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創新工作中,我們堅持引導、扶持企業開展科技成果轉化,讓一批骨幹企業在科技創新中發展壯大起來。例如雲南雲鋁潤鑫鋁業有限公司、雲河藥業股份有限公司、雲南乍甸乳業有限責任公司發展成為了行業領軍企業,促進了箇舊市的經濟轉型發展。」寥寥數語,箇舊市科技局局長朱坤道出了科技創新、企業發展、產業轉型升級之間相互助推、相互促進的聯繫。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十三五」期間,箇舊市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引領經濟發展的作用,全面落實「十三五」創新發展規劃綱要,全力實施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行動,著力構建完善科技成果轉化體系,提升創新能力,夯實企業主體地位,加強研發投入,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加強區域合作,打牢創新基礎,不斷推動全市企業強化自主創新能力,激發科技人才創新活力,支撐引領全市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新舊動能持續轉化。
強化服務 夯實科技硬實力
企業是創新的主體,創新是企業的命脈。「十三五」期間,箇舊市緊緊圍繞提升企業科技創新水平和加快企業轉型升級,建平臺、聚資源、強服務,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強化企業自主創新意識,加強創新型企業培育,使企業成為研究開發投入、技術創新活動和創新成果集成應用的主體和真正受益者。
「在生產設備比較落後的時代,很多生產環節都比較繁瑣,基本靠人工操作。但是,現在生產設備的自動化程度都比較高,靠人工區操作的環節越來越少,工廠的現代化程度也越來越高了。」經歷了企業生產由人工操作為主向自動化邁進,雲南乍甸乳業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乍甸乳業」)技術部員工孫家煥感慨地說道。
「十三五」對於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乍甸乳業來說,是不平凡的5年。5年來,該公司的奶源基地養殖規模不斷壯大,發展成了目前雲南省現代化程度最高、規模最大、奶質及產量最高的奶牛莊園。
乍甸乳業生產線(李明強 攝)
「『十三五』期間,我們在龍頭產品鮮奶的品質提升上有了非常大的突破,從最初每100克鮮奶3.0克蛋白質的含量,到現在實現了高品質3.8克優質乳蛋白含量,這些都得益於箇舊市科技局在創新經費方面給予的支持和對我們整個品質提升工藝方面的指導。」乍甸乳業副總經理孫玉金如是說。
作為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該公司在科技資金的支持下,不斷加大產品研發力度,增加生產線,於2015年建成乳製品加工基地並投入生產。經過5年的發展,乍甸乳業的加工基地已經建設成為了規範化、標準化、現代化的花園式乳製品加工廠。該公司生產的產品也從幾年前屈指可數到現在多達70餘個品種。2020年,乍甸乳業每天生產量平均達到了120噸,實現了面向全國市場銷售目標。 2020年,乍甸乳業預計經營收入將達到41000萬元,生產量43190噸,分別比2015年的經營收入增加10623萬元,生產量增加11470噸。2019年12月,該公司被列入第六批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名單,這也是紅河州的首個國家級農業龍頭企業。
大紅屯生產車間
在省級龍頭企業箇舊市大紅屯糧食購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紅屯公司」),科技創新同樣為其注入了強勁的發展動力。作為我州最大的糧食生產加工銷售企業,大紅屯公司在「十三五」期間大力創新發展,從2015年銷售糧油 5499萬公斤,2015年度實現銷售收入20980萬元,到2019年,實現產值4.28億元,銷售額3.04億元。如今的大紅屯公司已成為專門從事糧食收購、儲存、加工、銷售為一體的國有糧食購銷企業。
「大紅屯公司在『十三五』期間成功申報了『中國好糧油』示範企業,成為示範企業後,公司在技術創新升級改造上取得一定的成績,特別是投資了1300多萬元對日產400噸的大米加工廠進行升級改造。」大紅屯公司黨總支書記、總經理何榮向記者介紹,通過升級改造大米車間,實現了「三個一點」,即「費用降一點」「產品多一點」「品質好一點」,而僅僅這三個「點」就給公司帶來了近300萬元左右的收益。
培育研發 找準前行引路標
雲南雲鋁潤鑫鋁業有限公司(李學優 攝)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更是引領我們公司前行的重要動力。」作為一名科技人員,雲南雲鋁潤鑫鋁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雲鋁潤鑫公司」)技術中心副主管陳本松深知創新對企業來說意味著什麼。
「科技環保領先、創新引領發展。」這是雲鋁潤鑫公司的發展戰略。該公司非常注重員工的培養,通過以項目掛靠的人才培養模式,形成以科技項目為主線,協同管理與統籌、分類、分級管理相結合的新機制,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專業技術人才,陳本松就是通過項目掛靠成長起來的員工。
2015年9月,雲鋁潤鑫公司的創新團隊被省科技廳列為省創新團隊培育對象,在培育期間,該團隊先後獲得中國專利獎、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科學技術獎、雲南省科技進步獎、國際發明創業獎、全國發明展覽會發明創業獎、雲南省專利獎等省部級獎勵13項,其他獎項5項;國家「固廢資源化」重點研發項目、國家工業網際網路試點示範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雲南省重點新新產品開發項目、雲南省工業100項重點技術創新項目等省級以上項目9項,其他項目7項;申請專利45件,授權專利35件,參與國家標準1項,主編行業標準1項,參編行業標準2項,出版專著2部,發表論文24篇;攻克了廢槽襯、鋁灰等鋁工業固廢處理的難題,將鋁工業廢渣變廢為寶,建成了5000噸/年廢槽襯無害化處理生產線。2019年,該團隊被認定為「雲南省鋁工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新技術創新團隊」,助推企業發展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雲南雲鋁潤鑫鋁業有限公司生產車間
科技創新是企業發展的根本,也是企業發展的後勁支撐。近年來,箇舊市加強培育創新企業,積極引導轄區內企業申報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建立企業主導產業技術研發創新的體制機制,引導創新要素加快向企業聚集,使企業成為技術創新決策、研發投入、科研成果轉化的主體。鼓勵、扶持企業建立研發機構,培育創新團隊,充實研發力量,以科技創新壯大企業實力。截至目前,該市擁有高新科技企業1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87家;擁有省錫化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省動力與儲能電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省動力電池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省鋼鐵煙塵綜合治理及回收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四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擁有鋁工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新技術、鋰離子電池材料創新團隊兩家省創新團隊;雲鋁潤鑫公司「高效、短流程、大截面鋁合金鑄造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獲雲南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十三五」期間,該市不斷加大研發投入,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支持企業承擔省、州重大科技項目,通過爭取上級財政科技資金,不斷強化企業研發投入、提升技術創新能力。今年以來,箇舊市共爭取省級科技項目資金1126.75萬元,涉及科技項目46項。箇舊市科技局組成服務團隊到企業宣傳研發投入優惠政策,引導企業加強研發投入,享受加計扣除、研發後補助等企業扶持政策,科技創新在促進經濟增長中的作用日益突出,2019年,全市研發投入3.63億元,2020年,全市研發投入預計達到3.85億元。
扶持項目 挖掘發展新潛力
雲河藥業生產車間
技術是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底氣。金鍊銀鏈不如產業鏈,企業要掌握自己的命運,關鍵在於掌握核心產業鏈的核心科技。雲河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雲河藥業」)是紅河州醫藥產業的龍頭企業,一直以來,該公司都十分注重企業自主創新發展。其自主創新的藥品複方龍血竭膠囊在2019年8月進入國家醫保目錄,全國的冠心病患者購買這一藥品都可以報銷,今年,龍血竭膠囊的銷售就比2019年增長了30%多。
「我們從1999年開始研發複方龍血竭膠囊,投入數千萬元,開展藥理、毒理、藥效、藥品標準研究,到二、三期臨床實驗研究,再到獲得國家藥監局批准生產,2015年,複方龍血竭膠囊進入了國家藥典標準,2019年進入國家醫保目錄,成果來之不易。」雲河藥業董事長胡松謀告訴記者,正是由於對核心技術的不懈探索和創新,才讓複方龍血竭膠囊這一傣藥專利新藥成為全國獨家生產的中成藥品種,並被認定為雲南省重點新產品,在給企業帶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同時,也造福了廣大冠心病患者,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健康服務需求。
有了市級科技引導和扶持,雲河藥業通過自主創新和技術升級改造,不斷加強企業合作,提高自身動能,對龍血竭這一單一產品進行了深度研發,圍繞龍血竭這一藥品做文章,取得了質的飛躍。2017年,雲河藥業與美國萃婷化妝品公司籤訂了聯合研發協議,合作研發龍血竭系列化妝品,包括洗面奶、眼霜、面霜、精華素、去死皮啫喱等,現在已經從美國原裝進口。在此基礎上,雲河藥業開始進一步研發國產系列化妝品,目前,9個化妝品和1個龍血竭牙膏的研發都已經基本完成,這也是雲河藥業在「十三五」期間的重大研究成果。
「十三五」期間,箇舊市向科技創新要發展潛力,著力建立和完善科技創新體系,在市科技成果轉化中心加入了省科技成果轉化聯盟,與中科鈦領創新團隊進行合作,積極申報省科技成果體系建設項目,探索「線上」與「線下」轉化路子,拓寬轉化渠道,努力發揮成果轉化的橋梁與紐帶作用。盯緊關聯度大、帶動性強、科技含量高的中大項目和行業龍頭企業,培育扶持創新型企業,實施重點科技創新項目。2019年科技成果轉化數28項,技術合同交易額1994.18萬元。高企認定、科技型中小企業認定、研發投入統計、成果轉化、農村實用技術等培訓交流活動23次,參加人數1385人(次),服務企業數35家,提高了企業和科研單位科技成果轉化意識,發揮了科技創新在促進發展中的核心作用。
拓寬渠道 發揮人才強動能
2017年9月,箇舊市人民醫院內分泌科作為雲南省省級重點專科,借上海與雲南科技對口幫扶與合作之機,在省、州、市科技部門的支持幫助下,與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合作,引進陸穎理專家團隊共建「陸穎理專家工作站」,著重開展內分泌學科研究和發展。
合作以來,兩院專家通過遠程視頻,就垂體瘤、生長激素瘤、糖尿病足病、甲狀腺相關性眼病、腎上腺腺瘤等疾病進行病例分享。通過遠程連線,箇舊市人民醫院也可以參與觀摩每一屆國內糖尿病社區聯動論壇,聆聽學習上海乃至臺灣多家知名醫院著名專家學者的講課。隨著專業技術的不斷提升,市人民醫院救治危急重症患者的能力充分凸顯,該院內分泌科在成為雲南省省級重點專科後,於2018年3月成立紅河州糖尿病診療中心,讓紅河州的糖尿病患者得到了更規範、更系統、更優質、更便捷的診療服務。
專家工作站的成立對提高紅河州基層醫療機構對糖尿病的防控、診治能力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通過開展各類大型專科義診活動、慢性病篩查活動、健康宣教活動和教授普及富有特色的健康操等,幫助廣大群眾提高了預防慢性病的意識,減少慢性病的發生。正如市人民醫院腎內科主任蔡豔所說:「專家工作站成立三年來,我們不管是在臨床、科研、教學還是管理方面,都取得了長效的進展。」
箇舊市人民醫院副院長劉麗也表示:「上海專家對我們邊疆少數民族地區一些發病率調查、流行病學調查等彌補了我們很多的空白,在專家工作站成立的三年中,我們在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等國家關注的慢性病流行病學調查上也有了自己的數據,對於助推今後紅河州慢病管理和提高人民群眾的健康水平邁出了有意義的一大步。」
搭平臺、拓渠道、引人才、促發展。「十三五」期間,箇舊市拓寬區域創新合作渠道,利用線上直播平臺,組織項目推介、技術推介會6場次,參加企業10餘家,參加企業技術人員80餘人次。組織轄區企業參加「滬滇合作」等人才、項目交流活動,鼓勵企業走出去,擴大與省外科技創新機構的合作,積極利用省外創新資源,打通從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到孵化中試和產業化的創新鏈條,提高創新發展水平,引導產業與高尖精人才結合。堅持人才引進與人才培養聯動,以引進的高層次人才為紐帶,以建立的「院士(專家)工作站」「專家基層科研工作站」等人才載體為平臺,加大實用技術培訓,促進農業、醫療、科技等領域人才培養。
近年來,該市在原有袁隆平院士工作站、凌啟鴻專家工作站、陸穎理專家工作站3個院士專家工作站的基礎上,又增加了雲鋁潤鑫公司與上海交通大學合作申報的曾小勤專家工作站,州第三人民醫院與上海市肺科醫院(上海市職業病防治院)合作申報的孫道遠專家工作站,市人民醫院與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合作申報的雲南省沈南專家工作站等多個院士專家工作站。現在,該市已有6個專家院士工作站,在全州15個院士專家工作站中所佔數量最多。
重點引導 轉出發展新路徑
「大健康產業在未來的市場非常龐大,下一步,我們公司準備與清華大學藥理學教研室合作,提高燈盞花的利用率,開發系列產品。同時,在大健康食品方面進行一系列的研發,爭取在大健康產業中佔有一席之地。」立足當前、著眼未來,雲河藥業董事長胡松謀說道。
當前,大健康產業已成為全球性的朝陽產業。箇舊市在產業轉型升級之路上,把大健康產業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進行重點引導和扶持,進一步促進企業的研發工作,完善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政府引導推動的技術創新體系,加快提升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同時,該市進一步引導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加強組織高新技術企業申報力度,不斷增加全市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和質量;積極爭取上級創新項目資金,落實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政策,引導科技成果及時落地轉化為生產力,通過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推動全市產業轉型升級。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該市還將進一步加強科技與人才的聯動,積極服務全市經濟轉型戰略,加大人才引進工作力度,多渠道引進生物藥業、綠色農業等朝陽優勢產業領域和具有較強帶動作用的院士、專家,爭取掌握一批關鍵核心技術,打造一批科技型骨幹企業,切實推動該市科技水平再上一個新臺階。
「在『十四五』期間,我們還將繼續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促進科技成果轉換,努力促成箇舊市的主導產業與高精尖人才強強聯合,強化科技創新工作,服務企業創新發展,為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作出努力。」朱坤表示。
(責任編輯:劉雯霽 審核:盧秀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