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史上最著名龐氏騙局策劃者麥道夫請求出獄:我已時日不多

2020-12-24 金融界

來源:海外網

美國史上最著名的龐氏騙局策劃者伯納德·麥道夫近日發聲稱,自己因身患絕症已時日無多,希望法官允許自己獲釋出獄,在家度過最後的日子。

綜合CNN、紐約每日新聞網等媒體5日報導,被稱為「金融巨騙」的麥道夫操作的龐氏騙局詐騙金額超過650億美元,導致數以千計的投資者耗盡退休金,生活變得一團糟。他在2009年對涉及洗錢、偽造財務文件等在內的11起罪行認罪,被判處150年監禁。

麥道夫日前接受《華盛頓郵報》的電話採訪時稱自己已身患絕症。「我的疾病無法治癒。我坐牢已有11年,坦率地說,我經受到了折磨。」麥道夫的律師5日在向曼哈頓聯邦法院提交的一份長達27頁的動議中指出,「麥道夫對自己罪行的嚴重性沒有異議,也沒有打算低估受害者們遭受的折磨。他對自己的罪行表示悔恨。現在,在被監禁了10年以上,而且生命僅剩不到18個月的時候,麥道夫謙卑地向法院請求得到一點同情。」

美媒指出,在2019年9月,麥道夫曾向聯邦監獄局提出獲釋請求,並稱自己被診斷出患有五期腎臟疾病,正住在一處監獄的臨終關懷設施中。不過,監獄局在考慮了他的罪行性質和情況後,在12月份拒絕了麥道夫的請求。

據悉,麥道夫的兒子馬克·麥道夫於2010年自殺。他的另一個兒子安德魯·麥道夫於2014年死於癌症。安德魯和馬克都沒有因自己父親的罪行受到指控。(海外網張霓)

延伸閱讀:

麥道夫:從聲名卓著到臭名昭著

來源:經濟參考報

原文刊發於2008年

麥道夫(資料照片)

曾經有人開玩笑地說,如果以投資工具來比喻納斯達克前主席麥道夫,他被視為是最安全的美國國庫券。如今,這個號稱「最安全」的人開了全世界一個最大的玩笑,他涉嫌詐騙500億美元的國際大案給了全世界投資者一個最不安的冬天。

從聲名卓著到臭名昭著,麥道夫的人生極具戲劇性。

48年前,他幾乎是白手起家,創辦了後來在華爾街響噹噹的投資證券公司。20多年前,他積極推動場外電子交易,將股票交易從電話轉移到在電腦上進行。到20世紀80年代早期,麥道夫的公司已經成為美國最大的可獨立從事證券交易的交易商之一。他還擔任過納斯達克董事會主席,在其開拓進取精神的指引下,納斯達克成為足以和紐交所分庭抗禮的證券交易所,為蘋果、思科、谷歌等公司日後到納斯達克上市做出了巨大貢獻。可以說,麥道夫的前半生是一部喜劇。

然而,之後的麥道夫發生了很大轉變。或許是他太過於留戀自己在華爾街的風光歲月,他精心設下了一個巨大的「龐氏騙局」(用高額回報引誘投資者,同時用後來投資者者資金償付前期投資者),以超乎尋常的高投資回報率再次贏得了世人(尤其是上流社會)的普遍尊崇。如若不是這場百年一遇的全球金融危機,麥道夫還將繼續在鮮花和掌聲中生活下去。

然而,在金融危機不斷加深的過程中,歐洲的銀行家要求贖回高達70億美元的資金,麥道夫發現,在資產泡沫破裂的大環境下,自己已無法通過「拆東牆、補西牆」的手段籌集資金,於是他在12月10日向自己的兒子坦白了一切……終於,一幕悲劇上演了,同為公司高管的兩個兒子選擇了在當晚告發自己的父親。

而這一切都是麥道夫一手導演的。

把錢投給麥道夫曾是一種身份的象徵

或許正是昔日股票交易方面的巨大成功為他贏得了理財權威的神秘光環,使他能靈活自如地設下「龐氏騙局」。據介紹,很會捉摸投資者心理的麥道夫刻意營造出一種排外氣氛,制定了一份頂級投資者名單,作為他最有力的宣傳工具。也就是說,成為麥道夫的客戶有點類似於加入一個門檻很高的俱樂部,光有錢沒有人介紹是不能進的。麥道夫通過僱用非正式的代理人、打入精英雲集的鄉村俱樂部,實行「非請勿進」的客戶政策,贏得了穩定的高端投資者客源。在很多人看來,把錢投給麥道夫已經成為一種身份的象徵。就算加入後也沒有人知道他的投資策略到底是什麼,麥道夫從不解釋,而且如果你問得太多,他會把你踢出局。

在高爾夫球場和雞尾酒會上的閒談中間,麥道夫的名字不時被提起,人們傳說這位基金經理人能持續帶來高回報。科羅拉多州一家投資公司負責人菲利普說,一些猶太老人稱麥道夫是「猶太債券」,他能給出8%至12%的投資回報,每年如此,不管年景好壞。有美國媒體透露,麥道夫現在的主要客戶群體,就是椰林海灘鄉村私人俱樂部中的300多位猶太人會員。也許來自富有猶太人的投資,就是麥道夫迅速起家的原因。

另一個讓人對麥道夫深信不疑的理由是他的行為舉止都很正派。以華爾街的標準來說,他並不是個亂花錢的人,而且他也以樂善好施著稱,常捐錢給猶太人的慈善機構。《紐約時報》引述一名對衝基金執行人員的話說:「他被視為大慈善家、社會的支柱、納斯達克的主席。」這名執行人員還開玩笑地說,如果以投資工具來比喻麥道夫,他被視為是最安全的美國國庫券。他說:「麥道夫是猶太版的國庫券。他是那麼的安全。」

受害者遍及幾大洲

從已被披露的信息來看,在這場損失總額高達數百億美元的騙局中,受害者不僅有跨國銀行、對衝基金等機構,還有不少富有的個人投資者,其中不乏大導演史匹柏這樣的國際知名人士。受害者所在的國家包括美國、歐洲、日韓等等,可謂是一樁不折不扣的國際大案。

麥道夫有很多資產來自於大型銀行和投資顧問行,他們將客戶資金介紹到麥道夫管理的投資帳戶上面。這些銀行和投行目前面臨著金錢損失和客戶的聲討,等待他們的可能還有針對他們是否充分審查了麥道夫的投資業務的訴訟。

據美國媒體報導,麥道夫的客戶中還有很多是他的多年好友,或者朋友的朋友,這些人的損失從4萬美元到100萬美元不等,但對有些人來說,那是他們的棺材本。

95歲高齡的服裝企業家和投資者卡爾·夏皮羅可能是損失最大的個人投資者。其家族發言人證實,夏皮羅旗下的公益基金向麥道夫的基金投資了1.45億美元。而且,除了公益基金的投資外,夏皮羅及其家人還將另外4億美元交由麥道夫管理。據悉,夏皮羅是一位受到廣泛尊重的慈善家,也是麥道夫最早和最大的投資者之一。據麥道夫的其他幾位投資者稱,他們投資麥道夫公司一定程度上是通過夏皮羅從中搭橋。

罪魁禍首麥道夫的下場又如何呢?有媒體透露,如果證券欺詐罪名成立,麥道夫將被罰款500萬美元,併入獄二十年。而麥道夫現年已經70歲了。

經營方式警報頻頻

儘管我們必須承認麥道夫的騙術十分高明,但是對於這個可能長達20年、高達500億美元的投資騙局,難道當真沒有監管人員或投資銀行發現其中的漏洞和馬腳嗎?麥道夫有瞞天過海之術嗎?

路透社的文章稱,多年來麥道夫的投資業務經營方式已傳出不少警報,其中《巴倫周刊》就在2001年質疑麥道夫年復一年的創造兩位數回報率的神話。在麥道夫東窗事發後,華爾街的交易員開始根據客戶的報告來解剖麥道夫的投資策略。他們說,其中發出的危險信號對推銷麥道夫基金的銀行和投行來說應當是顯而易見的。幾位交易員總結說,雖然麥道夫所稱的交易策略是有效的,但在他所管理的資金規模下根本不可能實現。

麥道夫對客戶稱,他採用十分普通的期權交易策略,二十多年來獲得了小幅但穩定的收益。他的策略是買進股票同時進行期權交易,以限制股票價值的潛在損失。期權給予投資者在將來以預定的價格購進或者售出股票的權利,但無須承擔必須這樣做的義務。有人在分析過客戶報告內容後表示,麥道夫的公司不可能買進或賣出了他所說的期權,因為那些期權的總量已經超出了當時市場的整體交易量。

路透社稱,麥道夫事件已引發了市場和議會對美國證交會(SEC)監管能力的質疑。由於美國政府考慮對金融服務業監管進行大改,證交會作為獨立監管機構的地位已岌岌可危。

相關焦點

  • 龐茲與麥道夫:龐氏騙局大推手
    龐氏騙局又叫做擊鼓傳花、借新還舊、拆東牆補西牆,實質是一種資金流的時間遊戲,技巧在於對資金流出量的控制。它不需要對資金或實體產業的真實運作,只需要編一個故事、吹一個牛皮來吸引投資,是最不費吹灰之力的騙局,可以說是「空手套白狼」。
  • 龐氏騙局一百年
    許多年後老龐對《紐約時報》說:我來到這個國家的時候,口袋裡只有2.5美元,但我的腦袋裡有一個100萬美元的希冀。而這個希冀從來未曾離我遠去。當時的100萬美元,大約相當於如今的一個小目標。龐氏來對了地方——彼時全世界唯有美利堅最可能為他實現他的偉大希冀。鋼鐵、石油和鐵路,為南北戰爭後的美國帶來爆發式繁榮。到1890年,美國的工業產值已是明日黃花大英帝國兩倍。
  • 永不崩盤的龐氏騙局?
    例如,美國的社會保障大體上就是這麼一種現收現付制的模式。因此,批評者經常把這些保障與龐氏騙局做類比,以便於抹黑它。但這個類比也可以反過來說。如果美國社會保障計劃——一個讓數百萬人免於赤貧的方法與龐氏騙局有些許相似之處,那麼也許龐氏騙局也似乎沒有它的名字看起來的那麼可惡。在某些前提下,龐氏騙局的原理也可以用於做善事。
  • 謊言巫師麥道夫
    麥道夫僅有的兩個孩子均已過世,而老麥道夫仍然在監獄裡,一無所有。華爾街的巫師伯納德·麥道夫(BernardL.Madoff)是美國華爾街的傳奇人物,曾任納斯達克股票市場公司董事會主席。認識麥道夫的人用「富裕」、「高調而不炫耀」來形容他。麥道夫在華爾街曾是廣受尊敬的人物。多年來,他一直是華爾街最炙手可熱的「投資專家」之一。
  • 龐氏騙局簡史,人間百年未變
    這位日後被以他姓氏冠名的鼎鼎大名的「龐氏騙局」,在後來的一百多年裡,可以說是經久不衰,屢屢創造奇蹟。如果龐茲現在還活著,可能連他自己都想不到,這件事到底有多神奇。發明龐氏騙局的中年人龐茲,在年輕時並未表現出天賦異稟的神力,反而可以用4個字來形容他青少年時代的無知,「啥也不是」。
  • 你知道什麼是龐氏騙局嗎?
    那時候的美國夢吸引著很多人,他也不例外。到了美國之後,他發現沒那麼簡單,只能做一些低級的工作來換取微薄的薪資,比如餐廳服務員。但是他並沒有放棄,在銀行,他終於發現了最掙錢的方法——搞金融。如果他從歐洲買一種郵票券再拿回美國賣,可以只賺不賠。
  • 龐氏騙局 - 旁氏騙局_中國經濟網
    所謂龐氏騙局,所謂龐氏騙局是指騙人向虛設的企業投資,以後來投資者的錢作為快速盈利付給最初投資者以誘使更多人上當。龐氏騙局是一種最古老和最常見的投資詐騙,是金字塔騙局的變體。他開始策劃一個陰謀,移居波士頓在那裡開設了一家所謂的「證券交易公司」,向外界宣稱該公司將從西班牙購入法、德兩國的國際回郵優待券,加上一定的利潤轉手以美元賣給美國郵政局,以此賺取美元與戰後貨幣嚴重貶值的法、德兩國貨幣的「價差」。事實上這個計劃根本賺不到錢,但還是有些人衝著一個半月內能獲得50%的回報率去嘗試投資,讓那些初期投資者感到狂喜的是,他們如期獲得了紅利。
  • 從麥道夫和他的650億美元詐騙案看A股康美藥業案
    一位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委員聽到有關麥道夫的舉報,愣了好一會才反應過來:「什麼?你說的是six  million(600萬美元)還是sixty  billion(600億美元)?」「我說的是sixty  billion(600億美元),先生。」康美藥業近300億元大案發生後,許多人也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什麼?
  • 「龐氏騙局」創始人:人們瘋狂效仿他的騙局,卻不知他的悲劇下場
    聽起來十分誘人,你的父母可能會很心動想要投資,但你肯定會制止他們,因為很簡單,這是一個很典型的龐氏騙局,你懂得它帶來的危害,你的父母因此免受被騙的風險,但很多人不在父母旁邊,在利誘下被騙 ,最終妻離子散。
  • 世界上最狡猾的男人,騙了4萬多人,被後世稱為「龐氏騙局」
    但不是每一次欺騙都能換來原諒的,有一個人,他憑一己之力騙了4萬多波士頓人,涉案金額高達1500萬美元,這就是著名的「龐氏騙局」。相信在這篇文章之前,很多人就早已聽說過龐氏騙局,但是也僅限於「有所耳聞」,大部分人卻並不知道龐氏騙局是什麼意思。那這篇文章,筆者就用最簡單的文字向大家介紹一下什麼是龐氏騙局,我們又該如何去提防龐氏騙局。
  • 龐氏騙局 3:捲土重來,套利美國夢
    不想讓他在義大利的家人知道真相,腦筋非常好使的龐氏寫信給他深愛的母親,說他找到一份特殊助理的工作,要給監獄的典獄長做三年特殊助理。他出獄之後,要回美國。兩手空空回美國多沒意思。於是他又捲入了另一個騙局,走私義大利移民跨越邊境,從加拿大偷渡進入美國。他又被捕入獄,服刑兩年,這次是在美國喬治亞州的聯邦監獄。他對名利的憧憬似乎變得遙不可及。
  • 龐氏騙局誕生:100年前,龐茲籌集一百萬美元只要一天
    但它在保釋外出的期間又做了幾件類似的金融詐騙,因此又做了更久的牢,直到1934年才釋放,查爾斯最終於1949年在巴西的一個禪堂去世,而他的姓氏龐茲已變成了一個專有名詞。
  • 人類歷史上6個著名的高智商騙子,瞞天過海賣地標建築,會通靈術?
    而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這人類歷史上最著名的六個騙子。第一個是曾經賣掉紐約多處地標建築的騙子,此人名叫喬治·帕克,為了方便行騙,甚至在紐約設立了銷售辦事處,每周至少出售兩次著名建築物物的喬治,曾經賣掉過布魯克林大橋,還售賣過麥迪遜廣場花園和自由女神像,像美國這種私人建築物遍地的地方確實有可能人們因此被騙,在被發現後,喬治先後三次被判刑,最後一次無期徒刑死在監獄內。
  • 「龐氏騙局」套路非常簡單,可為什麼還是有那麼多人被騙?
    一、「龐氏騙局」的由來1903年,一位名叫查爾斯·龐茲的義大利人移民到了美國。1919年,他設計了一個虛假的投資目標,然後許諾給人在3個月時間內40%的利息,剛開始的時候,他把新投資者的錢作為盈利給最初投資的人,以騙取更多人的信任,因為利潤豐厚,他騙的人越來越多,一直過了一年多騙局才敗露。他的這種手法其實和我們常見的傳銷非常像,騙人的手段無外乎拆東牆補西牆而已。龐茲最後當然是失敗了,但是這個人卻因此在金融史上留下了赫赫名聲,儘管是個壞名聲。
  • 最古老的騙局遊戲為何久立不倒?
    於是如飛蛾撲火般湧向龐氏騙局,幻想著撈一筆就跑。然後現實是,你希望你入局時後面會有人接盤,結果你卻成了那個接盤的傻子。現實更為魔幻的地方在於,確實有人入局龐氏騙局賺了不少錢,你一眼紅也跟著入了局,然而這個局誰都知道是龐氏騙局,包括你,但在局中的你硬是不承認這是騙局。你要解套。
  • 講講最常見的金融詐騙「龐氏騙局」
    來源:供應鏈金融「龐氏騙局」源自於一個名叫查爾斯·龐茲(Charles Ponzi,1882-1949)的人, 他是一個義大利人,1903年移民到美國。在美國幹過各種工作,包括油漆工,一心想發大財。他曾因偽造罪在加拿大坐過牢,在美國亞特蘭大因走私人口而蹲過監獄。經過美國式發財夢十幾年的薰陶,龐茲發現最快速賺錢的方法就是金融,於是,從1919年起,龐茲隱瞞了自己的歷史來到了波士頓,設計了一個投資計劃,向美國大眾兜售。這個投資計劃說起來很簡單,就是投資一種東西,然後獲得高額回報。但是,龐茲故意把這個計劃弄得非常複雜,讓普通人根本搞不清楚。
  • 大名頂頂的龐茲和他的「龐氏騙局」
    1911年龐茲被釋放,由於在蒙特婁市已混不下去,他於1911年回到美國亞特蘭大市,但由於生活沒有著落,他捲入到義大利的非法移民活動中來,結果又被抓個正著,剛剛從加拿大的監獄裡出來就又進了美國監獄,服刑2年。
  • 中國人提前撤離加澳等國,數千位美國富人遷移,美國存在龐氏騙局
    正如CNBC所強調的那樣,目前,美國大部分地區的財政狀況都處於邊緣地位,而這背後體現的正是,我們日常看到廣泛良好的經濟指標正在與個人生活經歷之間存在脫節,有78%的美國全職工作者承認自己把月工資花的一分錢都不剩,稍早前美聯儲最新發布的對超過12000人的調查報告發現,仍有近半數的調查者表示他們拿不出500美元現金能用於急用,可能不得不出售東西或者需要借錢才行。
  • 美國是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為什麼欠債20萬億?史上最大龐氏騙局
    「龐氏騙局」呢?一年以後,大約有4萬名美國人成為了龐茲的投資者,龐茲一共收到了1500多萬美元,每一個投資者大概平均投資了幾百美元。龐茲宣稱的郵政票券,是一種子虛烏有的商品,他怎麼能讓前期的投資者獲利呢?龐茲是用新投資者投進來的錢,去償還舊投資者的本金和利潤,龐氏騙局能夠維持下去,依賴於不斷有新的投資者加入。
  • 音樂戲劇《龐氏騙局》2020全國巡演在兩江新區啟程
    同時,《龐氏騙局》還是目前市場上屈指可數的一部諷刺金融騙局的高質量喜劇作品,圍繞著名國際金融事件創作,觀眾在輕鬆愉悅中看完全劇的同時,也會對劇中深刻的現實主題產生強烈共鳴和反思。演出團隊抵達重慶大劇院後,劇組就開始進行緊密的連排工作,為更好地為觀眾呈現精彩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