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孩子的愛,更簡單純粹
對于波妞和宗介的關係,有人認為是愛情,有人認為是友情。在我看來,這既非愛情也非友情,而是純粹的愛。這種愛,是兩個純潔心靈之間的心心相印。我們都有這樣的體會:人越長大,越愛偽裝,越愛偽裝,就不敢真實地表達自己。宗介和波妞所擁有的這種愛的能力,恰恰是成年人求而不得的。只有孩子間的愛,才簡單純碎,溫暖。簡單純粹。
二、最好的教育,是教會孩子如何去愛
宗介和波妞都成長於單親家庭,一個沒父親,一個少母親。按說,他們應該很缺愛。然而,我們看到的宗介和波妞,不僅會愛自己、愛彼此,更懂得如何去愛別人。
他倆之所以不缺愛,與各自的原生家庭教育關係密切。波妞的母親海神曼瑪蓮,肩負著保護海洋的重任,不能時刻陪伴波妞左右。按說,波妞應該埋怨母親。然而,波妞卻告訴宗介:「我最喜歡媽媽!」 在母親博愛的影響下,波妞不僅懂得愛宗介、還懂得愛他人。
三、經典電影治癒無數人,卻是作者的懺悔之作
宮崎駿的動畫電影有個特點,披著童話外衣講述深刻的哲學命題。
電影的主題是萬物平等、保護生態平衡。影片開始,波妞被清理海洋垃圾的網捲入了垃圾堆裡,並被玻璃瓶給困住,無法逃生。那個場景是一種隱喻,象徵是人類破壞生態環境,自掘墳墓的事實。
電影最後,波妞和宗介通過重重考驗再次相聚後,世界回歸平靜。這一幕看上去很奇幻,其實蘊藏著宮崎駿對這個世界深深的愛。在宮崎駿眼裡,萬物平等,人類想在地球上生存下去,就要和萬物和諧相處。
波妞是人面魚,別人看到她都很恐懼。宗介見了她,不僅不害怕,還打心眼兒裡喜歡她。這是一個五歲的孩子對另一個物種的包容與愛。宗介說過:「不管波妞她是魚,還是半人魚,還是人類都好,我全都喜歡。」愛自然,愛萬物,是愛一切其他事物的開始。
莊子在《秋水》裡寫道:「以道觀之,物無貴賤」。在孩子的眼裡,萬物平等,所有物種都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他們看待這個世界時,充滿了愛。正是因為這份純粹的愛,讓兒童世界變得簡單純粹。
(來源百度:諸神的恩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