝設計完成之後,第一時間對外公布。 此次網友在美機場拍攝到的華航新塗裝正是臺灣華航最新的波音777F貨機,不難看出這又是「臺獨政客」的慣用伎倆,那就是通過「去中國化」達到「獨立」的目的。
  • 綠營不滿華航不願機身太「臺」
    民進黨「立委」趙天麟、王定宇、林楚茵等人,今天在「立法院」召開「昂首闊步 秀出臺灣」記者會,王定宇叫囂,華航已曝光的貨機新塗裝,對國際辨識臺灣沒有幫助,還有「中國包圍臺灣」的想像,並指控華航想盡辦法不想放TAIWAN在機身上,質疑華航為何不理會民意的要求。
  • 民進黨把「China」變小,華航哭了
    多家臺媒11月26日消息稱,被逼改名的臺灣中華航空(華航)最新塗裝出爐了。近日有國外航空迷拍到華航最新塗裝,不僅將英文名「CHINA AIRLINES」移到機尾,字體也同步縮小。對此,有網友認為「多此一舉」「可恥又可悲」「浪費錢」。
  • 長期玩弄「正名」,民進黨臨陣退縮露馬腳
    民進黨當局因防疫及「口罩外交」增加臺灣的國際能見度,讓「中華航空」、「護照更名」議題再度浮上檯面,過往打著「臺灣正名」大旗的民進黨,昨天處理兩公決案前,態度突變保守,甚至研擬提出比原提案用詞更退縮的修正動議,並延至下周「院會」處理,拖泥帶水的態度,不僅因為不願意倡議在野黨提案,也露出不想處理敏感議題的馬腳
  • 臺「行政院」:對「華航正名」樂觀其成
    島內綠媒報導稱,航機上的「China Airlines」被誤以為是中國大陸的飛機,數月前開啟的「華航正名」連署也在這兩日內暴衝,據稱已有近四萬島內民眾籤署。臺「交通部長」林佳龍聲稱,社會是有許多聲音希望華航改名,但須由華航主動啟動,「交通部」持開放的立場。
  • 臺灣華航新塗裝曝光,英文標識裡暗藏臺地圖,臺網友嘲諷「鬼鬼祟祟」
    7月22日,民進黨黨團又拋出提案,建議臺交通部門研擬華航正名計劃,他們提議前期在機身上增加「TAIWAN」或是有臺灣意象的設計,並與各單位研擬改英文譯名或直接改名的各種可能性。當時,民進黨當局立法機構根據民進黨黨團所提出的決議案進行表決,以64張同意票通過,國民黨則全員未出席表決。
  • 華航「去中國化」新設計,網友:更突出中國臺灣了
    有關華航改名的議題在島內引發關注,14日,華航公布了家族新成員777F雙引擎全貨機的全新塗裝,只不過眼尖的網友卻認為,新設計反而更加突出了中國臺灣。     新塗裝公開後,引起島內熱議,有業界人士發現,華航新塗裝意外撞臉「農委會」日前發表的臺灣豬標章:在一頭豬的圖案中也放進了臺灣本島!
  • 抗疫之際吵華航改名 民進黨鬧事為哪樁?
    「華航改名」其實是被政客玩到老掉牙的假議題。(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資料照片)    全民抗疫之際,「綠委」倡議華航改名,林佳龍、蘇貞昌先後「贊聲」。疫情當前,民進黨當局挑動華航改名的敏感神經,用粗暴的手法激化兩岸對立,坐實「以疫謀獨」,只會讓臺灣當前僅剩的些許國際空間更加陷入困境。    「華航改名」其實是被政客玩到老掉牙的假議題。2006年時任臺灣地區領導人的陳水扁就曾主張華航改名「臺灣航空」或「福爾摩沙航空」,後因牽涉國際航權、商標等複雜問題,且華航工會估計光牽扯烤漆、人力、商標等成本,超過新臺幣10億元,最後不了了之。
  • 民進黨要給華航「正名」,臺媒:是要改成「中國臺灣航空」?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臺灣對外捐贈口罩,卻因臺灣中華航空機身印有公司英文名「China Airlines」,遭指恐被誤會是大陸捐助,使得華航應否改名的問題又被重提。對此,臺灣地區行政部門負責人蘇貞昌與蔡英文辦公室都回應,機身可先增臺灣標誌,改名則再討論。華航董事長謝世謙則表示,會遵照辦理。
  • 華航貨機新塗裝曝光:英文標識裡藏臺灣地圖
    華航新貨機塗裝曝光,英文「CARGO」中出現臺灣形狀(圖源:臺媒)報導稱,由於12月16日將是華航的61周年慶,華航內部也會舉辦慶生活動,也規劃新機亮相,讓員工們一睹新機、新塗裝的風採。臺灣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4月14日受訪時曾聲稱,華航這次在運送物資時,全世界感謝臺灣,但因為華航機身上標有「CHINA」,讓很多國家民眾誤以為是中國大陸送的口罩,「我們吃這種虧很多」。當時,華航稱,經討論認為要改名困難度較高,可優先在即將租借、採購的新機上,先以彩繪機方式,來增加臺灣識別。
  • 被逼改名的華航機身新塗裝曝光,英文名「CHINA AIRLINES」縮小且後...
    華航現行飛機塗裝(資料圖)。圖自臺灣《聯合報》華航最新塗裝將「CHINA AIRLINES」字樣移到機尾,字體也同步縮小。圖自臺灣聯合新聞網今年稍早前臺灣向歐洲捐贈口罩時,由於華航英文名「CHINA AIRLINES」中有「CHINA」,引發民進黨當局不滿,要求華航檢討塗裝。臺灣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4月14日受訪時曾聲稱,華航這次在運送物資時,全世界感謝臺灣,但因為華航機身上標有「CHINA」,讓很多國家民眾誤以為是中國大陸送的口罩,「我們吃這種虧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