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男怕三點頭,女怕大步走」,為什麼這麼說?有沒有道理?

2020-12-23 山九野夫

在民間有一句俗語叫做,男怕三點頭,女怕大步走,為什麼這麼說呢?有沒有道理?今天我們一起聊一句民間俗語。大家都知道,俗語其實就是民間智慧的結晶,它通俗易懂,但又寓意深刻。在民間廣為流傳,影響深遠。為什麼說男怕三點頭,女怕大步走呢?

首先,所謂男怕三點頭,指的是一個男人,無論做什麼事情,總是點頭說好。別人怎麼想就怎麼樣,沒有自己的意見,沒有自己的觀點。這樣的男人,只知道點頭哈腰,就像小雞啄米一樣。在社會生活中,一般來說,這樣的男人沒有什麼作為,不會有太大的成長空間。尤其是在過去封建社會,典型的男權社會,如果一個男人毫無主見就沒有辦法撐起一個家庭,不能給一個家庭帶來希望和幸福。當然,即使在今天的開明社會中,作為一個男人也應該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主見。凡事往深層想一想,凡事都要有自己的判斷,千萬不能人云亦云,否則的話,只能泯然眾人,毫無建樹。

其次,所謂女怕大步走,指的是女人在走路的時候,千萬不能大步走路,尤其是不能跨步,否則的話被認為不賢良淑德,有些孟浪之姿。這在古代社會是非常忌諱的一點。大家都知道古代女性地位比較低下,三從四德對女性的束縛很強,一般未出嫁之前,只能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呆在自己的閨閣之中,從不以面示人。哪怕是走路吃飯,都要保持好自己的儀態,走路要小步小步地走,吃飯要小口小口地吃,說話微笑要輕聲細語,掩口輕笑。這樣的女人長大成人之後才能嫁得出去,相反那些大步走路大聲說笑的女人,在古代是不受歡迎的,甚至會連帶別人認為家庭沒有教養。

當然在現今社會裡,已經沒有這樣的說法。女性快步走路反而認為英姿颯爽,處事幹練,毫不拖泥帶水,是一種讚賞的態度。這就是當今社會與古代社會認知觀念的區別。

所以說有一些俗語在過去年代是非常被認可的,但是放到了今天的環境中,可能則不被大家所認同。這是在正常不過的一件事情,畢竟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人們的思想觀念同樣與時俱進。好了,今天的話題就到這裡,您對這句俗語有什麼樣的看法?歡迎在下面留言評論說說您的觀點。

相關焦點

  • 為何說「男怕三點頭,女怕大步走」,古人智慧有道理嗎?答案來了
    後者就是我們經常所講的民間俗語。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這樣一句俗語,叫做「男怕三點頭,女怕大步走」。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為什麼男的不能點頭,女的不能大步走路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這句話。首先,男怕三點頭,女怕大步走。
  • 農村俗語「男怕三搖頭,女怕大步走」是什麼意思?有什麼道理?
    農村的很多老話俗語都是和人的一些習慣有關係的,通過這些習慣,會根據經驗總結出擁有這類習慣人的一些脾氣習性,雖然說不能是百分百的準確,但很多時候還真的是很管用很靈驗的,這也是多年的經驗累積所留下來的智慧。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這句俗語「男怕三搖頭,女怕大步走」,看看是什麼意思。
  • 俗語:「男怕三點頭,女怕闊步走」,是哪三點?老祖宗提醒要注意
    確實,歷經幾千年的遷移,你依然能夠記得它,那可以說是絕對真理了。許多非常經典的俗語含有某種意義的性別歧視,但我們的祖先在許多真實的人與真實的事物中都了解過這一俗語,但這依然是人們日常生活方向的標誌。例如,「男怕三點頭,女怕闊步走」,這究竟是什麼含義?「男怕三點頭」,並不是男人有三件事不可以隨意點頭。
  • 「男怕三點頭,女怕闊步走」是啥意思?點點頭走走路真那麼可怕?
    很多俗語雖然經過了千年的時光,如今依然對我們有著很強的指導意義,酸奶不得不佩服老祖宗們的智慧。當然,還有一部分的俗語帶有很強的時代性,並不符合我們當今的生活,但依然有很多人對此深信不疑。今天酸奶就跟大家聊聊這麼一句俗語:「男怕三點頭,女怕闊步走」,講的是男人、 女人該如何為人處世。
  • 古代識人術:「男怕三搖頭,女怕大步走」,究竟啥意思?
    說到俗語,應該我們每個人都不會感到陌生,它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見,絲毫不誇張的可以說,俗語與我們每個人的日常生活都息息相關。在過去社會的各方面發展還沒有現在這麼好的時候,俗語對人們生活的很多方面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
  • 農村俗語「男怕磨,女怕泡」,是什麼意思?有沒有道理?
    農村裡有很多的老話,往往通俗易懂,並且是話糙理不糙。今天要了解的這句俗語「男怕磨,女怕泡」,其實還有另外一個版本,那就是「男怕纏,女怕磨」。下面一起來看看吧!農村俗語「男怕磨,女怕泡」,是什麼意思?「男怕磨,女怕泡」也同「樹怕三搖,女怕三撩」。男怕磨:一個男人,尤其是已婚男人,當遇到一個女人愛慕他的時候,即便這個男人定力再好,也鬧不過女人的軟磨硬泡。有時候就是這樣,當一個女人要追一個男人的時候,往往十有八九能成功。
  • 俗語「男怕磨,女怕泡;雞怕攆,狗怕舔」,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男怕磨,女怕泡;雞怕攆,狗怕舔」是什麼意思?在農村,很多老人都會說一些富有哲理的俗語,很多俗語聽起來很有趣,但是其中或多或少都會有些其中的道理?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農村俗語就是古人留下來的一種財富,以前人們智慧的結晶,每一句都有著深厚的意義和內涵。
  • 農村俗語:「男怕耳扇風,女怕鼻露空」,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男怕耳扇風,女怕鼻露空」,是什麼意思?俗話說:「林子大了,啥鳥都會有的」,同理,「而人多了,什麼樣的面相也是有的」,而這一點並不奇怪。我們走在大街的時候,也常常會看到各種形態的人,有的人長得慈眉善目,有的人長得則是尖嘴猴腮,有的人有一對招風耳,還有的人鼻子露著天。
  • 農村俗語:「男怕五月,女怕臘月」說的啥意思,為什麼要怕呢
    農村俗語:「男怕五月,女怕臘月」說的啥意思,為什麼要怕呢今天是5月31日,農曆的閏四月初八,由於今年是雙月年,情況比較特殊的,如果按照往年的這個時節,應該進入了農曆的五月份。而五月這個季節,不冷也不是太熱,我還是比較喜歡這個五月份的。
  • 俗語「男怕孤辰帶三,女怕寡宿有午」,啥意思?有道理嗎
    俗語「男怕孤辰帶三,女怕寡宿有午」,意思想必大家一眼就能看出來,男人的生辰中怕遇見「孤辰」,或者出生在凌晨的三更,而女的則怕在生辰中遇到「寡宿」或生在正午。那麼這句話到底說的是什麼意思呢?從字面來說很理解這其中含義,前面的男怕和女怕都是非常好理解,而中間的孤辰、寡宿和帶三、有午就非常難理解,這句話含義很深奧。一、這句話是什麼意思首先在古時候記時辰的方式一般說出生時間都是說亥、子、丑年即豬年、鼠年和牛年時,在八字中帶寅,即寅月、寅日和寅時,而寅月為正月寅日是甲日開始的第三日,寅時則是凌晨的三到五點。
  • 俗語:「女怕三撩,男怕三挑」是什麼意思?都是過來人的經驗之談
    俗語:「女怕三撩,男怕三挑」是什麼意思?都是過來人的經驗之談俗語是一種我們中華民族特殊的文化種類,就像是歇後語一樣,是我們的前人在經歷了很多的事情之後總結出來的道理。同時在我們現在的生活之中,感情是一種非常需要的東西,而在俗語之中有一句對「男女之事」的俗語,這句俗語就是「女怕三撩,男怕三挑」。其中包含的道理那都是過來人的經驗之談,而我們這一期說的也就是這句俗語了。女怕三撩女怕三撩的意思其實很明顯,從字面上來說是女的害怕被撩三次,當然實際上遠遠不止三次了,而是頻繁的,多次的去撩才能夠奏效。
  • 古代俗語「男怕摸頭,女怕摸腰」有什麼深意?背後的道理很講究!
    在古代,人們為了傳遞自己的一些經驗或者閱歷,往往會編出許多俗語,這樣不僅容易理解,而且非常順口,便於傳播。這些俗語多來自於古人的親身經歷和多年見聞,非常講究,也含有許多發人深思的道理,至今仍對我們有啟示意義。比如,古人就留下這樣一句俗語,上半部分是「男怕摸頭」,下半部分是「女怕摸腰」。
  • 俗語「男怕孤辰,女怕寡宿;男不離姜,女不離糖」十分有道理
    而在這麼多文化種類中,最具智慧以及流傳最廣的就要就要屬俗語了。比起來辭藻優美的文章,俗語略顯通俗。和對稱工整地詩詞相比,所以又顯得整齊不一。但就是這樣的一種通俗題材,卻蘊含著古人的偉大智慧以及對生活經驗的總結。在眾多令人熟悉的俗語中,這兩句俗語流傳甚廣::男怕孤辰,女怕寡宿;男不離姜,女不離糖。
  • 農村俗語「男怕耳扇風,女怕鼻露空」,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話有個特點,就是各地方言各不相同,但意思卻又相同。比如這句「男怕耳扇風,女怕鼻露空」,這在我們這邊的說法是「男怕耳輪向前,女怕鼻孔朝天」。那麼具體是什麼意思呢?有沒有道理?下面一起來看一下:農村俗語「男怕耳扇風,女怕鼻露空」,是什麼意思?俗話說「一命二運三風水」,農村老輩人都說,要知道一個人的命理如何,除了看他的生辰八字,就是看他的長相了。
  • 農村俗語:「男怕穿靴屬雞,女怕戴帽屬羊」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男怕穿靴屬雞,女怕戴帽屬羊」是什麼意思呢?說得有道理嗎?記得小時候爺爺就教給我「子鼠醜牛寅虎卯兔」等十二屬相,知道了自己的屬相是什麼,那時候就覺得屬相好神奇。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句農村俗語「男怕穿靴屬雞,女怕戴帽屬羊」又是什麼意思呢?「男怕穿靴屬雞」的意思。這句俗語說的是兩個事情,一個是男人怕穿靴,一個是屬雞的男人好不好。這裡的穿靴說的不是普通人穿靴子,而是有更隱喻的意思。一般男人得病之後,尤其是一些不好治的疾病,比如說腎臟等的疾病,到了後期腳很容易發生浮腫的現象。
  • 俗語:男怕三更不做九,女怕午時不做十,為啥這麼說?有何深意?
    農民閒聊的時候,說到某個問題的時候,農民也講不出什麼大道理,也說不出什麼名言警句,但農民往往愛用農村的俗語來支持自己的觀點,別人也都很信服。俗語是農村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說影響著祖祖輩輩的農民朋友。 在農村有這樣一句俗語,叫做「男怕三更不做九,女怕午時不做十」。這句俗語啥意思呢?為啥這麼說?又有啥深意?
  • 俗語:男怕初一,女怕十五,是什麼意思?為何女人怕十五?
    「男怕初一,女怕十五」,初讀到這句俗語有些摸不著邊際,初一十五都是中國農曆的日子,為什麼要怕呢?正月初一是農曆新年的開始,正月十五是元宵節,都是好日子,有什麼可怕的呢?後來細讀之下,才明白其中的道理,原來這是指男孩或女孩出生的日子。
  • 為什麼常說「男怕摸頭,女怕摸腰」?答案原來是這樣
    導語:為什麼常說「男怕摸頭,女怕摸腰」?答案原來是這樣中國古代,人們非常的睿智,不僅語言簡潔,也就是我們所學過的文言文,而且還把日常約定俗成的事物,總結成一兩句簡單的話,也就是成語或者俗語。其中有一句是「男怕摸頭,女怕摸腰」,這句俗語的背後,有著怎樣的歷史背景呢?
  • 農村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是啥意思?老話還有道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是和新生兒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女怕午時生,男怕子夜臨」,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在理嗎?
  • 農村俗語「女怕摸腰,男怕摸頭」是啥意思?為什麼不能摸?
    「女怕摸腰,男怕摸頭」這句農村俗語大家都聽過吧?有的地方也直接簡稱為「男人頭,女人腰」,那麼這句俗語是啥意思?為什麼摸不得,假如摸了又如何?女怕摸腰在古代,男女授受不親,別說摸女人腰,就是牽手也會遭到鄰居或者旁人非議的,除非是自己的丈夫或者母親才可以摸自己的腰,為什麼呢?因為對於女人來說,腰部是身體上除了胸部和臀部以外最敏感的部位,只能是自己最親近的人才可以摸,其他人如果摸了腰,那就是非禮,就是耍流氓,就是圖謀不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