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清潔能源不應拘於模式,煤電也可化身綠色電力

2021-01-13 木頭視點

根據我國節能減排規劃,2030年我國碳排放 要達峰,2060年實現碳中和。也就是說2030年之後,所有能源消費增量應由非化石能源替代。

為實現碳減排目標,我國將嚴控煤電項目投建,甚至要大面積的關停燃煤鍋爐,進一步增強對風電和光伏的支持力度。

風電和光伏的瘋狂

為此有人提出提出2030年風電、太陽能裝機達到12億千瓦以上目標,也就是說未來十年我們要增加近8億千瓦的風電和光伏。

按10年平均值計算,風電、太陽能每年的新增裝機將不低於7400萬千瓦,風電和光伏真正瘋狂的時代將到來。

根據電力規劃預計,到2030年我國煤電裝機總量接近13億千瓦,未來十年新增煤電裝機不會超過2億千瓦,煤電增量基本上被冷凍。

可以說風電和光伏的擴張,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煤電被打倒。但是站在國家電力安全的角度上看,煤電被邊緣化將是一個歷史錯誤。

且不說風電和光伏受制於先天不足,不足以成為我國電力安全的基礎電力,就是對於煤電本身來說,被一刀切式的打倒很不公平。

未來煤電也是綠電

這些年我國關停了大部分排放不合格的燃煤電廠和鍋爐,通過清潔電力技術創新與改造,現存燃煤電廠基本上的實現了脫硫脫硝和超低排放。

煤電在我國電力系統的歷史與現實中擁有不同尋常的地位。用一個並不中性的詞彙來描述就是「壓艙石」和「穩定器」。

我國絕大部分的工業生產和居民用電取暖,基本上依靠的還是煤電。這一點,風電和光伏是無法做到的。

不切實際的限制煤電,而想當然的希望風電和光伏成為未來我國用電的主力,必將嚴重削弱我國電力安全基礎,制約經濟的發展。

我們為了實現碳中和目標,發展清潔能源不應局限於發電模式,並不是只有風電和光伏才是綠色電力,而忽視煤電自身的清潔改造。

未來煤炭也將是清潔能源,煤電也將會徹底改頭換面。實現碳中和目標我們既要大力發展風電和光伏,也要建設新型綠色煤電。

相關焦點

  • 綠色和平、中華環保聯合會聯合國網能源研究院成功舉辦電力系統...
    綠色和平東亞項目副總監張凱表示:「十四五」期間中國的煤電裝機不應進一步增長。綠色和平低碳能源政策研究項目近期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進一步增加煤電裝機預計將造成2000億元的投資浪費,並造成電力系統的僵化、不利於發展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和實現中國的新氣候目標。
  • 加快構建適應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發展的新型電力系統
    新華網北京12月21日電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1日發表《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並舉行新聞發布會。就我國新能源發電消納問題,國家能源局局長章建華表示,目前我國新能源發展基本已不需要國家補貼,消納問題主要由市場決定。
  • 推廣清潔能源 共享綠色發展
    據統計,中國在光伏、風電、水電、熱能等領域已與全球超過100個國家開展了合作,在共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可再生能源項目投資額每年均維持在20億美元以上。在中東歐國家,一批批綠色低碳、可持續、惠及人民的清潔能源合作項目持續推進,綠色成為「17+1合作」和共建「一帶一路」的鮮亮底色。
  • 建設我國能源網際網路 推進綠色低碳轉型(上)(暢想能源)
    新世紀以來,化石能源資源和氣候環境約束日益趨緊,以綠色低碳為方向的新一輪能源革命正在全球蓬勃興起。隨著化石能源退出歷史舞臺,以太陽能、風能、水能為代表的清潔能源將成為主導。清潔能源資源豐富,且在時間和空間分布上存在天然不均衡性、隨機性、波動性,必須轉化為電能,依託互聯電力系統大範圍配置,才能實現高效開發利用。
  • 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
    堅持不與人爭糧、不與糧爭地的原則,嚴格控制燃料乙醇加工產能擴張,重點提升生物柴油產品品質,推進非糧生物液體燃料技術產業化發展。創新地熱能開發利用模式,開展地熱能城鎮集中供暖,建設地熱能高效開發利用示範區,有序開展地熱能發電。積極推進潮流能、波浪能等海洋能技術研發和示範應用。全面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完善可再生能源發電全額保障性收購制度。
  • 清潔能源電力概念股龍頭
    進入冬季以來,因煤炭供應緊張,部分地區出現「拉閘限電」現象,致使動力煤概念股出現拉升,又因清潔能源極可能被寫入十四五規劃的預期,清潔能源電力概念股也受到資金追捧。公司是河南省內唯一省級資本控股的電力上市公司,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清潔可靠的電力保障。從事的主要業務包括:火電項目的投資管理、綜合能源銷售、煤炭物流、新能源項目投資建設、發電設備檢修和環境保護等。鄭州煤電(600121):自11月20日啟動以來已有15個漲停。
  • 《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發布
    堅持不與人爭糧、不與糧爭地的原則,嚴格控制燃料乙醇加工產能擴張,重點提升生物柴油產品品質,推進非糧生物液體燃料技術產業化發展。創新地熱能開發利用模式,開展地熱能城鎮集中供暖,建設地熱能高效開發利用示範區,有序開展地熱能發電。積極推進潮流能、波浪能等海洋能技術研發和示範應用。  全面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完善可再生能源發電全額保障性收購制度。
  • 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_新聞中心_中國網
    堅持不與人爭糧、不與糧爭地的原則,嚴格控制燃料乙醇加工產能擴張,重點提升生物柴油產品品質,推進非糧生物液體燃料技術產業化發展。創新地熱能開發利用模式,開展地熱能城鎮集中供暖,建設地熱能高效開發利用示範區,有序開展地熱能發電。積極推進潮流能、波浪能等海洋能技術研發和示範應用。全面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完善可再生能源發電全額保障性收購制度。
  • 我國可再生能源將正式進入平價上網時代
    他認為,目前僅僅只是價格和補貼政策的退出,要確保可再生能源又好又快發展,「十四五」時期仍需要政策「扶上馬,送一程」。未來如果政策機制設計得當,可再生能源產業不僅能夠推動我國能源產業實現低碳發展,也能夠為降低經濟社會的用能成本作出突出的貢獻,最終打破能源「不可能三角」——價格低廉、穩定供給、清潔環保,實現人類社會對於能源的終極追求。
  • 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 (2020年12月)
    堅持不與人爭糧、不與糧爭地的原則,嚴格控制燃料乙醇加工產能擴張,重點提升生物柴油產品品質,推進非糧生物液體燃料技術產業化發展。創新地熱能開發利用模式,開展地熱能城鎮集中供暖,建設地熱能高效開發利用示範區,有序開展地熱能發電。積極推進潮流能、波浪能等海洋能技術研發和示範應用。全面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完善可再生能源發電全額保障性收購制度。
  • 清潔能源 促綠色發展保綠水青山
    劉孝偉超威集團研究院院長整個中國有2億多輛,每天的電量的話要節約很多,而且都是綠色的出行,沒有排放沒有燃油的氣體排放。所以應該說對中國的環境也好,對能源行業應該說是一個非常大的一個支撐。浙江是經濟發達省份,同時也是能源的「資源小省、消費大省」,基於此,早在2014年,浙江省就率先提出創建國家清潔能源示範省,以清潔能源促綠色發展。2016年浙江省步全國之先,啟動了「百萬家庭屋頂光伏工程」,而浙江製造「品字標」,成為了這項工程的重要推手。
  • 《白皮書》解讀:做好能源綠色轉型,優先發展平價風電!
    能源領域圍繞落實能源安全新戰略,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努力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能源生產和利用方式實現重大變革,能源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能源白皮書全面總結了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推進能源革命的戰略思路、重大政策和發展成就,向國內外講好新時代推動能源高質量發展的中國故事,展示我國堅定不移走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道路的決心,體現我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責任擔當。
  • 解讀丨走新時代能源高質量發展之路
    身處我國經濟社會深化發展的重要時期,能源轉型對於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面對能源轉型的不斷加快與日益複雜的國際環境,我國應如何兜底保障能源發展安全?在習近平總書記「30·60」目標下,我國又將如何加快非化石能源發展,推動能源清潔低碳轉型?
  • 國務院新聞辦發布《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全文)
    堅持不與人爭糧、不與糧爭地的原則,嚴格控制燃料乙醇加工產能擴張,重點提升生物柴油產品品質,推進非糧生物液體燃料技術產業化發展。創新地熱能開發利用模式,開展地熱能城鎮集中供暖,建設地熱能高效開發利用示範區,有序開展地熱能發電。積極推進潮流能、波浪能等海洋能技術研發和示範應用。全面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完善可再生能源發電全額保障性收購制度。
  • 評|我國能源電力「十三五」成就與「十四五」展望
    結構低碳化,《巴黎協定》對各國低碳化發展形成了長遠的影響,各國均將發展可再生能源作為深入推進能源轉型的主要措施。系統智能化,世界正在進入以信息產業為主導的競爭發展時期,智慧電廠、智能電網、智慧用能將成為新的趨勢。我國繼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我國將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經濟增長模式逐步由投資拉動和粗放型要素驅動轉向內需為主和集約型創新驅動。
  • 國務院發布《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
    堅持綠色發展導向,大力推進化石能源清潔高效利用,優先發展可再生能源,安全有序發展核電,加快提升非化石能源在能源供應中的比重。大力提升油氣勘探開發力度,推動油氣增儲上產。推進煤電油氣產供儲銷體系建設,完善能源輸送網絡和儲存設施,健全能源儲運和調峰應急體系,不斷提升能源供應的質量和安全保障能力。——推動能源技術革命,帶動產業升級。
  • 《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發布
    堅持不與人爭糧、不與糧爭地的原則,嚴格控制燃料乙醇加工產能擴張,重點提升生物柴油產品品質,推進非糧生物液體燃料技術產業化發展。創新地熱能開發利用模式,開展地熱能城鎮集中供暖,建設地熱能高效開發利用示範區,有序開展地熱能發電。積極推進潮流能、波浪能等海洋能技術研發和示範應用。全面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完善可再生能源發電全額保障性收購制度。
  • 中國能源發展進入新時代:清潔能源佔比達到23.4%
    蔡增樂攝(人民視覺)近年來,江蘇省海安市濱海新區利用廣闊的灘涂資源培育壯大太陽能、風能等新能源產業,有效實現節能減排的同時,推動地方經濟綠色發展。圖為日前電力作業人員在巡檢光伏發電設施。中國在能源政策方面呈現出以下新特徵:一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始終把民生用能放在首位,加強能源普遍服務;二是堅持清潔低碳導向,加快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提高清潔能源和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三是堅持創新核心地位,加快能源科技自主創新步伐,推進能源領域關鍵技術突破和產業鏈協同技術進步;四是堅持以改革促發展,建設高標準能源市場體系,不斷釋放市場活力;五是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 電力強國理應告別「拉閘限電」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煤電成為保障湖南電力需求的唯一手段。清潔能源電力的生存空間不僅不會被煤電擠佔。電力系統並沒有給煤電劃定明確的職責邊界。「拉閘限電」罕見地在多地重現,揭示出我國能源電力清潔轉型必須解決的矛盾:如何用經濟性可承受的方式保障電網安全、滿足社會用電需求。首先需要明確,湖南等地在負荷尖峰時段內的有序用電,與曾經因發電能力不足造成的大面積、長時間缺電有質的區別。2002年「廠網分離」,被視為我國電力工業發展的一座裡程碑。
  • 華電國際深圳公司:特區40年,清潔能源激活綠色發展活力
    華電國際深圳公司:特區40年,清潔能源激活綠色發展活力 來源:中國電力新聞網 2020-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