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明傳承5000年,在漫長的歲月中給我們留下了很多永恆的經典。其中一部分以書本形式留存於世,還有一部分通過民間口口相傳的方式傳播。後者就是我們經常所講的民間俗語。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這樣一句俗語,叫做「男怕三點頭,女怕大步走」。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為什麼男的不能點頭,女的不能大步走路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這句話。
首先,男怕三點頭,女怕大步走。
男人三點頭是形容一個男人,遇到事情的時候只會點頭哈腰說好,不會做出自己的判斷,別人講什麼,自己就跟著附和,沒有一點點主見。在過去的封建社會,男人如果沒有自己的主見,就不可能有出息,會被人罵作是窩囊廢。
其實這樣的人在社會上並不算少數。遇到事情總是不敢出頭,也沒有自己的想法,一生都在隨大流,別人的意見就是他的意見,別人的想法就是他的想法,哪怕是自己有真正的想法也不敢表達出來。當別人問他意見的時候,他只會點頭說好。一次兩次也許沒什麼問題,但久而久之就會給人感覺,這是一個沒有主見的人,這樣的人的意見,不問也罷,以後就會越來越不受人待見,越來越不受人尊重,最後甚至會被別人遺忘。
女怕大步走,指的是女性走路的一種姿態。大家都知道一個人的走路姿勢跟他的性格可能有一定的關聯。在過去年代女人的社會地位比較低下,一般來說女人不能快速走路,也不能跨大步,而是只能用小碎步慢走。這就像當年很多女人需要裹小腳一樣,如果有一個女人不裹腳的話,那就是整個社會的另類是沒有人願意取得,甚至有可能整個家庭都要被說閒話。
過去封建社會,女人講究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尤其是大家閨秀,最好都要像林黛玉那樣,這樣才是女人該有的禮儀,同時也能體現一個家庭的教養。
其次,放到今天這句俗語還有效嗎?
說實話,在任何年代男人沒有自己的主見,最後都不可能獲得太大的成功,一生可能泯然眾人。因為要想活得成功,必須要有自己的堅持,要有自己的判斷,要有自己的想法,而且要勇敢地去實踐去表達出來,如果僅僅是埋藏在心裡,這樣的話根本就沒有效果。所以男怕三點頭,即使放到今天的環境下仍然很重要,尤其是現在社會發展越來越快,人們越來越難去猜測別人的心思情況下,如果自己不勇敢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不去主動地做出有利於自己的判斷,很有可能最後就會被忽視。也就是說有想法一定要及時的勇敢的表達出來,千萬不能人云亦云。
至於說女怕大步走,這句話放到今天的社會中是沒有任何道理的。因為在當今的環境下,男女平等,女人能頂半邊天。很多女人走路步伐較快,步幅較大,經常會被認為是幹練灑脫的一種表現。當然,今天的女性在社會各個方面都有著相當重要的話語權,而且他們也會積極的主動地參與到各個生活層面中去,這跟古代社會女性的地位是不可同日而語的,不能相提並論,混為一談。
總而言之,很多民間俗語帶有比較濃厚的地方色彩或者是局部區域的認知,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即使在現代生活中,他們仍然有一定的影響力,我們所要做的是準確地理解俗語的含義,並且取其精華剔除糟粕,讓其與現代社會相適應,更好地為我們的生活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