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是人生不可缺少的陪伴,也是我們身邊很重要的人。不過朋友關係並不是單一的,有的朋友只是泛泛之交,在擦身而過後就淪為了陌生人,而有的朋友則只是酒肉朋友,為了一些共同的短期利益,幾個人在一起打的火熱,但是終究還是沒有辦法長久的存留在生活中。真正的朋友都是互相有著深厚的友誼,能夠做到時間長久。
真正的朋友是生活中最寶貴的財富,因為他不同於親人和伴侶,兩個人能夠在一起做朋友,一定是基於內心中的貼合和坦誠。一個能夠深交的朋友,那就能夠在我們得意的時候,讓我們可以保持清醒,在失意的時候,也能夠安慰我們的心靈,所以我們必須要能夠學會,怎麼在生活中找到值得深交的朋友,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怎麼從四個方面看出一個人是不是值得深交。
一、患難
生活中難免會遇到一些不如意的時候,在這種時候,我們可能會陷入到困頓之中,面臨舉步維艱的窘境。雖然生活上的辛苦讓我們會覺得痛苦,但是在這個時候卻能夠檢驗身邊朋友最好的時刻。老祖宗常說「窮在鬧市無人問」,便是說一個人若是窮困潦倒的時候,身邊自然就不會有多少人願意跟你接近,而反過來說,若是在這個時候還有人跟你能夠保持一種友誼,那麼這樣的人一定就能夠是你生活中值得深交的人。
而那些在平時和我們看起來親密無間的人,或許就早已經在貧寒的時候轉投到別人的身邊。因此在生活中一定要對這樣的人擦亮雙眼,他們只是朋友中的「投機者」,友誼在他們心中是一文不值的,所謂的「朋友」不過是他們用來獲取利益的工具,知道了這些,我們就能夠有所防備和看清誰才是真正可靠的朋友。
二、取利
真正能夠跟你深交的朋友,他們絕對不會用利益來衡量你們之間的關係,不論兩個人年齡的相差還是財富的多寡,之所以能夠成為朋友,一定是志同道合的緣故。所以如果一個人從你這裡不再能夠取得世俗上的利益 ,態度便直轉急下,那麼我們就能夠篤定這個人必定是為了利益才接近我們。
所以有時候利益就是朋友之間的照妖鏡,我們也可以借用「利益」這個工具,來試探一些所謂的朋友。就好像是在生活中,若是有人經常問我們借錢,我們倒不如可以拒絕一兩次,然後再看這個人對我們的態度有沒有什麼顯著的變化,如何一心只為了利益而交往的虛假朋友,他們就會放棄跟我們的友誼經營,也自然能夠取到大浪淘沙的效果。
三、趨勢
如果生活中並沒有遭受什麼樣的困頓,或者我們也沒有辦法用利益來衡量周邊的朋友,那還有一種方法就是看對方的品行。雖然人和人之間的交往「知人知面不知心」,可是卻能夠從對方的行為中來看到這個人是不是值得深交的。能夠深交的人,一定是能夠品行高潔的,他們雖然不至於做到「視金錢如糞土」,但是也絕對不會是一個阿諛奉承的人。
晉朝時便有這樣兩個朋友,一個叫做管寧,一個叫做華歆,他們隱居深山中,認為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可是有一次華歆聽到了外面的鳴鼓吹簫聲,便急不可待地跑出去看了一會,後來在路上看到一塊別人丟失的金子,華歆也是捧在手中細細地看了好久。管寧看到華歆的表現後,便和他割席斷義,認為華歆這種趨炎附勢的心態,不值得自己和他進行深交。
四、厭貧
古人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一個人在不得志的時候,能不能做到對自己的高要求。有人整天想的就是如何的獲得榮華富貴,對於生活中的貧困無法接受,因此做事就是無所不用其極,只是一心想著要從眼前的貧窮掙脫出去,那麼這種人的心性一定是極其自私的,因此自然就是不值得深交的。
和這樣的人進行交往,但凡是你能夠有讓他攫取利益的機會,那麼你的人生就會面臨被背叛的風險,而當你沒有什麼值得利用的價值時,也會被這樣的人棄如敝履。總之我們在生活中,對於朋友的選擇一定要謹慎小心,只有深交到好的朋友,這樣的人生才能夠是安穩和踏實的,畢竟「交必擇友,居必擇鄰」是中國文化中的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