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而立前②|少女小亞:成為獨生女

2021-01-16 澎湃新聞

【編者按】

2019年,最大的一批90後已接近而立,最小的一批90後也早已成年。自私、任性、非主流的標籤,逐漸讓位給「社畜」、佛系、養生的自嘲。在富足和貧乏、保守和灑脫、樂觀和焦慮之間,這個年輕群體所呈現出的多元和矛盾,也是複雜中國社會與飛速發展時代的一個縮影。

當90後開始在社會上擔起責任,他們的精神面貌和生活狀態是怎樣的?他們所處的時代,在他們的成長中打下了怎樣的印記?澎湃新聞發起徵稿,邀請90後書寫同代人的故事。

1990年的春天,香水村,女孩兒小亞在那裡出生。雖然叫香水村,但那個村子和香水沒有任何關係,相反,那裡的空氣中常年有雞鴨牛羊糞便混雜的味道。

那時的農村一律都是青瓦灰磚兩層樓房,小亞家也不例外。推開那扇掉色的藍漆大門,裡面是死寂的黑,沒有半點天光。

小亞有一個哥哥,哥哥比小亞大兩歲,小亞和他長得像,皮膚白淨,一雙丹鳳眼,鵝蛋臉。兄妹倆在同一所鎮上的小學讀書,每天一起上學,一起放學回家。無論在村裡還是學校,哥哥是小亞的保護傘。

一次意外改變了這一切。小亞的哥哥在一個傍晚和同學下河洗澡,淹死在香水村一條無名的河裡。

那天更晚些的時候,小亞和母親得知噩耗後從家裡趕到了河邊。此時,橋上已經密密麻麻站滿了路人,正向河裡望去,黑黢黢的一片。河岸人聲沸騰,岸邊躺著一具遺體。上前一看,正是小亞哥哥浮腫的身體,青紫的臉。

母親跪倒在哥哥冰冷的遺體旁邊,呼天愴地,捶胸頓足。小亞只是怔怔地站著,望著歇斯底裡的母親。

等到小亞的父親和親戚陸續從其他村子趕來後,才把男孩兒的遺體帶回家。黑夜已經覆蓋河面和田野。

哥哥去世後,小亞經常在夜裡夢到哥哥,然後從夢裡驚醒,但她從來不哭。父親比以前更加沉默了,妻子哭的時候,他總是低著頭,立在一旁抽悶煙。

葬禮匆忙完成,過後,家裡再沒人提起她哥哥的名字。雖然親戚間來往的次數逐漸增多,但家人說話總是小心翼翼,害怕觸及這個家庭的某些敏感神經。

小亞的文具盒裡存放著哥哥在學校戴過的臂章,那是哥哥留下的唯一東西。想念哥哥時,她會拿出三道紅槓的臂章來看幾眼,每次都背著父母。

哥哥離開三個月後,小亞一家忍受不了村民的閒言碎語,索性搬離了香水村。父親到獸醫站辦了停薪留職,旋即帶著妻女來到就近的縣城,租了間二十平米的小屋,花了兩萬塊錢買了一輛麵包車,靠著拉客謀生。

離開香水村後,小亞的母親再沒回去過。村前的那條河越來越寬,水越來越深,進村需要渡船。

十八年來,小亞和父親在每年的春節回去哥哥的墳前祭拜,給他燒去成千上萬的冥幣。哥哥的墳是用碎石簡單堆砌在半山腰的荒地上,路過的人很難發現那是一座墳冢,裡面埋葬著一個少年。

小亞蹲在哥哥的墳前,獨自待一下午。

本文圖片均為視覺中國 資料圖

小亞進城了,那年她九歲。在此之前,她從未踏足過縣城之外的地區。她的人生之路開始邁上另一條軌道。

每天早上五點天未亮,小亞的父母起床,做好早飯,洗好車,開著麵包車,在方圓二十公裡的縣城裡,載客下客,日復一日。

直到晚上十二點半收車停工,生意好的時候收車時間會延遲到凌晨。回到家,吃完早上的剩飯,末了,小亞幫著母親將一天的收入和支出清算一遍,再用細黃色的橡皮筋將手裡厚厚一摞的一毛錢、五毛錢、一塊錢分類疊好後緊緊捆在一起。等到月末,再把這一疊疊的零錢存到銀行。

睡四五個小時後,父母再起床出車,鍋裡熱著兩個大白饅頭給小亞當早飯。

進城第二年,小亞家另找了一處地下三層二十平米的小屋,打包好幾袋行李,塞進麵包車裡,拉到新租的地方。房租比之前的地方便宜一百元,小亞和父母的床之間隔著一道花布帘子。

那是一間地下室,狹長暗黑的過道,空氣潮溼,弄堂裡空無所有,半夜的風沒來由地掃過來又掃過去。無數個凜冽的寒夜裡,小亞家的小麵包車駛入一帶黑沉沉的街衢,汽車尾燈像兩朵橙紅色的花,開了又謝。又是寒冷和黑暗。

父母經常跑夜車,凌晨兩三點回家,小亞抱著被子等父母回來,等著等著睡著了。

進入縣城裡的學校,她降了一級,是班裡年齡最大的一個。半年後,小亞交到了第一個朋友,她班裡的同學。有一次,她帶著這個新朋友去了自己在城市「貧民窟」的家裡,沒多久,她就被全班同學嘲笑議論。

經歷過哥哥的死亡後,這些冷言冷語都能像灰塵一樣被她輕輕拍掉。小亞一門心思撲在學習上,但成績始終落後於那些城裡的孩子。父母沒錢讓她上補習班,她是知道的。

在城裡生活多年後,小亞逐漸褪去了鄉村女孩的膽怯和羞澀,她交到了城裡的朋友,穿衣打扮越來越精緻。

十五歲的小亞有了夢想——開一家美容院,她曾路過城市街道邊的一家美容院,裡面人來人往的顧客。她把開美容院當作財富的象徵。

但她的夢想在父母眼中,變成了「沒出息」。

小亞進城那年,她城裡的表妹小宛出生了。小宛的父母是公務員,住在單位集資的樓房裡。雖然生活在同一座城市裡,甚至只隔著一條街,小亞和小宛並不經常見面。除非在某個節日,親人們會聚在一起,小亞總是安靜地坐在房間一個角落裡,猶如空氣。

小宛的家是另一番天地,大理石地板,歐式吊燈,鋼琴。去小宛家,小亞很少坐她家的皮質沙發,而是坐在一張四角矮凳上。小宛跑過去親暱地叫她姐姐,她只是羞赧地笑。

時間跑過一季又一季,小亞變成了「城裡人」。

她所在的城裡有密密層層的人,密密層層的燈,密密層層的耀眼的貨品,然而在這燈與人與貨之外,還有那悽清的天,無邊的荒涼。小亞沒有天長地久的計劃,只有在這眼前的瑣碎的小東西裡,她畏縮不安的心,能夠得到暫時的休息。

六年多時間的節衣縮食後,小亞父母把存在銀行裡的幾萬塊錢全部取出來,在城中央一處新開發的小區買了一套一百平米的新房子,簡單裝修後,連夜搬了進去,她家從昏暗陰溼的地下室搬進了縣城中心裡的樓房,在縣城紮根下來。

家裡沒有再要孩子,小亞成了父母唯一的寄託。母親更是把所有精力花在她身上,每一時刻都要知道她的去向。

大學,小亞去了離家兩百三十公裡的外市。為了不讓父母替交學費和生活費,她在課餘時間找了兩份兼職,一份是麥當勞店裡的服務員,一份是商場裡的化妝品銷售。寒暑假也不例外。

小亞大學畢業後,父母不希望她離家太遠,回到縣城工作是最佳選項。她母親四處送禮託人,最後在縣城交通運輸管理所替女兒找了份文員的工作,工資微薄,仍需要家裡補貼。父母早就賣掉了載客的麵包車,四處攬些雜活幹。

小亞上班的地方離家近,中午能回家吃飯。母親會提前做好飯菜,她一回家就能吃上熱乎的飯菜。

這是小城一些人嚮往的生活,但小亞並不喜歡這份工作。她大學學的會計專業,心裡不想依靠父母或者親戚的力量,辭職後選擇到一家私企當會計,每月工資過千。

平時下了班,她就把自己鎖在房間裡,和父母之間的交流僅限於吃飯等瑣事上。母親一句話不順她意,她就直接擺出難看的臉色。家裡來了客人,她卻又分外的熱情和友善。

父母把所有期待寄託於她,久而久之,成了壓在她身上的石頭。這些積鬱在她心底的苦悶在一個晚上爆發出來。

那會兒,小亞在朋友的介紹下找了個男朋友,認識兩個月後,她就宣布要結婚的消息。母親知道後極力反對,呵斥她年幼無知。小亞卻執意要舉辦這次婚禮,似乎嫁給誰不重要,只要能逃離現在的家,她就願意。

她用自己的方式反抗父母和家庭。最後,她在家中親戚合力的勸阻下,放棄了閃婚的念頭。那年她24歲。在小城,這個年齡沒有男朋友,便會令家人不安。

小亞皮膚白嫩異常,眉目疏朗,是那種瘦怯怯的身材,不乏追求者。但她像賭氣似的,故意不找男朋友。有一陣沒男朋友,她母親內心焦急,四處打聽,找人給她介紹對象。

拗不過母親,小亞走上了相親之路。同樣是託人介紹,相親的對象不是公務員就是教師,年齡相仿,但幾輪下來,最後都止於簡單的交談。

最後在新的公司,小亞和一個同事相愛。男孩比她大一歲,總能在她需要幫助的時候出現,她自己說,像上天派來的。去年夏天,28歲的她穿著白色抹胸婚紗,嫁給自己喜歡的男生。之後,循著大多數人的足跡,過著柴米油鹽的生活。

在某個深夜裡,小亞會想起她是怎麼從原來走到的現在。隨著時間褪去的,有記憶,還有她臉上的嬰兒肥。年齡越來越大之後,她不再有那些遙遠縹緲的夢想,作為城市的外來者,她只想牢實地在城市紮根,有一個自己的家。

小亞自己的家更像是一個避風港,在疲累時可以舒緩的地方。她買了十幾盆多肉,擺放在每個房間的窗臺上,累了就望著它們發呆,看它們心形或圓形的葉子奮力向上生長。

婚姻裡偶爾也會有失望,比如丈夫有時不夠細心,不能察覺她如天氣變幻的心情。但此外,大體上她是滿意的。

小亞結婚後,和丈夫搬進了新房,每個周末回父母家中。但沒過多久,父母的感情出了問題,父親有了外遇,母親為此日漸憔悴,經常以淚洗面。她上次見母親這般難過還是在哥哥去世時。小亞一面安慰母親,一面挽回父親,還要兼顧自己的新婚家庭。

在這個家裡,她絕少和父親交流,有時一天下來不曾說過一句話。在父親拋下母親的這一刻,她突然意識到,這些年來,一家三口很少坐下來吃一頓完整的飯,拍一張合照,聊過一次天,從她哥哥離開那天起。她原本是父母的橋梁,但她缺席了,從來不知道父母在如何隱忍各自的痛苦。

父親已經有兩個月沒有回家看她和母親一眼,小亞決定去那個女人家裡。她和母親知道那個女人是誰,早前就有流言蜚語吹到她們耳邊。

那天,她剛走到那個女人居住的樓下,就撞見了從電梯走出來的父親。這是多年來父女間唯數不多的對話。

「你還回家嗎?」父親沉默。

「如果你真的決定了,就算離了婚,你還是我父親。」依舊是沉默。小亞轉身快速離開。街上的霓虹燈流竄明滅,街燈雪亮,照得馬路上碧清。人行道上,迎面來的人撞了她一下,她不在意。

父親已有半年沒回家,母親持續消瘦下去。這是小亞經歷的第二次家庭變故,她習慣默默承受狂風暴雨的擊打。父親不在的日子裡,小亞發現母親經常翻出哥哥的舊照片,長久地盯著。

傷口還停留在那裡。她已經很少夢見哥哥,但有時候會想,如果哥哥還在,這個家會是什麼樣?

中年夫妻的感情出了問題,在外人眼裡離婚是就像個笑話。小亞心裡不同意父母離婚,但拖下去對母親是折磨。她再次聯繫父親,發去了長長的簡訊,仿佛把過去沒說的話都補上。她最想告訴父親,最愛他的人、和他度過最艱難日子的人是母親。一天後,父親回了家,和那個女人斷了聯繫。

小亞流下淚來,這個家沒散。就像偏離軌道的汽車重新回到了正軌,日子照舊。

丈夫被派到外地工作一段時間,小亞回到了父母家裡。她還是那個不愛說話愛低頭的女孩,只會默默鑽進廚房,做好三菜一湯,有父親愛吃的西紅柿炒雞蛋,母親愛吃的青椒土豆絲,擺在餐桌上,等父母回家。

無論多大,她總覺得父母手裡有根線一直拴著她,她是那隻飛不高的風箏。但她理解,她是父母唯一的孩子。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30後、60後、90後都來了,來聽他們與「最牛90後」的故事【而立浦東...
    》 10日晚間,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推出的六集4K紀錄片《而立浦東》在CCTV-1頻道、央視新聞新媒體以及央視頻首播亮相。 而在10日上午的首發活動上,幾位浦東開發開放的建設者、參與者、見証者,有30後、60後、70後,也有80後、90後,娓娓道來他們和浦東之間的情愫和故事。
  • 要是娶了「獨生女」,你會給嶽父嶽母養老嗎?過來人的回答很現實
    在計劃生育政策的影響下,現在的大部分80後和90後都是獨生子女。隨著80後逐漸步入中年,90後也已經到了成家立業的年紀,獨生子女的父母們養老的問題也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討論。前不久,周先生在某論壇網站上看到這樣一個話題:要是娶了「獨生女」,你會給嶽父嶽母養老嗎?周先生作為一個過來人,他的回答很現實。周先生認為自己肯定會給嶽父嶽母養老,原因很簡單,因為與妻子組建家庭後,妻子的父母就是自己的父母 ,於情於理都是要贍養嶽父嶽母的。
  • 臨淵而立的少女
    後來,讀她《少女與永生》的散文集裡的《失蹤者》一篇,說自己曾在火車月臺上遇到表叔,那是他失蹤前最後一次被親人看見:  後來,火車來了,一列白色火車似乎是從大霧中駛來,帶著無聲的超光速的轟響。我們快速地揮了手,登上各自的車廂,好像走進一列快速運行的時光列車裡。
  • 身在北京的90後,到底過得怎麼樣?
    2020馬上過去了,有些90後已經到了30歲,都說30而立,尤其身在北京的90后土著應該已經家財萬貫,娶妻生子或者幸福的生活了吧,可現實真的是這樣嗎?小張今年30結婚5年,有兩個孩子生活看上去還不錯,有一次找我喝酒閒聊時,他告訴其實他活很累,家裡他和他媳婦都是獨生女,除了要照顧父母,還要照顧兩個孩子的尿布,奶粉,看上去人生完美,但是心裡挺難受,兩個孩子都是男孩,家裡住在郊區的平方,每天為了兩孩子和家人奔波,想買房看看房價,想買車搖不上號,出去旅遊不能去遠地方,家裡還有老人照顧,唯一高興的事媳婦不錯,兩孩子也聽話
  • 80後2虎閃耀!小特創歷史塞爾比轟最高分,90後4連亞!
    今晨,2020年斯諾克收官戰世界大獎賽落下帷幕,世界第一特魯姆普不負眾望,10-7擊敗90後無冕之王利索夫斯基,解鎖第20冠創造歷史。從上賽季拿到17個排名賽冠軍中的13冠開始,80後5虎已經逐漸成為斯諾克霸主,特魯姆普、羅伯遜和塞爾比更是星光閃耀。新賽季至今,80後2虎特魯姆普和塞爾比延續強勢,世界大獎賽之前分別拿到2冠並列第一,羅伯遜3進決賽僅拿到英錦賽冠軍,世界大獎賽首輪作為衛冕冠軍爆冷2-4不敵米爾金斯出局。
  • 獨生女嫁給獨生子,壓力大到底是幸福還是不幸?聽聽過來人怎麼說
    獨生女嫁給同樣是獨生子的老公,婚後生活到底是幸福更多還是壓力更大呢?有關這個問題,讓我們先來聽聽幾位過來人的看法。②不存在沒人幫自己帶孩子的問題馬女士表示,自己和老公這種情況,雙方父母加起來有4位老人,完全不存在沒人幫自己帶孩子的問題。不像有的家庭,生了孩子,自己如果上班孩子就沒人照顧了,所以她認為自己這種情況,幸福是要更多一些的。
  • 90後「無知少女」升遷奇蹟:快速實現「三連跳」,三年上任副縣長
    一位90後的「無知少女」就創造了公務員生涯中令人羨慕的升遷奇蹟。一、能力突出林菲畢業於985院校中的法學院,後又進修全日製法律專業博士。在畢業那年,她的簡歷在各大企業中十分搶手。她可以前往大企業的法務部,領取高薪,或者說成為精英律師,賺取高昂的佣金。然而,她卻選擇了老家地級市的政法委選調生。去政法委,一是因為離家近,她是獨生女,需要照顧老人。二是因為法學畢業的人心中,多少都會有在公檢法單位就業,為人民服務的願望。
  • 三十而立,以何而立?最早的90後,已過而立之年-附年齡對照表
    網絡上太多販賣焦慮的了,其實自己看的多了都會十分惶恐,抖音平臺多的是20出頭買房買車的人,恨不得把前浪拍在沙灘上,其實這些只會徒增自己的負面情緒,所有的事情都要用 辯證的態度去看,看的多了自己也會浮躁了,所以無論是看文章 還是短視頻,大家都要帶著「有色眼鏡」去看,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再回到本文的主體,而立之年,以何而立?
  • 《臨淵而立》: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撰文:菠蘿頭2016年的「《旬報》十佳」之一《臨淵而立》,和同年黑澤清的《毛骨悚然》有同一個主題。儘管故事各不相同,但都由同一條裂縫引發震蕩慘禍。裂縫來自家庭無愛,在《毛骨悚然》裡引來寄生蟲般的恐怖男子侵入,《臨淵而立》裡則導致家庭被儒雅男子噴出的復仇火焰吞噬。
  • 女人同樣是30而立
    美都是從靈魂深處發出的——別林斯基普遍人認為說30而立就是說男人的,其實不然,我認為30而立的解釋應該是30歲的人應該要獨立承擔自己的責任經歷了20歲的迷茫,試錯,徘徊,叛逆以及懵懂後,30歲的我們收穫了認知,獨立,形成了自己獨有的價值觀,世界觀。前天我去汗蒸的時候,汗蒸房裡幾個50-60歲的先生們,他們正討論著30歲的女人不結婚就掉價的話題。
  • 野獸先輩是如何成為亞文化帝皇的?
    一切都要從埋藏在亞文化池沼裡的聖經,GV歷史上的傳奇————《真夏夜之淫夢》說起。  被侵犯的星探)  這個劇情平庸,講了一個星探街頭搭訕模特,帶回家後星探不小心把模特激怒,之後攻受互換OOXX的故事。
  • 斯諾克90後名將決賽輸球解鎖五連亞,NO.1奪第20冠創造歷史
    兩人是平常的練球夥伴,這是他們職業生涯首次在決賽相遇,特魯姆普世界排名第一是大滿貫選手,同時手握19個排名賽冠軍,這個賽季他拿到兩冠兩亞,現在是第五次打進決賽,屬於特魯姆普的時代要來了,奧沙利文輸球後提到,能擋住他的只有羅伯遜。
  • 父母去世後,獨生女拿著遺囑卻沒能繼承房產,原因很無奈
    但是,最近網上流傳著這樣一件事,父母去世後,獨生女拿著遺囑,還是沒能繼承房產。這是怎麼回事呢?這件事發生在郴州,一對老夫妻在2010年的時候,自立了一份遺囑,並且通過公證處進行公證,要把名下的房屋留給獨生女。之後,夫妻倆相繼離世,他們的女兒準備通過遺囑繼承遺產,卻發現自己沒有繼承的權利。至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原因讓人很無奈。
  • 乾貨報告 不懂90後,何以贏天下?
    註:演進:生物學術語,指物種演變進化,本文指文化的演變和進化;註:演替:生物學術語,指隨著時間的推移,生物群落中一些物種侵入,另一些物種消失,群落組成和環境向一定方向產生有順序的發展變化,本文指一些文化代替了另一些文化;註:群落:生物學術語,指具有直接或間接關係的多種生物種群的有規律的組合,具有複雜的種間關係,本文指文化群落。
  • 亞福商貿城Gula Gula西餐廳開業大酬賓.
    從6月30日到10月10日,歷時3個多月,Gula Gula西餐廳亞福店終於向大眾開放。領取抵用卷時需出示朋友圈轉發記錄,認證完成後領取。活動時間:10月15日-10月20日。抵用卷領取地點:亞福商貿城C2棟一樓Gula gula西餐廳門口。     剛進入店鋪,就給人一種耳目一新之感。豪華的吊頂,精美的壁畫,精巧的餐桌以及優雅寧靜的就餐氛圍,無一不體現著濃厚的品質風格。
  • 高舉情懷大旗的少女百合!日系遊戲《露露亞的工作室》評測
    即便系列也曾在次世代三部曲中做過開放世界的嘗試,但礙於小廠技術力低下,最終還是回歸了吃粉絲飯的老路子。直到新作序號已經推進至22作的《萊莎的工作室~常暗女王與秘密藏身處~》,遊戲的品質才有了更上一層樓的改觀。不過相較於9月才發售的最新作,5月份上市的A21《露露亞的工作室 亞蘭德的鍊金術士 4》(下稱《露露亞》)則有更加不同的意義。
  • 微小說:小亞的朋友
    文/果果每天都有小夥伴到家裡來找小亞玩兒,這讓一度自卑的小男孩變得開朗起來。心情一好,病就好的快了。沒過多久,他的胳膊就能稍微抬起一點了。一個多月前,獨自走夜路的小亞摔了一跤,摔傷了胳膊,整個人都有點垮掉了。原本就沉默寡言的小亞更是一言不發了,整日一個人望著天空發呆。「孩子,小朋友們都喜歡你呢,」慈愛的爺爺伸出乾枯的手摸著他的頭說。
  • 《靈魂擺渡》中,玄女分身小亞真的是無意認識冬青的嗎?
    一個悲催的孤兒在一家詭異的便利店打工,遇到了一個出車禍成為植物人的少女的靈魂在遊蕩,接著就被這個可愛的少女纏住了,發生了一系列的故事,引出了整個靈魂擺渡人的故事。聽起來可能沒覺得有什麼問題,但是仔細推敲又覺得哪裡不太對。為什麼一切發生得都這麼巧呢?
  • 【分享】黃色小漫畫!80、90後的最愛~
    爆料求助的童鞋請加小全兒微信:zone0313小全兒可不是標題黨~這些黃色小漫畫都是80、90後做過的事情,看看你做過多少
  • 【話說周邊】①直擊90後少女疑被姦殺分屍現場;②上海信然食品公司等上黑名單
    前幾日,22歲蒼南姑娘小葉失聯後的第五天,小葉家人收到了噩耗:小葉已在麗水遇害。據麗水當地派出所稱,小葉因在工作時向青田籍男子舒某推銷房產而互相認識。9月26日,舒某以請她吃野豬肉為幌子,將其騙至麗水蓮都區一簡易棚內企圖強姦,遭其反抗後將其殺死,分屍後掩埋。目前,舒某已被抓獲。事件詳情:小葉1991年出生,蒼南馬站人,家住靈溪鎮。去年大學畢業後,她便在樂清柳市從事房地產方面的工作。前陣子,小葉回家住了一段時間,9月23日再次離家稱到麗水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