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燃創新「主引擎」 打造發展「實力派」

2020-12-26 中國紅河網

「在科技創新工作中,我們堅持引導、扶持企業開展科技成果轉化,讓一批骨幹企業在科技創新中發展壯大起來。例如雲南雲鋁潤鑫鋁業有限公司、雲河藥業股份有限公司、雲南乍甸乳業有限責任公司發展成為了行業領軍企業,促進了箇舊市的經濟轉型發展。」寥寥數語,箇舊市科技局局長朱坤道出了科技創新、企業發展、產業轉型升級之間相互助推、相互促進的聯繫。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十三五」期間,箇舊市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引領經濟發展的作用,全面落實「十三五」創新發展規劃綱要,全力實施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行動,著力構建完善科技成果轉化體系,提升創新能力,夯實企業主體地位,加強研發投入,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加強區域合作,打牢創新基礎,不斷推動全市企業強化自主創新能力,激發科技人才創新活力,支撐引領全市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新舊動能持續轉化。

強化服務 夯實科技硬實力

企業是創新的主體,創新是企業的命脈。「十三五」期間,箇舊市緊緊圍繞提升企業科技創新水平和加快企業轉型升級,建平臺、聚資源、強服務,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強化企業自主創新意識,加強創新型企業培育,使企業成為研究開發投入、技術創新活動和創新成果集成應用的主體和真正受益者。

「在生產設備比較落後的時代,很多生產環節都比較繁瑣,基本靠人工操作。但是,現在生產設備的自動化程度都比較高,靠人工區操作的環節越來越少,工廠的現代化程度也越來越高了。」經歷了企業生產由人工操作為主向自動化邁進,雲南乍甸乳業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乍甸乳業」)技術部員工孫家煥感慨地說道。

「十三五」對於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乍甸乳業來說,是不平凡的5年。5年來,該公司的奶源基地養殖規模不斷壯大,發展成了目前雲南省現代化程度最高、規模最大、奶質及產量最高的奶牛莊園。 

乍甸乳業生產線(李明強 攝)

「『十三五』期間,我們在龍頭產品鮮奶的品質提升上有了非常大的突破,從最初每100克鮮奶3.0克蛋白質的含量,到現在實現了高品質3.8克優質乳蛋白含量,這些都得益於箇舊市科技局在創新經費方面給予的支持和對我們整個品質提升工藝方面的指導。」乍甸乳業副總經理孫玉金如是說。

作為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該公司在科技資金的支持下,不斷加大產品研發力度,增加生產線,於2015年建成乳製品加工基地並投入生產。經過5年的發展,乍甸乳業的加工基地已經建設成為了規範化、標準化、現代化的花園式乳製品加工廠。該公司生產的產品也從幾年前屈指可數到現在多達70餘個品種。2020年,乍甸乳業每天生產量平均達到了120噸,實現了面向全國市場銷售目標。 2020年,乍甸乳業預計經營收入將達到41000萬元,生產量43190噸,分別比2015年的經營收入增加10623萬元,生產量增加11470噸。2019年12月,該公司被列入第六批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名單,這也是紅河州的首個國家級農業龍頭企業。

大紅屯生產車間

在省級龍頭企業箇舊市大紅屯糧食購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大紅屯公司」),科技創新同樣為其注入了強勁的發展動力。作為我州最大的糧食生產加工銷售企業,大紅屯公司在「十三五」期間大力創新發展,從2015年銷售糧油 5499萬公斤,2015年度實現銷售收入20980萬元,到2019年,實現產值4.28億元,銷售額3.04億元。如今的大紅屯公司已成為專門從事糧食收購、儲存、加工、銷售為一體的國有糧食購銷企業。

「大紅屯公司在『十三五』期間成功申報了『中國好糧油』示範企業,成為示範企業後,公司在技術創新升級改造上取得一定的成績,特別是投資了1300多萬元對日產400噸的大米加工廠進行升級改造。」大紅屯公司黨總支書記、總經理何榮向記者介紹,通過升級改造大米車間,實現了「三個一點」,即「費用降一點」「產品多一點」「品質好一點」,而僅僅這三個「點」就給公司帶來了近300萬元左右的收益。

培育研發 找準前行引路標

雲南雲鋁潤鑫鋁業有限公司(李學優 攝)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更是引領我們公司前行的重要動力。」作為一名科技人員,雲南雲鋁潤鑫鋁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雲鋁潤鑫公司」)技術中心副主管陳本松深知創新對企業來說意味著什麼。

「科技環保領先、創新引領發展。」這是雲鋁潤鑫公司的發展戰略。該公司非常注重員工的培養,通過以項目掛靠的人才培養模式,形成以科技項目為主線,協同管理與統籌、分類、分級管理相結合的新機制,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專業技術人才,陳本松就是通過項目掛靠成長起來的員工。

2015年9月,雲鋁潤鑫公司的創新團隊被省科技廳列為省創新團隊培育對象,在培育期間,該團隊先後獲得中國專利獎、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科學技術獎、雲南省科技進步獎、國際發明創業獎、全國發明展覽會發明創業獎、雲南省專利獎等省部級獎勵13項,其他獎項5項;國家「固廢資源化」重點研發項目、國家工業網際網路試點示範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雲南省重點新新產品開發項目、雲南省工業100項重點技術創新項目等省級以上項目9項,其他項目7項;申請專利45件,授權專利35件,參與國家標準1項,主編行業標準1項,參編行業標準2項,出版專著2部,發表論文24篇;攻克了廢槽襯、鋁灰等鋁工業固廢處理的難題,將鋁工業廢渣變廢為寶,建成了5000噸/年廢槽襯無害化處理生產線。2019年,該團隊被認定為「雲南省鋁工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新技術創新團隊」,助推企業發展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雲南雲鋁潤鑫鋁業有限公司生產車間

科技創新是企業發展的根本,也是企業發展的後勁支撐。近年來,箇舊市加強培育創新企業,積極引導轄區內企業申報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建立企業主導產業技術研發創新的體制機制,引導創新要素加快向企業聚集,使企業成為技術創新決策、研發投入、科研成果轉化的主體。鼓勵、扶持企業建立研發機構,培育創新團隊,充實研發力量,以科技創新壯大企業實力。截至目前,該市擁有高新科技企業1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87家;擁有省錫化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省動力與儲能電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省動力電池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省鋼鐵煙塵綜合治理及回收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四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擁有鋁工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新技術、鋰離子電池材料創新團隊兩家省創新團隊;雲鋁潤鑫公司「高效、短流程、大截面鋁合金鑄造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獲雲南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十三五」期間,該市不斷加大研發投入,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支持企業承擔省、州重大科技項目,通過爭取上級財政科技資金,不斷強化企業研發投入、提升技術創新能力。今年以來,箇舊市共爭取省級科技項目資金1126.75萬元,涉及科技項目46項。箇舊市科技局組成服務團隊到企業宣傳研發投入優惠政策,引導企業加強研發投入,享受加計扣除、研發後補助等企業扶持政策,科技創新在促進經濟增長中的作用日益突出,2019年,全市研發投入3.63億元,2020年,全市研發投入預計達到3.85億元。

扶持項目 挖掘發展新潛力

雲河藥業生產車間

技術是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底氣。金鍊銀鏈不如產業鏈,企業要掌握自己的命運,關鍵在於掌握核心產業鏈的核心科技。雲河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雲河藥業」)是紅河州醫藥產業的龍頭企業,一直以來,該公司都十分注重企業自主創新發展。其自主創新的藥品複方龍血竭膠囊在2019年8月進入國家醫保目錄,全國的冠心病患者購買這一藥品都可以報銷,今年,龍血竭膠囊的銷售就比2019年增長了30%多。

「我們從1999年開始研發複方龍血竭膠囊,投入數千萬元,開展藥理、毒理、藥效、藥品標準研究,到二、三期臨床實驗研究,再到獲得國家藥監局批准生產,2015年,複方龍血竭膠囊進入了國家藥典標準,2019年進入國家醫保目錄,成果來之不易。」雲河藥業董事長胡松謀告訴記者,正是由於對核心技術的不懈探索和創新,才讓複方龍血竭膠囊這一傣藥專利新藥成為全國獨家生產的中成藥品種,並被認定為雲南省重點新產品,在給企業帶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同時,也造福了廣大冠心病患者,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健康服務需求。

有了市級科技引導和扶持,雲河藥業通過自主創新和技術升級改造,不斷加強企業合作,提高自身動能,對龍血竭這一單一產品進行了深度研發,圍繞龍血竭這一藥品做文章,取得了質的飛躍。2017年,雲河藥業與美國萃婷化妝品公司籤訂了聯合研發協議,合作研發龍血竭系列化妝品,包括洗面奶、眼霜、面霜、精華素、去死皮啫喱等,現在已經從美國原裝進口。在此基礎上,雲河藥業開始進一步研發國產系列化妝品,目前,9個化妝品和1個龍血竭牙膏的研發都已經基本完成,這也是雲河藥業在「十三五」期間的重大研究成果。

「十三五」期間,箇舊市向科技創新要發展潛力,著力建立和完善科技創新體系,在市科技成果轉化中心加入了省科技成果轉化聯盟,與中科鈦領創新團隊進行合作,積極申報省科技成果體系建設項目,探索「線上」與「線下」轉化路子,拓寬轉化渠道,努力發揮成果轉化的橋梁與紐帶作用。盯緊關聯度大、帶動性強、科技含量高的中大項目和行業龍頭企業,培育扶持創新型企業,實施重點科技創新項目。2019年科技成果轉化數28項,技術合同交易額1994.18萬元。高企認定、科技型中小企業認定、研發投入統計、成果轉化、農村實用技術等培訓交流活動23次,參加人數1385人(次),服務企業數35家,提高了企業和科研單位科技成果轉化意識,發揮了科技創新在促進發展中的核心作用。

拓寬渠道 發揮人才強動能

2017年9月,箇舊市人民醫院內分泌科作為雲南省省級重點專科,借上海與雲南科技對口幫扶與合作之機,在省、州、市科技部門的支持幫助下,與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合作,引進陸穎理專家團隊共建「陸穎理專家工作站」,著重開展內分泌學科研究和發展。

合作以來,兩院專家通過遠程視頻,就垂體瘤、生長激素瘤、糖尿病足病、甲狀腺相關性眼病、腎上腺腺瘤等疾病進行病例分享。通過遠程連線,箇舊市人民醫院也可以參與觀摩每一屆國內糖尿病社區聯動論壇,聆聽學習上海乃至臺灣多家知名醫院著名專家學者的講課。隨著專業技術的不斷提升,市人民醫院救治危急重症患者的能力充分凸顯,該院內分泌科在成為雲南省省級重點專科後,於2018年3月成立紅河州糖尿病診療中心,讓紅河州的糖尿病患者得到了更規範、更系統、更優質、更便捷的診療服務。

專家工作站的成立對提高紅河州基層醫療機構對糖尿病的防控、診治能力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通過開展各類大型專科義診活動、慢性病篩查活動、健康宣教活動和教授普及富有特色的健康操等,幫助廣大群眾提高了預防慢性病的意識,減少慢性病的發生。正如市人民醫院腎內科主任蔡豔所說:「專家工作站成立三年來,我們不管是在臨床、科研、教學還是管理方面,都取得了長效的進展。」

箇舊市人民醫院副院長劉麗也表示:「上海專家對我們邊疆少數民族地區一些發病率調查、流行病學調查等彌補了我們很多的空白,在專家工作站成立的三年中,我們在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等國家關注的慢性病流行病學調查上也有了自己的數據,對於助推今後紅河州慢病管理和提高人民群眾的健康水平邁出了有意義的一大步。」

搭平臺、拓渠道、引人才、促發展。「十三五」期間,箇舊市拓寬區域創新合作渠道,利用線上直播平臺,組織項目推介、技術推介會6場次,參加企業10餘家,參加企業技術人員80餘人次。組織轄區企業參加「滬滇合作」等人才、項目交流活動,鼓勵企業走出去,擴大與省外科技創新機構的合作,積極利用省外創新資源,打通從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到孵化中試和產業化的創新鏈條,提高創新發展水平,引導產業與高尖精人才結合。堅持人才引進與人才培養聯動,以引進的高層次人才為紐帶,以建立的「院士(專家)工作站」「專家基層科研工作站」等人才載體為平臺,加大實用技術培訓,促進農業、醫療、科技等領域人才培養。

近年來,該市在原有袁隆平院士工作站、凌啟鴻專家工作站、陸穎理專家工作站3個院士專家工作站的基礎上,又增加了雲鋁潤鑫公司與上海交通大學合作申報的曾小勤專家工作站,州第三人民醫院與上海市肺科醫院(上海市職業病防治院)合作申報的孫道遠專家工作站,市人民醫院與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合作申報的雲南省沈南專家工作站等多個院士專家工作站。現在,該市已有6個專家院士工作站,在全州15個院士專家工作站中所佔數量最多。

重點引導 轉出發展新路徑

「大健康產業在未來的市場非常龐大,下一步,我們公司準備與清華大學藥理學教研室合作,提高燈盞花的利用率,開發系列產品。同時,在大健康食品方面進行一系列的研發,爭取在大健康產業中佔有一席之地。」立足當前、著眼未來,雲河藥業董事長胡松謀說道。

當前,大健康產業已成為全球性的朝陽產業。箇舊市在產業轉型升級之路上,把大健康產業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進行重點引導和扶持,進一步促進企業的研發工作,完善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政府引導推動的技術創新體系,加快提升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同時,該市進一步引導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加強組織高新技術企業申報力度,不斷增加全市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和質量;積極爭取上級創新項目資金,落實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政策,引導科技成果及時落地轉化為生產力,通過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推動全市產業轉型升級。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該市還將進一步加強科技與人才的聯動,積極服務全市經濟轉型戰略,加大人才引進工作力度,多渠道引進生物藥業、綠色農業等朝陽優勢產業領域和具有較強帶動作用的院士、專家,爭取掌握一批關鍵核心技術,打造一批科技型骨幹企業,切實推動該市科技水平再上一個新臺階。

 「在『十四五』期間,我們還將繼續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促進科技成果轉換,努力促成箇舊市的主導產業與高精尖人才強強聯合,強化科技創新工作,服務企業創新發展,為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作出努力。」朱坤表示。

(責任編輯:劉雯霽 審核:盧秀麗)

1

相關焦點

  • 新強聯:科技創新點燃高質量發展強引擎
    新強聯:科技創新點燃高質量發展強引擎 2020-08-12 19: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好孕媽媽孕產育一站式服務生態打造創新發展新引擎
    (原標題:好孕媽媽孕產育一站式服務生態打造創新發展新引擎) 消費升級和
  • 培育中日韓創新生態 打造科技引領新引擎 2020中日韓創新季在青島...
    中日韓創新季以「培育中日韓創新生態、打造科技引領新引擎」為主題,設置了創新季開幕式、高峰論壇、科技成果展示、科技企業項目路演以及技術對接會等主題板塊,以平臺思維探索產業革新與進階,打造了一場集科技企業、產業龍頭、科研院所、科技園區、創投機構、金融服務機構等創新要素聚集的科技創新盛宴,推動中日韓各方進一步凝聚共識、深化合作。
  • 煙臺市萊山區:項目建設打造高質量發展核心引擎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23日訊今年以來,煙臺市萊山區創新要素保障體系,打通項目落地實施的「最後一公裡」,一批「當年開工、當年建設、當年投產」的重大項目正逐步見證著「萊山速度」成為區域發展的閃亮品牌。項目是發展的基石,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推動產業優化升級,離不開一個一個重大項目的落地實施。
  • 科技創新成天橋發展「新引擎」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國家發展戰略的落地需要實幹的精神、務實的作風。近年來,在天橋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天橋區科技局通過抓班子、強隊伍,聚焦實施天橋發展「1339」戰略,將科技創新扶持政策第一時間送到企業,深入科研院所和企業,現場解疑答惑……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引領下,天橋科創中心建設突飛猛進,不斷實現新跨越。
  • 區情| 徐匯聚焦科創中心重要承載區能級提升,全力打造創新策源引擎
    區情 | 徐匯聚焦科創中心重要承載區能級提升,全力打造創新策源引擎 2021-01-15 18: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廣東出實招點燃消費引擎
    來源標題:廣東出實招點燃消費引擎 6月6日至8日,廣州市舉行「首屆直播節(中國·廣州)」,這是全球第一個以城市為平臺的直播節。
  • 四川充分運用現代信息科技 打造新時代司法行政創新發展智能化引擎
    近年來,四川省司法廳緊緊圍繞司法部「數字法治 智慧司法」戰略部署,堅持把信息化建設作為引領司法行政工作創新發展的戰略性、基礎性工程來抓,持續推進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新技術與業務工作深入融合,信息化、智能化建設取得初步成效。聚焦實現全系統一體統籌,統一工作平臺全省覆蓋。
  • 厚植人才培育沃土 創新發展活力引擎 未央區凝心聚力 助推青年企業...
    他們在企業發展過程中敢於拼搏、銳意進取,積極投身未央建設,特別是在脫貧攻堅、疫情防控、文明城市創建等一系列偉大的時代創舉中,奉獻了青年企業家力量,成為區域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生力軍。引才聚才促轉型 打造創業人才新高地「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
  • 金融科技創新已然成為壹壹金服第一發展引擎
    金融科技創新已然成為壹壹金服第一發展引擎 文/Lisa2017-10-23 15:43:55來源:womeng--人物頻道 官方數據顯示,成立3年來,壹壹金服攜手各類合作機構及壹壹金服平臺的出借人,已累積服務數千家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支持了20餘萬人就業、創業和展業。
  • 打造智能時代新引擎電信5G+天翼雲+AI融合發展
    ;中國信通院曾發布《「5G+雲+AI」:數字經濟新時代的引擎》報告;近期,華為也多次表示,5G+雲+AI是新型基礎設施的三要素,已成為智能時代發展的新引擎。雙方將依據協議,充分發揮各自在源頭技術創新、5G雲網能力、市場拓展等方面的互補優勢,在智慧家庭、智能客服、AI平臺,產業數位化、天翼雲等領域建立長期戰略合作關係,形成長效合作機制,開展多層次和多種形式的廣泛合作,促進5G+雲+AI的融合發展,攜手共創智能新生態。
  • 巨量引擎打造搜索營銷產品矩陣,激發內容生態營銷增長新潛力
    巨量引擎擁有豐富的內容生態,基於抖音、今日頭條等產品,為廣告主打造了整合多類型投放、多創新玩法、強內容聯動等優勢的搜索營銷產品矩陣,不僅為用戶帶來了整合巨量引擎全內容生態的搜索體驗、滿足用戶獲取信息的需求,也更有效地幫助品牌實現全場景佔位與營銷提效,激發出移動搜索這一嶄新流量藍海的增長潛能。
  • 蘇州園區文旅賦能點燃消費新引擎
    蘇州工業園區「非凡星發現」——嚴選·文旅品質生活評選作為「非凡園區YE」系列活動之一,著力於挖掘園區富有時尚品味、廣受好評的「網紅」文旅消費產品,將最好最美的產品集中呈現給大家、將最有格調的文旅生活呈現給大家,為打造「非凡園區YE」夜經濟品牌助力,為「雙12蘇州購物節—潮購園區」注入諸多文化元素,以文旅融合賦能點燃園區消費新引擎。
  • 點燃紅色引擎,打造「金質社區」(四):石嶺路社區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強調要把街道社區等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堅強戰鬥堡壘。誰是嶗山區的基層黨建示範點?推動黨建創新,打造精彩樣本。金家嶺街道按照區委要求,對標先進地區經驗做法,高起點打造了石嶺路社區、東城國際社區、康城社區等城市基層黨建示範點。
  • 2020萬眾一心加油幹丨澗西區 點燃科創新「引擎」
    大河網訊(河南日報記者田宜龍通訊員孫麗濤韓悅)空中巴士公司的組裝車間,由人工智慧機器視覺技術操縱的機器人正在為機翼安裝螺絲,一顆螺絲從認冒、認牙、預鎖附、鎖附、預到位到扭力保持,每一步都精準地控制扭矩和角度……而這項技術,就來自位於洛陽市澗西區的洛陽國家大學科技園樸器國際創新中心。
  • 中國鐵物:紮實推進「雙百行動」 打造企業發展新引擎
    中鐵物軌道科技服務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軌道集團)和武漢中鐵伊通物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鐵伊通公司)作為中國鐵物納入「雙百企業」改革名單的兩家企業,充分抓住改革契機,著力推進各項改革措施,激發企業內生活力,釋放企業發展動能,以改革促經營、轉機制、強激勵、硬約束,打造發展新引擎。 兩年多來,兩家「雙百企業」改革成果豐碩。
  • 「十三五」成就巡禮|創新:安陽經濟升級版的「新引擎」
    龍安區河南中博軌道裝備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能化生產設備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十三五」期間,我市科技工作緊緊圍繞「打造安陽經濟升級版、建設新時代區域性中心強市」的戰略目標,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搶抓機遇,攻堅克難,科技創新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核心地位日益突出。
  • 深圳發展的新引擎在哪裡?
    而大家期待的「擴容」再次落空,預計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深圳還是需要向內不斷求發展,尋增長。由於深圳東西部發展不平衡,西部發展效率更高,土地開發已趨於飽和的狀態;因此我們也看到,深圳市政府也在積極挖掘東部發展的機會。2020年8月,為配合打造「東核心」,深圳市自然規劃管理局對外公示了[大運樞紐及其周邊地區]法定圖則修編(草案)。
  • 如新:緊抓創新和數位化雙引擎 助推中國市場高質量發展
    無論是政府還是企業,都在為後疫情時代的高質量發展謀篇布局。在近期多個省份出臺的「十四五」規劃中,壯大數字經濟、推動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位化被明確當作未來五年發展的重點。在上海,一個圍繞「城市數位化轉型」的革命性變革也正在孕育、破局之中。
  • 600億元年票房:中國成為全球電影市場發展主引擎
    新華社北京10月17日電 400億元、500億元、600億元——中國電影年度票房不斷攀升;《湄公河行動》《戰狼2》《我和我的家鄉》——主旋律電影不斷創造商業奇蹟……「十三五」以來,電影成為我國文化藝術領域和文化產業的重要亮點,中國已成為全球電影市場發展主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