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都孤兒與大衛科波菲爾,雙城記與遠大前程,狄更斯的人性光輝

2020-11-19 騰訊網

查爾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 1812-1870)

英國社會批判現實主義小說家,生於樸茨茅斯的一個小職員家庭,小時候因為父親欠債進過監獄,後做過童工,受盡苦難與心靈創傷,這些人生悲慘經歷與社會底層「小人物」的各種遭遇,為他以後的文學創作和塑造個性鮮明的人物積累了大量的生活素材,也反映了當時英國社會的現實;

代表作:

《霧都孤兒》(Oliver Twist)

小說的主人公是男孩兒奧利弗,出生在貧民區,9歲做童工,受盡折磨;

後逃到霧都倫敦,又掉進賊窩教父費金的魔爪,被利用充當邪惡集團綁架富豪的工具,但奧利弗始終保持著孩子的善良與天真,最後原諒了費金,被布朗羅收養開啟了新生活;

《大衛科波菲爾》(David Copperfield)

大衛從小失去父親,在母親改嫁後,一直受到繼父虐待,最後在親戚的幫助下得以上學,長大成人後,大衛歷經波折,戳穿算計暗害姨婆貝西與恩人律師威克菲爾的奸惡之人希普,並最終贏得了愛情,與艾妮斯投入幸福的生活;

《雙城記》(A Tale of Two Cities)

在法國大革命的背景下,被侯爵兄弟陷害、在巴士底獄關押了18年的馬內特醫生終於重獲自由,他的女兒露西也長大成人,嫁給了達爾奈,也正是醫生仇人之子,但達爾奈是正直善良的,回法國救人時也被捕入獄;

這時,暗戀露西、與達爾奈外表相像的卡頓,為了救出達爾奈、成全露西,毅然入獄赴死、冒充達爾奈,最終以自己的奉獻成全了二人的愛情與幸福;

《遠大前程》(Great Expectations)

皮普是一個鄉下男孩兒,自從見到了美麗高傲但內心冷漠的富家小姐艾絲黛拉之後,一心想進入上層社會,在富人資助下,皮普得以到倫敦接受高等教育,同時,受不良習氣影響日益變得奢靡墮落,而最後皮普得知資助自己的富人是小時候偶然幫助過的一名逃犯時,開始回歸人性之美,變得成熟、並開始懂得珍惜過去的友情與親情;

1999年英美版《遠大前程》:

男女主角由艾恩格拉法德和賈斯蒂恩·瓦戴爾出演;

2012年英版《遠大前程》:

男女主角分別是傑瑞米·艾文(Jeremy Irvine)和荷麗黛·格蘭傑(Holliday Grainger)

查爾斯狄更斯的小說內容大多有其自身成長經歷的影子,男主角都是出身於社會底層,童年不幸,但終有富人資助或好心人幫助的機會翻身,也大都心地正直善良、品質堅定,哪怕歷經磨難、走過彎路,最終也會回歸正軌、贏得幸福。

相關焦點

  • ...查爾斯·狄更斯|老古玩店|大衛·科波菲爾|霧都孤兒|奧利佛·退...
    那時,央視播放的更多是一些根據名著改編的英國電視劇,比如,根據狄更斯原作改編的《老古玩店》、《大衛·科波菲爾》,等等,這些電視劇很沉悶,當時,大家很不愛看,不過,今天回過頭來再看看這些四十年前播放的電視劇,卻也另有一番意味。查爾斯·狄更斯,1812到1870,活了五十八歲。
  • 狄更斯,就是那個霧都孤兒
    後來創作才能日漸成熟,先後出版了《霧都孤兒》(1838)、《老古玩店》(1841)、《董貝父子》(1848)、《大衛·科波菲爾》(1850)、《艱難時世》(1854)、《雙城記》(1859)、《遠大前程》(1861)等,1870年6月9日卒於羅切斯特附近的蓋茨山莊。
  • 海南日報數字報-狄更斯:他就是那個霧都孤兒
    《霧都孤兒》是他的自傳  人們接觸狄更斯往往是由《霧都孤兒》開始的,只要讀過這本書的人就不會忘記在主人公奧利弗·崔斯特的成長過程中那些痛苦艱辛的經歷對其人格的造就,也不會忘記在故事的結尾,在經歷這麼多曲折的故事之後,狄更斯仍是不忘為主人公設計了一個相對完滿的結局。
  • 狄更斯的《霧都孤兒》在中國為何受到廣泛接受
    1956年至1957年,國內陸續上映四部英國電影,其中三部電影改編自狄更斯的小說:《匹克威克外傳》、《孤星血淚》(《遠大前程》)和《霧都孤兒》。儘管《遠大前程》的中文譯本出現比較晚,但是根據《遠大前程》改編的電影很早就被引進到國內。1946年,大衛·裡恩編導的電影《遠大前程》攝製完成。1947年,該片獲得第2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黑白片攝影和最佳黑白片藝術指導兩個獎項。1948年,《遠大前程》在上海上映,影片譯名改為《孤星血淚》。
  • 老電視劇《老古玩店》、《大衛·科波菲爾》,老電影《霧都孤兒》
    那時,央視播放的更多是一些根據名著改編的英國電視劇,比如,根據狄更斯原作改編的《老古玩店》、《大衛·科波菲爾》,等等,這些電視劇很沉悶,當時,大家很不愛看,不過,今天回過頭來再看看這些四十年前播放的電視劇,卻也另有一番意味。 查爾斯·狄更斯,1812到1870,活了五十八歲。
  • 英國著名作家:查爾斯·狄更斯
    查爾斯·狄更斯是19世紀英國一位多產的作家,著有《霧都孤兒》、《聖誕頌歌》、《大衛·科波菲爾》和《遠大前程》等名著。誰是查爾斯·狄更斯?查爾斯·狄更斯(1812年2月7日至1870年6月9日)是英國小說家、記者、編輯、插畫家和社會評論家,他寫了《霧都孤兒》、《聖誕頌歌》、《尼古拉斯·尼克爾比》、《大衛·科波菲爾》、《雙城記》和《遠大前程》等深受喜愛的經典小說。狄更斯作為19世紀最重要、最有影響力的作家之一而被人們銘記。在他的成就中,他因對維多利亞時代下層階級的刻板描繪而受到稱讚,幫助帶來了社會變革。
  • 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但只會有一個狄更斯
    想看世界上最精彩的女人撕逼,可以去讀讀《大衛·科波菲爾》;想感受最偉大的單相思,可以去讀讀《雙城記》;想體驗最卑微的報恩和最倨傲的報復,那你應該去看《遠大前程》;想遇見最套路的兒童詐騙團夥,去讀讀《霧都孤兒》。
  • 導演解釋「大衛科波菲爾」為啥印度人演
    導演解釋「大衛科波菲爾」為啥印度人演 時間:2020.02.14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作者:時光網Mtime
  • 《霧都孤兒》狄更斯的第一部社會批判小說
    《霧都孤兒》是狄更斯的第一部社會批判小說。富人的棄嬰奧利佛在孤兒院裡掙扎了9年,又被送到棺材店老闆那兒當學徒。
  • 《小偷家族》:狄更斯的心靈雞湯救不了當代「霧都孤兒」
    眼前這位少年的形象,很容易讓我們聯想到狄更斯筆下的「霧都孤兒」。同為無父無母的可憐兒童,同為生活在社會底層的邊緣人,同樣被迫成為一名小偷,祥太和奧利弗退斯特的人生走向頗為相似。在《霧都孤兒》的結尾,奧利弗經歷千辛萬苦終於和家人團聚,重獲幸福人生。在《小偷家族》末尾,祥太也告別了曾經共同生活的治,毅然決然地坐上了巴士。可等待祥太的,會不會是大團圓結局?抑或是另一段悲慘生活的開始?沒有人能說得清。
  • 狄更斯作品改編成的12部影片
    狄更斯對法律制度嚴苛的看法都體現在這一版中。    4.《大衛·科波菲爾》(1935版)    這部電影依然被很多人看作改編的黃金標準,它不僅具有較高的電影藝術水準,而且人才雲集,劇中演員都成為日後的耀眼人物。    5.
  • 狄更斯的時代:以人道主義為武器
    到6月9日,查爾斯·狄更斯去世時間將滿150年,其筆下人物卻鮮活如初:奧立弗·退斯特、大衛·科波菲爾、小耐兒、小杜麗們依然吸引著新讀者,影視不斷重複塑造著他們的獨特性格與樣貌。這大概是後世對為數不多的大作家們的特殊待遇,是狄更斯偉大之處的最顯著表現。
  • 在最壞的時代與最好的時代之間丨狄更斯逝世150年
    為了謀生,狄更斯先後做過律師事務所初級文員、下議院記者、速記員、議會記者等。最終,也許出於寫作本能,1833年,狄更斯開始正式寫作。1836年《博茲札記》出版,大獲成功,從此狄更斯開始了漫長的創作之旅。《匹克威克外傳》《霧都孤兒》《大衛·科波菲爾》《雙城記》《遠大前程》……這些至今讓人耳熟能詳的作品,在當時受到讀者的極力追捧。
  • 八十本書環遊地球︱倫敦:《遠大前程》
    第一周 第二天倫敦,查爾斯·狄更斯,《遠大前程》查爾斯·狄更斯維吉尼亞·伍爾夫在出版《達洛維夫人》那一年,還寫過一篇散文《大衛·科波菲爾》,她試圖理順自己平生對狄更斯作品的糾結心理。狄更斯的倫敦為我所知,或許是來自我已經遺忘、初次閱讀《大衛·科波菲爾》的經驗,又或者在更早的辰光,我看到《聖誕頌歌》的電視轉播,還有1935年版的電影《大衛科波菲爾》,W. C. 菲爾茲扮演麥考伯先生。 1935年版的電影《大衛·科波菲爾》,W. C.
  • 用狄更斯10部作品裡的10句名言,激勵我們年青一代努力奮進
    1812年2月7日,英國文豪查爾斯·狄更斯誕生了,今年的2月7日是他誕辰207周年。狄更斯是十九世紀歐洲少數傑出的批判現實主義大師之一,被稱為是英國維多利亞時代「最偉大的小說家」,他的代表作包括《雙城記》、《匹克威克外傳》、《大衛·科波菲爾》、《遠大前程》、《霧都孤兒》等多部優秀小說。
  • 文學作品的光亮——紀念英國作家狄更斯逝世150周年
    時至今日,《霧都孤兒》《雙城記》《遠大前程》等作品仍被列入書單,人們依然在閱讀狄更斯。在狄更斯生活的年代,他的作品受眾已十分廣泛,上至女王,下至窮人,都被深深吸引。狄更斯富有智慧和同情心,對當時的社會問題理解深刻。他既是19世紀文學的代表之一,也是英國維多利亞時代頗具影響力的發言人。
  • 狄更斯寫出偉大的《雙城記》,他這十句經典格言,讓人大徹大悟
    不過,對狄更斯不少作品的大致內容,卻是非常熟悉的,曾經對他的作品也有過研究,雖然沒有通讀過狄更斯的書,但對他的了解也算是非常的深刻了。《雙城記》是狄更斯的經典之作,一位朋友曾經拍著大腿推薦這本書。除了《雙城記》之外,狄更斯還創作出許多經典文學作品,例如:《霧都孤兒》、《大衛·科波菲爾》、《雙城記》等等。
  • 葉揚:狄更斯《遠大前程》種種
    此圖所畫的是小說第十一章裡,哈維沙姆小姐用拐棍指著桌上一個結滿了蜘蛛網的東西,告訴小皮普:「結婚蛋糕,是我的!」但是日後眾說紛紜,吉辛、蕭伯納和奧威爾雖然同為這部小說的超級粉絲,卻都以為作者不當如此修改,而當代美國著名批評家希利斯-米勒,則與廣大讀者持相同的立場,更喜歡修改後的結局,他還認為皮普是狄更斯所有的小說的主人公的一個「原型」。早在我從原文閱讀這部小說之前,先看了由英國電影大師大衛·裡恩編導的黑白片。電影
  • 習主席為何在講話中多次提到狄更斯及其作品並大加稱讚
    習近平主席在講話中多次提到狄更斯和他的作品,稱讚其作品「讓中國人感受到英國傳統文學的魅力。」  狄更斯是十九世紀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是英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作家之一,對世界文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 查爾斯·狄更斯——深埋作品的人道主義
    他陸續出版過《霧都孤兒》、《雙城記》、《大衛·科波菲爾》等偉大著作,其中的博愛偉大精神滲透在方方面面。雖然他通過對底層人民生活的描寫來諷刺現實,但背後隱藏著濃厚的人文精神。他不僅賦予筆下人物各式各樣的鮮活性格,還賦予了作品靈魂與愛。與其說查爾斯·狄更斯的文學作品是一本小說,還不如稱它為教科書。這篇文章將重點剖析查爾斯·狄更斯作品中對人道主義精神的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