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國節能減排規劃,2030年我國碳排放 要達峰,2060年實現碳中和。也就是說2030年之後,所有能源消費增量應由非化石能源替代。
為實現碳減排目標,我國將嚴控煤電項目投建,甚至要大面積的關停燃煤鍋爐,進一步增強對風電和光伏的支持力度。
風電和光伏的瘋狂
為此有人提出提出2030年風電、太陽能裝機達到12億千瓦以上目標,也就是說未來十年我們要增加近8億千瓦的風電和光伏。
按10年平均值計算,風電、太陽能每年的新增裝機將不低於7400萬千瓦,風電和光伏真正瘋狂的時代將到來。
根據電力規劃預計,到2030年我國煤電裝機總量接近13億千瓦,未來十年新增煤電裝機不會超過2億千瓦,煤電增量基本上被冷凍。
可以說風電和光伏的擴張,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煤電被打倒。但是站在國家電力安全的角度上看,煤電被邊緣化將是一個歷史錯誤。
且不說風電和光伏受制於先天不足,不足以成為我國電力安全的基礎電力,就是對於煤電本身來說,被一刀切式的打倒很不公平。
未來煤電也是綠電
這些年我國關停了大部分排放不合格的燃煤電廠和鍋爐,通過清潔電力技術創新與改造,現存燃煤電廠基本上的實現了脫硫脫硝和超低排放。
煤電在我國電力系統的歷史與現實中擁有不同尋常的地位。用一個並不中性的詞彙來描述就是「壓艙石」和「穩定器」。
我國絕大部分的工業生產和居民用電取暖,基本上依靠的還是煤電。這一點,風電和光伏是無法做到的。
不切實際的限制煤電,而想當然的希望風電和光伏成為未來我國用電的主力,必將嚴重削弱我國電力安全基礎,制約經濟的發展。
我們為了實現碳中和目標,發展清潔能源不應局限於發電模式,並不是只有風電和光伏才是綠色電力,而忽視煤電自身的清潔改造。
未來煤炭也將是清潔能源,煤電也將會徹底改頭換面。實現碳中和目標我們既要大力發展風電和光伏,也要建設新型綠色煤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