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芷蘭小時光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人際交往是我們生而為人,一生都需要學習的修行。友好的待人處事,不僅可以給別人留下一個好的印象,同時還可以促進自己朋友關係的和諧。
但是為什麼那些一向看起來平易近人的,反而距離感更強呢?
1、有距離是對自己的一種保護
曾經有一個同學家庭很困難,所以我就在各方面特別照顧她,她生病我會陪她去看,她心情不好時,我會陪她幫她梳理不良情緒,她的生日我會給她準備驚喜的生日禮物。
直到有一天,看到她費勁心思地討好另一個家庭條件特別好的人,把自己最好的東西分享給別人。人家假惺惺地接受她的示好,她也樂此不疲,下意識地把我忽略時。
那一刻我懂了,你對別人傾心的付出的友好,並不一定會被人用心珍惜的!於是我也開始平易近人,但是我會選擇下意識的選擇保持一段距離!誰不怕受傷呢?所以,我也需要保護好自己。
2、對人友好,是做人的基本修養
這裡必須我們要明確的一點就是。那些對你和善的人,是他們為人處事的基本修養,而有距離感則是因為他人獨立性格的形成。對你和善,這是因為他們本身家庭教養非常好,他們的為人非常有禮貌,這是受家庭或者學校學習的氛圍所影響的。這點非常好,畢竟待人接物有禮貌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所以,你才會發現這樣的人容易接觸。很難見到他們生氣,除非觸及他們的底線,不然從來都是待人友好禮貌。這種人在社會上也並不少見,這種修養和有金錢物質無關。有一些家庭雖然沒有錢,但是父母引導得好,本身就很有教養,所以他們會是這樣的性格!
3、待人友好,並不代表你和他關係平易近人
待人友好是別人做人的基本修養,千萬不要認為別人友善,就意味著你跟他們的關係更近了。你和他們依然是有一段距離的。他們這些人比較好接觸,最根本的原因是因為他們有教養。
但是這樣的人,他們有自己的目標和圈子,所以融入到你的圈子是並不容易、或者說不可能的的。所以,你會覺得明明待人如此友好,還是覺得和這個人有一些距離。從朋友的角度出發,他們不會隨便和一個人深交。和你的友好,也只是把你當普通朋友對待罷了。正是因為不會輕易深交的原因,所以你才會感覺和他們一段距離。
4、並不是每個人都值得深交
在這個複雜的社會環境中,不是每個人都值得深交!我想這句話適用於所有的人,一個人一輩子能有三兩個忘年交真的是非常優秀的了。如果你全部都是深交的朋友,這其實意味著你反而沒有真正值得信任、靠譜的好朋友。這是必然的,因為利益、方向、背景、現實等問題,註定不可能全部人都深交。
所以,那些和你有距離感的人,這是很正常的,因為他們非常懂得這個關於朋友、什麼人才值得深交的道理。你之所以認為每一個人都能深交,那只不過還是因為你涉世未深,吃的虧還不夠多。等你經歷多了,你就明白了每一個人都能深交這是根本不可能的。
結語
每個人所處的環境不同,接人待物的處事方法必然也不同。每一個人都是在經歷中不斷尋求自我保護,沒有什麼事情是可以一塵不變的,經歷的越多,故事也就越多,沉澱的也就越多。
人與人之間,「君子之交淡如水」就是這個道理!那些你儂我儂,熱情似火隨時嗨翻天,這種人際交往是不會長久的。這種友情只會在你得意時靠近你,失意時棄你而去。
保持一定的人際關係距離,不僅僅是個人素養,還有一定的文化內涵和人文哲理。保持拒絕,也是對自己不會輕易再受傷的基本保護!
文|結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關注 芷蘭小時光,共同探討生命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