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亡靈書〉》:死亡不一定是結束,而是追求重生的旅程

2020-12-23 靈林玖玖

真正的死亡是世界上再沒有一個人記得你。

這是獲得第90屆奧斯卡金像獎的電影——《尋夢環遊記》的經典臺詞。它說明了墨西哥亡靈節對死亡的認識:真正的死亡並不是醫生宣布的腦死亡,而是最後一個記得你的人離開了世界。

對於死亡,大眾普遍有兩種認知。

第一種認知:人死了,灰飛煙滅,什麼都沒有了。

顯然,墨西哥人對死亡的認知屬於第二種:人死了,將會去另一個世界。

至於什麼樣的世界,代表人類文明的四大古國則有不同的看法。

古印度的佛教根據死者生前的業力,或升入極樂世界,或墜入地獄;古巴比倫信奉多神教,死亡接受神的審判,該去哪就去哪;中國道教則認為死亡是一件自然的事,死者回歸元氣了,回歸大自然;而位於四大文明古國之首的古埃及人,對死亡的認知有點複雜,得慢慢地、細細地說說。

古埃及文明始於公元前5450年,止於公元639年,前後跨度長達6000餘年,對後世的古希臘、古羅馬、猶太等文明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古埃及人認為,死亡並不一定是結束,只要做好了準備,就可以重生。為此,古埃及人發明了兩樣東西:木乃伊和《亡靈書》。

木乃伊的製作方法屬於技術層面,想要探索古埃及死亡文化還是得從保留來的《亡靈書》入手。

國內對古埃及《亡靈書》譯註最值得信任的書籍,應該是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金壽福《古埃及〈亡靈書〉》。

金壽福教授,1991年赴德國攻讀博士學位,師從著名埃及學和文化史學家揚阿斯曼,2000年獲得海德堡大學埃及學博士學位。2012年獲得埃及政府頒發的埃中文化交流貢獻獎狀和獎章。

金壽福教授是世界上少數幾個能直接閱讀聖書字的人之一,而《亡靈書》正是用這種古老的語言——聖書字所寫。還有,金壽福教授選擇的是迄今為止最權威的譯本:當今研究古埃及文宗教領域的泰鬥——瑞士埃及學家賀爾農於1900年出版的《亡靈書》。

《古埃及〈亡靈書〉》全書由新版序、前言、導論、190篇的經文、名詞解釋、參考文獻、譯名對照和索引組成,書中還在相應的章節插入200餘幅象形文字圖片,美輪美奐,閱讀感極為舒適。

通過《古埃及〈亡靈書〉》這本書,讀者可以全方位地了解古埃及人為死亡所做的準備及其意義。

一、木乃伊:重生的生理準備

古埃及人死後九十天內,屍體就會被送往純淨之屋製作成木乃伊。木乃伊的最大作用是相對完好地保存屍體,防止屍體腐爛而消亡。

古埃及,就是現在的中東地區,一年四季太陽當空照,為木乃伊的保存提供了氣候條件。

木乃伊具體的製作方法:切開屍體,取出內臟放進四個罐子中。四個罐子的蓋子分別代表荷魯斯的4個兒子:依姆塞提,守護肝;哈皮守護肺;杜瓦姆太夫,守護胃;凱伯塞努夫,守護腸子。

空腔用椰酒和香料清理乾淨,用乾燥的泡鹼幹貯。浸泡七十日,再把內臟歸於原位,然後在屍身上塗上松脂、羊毛脂、臘等再用白色裹屍布捆綁,最後放入長方形或人形的棺材。

有時,木乃伊製作師會用石頭製作的呈蜣螂形狀的心臟代替。因為,古埃及人一方面相信蜣螂的繁殖能力強,具有重生的功能。另一方面則擔心在接受來世審判時,原心臟揭發主人生前犯下的罪惡,那麼將無重生的可能,而蜣螂形狀的心臟則沒有這個擔憂。

古埃及人為什麼要將屍體製作成木乃伊呢?

金壽福教授在《古埃及〈亡靈書〉》導論裡說,古埃及人製作成木乃伊不是目的,而是一種手段,理由有二。

其一,人們希望木乃伊能防止屍體腐爛,為死者的靈魂提供一個棲息之處。

其二,根據神話傳說,冥界之王奧裡西斯之所以能死而復生,正是因為他的妻子伊西斯將其屍體製作成木乃伊。

退一步說,古埃及人樸素地認為,人的屍體就像前一年收穫中留下的種子,如果屍體腐爛了,那麼,人就將腐爛的種子一樣,失去了重生的機會。

二、《亡靈書》:為靈魂的重生而戰

在古埃及人的認知裡,第一次死亡是生理上的死亡,第二次死亡是被冥界之王奧西裡斯主持,42個陪審神判定死亡,是真正的死亡,是永遠的消亡。

因此,想要獲得重生,至為關鍵的是通過奧西裡斯的來世審判。

可是,通往來世審判庭的路上艱難險阻,妖魔鬼怪出沒,死者必須過五關斬六將,披荊斬棘,所向披靡才有到達目的地。

為了順利闖關,死者生前就得為自己準備好《亡靈書》,或者死者家屬準備。這些文字最初由王室人員專用,是刻在金字塔內墓室和棺材上的銘文,逐漸被非王室人員盜用改編以後被抄寫在紙草上,連同裹屍布一起貼近死者。他們相信這些經文將發揮力量,幫助死者重生。《亡靈書》的經文主要作用如下:

1、歌頌諸神的大恩大德

在通往來世審判庭的路上,死者為了順利抵達,也要奉獻各種「彩虹屁」。諸神中權力最大就是奧西裡斯。因此,《亡靈書》第181篇的全部內容都是歌頌奧西裡斯,它是這樣開頭:

「奧西裡斯,你是冥界的主宰;奧西裡斯,你是那個神秘和隱蔽之地的君主。你的出現猶如拉神那樣輝煌。瞧,他(指拉神)來了,其目的是為了看到你,為了看到你美好的面容以後歡呼。」

註:拉神是指太陽神,古埃及人最崇拜太陽神。

2、恐嚇各種擋路的鬼怪

古埃及人認為死者是一個有力量的人,重生路上斬妖除魔是必須的。在第149篇,死者來到了冥界必須通過14個山頭的第7個山頭時,他這麼說:「……可是我知道你那裡有一條名叫雷拉克的蛇……你這條藏在蘆葦蕩裡的蛇,你這條張著血盆大口、眼睛射出火花的蛇,快縮回去吧,我要掐斷你的毒牙,我要讓你的毒液失效……」

死者說出藏有「雷拉克」的蛇時,已經知道了對方的底細,只要說出來,對方將不再構成威脅。

3、呼籲眾神引導和接納死者進入來世的祈禱

當一個人的力量太弱小時,死者就會求助於眾神,懇求眾神的幫助。《亡靈書》第1篇最後一段就是這樣:「啊,你們這些在奧西裡斯王國為死者打開大門和開闢道路的神,請你們給我的巴開道引路,以便我的巴順利進入奧西裡斯王國,並且再自由自在地在意出奧西裡斯王國……」

這裡的「巴」是精神和靈魂的綜合體。人死後,人的精神和靈魂就會化為巴,白天飛出墓室享受陽光和空氣,晚上回到墓室與主人相伴。在某些墳墓的壁畫裡,「巴」表現為一隻長著人頭的鳥。

4、促使死者復活的各種供品清單

古埃及人認為,一個人若想重生,必須有食物。通常,他們會在墳墓裡設一個供桌間,擺了祭奠死者的供品。

供品擺完之後,葬禮時由祭司念誦各種供品清單,旨在促使死者的復活。

在《亡靈書》第82篇有這樣的文字:「我確實擁有熱騰騰的麵包,在我在屬於我的女神哈託的棕櫚枝葉下面吃屬於我的麵包。哈託在布塞裡斯準備了包括麵包和啤酒在內的供品……」

《亡靈書》的內容遠不止以上幾種類型,鑑於篇幅,本文不再展開。

當死者通過千難萬險,到達來世審判庭。

荷魯斯引導死者走到天平前,天平的一端是女神瑪特羽毛,另一端是死者的心臟。如果死者生前善良,天平保持平衡,死者能順利獲得永生;如果死者生前作惡,天平就會傾斜,兇猛的野獸阿穆特就會吃掉死者的心臟。

通過審判的死者擁有了神性,可以像神一樣享受永恆的生命。

至於重生的死者將過上什麼樣的生活,《亡靈書》裡只說將到達一片「蘆葦蕩」,可能像生前一樣勞動、吃飯、睡覺,並不是升入極樂世界。

透過金壽福教授譯註的《古埃及〈亡靈書〉》,我們知道:雖然,死亡是一個強大的敵人,但是古埃及人製作《亡靈書》,希望通過它的指引戰勝死亡,達到永生。這股奮戰的力量,本身就對後世有強烈的感染力和巨大的激勵作用。

這是靈林玖玖原創,圖片來自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在古埃及知識也是力量?《亡靈書》裡的死亡「生意經」
    人們看到太陽落下又升起,便聯想到生與死這一終極哲學命題:人也像太陽一樣,死亡只是一個短暫的過渡,之後會迎來新的重生。於是,聖甲蟲就成了古埃及人崇拜的「聖物」,在喪葬儀式中頻頻出現,還創造出一位蜣螂頭人身的神明凱布利。
  • 古埃及 | 亡靈書
    以上譯本,選自阿九整理的《亡靈書》,原編32首,此處選取前21首。第1-20首選自錫金譯《亡靈書》(吉林人民出版社,1957),有少許文字更動。第21首選自飛白編《詩海》。(原注)「亡靈書」或譯「死者之書」和「死人的書」(有譯作「死書」的,不對),是人類遺留至今的最早的文學作品之一。
  • 《古埃及亡靈書》:要想成功通關打怪,獲得重生?這裡有一本秘籍
    當皇室成員離世,祭司為其做前面提到的一系列儀式,念誦加持經文(《金字塔銘文》),以保證他們可以順利重生。這些經文,就是《亡靈書》最初的形式。到了埃及的中王國時期(約公元前2055年~前1650年),《金字塔銘文》已不限於口誦,而是被刻寫於棺材內外,甚至配上相應圖案,更形象地指導死者的路線。此時《金字塔銘文》演變成了《棺材銘文》,開始被各地方權貴與官吏用於家族內部。
  • 古埃及的亡靈書,與山海經同為上古三大奇書,揭秘了法老轉世之謎
    作為關於來世咒語最完備的彙編,古埃及《亡靈書》為我們提供了研究古埃及人來世觀念的詳細依據:關於神、關於人,關於死亡、關於重生,關於神秘的咒語、關於世俗的生活,甚至關於「如何與神討價還價」…… 應該說,世上再沒有什麼資料,能比《亡靈書》更準確地表現古埃及文化了,因為其中的內容都來自於古埃及人自己的敘述!
  • 埃及亡靈書
    在凜冽之屋中,勝利者,請授我以食物,那些在死亡中與你同升的祝福的食品,並且讓我在那有陽光的田野上播種和收穫大麥和小麥,在幸福的草原上有一個家。」以上節選自古埃及宗教性經文《亡靈書》,也稱為「白晝通行書」。是記載在紙草卷上的文字。
  • 與現代人及時行樂截然相反的古埃及人世界觀——死後享樂
    好人進入來世獲得永生,而壞人則會迎來第二次死亡,即永遠的消失。神話是文化的一部分,會隨著政權的更迭而演化。法老們為了強調自己君權神授的特殊身份,這一次又將目光盯向了死神的位置。古埃及新王國時期,是奧賽裡斯崇拜的鼎盛時期,其突出表現就是由《金字塔銘文》和《石棺銘文》發展而來的《亡靈書》廣泛流行。《亡靈書》是古埃及人的萬人升天不朽指南,裡面是很多的祈禱文和咒語,目的是指引死者順利的到達永生。放在現在來說,就是人死後如何獲得永生的操作說明書。
  • 魔法,聖歌,咒語,永生——古埃及死者之書
    死亡,是這歡樂生活的終結者,在挑戰埃及人的完美觀念,可能不會有其他社會像埃及文明那樣在對抗死亡的事業上投入如此巨大的精力了,但他們對死亡 的看法也是複雜多變的:這是生命通向永恆的一種變化,也是追求極樂生活的機會。—但他們也用自己的想像為死後的世界添加了種種細節,其中的道路並非一帆風順,而是充滿了很多波折。
  • 沙漠死神和破壞神比魯斯的原型:古埃及死神阿努比斯
    古埃及對於死亡有著強烈崇拜,金字塔和木乃伊就是歷史遺留的見證。在古埃及人的觀念中,人的肉體會死亡,靈魂卻永生不滅。
  • 看過《木乃伊》系列電影的都知道,古埃及人為復活做好了充分準備
    死亡不是終點,埃及神話相信今生的死亡可逆通過2017年大火的電影《尋夢環遊記》,我們知道了一種奇特的關於死亡的認知——死亡不是真正的終點,遺忘才是。墨西哥人相信存在一個死後的世界,亡靈會繼續在那生活,而且每年的亡靈節還可以順著萬壽菊回來和在世的親人相聚。電影裡設定,如果一個亡靈被現實世界中所有的人都遺忘了,他才會真正地死亡。
  • 埃及陵墓發現《亡者之書》,從它所放位置,發現古埃及人犯了錯誤
    在古埃及,有一本供亡人使用的《死者之書》,根據它在陵墓中的擺放位置,考古學家們意外地破解了一個古埃及的秘密,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接下來讓我為您揭秘。(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人種,古埃及人創造了燦爛的史前文化。
  • 人生不能復生,靈魂卻能重生?木乃伊帶你探訪古埃及的神秘傳說
    而古埃及則完全不同,他們信奉人死還可以在陰間復生,人死並不可怕,而真正的「死亡」才讓他們感到恐懼。伊西斯女神哺育荷魯斯雕像古埃及人相信他們死後都會經歷奧西裡斯的審判,通過審判,將獲得永生的機會,而未通過審判,將會面臨第二次死亡,也就是永遠徹底的消失,形神全滅。
  • 看過《木乃伊》系列電影的都知道,古埃及人為復活做好了充分準備
    墨西哥人相信存在一個死後的世界,亡靈會繼續在那生活,而且每年的亡靈節還可以順著萬壽菊回來和在世的親人相聚。電影裡設定,如果一個亡靈被現實世界中所有的人都遺忘了,他才會真正地死亡。古埃及人認為:人有靈魂,人活著的時候靈魂住在體內,睡著的時候靈魂偶爾也會離開身體,這樣就產生了夢。人死之後,靈魂會去下界遊歷,這時候稱為亡靈,如果還能回來,人就可以復活。這種對於死亡的認識讓古埃及人產生了對冥神奧西裡斯的崇拜。傳說中神之子奧西裡斯被弟弟賽特殺死,身體分成了14塊藏在全國各地。
  • 死亡不是終結,而是重生的契機
    基於父母對死亡的恐懼,我也很少向他人提及這個隱蔽的部分。我曾天真的以為,只有我才有這樣的困惑以及這樣的體驗。直到在李侖老師的團體中,與大家討論「死亡」時,我才意識到,我並非特例,而是人類當中平凡的一員。因為,沒有一個人不曾與「死亡」打過交道,只不過是我對死亡還不夠了解罷了。
  • 遊戲王 當三幻神遇到了古埃及
    奧西裡斯的綠皮膚代表著反覆重生的能力 與希臘神話中宙斯、哈迪斯、波塞冬三兄弟抽籤決定統治領域不同,我們的奧西裡斯之所以成為冥王,著實不是出於自願,而是出於他弟弟沙漠與力量之神賽特的嫉妒心。 古埃及人據此稱法老在世的時候是荷魯斯,死後進入來生便成為了奧西裡斯。 然而奧西裡斯的戲份還沒結束。他在冥界的工作與古埃及人極為重視的「來生」概念息息相關。他們認為自然生命的死亡,不過是人生第一個階段的結束;如何進入第二個階段,也就是來生,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來生,就像天堂,那也是有名額限制的。
  • 古埃及看展攻略:10分鐘記住古埃及9大柱神!
    如果問最近廣東人排過最長的隊的是什麼,千萬不要回答是哪家新開的美食店,而是廣東省博物館的這個展——《尼羅河畔的迴響——古埃及文明特展》。《尼羅河畔的迴響——古埃及文明特展》許多小朋友在家長的陪同下,看著歷史文物,聽著語音講解,神情專注又十分可愛。
  • 木乃伊、埃及豔后…都在金沙古埃及展!春節去博物館看法老與神!
    如果要從古老的四大文明裡選出最神秘的一個,那一定非古埃及莫屬。從古埃及所有的文物、文獻和藝術作品中都能夠看出,古埃及人並不懼怕死亡,他們相信死後會到達另外一個世界,並可能在白晝返回世間。亡靈書正是幫助古埃及人「實現」這一願望的存在。
  • 從「黑人抬棺」中不得不了解的歷史知識:古埃及人墓葬中的棺文化
    之所以會有黑人抬棺這一"表演",那是因為在當地人們認為死亡並不是一件值得過分悲傷的事,他們把死亡當作是必然會發生的事,因此活著的人要用樂觀的心態去和死者告別。其實不僅僅是在加納,整個非洲大陸都有這種觀點。這樣的樂觀心態並非憑空出現,而是從非洲古代便是如此,古埃及可稱為其淵藪。
  • 陰曹地府四大判官的古埃及原型
    古埃及的地獄審判文化和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陰曹地府文化極為相似。古埃及人相信他們死後就會經歷陰曹地府的冥神歐西裡斯的審判,能通過歐西裡斯審判的,將獲得永生的機會,而未通過審判的,將會面臨第二次死亡。最初,這種今生來世不斷循環往復的思想只在王室之中代代相傳,後來才慢慢的在貴族、平民之中傳播開來,成為一種普遍的「崇拜信仰」。對來世說的篤信尤其反映在古埃及人盛行的亡靈書中。
  • 古埃及女性:從生命女神伊西斯到末代女法老
    伊西斯是古埃及最重要、最強大的神,掌握著死而復生的秘密,因此古埃及女性才有了超越時代的地位。即便是現在,這本書依然有著獨特的現實意義。房屋的守護神奈芙蒂斯(Nephtys)和象徵王權與生命的女神伊西斯(Isis),用雙翼環繞著奧西裡斯(Osiris),藉助生命之風使他戰勝死亡並重生。
  • 古埃及的神
    古埃及的神和女神是非常複雜的一個群體以及概念。隨著文化的演變,許多神和他們代表的含義也變化了。這裡是一些古埃及最著名的神和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