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路人》虎頭蛇尾票房遇挫
金羊網 2020-09-23
郭富城楊千嬅等實力演員坐鎮,但上映六天票房僅過千萬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胡廣欣 實習生 衛彌萱
![]() |
守望相助的「麥路人」 |
![]() |
郭富城飾演落魄金融才俊 |
![]() |
《麥路人》劇照 |
上周末有紀錄片《藍色防線》、義大利懸疑片《死無對證》、湯姆·漢克斯主演的傳記片《鄰裡美好的一天》、內地文藝片《通往春天的列車》、港產片《麥路人》等多部小體量新片上映,但《八佰》《花木蘭》和《信條》仍然堅守單日票房前三位。
港產片《麥路人》於9月17日在內地和香港同步上映,這也是疫情之後在內地上映的首部香港班底的作品。電影在香港頗受好評,但內地的反響卻不盡如人意,上映六天僅取得1392萬元票房,豆瓣評分也掉至6.6分。影片匯集了郭富城、楊千嬅、鮑起靜、萬梓良等實力演員,並且在東京國際電影節等電影節上獲肯定,為何偏偏在內地遇冷?
聚焦特殊群體
《麥路人》選擇了一個特殊的題材。在生活成本高昂的香港,有一群人因為無法負擔房租或交通費用而長期借宿在24小時快餐店。數年前,一場悲劇讓這個群體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一位中老年婦人在麥當勞逗留近一天後被發現昏迷死亡。電影將鏡頭瞄準這群「麥路人」,粵語諧音「陌路人」。
事實上,「麥路人」並非香港特有,在日本、韓國等地都有這個群體。在電影《麥路人》裡登場的人物,身懷不同的背景和故事:阿博(郭富城飾)原是前途無量的金融才俊,因虧空公款入獄,出獄後流落麥當勞;單親媽媽(劉雅瑟飾)得不到亡夫母親的承認,只能帶著讀小學的女兒流浪;等伯(萬梓良飾)因目睹太太跳樓自殺而產生心理障礙,每晚都坐在麥當勞相同的位置過夜,不敢回家……
「麥路人」過著怎樣的生活?電影前半段作了非常生動的刻畫:郭富城飾演的阿博通常在清早離開麥當勞,到附近的公共廁所洗漱、洗晾衣服;然後開始找單日的散工,沒找到工作就翻垃圾箱,找些破舊衣服、鞋子去賣;或者在深夜的停車場幫人洗車,每次賺20元。社區不時有福利派飯,如果沒趕上就要餓肚子;街頭還有一些「食物銀行」,店家會把賣不完的食物放到街頭的冰箱裡,供人免費取用。
細節處理細膩
《麥路人》的一些細節處理頗為細膩。主角阿博堅持每天穿著一身白襯衫和黑西裝,他曾是一個人人豔羨的成功人士,現在卻變得如此潦倒,這身衣服就是他與過去的自己唯一的連結。楊千嬅飾演的歌女秋紅將演出服視為珍寶,但她已經過氣,只能待在小小的歌廳賣唱,再也沒有機會穿上這些華麗的衣服。
配角方面,萬梓良、張達明等人的演繹為電影加分不少。儘管只有不到10分鐘的戲份,張達明仍然憑藉該片獲得了他人生中首個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獎。他飾演的「口水祥」畫得一手好畫,卻因身體孱弱而找不到工作。他擺攤賣畫,以「好鬼平」(特別便宜)的招牌攬客,卻仍然無人問津。最後他因搶劫罪入獄,入獄前對阿博說的最後一句話是「我只想吃上飽飯」。
久違銀幕的萬梓良的表現更是讓人驚喜:不少觀眾看完全片都沒認出萬梓良,片中的他滿頭白髮、面容衰老,完全沒有以往的梟雄模樣。他在片中飾演喪偶的老年人等伯,貢獻出兩場非常有爆發力的哭戲。
電影中的「麥路人」儘管身處底層,但他們守望相助、同甘共苦,互相支撐著渡過難關。片中所展現的人情味,讓人想起反映上世紀60年代香港底層社會的電影《難兄難弟》。他們儘管生活艱難,但仍然堅守著一些道德準則。片中借阿博之口講述了麥路人的「定居指南」:「晚上12點前不要回去(麥當勞)睡,早上早點出去,不要擋著別人做生意。有錢的時候就買個漢堡,你識做人識做。」簡單兩句話就點出了「麥路人」得以與這個社會共存的準則。
遺憾虎頭蛇尾
題材吸引、細節紮實、演員加分,為什麼《麥路人》還是沒能得到觀眾的認可?雖然電影有一個不錯的開頭,但後半段的劇情一路放飛,原本守望相助的「麥路人」突然開始「比慘」:口水祥入獄、阿博患上肺癌、單親媽媽猝死……《麥路人》試圖呈現出這群底層人士的真實生活,卻因為電影技法的生疏、故事把控的失當而影響了表達,讓很多不熟悉香港社會的觀眾難以共情。有網友評論:「除了幾位主演的演技可圈可點之外,沒什麼特別的亮點,有刻意煽情之嫌,但聚焦快餐店過夜的族群本身帶有話題性。」
事實上,《麥路人》如今經歷的正是近年在內地上映的多部港片所遭遇的困境。從2015年至今,在內地上映的非警匪犯罪題材港產片中,票房最高的一部為彭浩翔導演的「春嬌志明」系列第三部——《春嬌救志明》,總票房為1.75億元。大部分香港文藝片的成績並不理想,「金像獎光環」對票房並沒有明顯帶動:2017年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多項大獎的《一念無明》和《幸運是我》,內地票房分別僅為940.2萬元和96.1萬元。
「明星效應」也未能奏效:《麥路人》導演黃慶勳是跟鄭保瑞合作多年的副導演,因此該片也請到了鄭保瑞監製;演員陣容有郭富城、楊千嬅、鮑起靜、萬梓良、張達明等,非常鼎盛;但如今的票房才剛過千萬元。而去年上映的《花椒之味》是鄭秀文久違的電影復出之作,內地票房僅為183.6萬元。
編輯:多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