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企業(簡稱:央企),作為中國國有企業,長期以來是中國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按照中國政府的國有資產管理權限劃分,中國的國有企業分為中央企業(由中央政府監督管理的國有企業)和地方企業(由地方政府監督管理的國有企業)。
廣義的中央企業包括三類:
一是由國務院國資委管理的企業,從經濟作用上分為提供公共產品的,如軍工、電信;提供自然壟斷產品的,如石油;提供競爭性產品的,如一般工業、建築、貿易。
二是由銀監會、保監會、證監會管理的企業,屬於金融行業,如國有四大副部級保險公司(中國人保、中國人壽、中國太平保險、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和國有五大銀行(建行、農行、中行、交行、工商銀行)及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 國家開發銀行。
三是由國務院其他部門或群眾團體管理的企業,屬於菸草、黃金、鐵路客貨運、港口、機場、廣播、電視、文化、出版等行業。
狹義的中央企業通常指由國務院國資委監督管理的企業。相對於其他一些國家來講,中國國務院國資委監管的範圍是比較窄的。
早在2003年國務院國資委成立之初,國務院國資委所管理的央企數量是196家,經過重組,至2014年1月,國資委直接管理的央企數量113家。加上保監會、銀監會、證監會直接管理的金融央企,一共為125家央企。
國資委下屬央企是什麼級別:
副部級或正廳級,也有個別正部級的,還有的是副部級單位一把手個人高配正部級。
中信集團是小平批准成立的正部級企業,國務院直屬央企是正部級,國資委管轄央企屬於副部級,國資委管轄的國企為廳局級(非央企,省級政府企業),中投集團是央企級別最高的企業,是國務院直屬機構,老總是為正部級,鐵路總公司也是正部級,而鐵路總公司前身為鐵道部,由於鐵道部的名聲敗壞,所以才把政府機構改為企業,但是現在中投集團地位僅次於鐵路總公司,所以正部級單位的央企只有中投集團、中信集團和鐵路總公司。
而國資委監管的53家央企(中石化、中國銀行、中石油等)為副部級單位,但是一把手不屬於國資委管轄,屬於中組部管轄,享有正部級待遇,而中組部是屬於國家副職,不屬於部級,省部級官員調動都通過中組部,國資委監管的其他6000家國企(非央企,省級政府企業)為廳局級,像北京國資委監管的華遠集團屬於北京地方政府的國有企業,任志強最多也只能算是廳局級幹部。
行業序號 所處行業 企業序號 企業名稱
1 核電(2) 1 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
2 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公司
2 航空航天(3) 3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
4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
5 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
3 船舶(1) 6 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公司
7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
軍工(2) 8 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
9 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
4 電子信息(1) 10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
5 石油石化(3) 11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
12 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
13 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
6 電網電力(7) 14 國家電網[微博]公司
15 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
16 中國華能集團公司
17 中國大唐集團公司
18 中國華電集團公司
19 中國國電集團公司
20 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
21 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
7 煤炭(1) 22 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8 通信(4) 23 中國電信[微博]集團公司
24 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
25 中國移動[微博]通信集團公司
26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
9 汽車(3) 27 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
28 東風汽車公司
10 裝備製造(4) 29 中國第一重型機械集團公司
30 中國第二重型機械集團公司
31 哈爾濱電氣集團公司
32 中國東方電氣集團有限公司
11 鋼鐵有色(4) 33 鞍鋼集團[微博]公司
34 寶鋼集團有限公司
35 武漢鋼鐵(集團)公司
36 中國鋁業公司
12 航運(2) 37 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
38 中國海運(集團)總公司
13 民航(3) 39 中國航空集團公司
40 中國東方航空[微博]集團公司
41 中國南方航空[微博]集團公司
14 商貿(4) 42 中國中化集團公司
43 中糧集團有限公司
44 中國五礦集團公司
45 中國通用技術(集團)控股有限責任公司
15 建築(1) 46 中國建築工程總公司
16 糧食(1) 47 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
17 投資(1) 48 國家開發投資公司
18 香港中資(3) 49 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
50 華潤(集團)有限公司
51 中國港中旅集團公司
19 核電技術(1) 52 國家核電技術有限公司
20 大飛機(1) 53 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
(本文內容由百度知道網友寂寞孤獨絕望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