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沒有上」幼兒園的小孩子,在一年級表現怎麼樣?

2021-01-11 潛靈話教育

在我們一般的認知當中,都知道幼兒園是每一個孩子進入學校的初級階段。

通常小孩子在幼兒園裡會有兩到三年的時間,在這段時間裡面,孩子必須克服和親人分離的焦慮感以及結交小夥伴的陌生感。

除此之外,他們還應該為接下來的學習奠定好基礎。比如說語文部分就應該學習基礎的拼音,數學方面就應該學習一下300以內的數字等。

這樣的安排是合理的,不僅可以使得學生在玩樂之餘有事可做,儘早的適應學校生活。而且也可以讓他們早一些明白作為學生應該有的學習責任感與義務感。

可是在很多地方,他們的幼兒園教學質量並不是如此。比如說村小。

在眾多的村小中,我們可以感知他們的「實力」。從師資力量,資源配置到學生培養方案來來思量。

只不過思量之下,不難發現不符合相應規定的存在。

首先教師的選擇上,就是沒有好的標準的。基本上,只要這個人能夠「帶好」一幫小孩子,不惹是生非,作天作地就可以「上任」。

而資源配置上,亦是沒有任何專屬於幼兒園學生的東西。基本上就是一個教室,幾張桌子的事情。整體上簡簡單單,本質上簡陋至極。

最為好笑的是所謂的培養方案,不過就是任課老師隨機的安排。

所以,一般情況下,我們可以看得到,大多時候幼兒園的學生都是在外面瘋跑,瘋玩。好像沒有任何的約束力與壓力。

這樣的結果是,他們快樂了幼兒園時期,卻痛苦著整個小學時期,甚至是中學。因為,上「高年級時」就會發現,人的時間與精力是有限的。幼兒園時期該學的學習任務都被壓縮到小學後,累的不僅是教師,學生也是同樣疲憊的。

我們辦公室就有一個教小學一年級的老師。在開學快要兩個月的時間裡,他依然還在教著大家並不熟悉的拼音。而這些內容本該是在幼兒園就已經接觸過的內容。偏偏因為「低」質量的幼兒園教學。所以,延伸到了現在要還債。

在教育當中存在一個關鍵期,孩子的各種教育如果能契合在每一個階段當中,學習起來就會比較比較容易。

再者孩子的教育存在階段性,分屬不同階段,他們的任務也是不一樣的。一旦我們把本應該做的任務推遲化,那麼後續進程就會變慢,並且效果不甚明顯。

所以,這些都告訴我們教育應該「時宜化」。幼兒園不是託兒所,應該是有教育任務的。這個教育任務的完成得益於高質量的教師隊伍,先進的教育資源,高瞻的教育目標,有效的流程。

由此,教育主管部門應該在幼兒園教師的選拔上嚴格化,標準化。並且形成積極有效的評價制度。

而在教育資源的配備上要「捨得」花成本。配備較為完善,先進的軟硬體。

最後關於,教育目的與流程上更是應該有高瞻性的目標和切實性的實踐手段。

幼兒如筍,一朝夕成長。教育如影隨形,需要時效性。

千萬不要讓幼兒身在學校,心在「遊玩」。白白浪費了似水流年,空餘悲。

相關焦點

  • 幼兒園大班不開學耽誤上一年級嗎?拼音一個月學完的「魔咒」將破
    家長盼望開學的原因也很簡單,神獸們已經在家這麼久了,家長要上班,老人要買菜做飯,周末全天候帶帶孩子,還能擠出時間,如今孩子們24小時待在家裡,神獸們已經玩瘋了,尤其是大班的孩子,馬上就要步入一年級,該學習一些幼小銜接的知識了,不少家長都聽說,一年級的課程進展得很快,比如說拼音,一個月基本就都學完了,現在不抓緊,到時候不是抓瞎嗎?幼兒園最後一個學期不去,耽誤上一年級嗎?
  • 再見我們的幼兒園
    我的童年記憶是灰色的,我沒有上過幼兒園,這部日劇,把我縮小到那個年紀,跟著愛菜體驗了幼兒園裡懵懂的友情,哭的稀裡譁啦呢。小孩子的世界一定是獨立於成人世界的特別存在,那麼珍貴的童年。好朋友洋武因病退學,無法參加畢園典禮。與他同班的同學紫羅蘭組的康娜、拓實、美琴、俊佑、優衣偷偷溜出幼兒園,從新宿搭上了開往高尾的中央線列車,去尋找他們的好朋友。
  • 一年級孩子是不是都會認字了?
    一、幼兒園畢業時掌握一年級知識很普遍首先,一年級前,識字量達到500+以上,能閱讀簡單的全文童書的孩子,並不少,學過拼音、會算百以內加減法,很普遍。私立幼兒園幾乎都會在大班時期,開始教一年級內容,我甚至見過幼兒園大班的孩子,做二年級的試卷、練習冊。
  • 公立幼兒園不準教小學知識,為什麼私立幼兒園就可以?
    第二:各校一年級老師節奏都快,因為大部分孩子都學過一些小學知識。目前一年級的小朋友,幾乎90%的孩子都參加過幼升小培訓,都學過相關的知識。所以一年級老師儘管也是零起點教學,但教學速度明顯會快一些,拼音不到兩個月就全部講完了。
  • 一年級導讀 13 |《一年級的小豆豆》
    大壯是個淘氣包。儘管他以後會是小豆豆的死黨,但兩個人也經常發生戰爭。小豆豆的同桌,愛臭美,是有名的告狀大王,總愛和小豆豆作對。今天我們要來一起閱讀本書的第一個故事——「一年級的小豆包」。我們要學會帶著問題來閱讀,這樣才能有所思、有所獲哦。 閱讀思考:在本片段中,一共出現了幾個人物?你覺得哪個人物最有特點,給你留下了什麼樣的印象?讀完後記得分享給你的爸爸媽媽哦!
  • 幼兒園要教的有很多 但不包括拼音珠心算
    廣州某小學的教務主任表示,學校一年級採取零起點教學,家長無需擔心知識性的問題,更應思考如何培養好孩子的行為習慣。 ■新快報記者 羅清嶢 幼兒園應以遊戲為基本活動 近年來,很多家長擔憂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於是在孩子幼兒時期就開始讓孩子學習文化課程。
  • 幼兒園小豆丁跟小學生一起上英語課 他的表現最優秀!
    大思英語小達人762期:Henry 6歲大思班級:一年級(94)班報名時間:2019年6月1日學習時長:235小時課程進度:第一級課程4 進階數詞我喜歡大思英語,大思英語可以讓我自己學會英語,不要媽媽幫忙。
  • 《看上去很美》:上幼兒園的孩子眼裡是什麼樣的?
    故事講述了小男孩方槍槍上幼兒園過程中和老師和同學發生的一系列故事。光這部電影的隱喻能力就讓人思考:獨特的拍攝手法,充滿意味的臺詞和故事。從某種層面來說甚至這可以是一部恐怖片。這所幼兒園是寄宿制學校,可是看它的教育方法,活脫脫不是幼兒園,這是「監獄」啊!先是洗手吃飯時不讓孩子上廁所:「一定要養成吃飯前上廁所的習慣,不然老師就扣你小紅花。」
  • 幼兒園不教拼音,一年級又一帶而過:孩子到底要不要提前學拼音?
    2018年7月教育部印發《關於開展幼兒園「小學化」專項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確規定:堅決禁止幼兒園提前教授漢語拼音、識字、計算、英語等小學課程。自從幼兒園不能教拼音之後,不少家長都擔心孩子上小學後學習跟不上。因為只有公立幼兒園不教拼音,大部分私立幼兒園還是會教,還有一些孩子會上拼音補習班。
  • 《一年級·畢業季》:綜藝節奏在線,部分學生表現用力過猛
    此次,《一年級·畢業季》(以下簡稱《一年級》)邀請到四位明星導師,陳建斌和婁藝瀟組成的旁聽生導師和張智霖、袁詠儀夫婦主導的科班生導師,由演員孫耀琦擔任輔導員一職。節目中設定,上戲成立了一個表演實驗班,分成兩組,一個是科班生,主要由全國表演院校經過專業訓練的學生組成;另一組是旁聽生,沒有經過科班訓練但都熱愛表演。
  • 吳亦凡「女兒」胞妹加盟《愛上幼兒園》
    而據悉妹妹小E的萌值還要高過姐姐,金鷹卡通節目組也是費盡心思才將這位小萌娃請來了《愛上幼兒園》。姐妹倆有一個共同的微博號用來記錄她們的成長。我們也能在微博中看到兩個萌娃一些有趣的小故事。如有一則微博寫小E嚼完口香糖後,拉出來纏在手上,突然說「媽媽,這個像不像木乃伊身上那個白白的東西?木乃伊是不是就是全身都是這個東西?」
  • 部編版一年級上冊語文期末測試卷+答案,語文一年級重點抓這個
    部編版一年級上冊語文期末測試卷+答案,語文一年級重點抓這個這是一份一年級的上冊語文期末卷,基礎卷,面對大多數孩子,有時間的孩子可以刷一刷,下面先分享答案:下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一年級上冊語文到底重點抓什麼
  • 一年級學生學什麼最重要?不是拼音也不是生字,家長要清楚這件事
    可是作為班主任我們也高興不起來,帶一年級新生,要事無巨細地管理學校生活和教育,其實班主任也比較辛苦。比起文化學習,我們更希望看到行規教育優秀的孩子。拼音學得好,數學都已經進入到四則混算,但是對於一年級的學生,行規非常差。聽不懂老師的指令,沒有服從性,簡單的獨立自主的生活能力全無。
  • 《一年級》開播喜憂參半 萌童逗趣 ,主線不清
    《一年級》以一群懵懵懂懂的六歲少年作為主角,通過第一次離家、第一次寄宿睡覺等多個事件和任務來製造衝突、凸顯性格。正如片中所說「離別是成長的開始」,當家長把孩子徹底交由學校管理,和孩子親吻告別,宣告著這些萌童各式成長記的正式開啟。
  • 孩子活潑過頭,上幼兒園和小學均被勸退,老師一句話媽媽悔不當初
    鵬鵬今年六歲,剛上一年級半年就在學校出名了,老師在上面講課,他在下面偷偷跟小朋友講話,下了課就在走廊瘋跑,任憑老師喊破嗓子也不理,下課鈴一響他就直接竄出門,鈴沒響完他就到操場了,上課鈴一打別的小朋友都回了教室,只有他還不回來,要老師去親自把他拉回來。
  • 開學第一天,孩子找不到教室哭了:我很久以前是一年級!老師笑哭
    高三初三畢業班先行返校,接著是高中初中低年級開學,然後就是小學返回學校,最後才是高校和幼兒園開學。錯峰有序的開學返校複課是必要措施,家長和學生只需要聽從安排,靜待開學通知。這兩天有個一年級的小朋友在網上火了上了熱搜,火得方式也是特別可愛,班上老師看到視頻估計得笑哭。是怎樣一個情況呢?咱們一起來看看吧。
  • 一年級學生媽媽的反省:後悔沒有提前讓孩子學拼音
    孩子明年升小學一年級,很多媽媽都開始培養孩子各種學習習慣,並提前教拼音、教漢字、算術。其中,她們最苦惱的是,教孩子拼音實在太難了!但是媽媽們不敢不提前教,因為拼音是孩子讀小學的第一個攔路虎。分享幾個在網上看到的,一年級的父母親身經歷:我覺得孩子幼兒園就是玩,所以什麼幼小銜接都沒上。孩子上一年級才發現,人家不但會識字速算,會拼音英語,寫得還賊快!小學一年級就是我和寶爸的噩夢,每天輔導作業至少晚上10點,最難的還是拼音,沒想到區分bp也弄了很久!
  • 【映美剪輯師乾貨】第550期|紀錄片的特徵講解:《幼兒園》
    講解紀錄片的特徵:《幼兒園》 今天從一部比較早的紀錄片《幼兒園》入手,聊一聊紀錄片的特徵。 這個片子以紀實的形式記錄了武漢一所寄宿制幼兒園,一個小班、一個中班和一個大班14個月裡的生活,其中穿插了一些小孩子的採訪,通過這些小孩子說出了他們的家庭背景以及家裡的些許事情,其實這裡也就表達了孩子與成年人之間的關係與影響, 既充滿童趣又具有社會內涵。
  • 一年級上學期馬上結束,三個「好習慣」請跟孩子一起繼續保持!
    周末帶女兒在家附近一個常去的商場,女兒被一個兒童玩具店吸引,進到店裡,圍坐在一個免費試玩區玩,看她玩得專注,我正好要上衛生間,就私自離開去衛生間,前後不到2分鐘時間,返回玩具試玩區就沒有看到女兒了。趕緊去找!好在女兒只是聽話地在店裡其它玩具展列區看,我跑上前,女兒就問我:」爸爸,你剛才去哪裡了?「我回答:」爸爸看你在專心玩那個積木玩具,我就去上了個廁所。
  • 還未上小學,一年級知識就學會了,鄭州家長:孩子該上學前班嗎?
    據楊女士說,她孩子今年6歲,正在上幼兒園大班。因為只有一個孩子,全家人都非常寵愛,所以從孩子幼兒園中班升大班前,她的很多家人和朋友就勸她,別讓孩子繼續上幼兒園,去上社會培訓機構的學前班,提前學習小學知識,避免上小學後成績跟不上。  「之前,我沒當回事,可孩子上大班後,我發現有好多孩子沒有來,跟其他家長打聽,才知道那些孩子都去上學前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