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亞洲文明對話大會在北京開幕。作為大會活動之一的亞洲影視周「製片人合作論壇」於5月16日舉行。
與會嘉賓圍繞「開放交流、合作共贏、促進電影產業繁榮」的主題進行了交流,並分享了已經取得的合作成果。國家電影局副巡視員陸亮指出,電影是文化的一種載體,在電影產業中,製片人又起到了關鍵作用,論壇旨在為人們架設一個交流平臺。
來自泰國、斯裡蘭卡、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等國家的代表也在本次論壇上介紹了本國影視行業的發展現狀。5月17日,中國、哈薩克斯坦合拍影片《音樂家》將上映,這也是兩國文明通過電影融會交流的證明。
5月10日,由中國、俄羅斯、印度、巴西、南非五個金磚國家聯合打造,中國導演賈樟柯監製的第二部金磚國家合拍影片《半邊天》上映。
《半邊天》由金磚五國的五位女導演執導,講述了五個不同國度、不同成長環境孕育出的女性,所遇到的五段主題各異但卻感人至深的故事。賈樟柯說:「我們聚焦的是世界性的話題,希望影片能幫助大家去理解我們這世界上的『半邊天』——女性,去傾聽女性、了解女性,關注女性自我價值的實現。」
此前,在2017年的中國·成都金磚國家電影節上出臺了《金磚國家電影合作拍攝2017-2021年計劃》。賈樟柯透露,第三部金磚國家合拍片已經進入了籌備階段,第三部的主題是鄰居,它既可以指真正的屋舍鄰居,也可以指向情感關係。對團結互助的金磚五國來說,其鄰裡關係也讓電影的意義進一步升華。
北京時間5月14日,第72屆坎城電影節在法國正式開幕。此後,入圍主競賽單元、「一種關注」「影評人周」等多個單元的華語影片一一與觀眾見面。
刁亦男執導的《南方車站的聚會》入圍主競賽單元,將與其他二十幾部電影爭奪最高獎「金棕櫚」獎。此前,他憑藉電影《夜車》第一次入圍了坎城國際電影節的「一種關注」單元,由他出演的電影《明日天涯》也曾入圍「一種關注」單元。
今年入圍「一種關注」單元的華語電影分別為演員祖峰作為導演獨立執導的第一部電影《六欲天》以及趙德胤執導、吳可熙自編自演的電影《灼人秘密》。其中,《灼人秘密》講述了一個鄉下女孩到城市追夢的故事。
在坎城的平行單元「影評人周」,導演顧曉剛的《春江水暖》入選「影評人周」閉幕影片,這是該單元創立以來首次將華語電影選為閉幕影片。2017年坎城短片金棕櫚獎得主邱陽的最新短片《南方少女》,這次也入圍「影評人周」短片競賽單元。此外,馬楠執導的《活著唱著》入圍「導演雙周單元」。
5月11日,由華策影視、福建萬勝影視聯合出品,中共福建省委宣傳部、浙江省委宣傳部、福建省廣播電視局聯合攝製的中宣部重點扶持項目、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絕境鑄劍》在福建省上杭縣古田會址開機。
《絕境鑄劍》重溫誕生於福建四大暴動的紅軍獨立團艱苦卓絕的戰鬥歷史,依據史料結合藝術再創作,講述了一支初創以農民為主、成分複雜、良莠不齊的紅軍隊伍在古田會議精神的引領下克服各種非無產階級思想,於三年遊擊戰的絕境之中淬火成鋼,最終成長為一支聽黨指揮、信仰堅定、英勇無畏的紅色鐵軍的故事。
在主創團隊方面,《絕境鑄劍》邀請了彭冠英、王樂君、潘雨辰、郝蕾、何藍逗、劉奕君、侯長榮等一批兼具演技和影響力的演員出演;美術部分則由金鷹獎最佳美術獲得者甘軍進行把控;拍攝取景方面,劇組選擇在古田會議舊址、福建省龍巖市拍攝,以最大限度的再現紅軍獨立團的革命歷史;民俗與音樂方面,《絕境鑄劍》邀請了當地的民俗專家以及精通地方音樂的音樂家,將當地的民俗文化、音樂等新元素融入到作品中。
5月16日,骨朵傳媒舉辦第四屆骨朵網絡影視峰會。來自視頻平臺、製作公司的嘉賓以及多位品牌代表、專家學者以「拐點,再出發」為主題,圍繞有關網生內容的五大議題展開對話。
骨朵傳媒創始人、CEO王蓓蓓在主題演講中以數據角度回顧了影視行業去年發生的重要大事件,重點闡述了在後流量時代,從業者該如何把握新機遇,在競爭中實現突圍。愛奇藝高級副總裁陳偉站在平臺角度分享了「超級網綜的『斷舍離』」主題內容,並表示要在大品類力找到小切口和創新的表達方式。
此外,在本次峰會設立的五場圓桌會議中,分別涉及了「網劇新風向」「網綜新爆點」「數據新標準」「國漫IP聯動」「網絡票房分帳」等不同議題。針對這些話題,嘉賓們從自己的行業角度分享了網絡劇、網絡綜藝、國漫等網生內容在不同時期的具體特徵,並就其發展前景發表了看法。
來源:新華網、人民網等
編輯:王海婷 徐蕾
【版權聲明】標註「原創」的文章系《廣電時評》獨家稿件,《廣電時評》編輯部保留所有版權;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或使用。
廣電時評已入駐今日頭條、一點資訊、企鵝號、鳳凰號、搜狐號、百家號、網易號、北京時間等媒體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