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群居動物,人際交往是必不可少的一環。古人認為,交朋友要「親君子,遠小人」。那麼,什麼是君子,什麼又是小人,兩者有什麼不同呢?
其實,古人對此早有判別的方法,記住這四個準則,能輕鬆辨別人的本性。一個人值不值得交往,看著四點就可以了。
一、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解釋:君子看重道義,小人看重利益
君子和小人的價值取向不同,君子雖愛財,但是取之有道。在他心裡,最重要的是道義、天理、人心,一件事違背他的準則,即使有再大的誘惑,他也不會做。而小人最看重的是利益,為了錢,他可以不擇手段。
與君子談事情,他們只問道德上該不該做;跟小人談事情,他只是想到有沒有利可圖。
一事當前,君子必辨其是非,小人必計其利害。君子崇道德而淺功利,小人則唯利是圖。重義輕利,捨生取義,這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重要內容。
二、君子責己,小人責人
解釋:君子嚴以律己,小人嚴以律人
君子對自己要求很高,以近乎完美的標準苛求自己,對旁人卻很寬容。
君子常常反省自己過失,小人則總認為自己沒有過錯。
《論語》中說:「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意思就是說,人應該多反省自己,不要總是盯著別人的是非不放,不要總是責備別人,只有這樣才能遠離一切怨恨。
三、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
解釋:君子之交淡如水,卻情深義厚;小人的交往表面上親密無間,卻容易斷裂。
君子以義相交,他們之間的交情常常像水一樣平淡;小人以利相交,他們之間的交情常常像美酒一樣甘甜。君子之間的交情雖平淡,卻能保持長時間的親近;小人之間的交情雖然甘甜,卻一點也不牢固,容易斷。
君子之交,是互相欣賞,被彼此的人格所吸引。小人卻做不到這一點。
四、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解釋:君子心胸開闊,神定氣安;小人則是斤斤計較,患得患失。
君子心胸開朗,思想上坦率潔淨,外貌動作也顯得十分舒暢安定;小人心裡慾念太多,心理負擔很重,就常憂慮、擔心,外貌、動作也顯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穩的樣子。
君子心胸寬廣,能容人,所以收穫更多;小人則相反,只顧及蠅頭小利,凡事斤斤計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