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劇和電視劇,線上線下標準如何統一

2021-01-08 大眾生活報

  熱播網絡自製劇《花千骨》。
  資料圖片

剛剛結束的全國兩會上,網劇內容審查標準和機製成為不少代表、委員熱議的內容。就在兩會召開前不久,熱播網劇《上癮》被主管部門要求全網下架,此前,網劇《太子妃升職記》《盜墓筆記》《心理罪》《探靈檔案》等網劇也經歷了同樣遭遇。有人唏噓政府的管理不利於產業發展,也有人呼籲對近年來屢屢踩線、打擦邊球的網劇應該加強內容審查,做到與電視劇「線上線下標準統一」。網劇和電視劇的內容審查標準與機制,到底能不能一碗水端平?

在資本追逐中打擦邊球

日前舉行的全國電視劇行業年會上,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網絡視聽節目管理司司長羅建輝表示,網劇目前存在的問題是製作粗糙、精品比較少、跟風嚴重、部分題材把關能力明顯不足,造成惡劣影響,「故意打擦邊球」現象嚴重,有意衝擊底線。有些劇的導向明顯背離主流價值觀,低俗化傾向突出,創作者主觀意識媚俗。他提出要加強對網劇的管理,雖然具體細則尚未出臺,但他提到的「線上線下標準統一,電視不能播什麼,網絡也不行」,一時間使網絡劇的審查尺度問題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

行業內外的爭議不絕於耳,即使在剛剛結束的全國兩會上也可以聽到代表、委員們關於網劇內容審查的意見和建議。有人認為網絡劇的審查標準過低,已經成為思想藝術領域的管理漏洞,因此,包括《羋月傳》導演鄭曉龍在內的一些專業人士都呼籲「網劇、電視劇應審查一致」;也有人認為網劇與電視劇的製作、播映機制及受眾結構均有顯著區別,如果嚴格按照電視劇標準審查網劇,將會遏制產業的發展。

2011年以來,用「井噴」來形容網劇在國內從無到有、再到繁榮的過程並不為過。據羅建輝介紹,我國2013年生產網劇200部800集,2015年則達到805部12000集,現象級作品增加,產業鏈在延伸和融合發展,付費比例明顯提升,佔比達受眾的17%,年輕一代的觀看習慣正在改變,專業製作機構和人才都在往該領域流動,熱門IP成為網劇富礦,而且圍繞一個IP可以不斷開發盈利,廣告投入增速達50%以上。「這種高增長是我們以往影視行業不可能出現的,特別是手機端未來的發展將更加迅猛,這引起了我們的高度關注。」羅建輝說。

專門從事網劇數據監測的機構骨朵傳媒,將網劇按照體量及播放量分為A級、B級和C級:A級點播量1億以上,B級1000萬到1億之間,C級1000萬以下。「我記得2014年的時候,A級劇一共有29部,總的點擊量在93億左右。2015年,A級劇達到了51部,總的點擊量在229億左右,增長速度遠遠超過了我們的預期。尤其是2015年還出現了一個新的級別現象,就是包括《暗黑者2》《執念師》《花千骨》等9部網劇的點擊量超過10億,這些所謂的A+劇有很大的投資、高水平的製作,還有大咖加盟,並且在市場上的影響力非常大。」骨朵傳媒執行長王蓓蓓說。

哪裡有市場利益,哪裡就有資本的追逐。為了吸引眼球、提高點擊率,一些內容低俗的網劇也隨之進入市場。2014年,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完善網絡劇、微電影等網絡視聽節目管理的補充通知》,針對微電影、網絡劇等網絡視聽節目在節目內容、製作資質等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嚴格把控。其間,搜狐自製劇《屌絲男士》《整垮前男友》,微電影、微劇《綠茶妹》《上位》等都曾遭下架。但內容審查管理問題仍然沒有得到根本解決,在踩著底線打擦邊球和追求較高的思想藝術水準之間,管理和創作的掣肘到底在哪裡?

傳統管理機制面臨新課題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和移動終端的發展,視聽節目在不同平臺和終端的播出成為必然趨勢,這也對不同終端的內容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戰——過去,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視劇管理司主管電視劇的內容審查,如今,電視劇不僅要在電視臺播出,還要在網絡平臺播出,電視劇管理司是否具有相應審查管理權限?過去,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網絡視聽節目管理司負責對在網絡平臺上播出的視聽節目的管理,國家網絡信息辦公室也履行相應管理職責,如今,臺網互動漸成趨勢,優質網劇也得以在電視臺播出,網劇在電視臺的審查又如何完成?

同樣的內容,在傳統播出平臺不可以播出,在新媒體渠道則可以廣為傳播,這樣的錯位一定不是一個國家視聽節目管理的初衷和出發點,更不可能是內容管理的理想狀態。新的形勢下,政府部門之間能否實現交叉管理?不同平臺的管理機制能否理順並獲得公平?不得不承認,現行管理機制面前,許多問題都有待解答。

電視劇和網劇內容審查的區別究竟在哪裡?

根據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頒布的《電視劇內容管理規定》,我國電視劇的內容審查實行「專審」制,即國產劇、合拍劇、引進劇均實行內容審查和發行許可制度,電視劇只有事先通過內容審查並獲得發行許可證,才可以在電視臺播出。電視劇審查的責任主體是國務院廣播影視行政部門設立的電視劇審查委員會和電視劇覆審委員會,及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廣播影視行政部門設立的電視劇審查機構,與此同時,承擔內容審查職責的人員還須是「有較高學術水平、良好職業道德的專家」。

與電視劇內容審查相比,網劇內容審查的行政色彩明顯要弱得多,尺度也較為寬鬆:相關要求規定,網絡劇的內容審查屬於「自審自查」,從事網絡劇、微電影等網絡視聽節目播出的網際網路視聽節目服務單位,「應具有滿足審核需求的經國家或省級網絡視聽節目行業協會培訓合格的審核人員」「應組織3名以上審核員進行內容審核,審核一致通過後由本單位內容管理負責人覆核、籤發」。而業內人士指出,自審機制很容易使網站在商業利益面前有意或無意地放寬審查尺度,從而使網劇屢屢踩線或打擦邊球,觀眾對網劇和電視劇在內容上的差異化感知就油然而生。

「實際上,網劇和電視劇在內容審查的標準上並沒有什麼不同,同一個體制下,電視臺不能播的網絡上本來也不能播,這應該是一種行業自覺,只是因為機制不一樣,電視劇審查具有更多行政強制色彩,網劇審查更多依靠網站自律,就給了一些網站鑽空子的機會。」優酷土豆自製劇中心總監袁玉梅曾經在傳統影視行業工作8年,在她看來,對網劇內容審查標準和尺度的把握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一些網劇之所以「踩雷」,除了利益驅使下的僥倖心理,一定程度上也是由於從業者經驗不足,對審查標準不夠敏感。仔細分析近期遭遇下架危機的幾部網劇,《太子妃》涉及道德風化,《無心法師》《探靈檔案》涉及封建迷信,《心理罪》《暗黑者》涉及兇殺暴力,《盜墓筆記》涉及違法犯罪,無不是傳統影視劇的「雷區」。

產業發展不能靠踩線

與高速發展的移動網際網路一樣,網劇的主要受眾群也偏向年輕。據騰訊旗下的企鵝影業副總裁方芳介紹,騰訊視頻的主要受眾是16—28歲的年輕人,這也是在騰訊視頻上觀看網劇的主要群體。為了吸引這一部分觀眾,視頻網站推出的網劇必須在內容題材上下足功夫,頗受年輕人喜愛的青春、愛情、玄幻等題材自然是項目開發的重點。

羅建輝則表示,2011年國內網劇剛剛開始活躍之時,管理部門曾考慮以廣播影視作品的標準來規範網絡自製視聽作品,但考慮網際網路是新生事物,便決定以創新性的試行規定來進行管理,即讓有資質的網站根據規定自審自查,如果自審沒有問題,但是播出後通過24小時不斷監看和群眾舉報發現有問題,則責令下線修改,經審查後再決定恢復上線與否。但資本的自律顯然並不令人樂觀,也正是因為這樣,今年全國電視劇行業年會上,主管部門對「線上線下標準統一」的強調,才被行業內外視為管理收緊的信號,也被不少人視為史上最強的網劇內容審查標準。

網劇內容審查權是否將交由政府?其行政化色彩和強制性是否會加強?對於新的管理細則,業界揣測不一,但總體仍保持樂觀態度。

「政策固然是一種限制,但限制其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讓整個行業的競爭變得相對公平。如果沒有限制,從業者的自律恐怕也很難有效,大家什麼都可以拍,那就只會在一個無序的環境中競爭。所以,政策肅清的環境其實是一個讓從業者自我約束和提升的機遇。」優酷營運長朱向陽說。

袁玉梅則表示,在網劇市場尚不成熟的時候,可能有一些網劇會因為各種踩線和擦邊球吸引眼球、佔得先機,但隨著市場逐漸成熟,尤其是趨於飽和的時候,譁眾取寵的伎倆和踩線試水的僥倖心理就不再有用,真正能贏得觀眾和市場的只有節目自身的實力。「所以我覺得網站不應當去利用審查機制上那點尚可游離的尺度和監管漏洞,去做那些在市場上苟且盈利的內容和題材,而是應該努力去關注任何平臺、任何時候都適用,更適合現在的年輕人、適合網際網路受眾的內容和題材,這才是真正有利於產業發展的關鍵。」

編輯:

相關焦點

  • 線上線下統一標準或成網劇拐點 下一步走向何方?
    原標題:線上線下統一標準: 網劇下一步走向何方?   線上下線統一標準,意味著網絡劇或迎來發展歷程中的一個重要拐點。資料圖片   在網絡廣告大幅增長,電視廣告下降,網劇走紅,甚至有時搶了電視劇風頭的背景下,2月27日上午,在2015年全國電視劇行業年會上,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網絡視聽節目管理司司長羅建輝表示,總局將加強網劇監管,加強網劇全流程管理,在維持自審自播的模式下,審核標準要和電視劇一樣,電視不能播的,網絡也不能播。   中午此信息迅速傳遍網絡,在社會上引起極大反響。
  • 線上線下標準統一 《餘罪》下線網劇口子再收緊
    網劇和電視劇一樣,逾越規定必會被限制。圖為《滅罪師》劇照。  近日,在愛奇藝播出的《餘罪》、《滅罪師》,在騰訊視頻播出的《暗黑者2》均下線。  這是繼年初《太子妃升職記》、《無心法師》、《上癮》等網劇,在相關平臺「優化處理」或徹底下架後,今年第二批下架整改的網劇。政策收緊早有苗頭,早在2月召開的全國電視劇行業年會上,廣電總局網絡視聽節目管理司司長羅建輝曾表示:線上線下標準統一。「電視不能播什麼,網絡也不行。」
  • 電視劇通則:線上線下一個標準,早戀同性戀都不能拍
    深圳晚報訊 據騰訊娛樂報導,新出臺的《電視劇內容製作通則》曝出,該通則規定,電視劇製作機構應積極製作通則中倡導的內容,不得製作通則中禁止的內容。線上網劇將與線下電視劇統一標準,接受廣電24小時不間斷監看。 該通則規定,電視劇製作機構應積極製作通則中倡導的內容,不得製作通則中禁止的內容。
  • 總局加強網絡劇全流程管理 落實線上線下一個標準
    原標題:網絡劇審核將落實線上線下一個標準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將進一步加強網絡劇全流程管理,落實內容審核線上線下標準統一的要求,電視不能播的,網絡也不能播。這是2月27日上午在京舉辦的2015年全國電視劇行業年會透露的消息。
  • 好劇不分線上線下,國人追劇水準已達高點!入圍白玉蘭,必須贊
    它們將同線下年度爆款劇《小歡喜》《在遠方》《安家》等同臺競爭。作為業界公認的電視劇創作風向標的白玉蘭,讓以上爆款好網劇入圍,可謂眾望所歸,也體現出了白玉蘭獎的創新和與時俱進。線上網劇與線下劇同時起跑競爭,也顯現出國人追劇的水準從線下蔓延到了線上,觀劇水準堪稱高點。
  • 實體店如何結合線上線下營銷?
    對於實體店的客人,也要讓他們知道自己在網絡上有做。廣發名片讓老客戶帶新客戶,朝著訂單量不斷前進,只要你的產品有市場,那麼加上你的用心經營。一定可以做好。圖片來自網絡第一、用戶受線下營銷觸動而來到線上搜索時,大部人是以公司的名稱或產品名稱為關鍵詞進行搜索。
  • 疫情期間培訓學校如何線下轉到線上,轉化線上教育需要注意什麼?
    疫情期間,很多線下輔導機構遭受到了毀滅性打擊,轉型勢在必行!但是對很多輔導機構來說,線下轉移線上哪裡是那麼容易的事情?認真思考了應對策略之後,我在初三的時候就開始和各培訓學校的校長聯繫預案措施——如何將線下的課程轉移到線上。當時我們緊急聯繫到了淘寶發貨最快的商家,訂購了一批手寫版,剛好在初六上班的時候到貨,然後開始試用設備,之後開始備課、磨課,只用了9天的時間我們整個線上課程轉化率達到了80%以上。
  • 綜藝節目線上線下統一標準 選秀節目不得設「買投票」環節
    原標題:《網絡綜藝節目內容審核標準細則》出臺 綜藝節目線上線下統一標準選秀節目不得設「買投票」環節 2月21日,在廣電總局網絡司的指導下,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聯合愛奇藝、優酷、央視網、快手等視頻網站,發布了《網絡綜藝節目內容審核標準細則》(以下簡稱《細則》)。
  • 《神探蒲松齡》定檔2019春節檔,愛奇藝和耀萊打通線上線下新玩法?
    我們可以看到,通過愛奇藝影業和耀萊影視的強強聯手,雙方將全方位打通線上線下影視、平臺和放映終端等各方面資源的流通,最終讓影片實現票房收益和價值最大化。那麼,愛奇藝和耀萊影視將如何以全新手法打造這一經典故事,又將如何打通線上線下資源流轉新玩法呢?
  • 線上線下同價後 家電市場將如何變化?
    由於線上銷售平臺的經營模式具有統一倉儲,減少中間商等環節的特點,可以消減不少經營成本,而其藉助龐大物流體系又能節省一定程度的物流成本,層層計算下來可以攤薄不少成本,反應在售價上,就更加低廉一些,這對消費者有著很大的吸引力。不過這樣的局面,很可能要經歷一些變化。
  • 「線上初試、線下複試」的校考模式,考生們該如何準備
    「線上初試、線下複試」的校考模式,考生們該如何準備11月9日,中央美術學院發布公告,對2021年本科招生情況作出說明稱:為落實《國務院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深入貫徹全國教育大會和《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做好2021年普通高校部分特殊類型招生工作的通知
  • 線上線下、商業模式等全角度解析便利店如何轉型?
    直到今天單純的電商企業不單是平臺化的競爭,更多是商品差異化、非標準化商品、統一銷售服務、物流體系、倉儲能力、組織架構、團隊管理的競爭。線上的商品和服務也在逐漸的融入線下的體系形成O2O的閉環。線上商品展示和支付方式在今天有跨時代的意義、線下的場景化消費和社交性商品交易是線上無法比擬的新消費模式。建立場景化的消費模式是唯一可以同線上電商抗衡的有力法寶。
  • 線上線下教學如何有效銜接
    隨著疫情逐漸被控制,復工復產有條不紊地推進,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也在為學生複課復學做相關準備。區域如何推進線上線下教學的有效銜接,概括起來可以從起、承、轉、合四方面著手。
  • 公務員面試:如何取捨線上和線下培訓,答案是:取其精華
    每年公務員面試入圍名單一公布,很多同學就開始尋找各類線下培訓機構開始為自己的面試備考加油充電,當然也有一些同學另闢蹊徑尋找選擇網上線上培訓,通過網絡一些公考機構或者個人進行面試培訓。這時候,很多同學就會問:兩種培訓方式,那種更好?我應該選擇哪一種?針對同學們的疑問,今天我們就來分析這兩種培訓方式的優缺點以及我們該如何去選擇。
  • 回收舊手機,線上線下哪個更好?
    調查顯示,有50%的人願意把淘汰的舊手機回收給線下商販或手機店,以為面對面檢測和交易,整個過程看得見,不會上當受騙。但事實真是這樣嗎?為了進一步了解線下回收情況,筆者以一部完好的舊手機作為試驗品,來到深圳華強北一家手機維修店鋪回收。
  • 周文強建議:線上和線下業務脫節需改革
    漢庭酒店目前將線上業務與線下業務分開單獨處理,周文強老師舉例說,網絡客戶可以直接在線完成預定、免押金認證等業務,線下客戶需要到前臺辦理相關手續,這樣雖然能夠提升效率,但也會造成線上線下業務脫節。周文強財商此外,漢庭酒店全國各分店提供的網上旅行社預訂業務,在周文強老師看來,由於是第三方外包,無法統一到中心資料庫進行處理,這就延長了客戶查詢和等待的實踐,而且票據、單據數據不統一
  • 加快促進線上線下消費融合發展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健全現代流通體系,發展無接觸交易服務,降低企業流通成本,促進線上線下消費融合發展,開拓城鄉消費市場。市委五屆九次全會也提出,要健全現代流通體系,促進線上線下消費融合發展。消費是保持經濟平穩運行的「壓艙石」和「穩定器」,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
  • 後疫情時代文化場館如何從線下走向線上
    2020世界城市文化論壇(上海)總論壇已於今年12月8日成功舉辦,論壇由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指導,上海市虹口區人民政府、上海社會科學院聯合主辦,設主論壇和多個分論壇。總論壇旨在深入探討城市文化創新發展建構和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新機遇和新趨勢,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城市文化建設提供智力支持。
  • 返校後,線上線下教育教學如何銜接?
    ,實施因材施教、學有所教,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自覺性,提升學生自學能力,努力實現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的無縫銜接。開學複課之初,任課教師要與家長、學生一起全面分析線上學習情況,教育教學精準施策,保障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對因故未能參加線上教學和線上教學的學困生等要實施「一生一策」,確保每一個學生均能基本達標。
  • 社區新茶店——線上線下一體化
    茶商業模式網際網路智能化,不依靠線下門店進行銷售,減弱線下門店產品銷售功能,加強體驗與社交功能概念,打造成一個品牌社交場景與體驗品嘗產品功能門店,銷售則側重在智能化線上平臺進行。社區新茶店的本質上還是零售,但是其「新」在消費場景,平臺和大數據,直接把新茶店進入各社區,建立滿足居民生活需求的商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