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聞一多「我實在不記得我什麼時候寫過歌」

2021-02-20 如鴻歲月

本文由「洪爺愛穿越」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否則與你死磕到底。


洪爺床頭有本書,聞一多所著的《唐詩人研究》,從中可知他最推崇的詩人就是杜甫,就是後來被郭沫若論證為「地主階級」的那個杜甫。

聞先生認為杜甫的生活是由「時間」構成的:

杜甫可以「沿著時間的航線,上下三四千年,來回的飛翔,他沿路看見的都是聖人、豪傑、忠臣、孝子、騷人、逸士,都是魁梧奇偉、溫馨悽豔的靈魂。」

我們通俗點解釋,就是聞先生認為即使是唐朝盛世也容不下杜甫這個高貴的靈魂了,他的身體是和可以與古代各種偉人「通靈」的,那些偉大的古人「在他的心靈裡活動,血脈裡運行」。

古語有云:「書中自有顏如玉」,洪爺不喜顏如玉,就是想要在書中找到穿越的辦法,最好能像杜甫一樣隨意「通靈」,畢竟杜甫這本事是聞先生發現的,咱決定穿越去採訪一下聞先生「通靈」的真諦。

於是,洪爺為了見聞先生不露怯,提前聽了一星期的《七子之歌》,決定先從這首歌開始聊起,幻想若自己再唱上兩句,說不定聞先生一高興就把咱當知己了。

洪爺見到聞先生後激動的問:「聽說您是大音樂家,您寫的歌詞我可喜歡了,我們全家都喜歡。我想問一個問題,您會不會去參見金曲獎?」

聞一多在美國芝加哥美術學院門前的留影

聞先生:「這個,我實在不記得我什麼時候寫過歌,你確定你說的不是聶耳或者冼星海?」

聽聞先生此言,洪爺汗流浹背啊,靈機一現,顫顫兢兢的唱了一句:「你可知麥兜不是我真姓••••••」

聞先生打斷了我:「你的發音不對,那叫MACAU,它怎麼會變成歌詞的我不知道,我只能告訴你那是我1925年3月在美國留學期間創作的一首組詩,共七首,所以叫《七子之歌》。詩詞大意就是講澳門、香港、臺灣、威海衛、廣州灣、九龍、旅大是我們祖國母親的七個孩子,他們陸續被那些強盜國家佔領,我知道他們心裡很苦,我用詩歌感受了他們的苦」

洪爺:「您剛才說的旅大是哪裡?是旅順和大連兩個地方的合稱嗎?」

聞先生:「不要打斷我,歷史都不懂就自己問度娘。我要表達的是感情,我既國家的感情,你理解嗎?你是沒有體會的,你無法理解我們出生在動亂的年代那一代人,我們一生下來就面臨著國家的動亂、改朝換代,我們懂事的時候就天天害怕國家分崩離析、被列強奴役,我們努力學習、我們慷慨激昂,是因為我們感同身受啊,我們明白只有國家強大才有自己的生存之道。如今你們這些年輕人就會一天到晚只會亂罵政府,動不動就說國外的月亮的是圓的,還學什麼普世哲學,拜託,先學會什麼是哲學好不好?先知道什麼叫帝國主義、列強好不好?他們七子就像沒親媽的孩子嗎,被割走幾十年,任後娘欺辱,被別國扔石頭。沒媽的孩子像根草,你能想像他們的心總在流血嗎?」

我們都知道聞先生是一位慷慨激昂的演說家,他一講起來臉漲的通紅,洪爺只有聽的份,之前的採訪筆記全都被打亂了,不知道再問什麼了?

想起最熟悉的一首聞先生的詩叫《死水》,就問這個死水···


洪爺:「聞先生,《死水》也是在這個時候寫的嗎?我看到南京著名的秦淮河在十多年前也像臭水溝一樣,就像你寫的那樣,水被綠苔遮蔽了本色、水面上冒著泡沫、還有嗡嗡作響的蒼蠅和蚊蟲,揮之不去的惡臭•••••

可你怎麼能想到用這麼多唯美詞彙來形容這種噁心的臭水溝?」

聞先生詩意大發,親口讀了一遍他的《死水》

「•••••••

讓死水酵成一溝綠酒,

飄滿了珍珠似的白沫;

小珠們笑聲變成大珠,

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

聞先生接著講:「我這也是對祖國恨鐵不成鋼啊,魯迅那哥們說,不在沉默中生存,就在沉默中死亡。我那時候和魯迅關係不好,他差不多就點名道姓的罵我了。就是我們新月派寫詩開club的時候,他罵我們是奴才,還拿紅樓夢裡面的焦大比喻我們。他覺得我們的詩太隱晦了,是在向國民政府撒嬌,不若他寫文章的血淋淋有氣勢,就算是我把母親比喻成死水,他也覺得激不起血性。後來我就不恨他了,抗戰爆發後,我也開始後悔自己寫的詩太隱晦了,不如魯迅尖銳,他逝世九周年的時候我還去演講的,講了我多年的心裡話,你要是願意可以抄來看看。」


新月派另一個核心人物徐志摩

洪爺:「我原來寫了一篇文章就叫新月派是一個貴族club,了解到你和徐志摩等人都是歐美留學派,你原本出國留學是學畫畫的吧,後來為啥就改行了呢?」


聞先生:「我一直沒有放棄書畫啊,我不是還在給自己和兄弟們的書畫封面和插圖嗎?1922年我就去了芝加哥藝術學院習美術,回國後發現賣畫不能餬口,連工作都不好找,我就只好教授文學、外語、古詩詞,誰讓我是學貫中西呢?你小時候應該聽過一句話的,我是一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

洪爺:「我也想哪裡需要哪裡搬,可我搬過去只能墊桌角啊。」


聞先生沒理我,繼續說:「幸好我會畫畫,剛回國那幾年日子還好過,抗戰爆發後什麼都變了。1937年「七•七」事變後不久,北平及其門戶天津相繼失陷,國民政府決定將北大、清華、南開三所中國一流大學合併成臨時大學,在長沙建立西南聯大的前身長沙臨時大學,開學一個月後,因戰事緊逼,危及衡山湘水。1938年2月臨時大學遷往雲南昆明改名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我們和學生分為三個部分從湖南進入昆明,一部分乘車,一部分坐船,我和10位教師200多名學生步行3500華裡最後一批到達。我們給自己的隊伍起名叫湘黔滇旅行團,歷時2個多月,我們一路雖苦,但看遍中國內陸的山川大河,那時候可玩不起相機啊,幸好我會畫畫啊,畫了很多素描。」

聞先生很開心的把他的速寫展示給我看,只顧著炫耀山川的美,也不再談當年路上的苦。


聞先生繼續說:「後來到了昆明日子也不好過啊,雲南昆明物價一度髙於全國,幣值劇貶,我家孩子還多,吃飯的人也多。大學教授是沒有幾個錢的,工資還不夠買米的,孩子餓的哇哇亂叫,我的很多同事靠寫字鬻書賣兩個錢,有些教授老婆還去陪那些美國大兵跳舞貼補些家用。這時候我只能拋棄古典文學的研究,努力鑽研另外一項新的技能——金石篆刻。昆明鄰近產象牙地區,那裡的人喜歡欣賞收藏牙章。我以前雖然也治過印,無非是石章為主,而治石與治牙畢竟不同。我剛開始做牙章的時候,一天都刻不好一枚,以至手指都磨爛,為了吃米飯也只能忍痛堅持了。」

1944年,左1朱自清,右2聞一多

聞先生一遍說,一遍拿出一份舊報紙,「這是我當時治印的廣告」

洪爺費勁的讀上面豎排繁體字:

「浦江清為擬短瞥,梅貽琦、蔣夢麟、熊慶來、楊振聲、唐蘭、朱自清、沈從文、羅常培、馮友蘭、陳雪屏、潘光旦、姜寅清等十二人具名代定《聞一多教授金石潤例》,其短皆云:『秦璽漢印,攻金切玉之流長;殷契周銘,古文奇字之源遠。自非博雅君子,難率爾以操觚;儻有稽古宏才,偶點畫而成趣。浠水聞一多先生,文壇先進,經學名家,辨文字於毫芒,幾人知已;談風雅之原始,海內推崇。斷輪老手,積習未除;佔畢餘閒,遊心佳凍。惟是溫馨古澤,徒激賞於知交;何當琬琰名章,共榷揚於藝苑。黃濟叔之長髯飄灑,今見其人;程瑤田之鐵筆恬愉,世尊其學。爰綴短言為引,聊定薄潤於後。』」

基於多數朋友穿越的經驗不多,洪爺簡單的翻譯一下:黃濟叔為明代刻印名家,其人美髯飄拂,所以喻聞先生之風度;程瑤田乃清代經學名宿,兼精篆刻,用以比擬聞先生的手段。

聞一多治印


這篇文除了這些形容詞外最重要的是「潤例」—— 就是價格。以當時貶值十分可憐之幣值計算,石章每字一千二百元,牙章每字三千元,邊款每五字作一字計,也就是全家勉強夠吃了。

洪爺謝了聞先生回到家,掂量「潤例」二字,想想以前的人物無論買字賣畫,總是請大家訂價格,像聞先生的地位,自有十幾位學士人物一起定價,而現在的書畫家漫天要的價格都是誰定的?

Ps: 本文歷史資料來源於《民國美術辭典》,關注「如鴻歲月」後回復「新月」可看咱們的舊文為什麼說新月派是一個貴族clup?

喜歡本文可點擊右上角按鈕「分享到朋友圈」。關注本微信公眾號,可搜索「如鴻歲月」,或掃描微信二維碼,亦可點擊右上角按鈕選擇「查看公眾帳號」。

如鴻歲月團隊是一個的民間團體,致力於收集、考證歷史影像文獻20餘年。我們認為收藏歷史影像固有文物保護的目的,但更重要的意義保護在於文化的傳播與傳承,為了實現這一意義,團隊目前已經編撰完成多套大型歷史書和工具書,其中《民國美術辭典》已編撰20餘年,出版後將填補中國近代美術史料研究領域的部分空白,《人民的勝利》大型歷史圖典已被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列為2014年代表選題。

「洪爺愛穿越」是如鴻歲月的副主編,希望利用此公眾號在枯燥的史料研究之餘,重新尋找最真實的自己和最鮮活的生活。我們秉承撰寫辭典的嚴謹態度,承諾不造謠、不傳野史,只告訴你有出處,有歷史照片可以佐證的歷史。關注本公眾號後回複數字可查看洪爺愛穿越的各種原創文章,如:回復「一條」可回看「一條微信認識某某」系列,齊白石、張大千等。

相關焦點

  • 聞一多發人深思的詩,開頭一句便是:我不騙你,我不是什麼詩人!
    大家都知道,最近聞一多挺火的,為什麼火呢?因為大家又再一次重溫了他的七子之歌,無不感嘆他的才華,讓人讀完,感覺就是兒子在呼喚母親一樣,母親在呼喚兒子一樣,是那麼的深情,那麼惹人淚下。特別是那首七子之歌澳門篇,這首歌記得我們讀小學時候,就唱過,是的,所以腦海裡特別深刻,「你可知媽港不是我的真名姓?我離開你的襁褓太久了,母親!」
  • 當「聞一多」遇到「弗雷德裡曼」的《流浪者之歌》
    如果它來了,不遲疑不惶恐,如果它不來,不焦急不抱怨,因為奇蹟其實一直在你的生命中不被注意的發生著,因為最大的奇蹟就是你自己。所以,選了聞一多先生的這首《奇蹟》送給大家,也送給我自己。1931年,已經「三年不寫詩」的聞一多,突然在《詩刊》創刊號上發表了一首詩歌,這就是《奇蹟》。
  • 《七子之歌》膾炙人口,除了聞一多的才華,還因神奇的音樂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離開你太久了,母親……」來源:袁新雨澳門回歸時,聞一多詩作《七子之歌·澳門》改編的這首歌打動了無數人。也讓聞一多這組此前不那麼受重視的詩歌作品進入了人們的視野。《七子之歌》組詩包括「澳門」「香港」「臺灣」「威海衛」「廣州灣」「九龍島」和「旅順·大連」七篇,根據聞一多於1925年寫給梁實秋的信函可知,這組詩歌於3月的某個夜晚「草成」。當年5月,聞一多便登上了回國的輪船。6月,聞一多便抵達上海,結束了三年的留美學習,實現了他在《七子之歌》每一篇最後都反覆吟詠的那句「母親,我要回來,母親」。
  • 聞一多很著名的一首詩,揭露了當時中國黑暗的社會現實,一唱三嘆
    聞一多,我們小時候就聽過他的大名,特別是有一首歌,唱道現在依舊經久不衰,這首歌便是《七子之歌》,這首歌,在讀小學時候,我們唱的都很感動,都能隱約感到兒子們都在痛哭,想要回到母親的身邊,寫的是驚天地泣鬼神,讓人讀完,心在滴血,也想哭泣。
  • 讀詩一周:聞一多《叫賣歌》
    我可是寫情詩的聞一多啊!不信你看:    「我把這些詩寄給你了,    這些字你若不全認識,    那也不要緊。    你可以用手指    輕輕摩著他們,    象醫生按著病人的脈,    你許可以試出    他們緊張地跳著,    同你心跳底節奏一般。」
  • 周杰倫問劉德華:為啥不唱我寫的歌?劉德華的回答太實在
    周杰倫問劉德華:為啥不唱我寫的歌?劉德華的回答太實在 其實很多人都覺得周杰倫太過於幸運,當然大部分的人都覺得周杰倫是非常有才華的,但是周杰倫也曾經有過低谷期,他在走紅之前就寫過很多的歌,但是當時沒有人看好他,更沒有人提拔他,所以這時候的周杰倫正好缺一個伯樂
  • 聞一多和《七子之歌》!
    聞一多在到美國留學時,各地的閱歷令他在留學期間心感悲憤,終在1925年將其愛國滿懷寫下《七子之歌》組詩,以寄愛國、思國之情。詩人以擬人的手法將這七處「失地」比作遠離母親懷抱的七個孩子,用小孩子的口吻哭訴他們被迫離開母親的襁褓,受盡異族欺凌,渴望重回母親懷抱的強烈情感。寫作這組詩篇的時候,正值聞一多在紐約藝術學院留學期間。
  • 專訪過幾十位明星寫了幾百篇八卦之後,我想給讀者寫一封家書
    娛記生涯裡,先後供職過幾個平臺,從普通編輯做到主編,並沒有用太長的時間。去年創辦了「妙人SHOW」,從此成為自媒體大潮中的一葉小舟。我從入行開始做藝人專訪,少說也採訪了六七十位大大小小的藝人。很快我發現行業內所謂的「專訪」,各平臺水平參差不齊。大多數是匆忙膚淺的交流,甚至有的不過是工作人員給的宣傳文字,根本不是採訪,何談「專」?何談「深度」?
  • 聞一多創作的「七子之歌」見證了澳門回歸,也見證了中國崛起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離開你太久了,母親……但是他們擄去的是我的肉體你依然保管著我內心的靈魂三百年來夢寐不忘的生母啊請叫兒的乳名,叫我一聲「澳門」……這首由聞一多先生所創的《七子之歌》,想必早已經感動了許多人。
  • 港星專訪 | 向雪懷:「我寫過千首歌,全部都是我的寶寶」
    點擊收聽採訪片段:「我寫了過千首歌,全都是我的寶寶」2016年8月,向雪懷2016年「一生中最愛」作品演唱會在香港紅磡體育館進行。向雪懷欣慰的說:「我寫了過千首歌,全都是我的寶寶,之後託付給歌手去養大,廣傳世界,流傳萬世,這就是香港保育文化。」
  • 專訪ELISA:我的最愛是Macross《愛,還記得嗎?》
    ELISA:我高中時去參加一個模特的海選,最後對評委說「我想成為歌手」,後來就成了歌手。原本我從三歲開始就學習彈鋼琴,但是唱歌方面當時完全不清楚,是在出道之後才開始鑽研的。JPbeta:聽說ELISA小姐喜歡歌劇,那這方面對ELISA小姐有著什麼樣的影響呢?
  • 專訪戴佩妮:我的歌就是我的生活 結婚要靠感覺
    但是這一次我帶來只是很純粹的一場演出,類似於我的朋友們來我家聽的一場音樂會。一場大的演唱會你不需要說太多的話,也不需要有什麼好笑的橋段,但是音樂會和歌迷的距離非常近。而我又是那種很好客的人,歌迷朋友來我家的話,為了避免大家覺得悶,我會想辦法逗大家開心,很近距離地告訴大家說這首歌是為什麼而寫。
  • 湖北人聞一多被害那晚,發生了什麼?
    聞黎明:《聞一多傳》涵蓋了聞一多的各個時期、各個階段,比如他早年家庭生活、人生經歷等。我曾把部分書稿給我的叔祖、聞一多弟弟聞家駟審閱,他看後說其中4/5的內容都不知道。    讀+:在您眼中,祖父聞一多是怎樣一個人?
  • "榮浩啊,你再給謙謙寫首歌唄!"然後我就給他寫了首醜八怪...
    不是,其實那首歌我確實很早寫出來了,但是最開始不是給謙謙的,是一個我的好朋友,但是之後呢,他轉行了,成為了一個商人,所以這首歌也就在那裡放了很久,然後有天薛之謙就剛好看到了,就跟我這個朋友要歌,這首歌對我朋友來說意義也蠻重大的,所以就不想給他,然後就給我打電話說:榮浩啊,那個要不你再給謙謙寫首歌吧!然後我就給他寫了醜八怪這首歌。
  • 那些年,周杰倫為蔡依林寫過這些歌.
    提到蔡依林,很難讓人不提起現在已然成為奶爸的周杰倫,當年的雙J戀成為一時佳話,兩大天后的合作也是一度成為熱點。周杰倫為蔡依林寫過不少歌曲,同時也合唱過,在演唱會合作過等等。周杰倫為蔡依林寫的歌,首首經典我會亂說?
  • 抖音還記得你答應過我不會讓我把你找不見是什麼歌 《西海情歌...
    抖音還記得你答應過我不會讓我把你找不見是什麼歌 《西海情歌》歌聲太美時間:2018-06-14 13:0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抖音還記得你答應過我不會讓我把你找不見是什麼歌 《西海情歌》歌聲太美 抖音還記得你答應過我不會讓我把你找不見是什麼歌 據悉這首歌的歌名叫做《西海情歌》,
  • 聞一多高孝貞:婚前無愛,婚後熱戀,柴米油鹽25年,責任孵化愛情
    徐志摩看了非常興奮,說聞一多「三年不鳴,一鳴驚人」,還寫信給梁實秋說,此詩是他幫聞一多擠出來的。梁實秋在《談聞一多》中說:「志摩誤會了,以為這首詩是他擠出來的……實際是一多在這個時候在感情上吹起了一點漣漪,情形並不太嚴重,因為在情感剛剛生出一個蓓蕾的時候就把它掐死了,但是在內心裡當然是有一番折騰,寫出詩來是那樣的迴腸盪氣。」
  • 不滿包辦婚姻,聞一多提出結婚不祭祖不拜堂,還故意不洗澡不洗頭
    民國才子多外出求學,父母擔心他們只顧學業,誤了成親的好時候,便早早開始為他們物色妻子。 胡適外出求學之前,母親為他定下江冬秀;徐志摩出國留學之前,父母逼他與張幼儀成親。到了聞一多這裡,不過八九歲,就被父母定下了娃娃親。
  • 貳佰專訪:我也不知道民謠是什麼
    淘漉音樂:你有三首歌分別對應三位好朋友,《以夢餵馬》裡的王餵馬,《嘿,抬頭》裡年長的老友,《像白雲一樣》裡的堯十三,是什麼促使你寫下這幾首歌?貳佰:好多歌都是。我平時喜歡觀察,有的人說一句話或一個行為,我都會有挺深的印象,有的時候也能打動我。我就想著把這些都放在歌裡面。
  • 聞一多的婚戀觀:一生只愛一個女人,這是男人的責任和擔當
    聞一多走了一條截然不同的路,詮釋了什麼叫男人的責任和擔當,當然他也收穫了真愛,歷久彌堅。 婚禮前一晚,躲在書房給好友梁實秋寫信:「我此生只肯以詩為妻,以畫為子。」新婚蜜月,寫下一篇兩萬多字的論文《律詩的研究》,以此明志。 蜜月一結束,開籠放鳥,聞一多歡快地回到清華讀書。「新家庭是一把鐵鏈,捆著我的手,捆著我的腳,捆著我的喉嚨,還捆著我的腦筋;我不把他擺脫了,撞碎了,我將永遠沒有自由,永遠沒有生命……世界還有什麼留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