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笛子演奏家、作曲家陸春齡,2018年5月22日上午8時30分在上海中山醫院病逝,享年97歲。
消息傳來,國內民樂界一片痛挽。那位笑呵呵一直念叨著要登臺演出,一直希望中國民樂大放異彩的老先生,怎麼突然就走了呢。
1921年9月,陸春齡生於上海。在當時還叫霞飛路的淮海路南邊,在當時還叫環龍路的南昌路北邊,有一個錢家塘。幾年後,錢家塘還是破舊的陋巷模樣,但在那裡,一個小男孩卻對絲竹入了迷。他不過7歲,拜的師傅也不是什麼行內方家,是名皮匠。老皮匠還有陸家幾位叔伯一起抱了個團,吹拉彈唱鼓搗出一支小樂隊來。老皮匠和小樂隊給小男孩的心裡播下一粒種子,只等鑽出個春天來。
1930年,小男孩入小學讀書,改了學名「春齡」。與此同時,勤學苦練的他也加入叔伯們一起,在天地間表演了。
1934年,只有13歲的陸春齡獲得到廣播電臺演奏的機會,他的笛聲隨著電波傳遍上海。1937年,他參加了紫韻國樂社。1940年,他又參與發起了中國國樂社。
再往後,陸春齡在江南造船廠當車工,在出租汽車公司當過司機,但笛子從未離身。除了借笛子排遣胸中積鬱,樂觀的他還借開車、踏車之便,尋師訪友。經他整理的笛子曲有《鷓鴣飛》《歡樂歌》《小放牛》《中花六板》;他創作的《今昔》《喜報》等樂曲也都是笛子演奏的保留曲目。
1952年,前蘇聯芭蕾舞團訪華,提出要聽一下中國民樂。上海市文化局從民間藝術人才中挑出吹笛子的陸春齡、拉二胡的許光毅、彈琵琶的凌律等人。這成了日後上海民族樂團的雛形。1954年起,陸春齡開始在上海音樂學院兼職任教。
憑著笛聲曼妙,陸春齡先後八次受到毛澤東的接見,出訪過7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他家的書櫃裡,至今藏著兩本泛黃的《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他曾說:「我的思想因為這本冊子產生了轉變。文藝要為人民服務。我始終牢牢記在心裡。」
正是懷揣如斯火熱的心,上世紀60年代到80年代,陸春齡去江蘇大屯煤礦、山東萊蕪鐵礦、南京九四二四鐵礦、江西安源煤礦、海南石碌鐵礦等地慰問演出。去安源煤礦時,陸春齡已年屆六旬了。演出原來只安排在萍鄉市的大劇場,但是,他偏偏要先下礦井,誰勸都沒有用。他說:「我們來是為一線礦工演出的,不是做做樣子的。礦工們日日夜夜開採煤礦,為大家送來光明。我們有危險,他們就沒有危險?」他匍匐進入井道,每到一個作業點,就掏出笛子,為礦工吹奏。一次轉了六個巷道回到礦上後,聽說一位老礦工因為身體不適沒下井,陸春齡又拎起笛箱,找到老礦工,為他一個人吹了七八首曲子。
1976年,陸春齡被正式聘為上海音樂學院竹笛專業教授。從此,演出、教學,他的名字與「中國笛王」的美譽,疊印在一起。有人對陸春齡說:「您是中國笛子藝術的泰鬥。」他連忙擺手道:「不敢,不敢。」接著,他又坦誠地說:「若要給我冠一個名稱,我喜歡『人民』這兩個字,是一個人民的藝術家吧。」
出生於弄堂,走得再遠、名聲再大、光環再盛,他也從未忘記自己是誰,來自哪裡。從年輕時一直到登期頤之年,小茶樓裡的義演、農村、礦區、城市敬老院裡都飄出過他的笛聲。
2009年,陸春齡被授予「第七屆中國音樂家協會金鐘獎終身成就獎」。在全國六位獲獎者中,他是唯一的民樂藝術家。「還能為民族音樂做出我自己微薄的貢獻,我覺得很開心。」陸春齡說,能吹、能講很開心,最欣慰的是還能教學生,「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是培養年輕一代。老當益壯、甘為人梯。生命不息、笛藝不止。」
2010年,他又獲得「上海文藝家終身榮譽獎」。與之前所有的榮譽降臨時一樣,陸春齡說:「稱我大師也好,教授也好,我都不在乎。我就想著要把自己知道的教給後人,把自己所懂的東西都講出來。」
最近幾年,老爺子在心裡編了一出上海說唱《中國夢》。只要有人去看望他,他大多會表演一番,那模樣,就像小朋友學了一隻新節目,在大人面前匯報一次。「只吹不唱我心不爽,吹吹唱唱都是中國夢。中國夢、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夢。科學夢、文化夢、創新夢、發展夢、強軍夢、民族夢……中國人民的夢,就是要國家繁榮強盛起來啊。」假使要問他要歌詞曲譜,他搖搖頭,講:「我是心稿,都在心裡,我唱我心嘛。」
那麼,問起陸春齡自己有什麼夢呢?他脫口而出:「我想上基尼斯。」又搖了搖頭說:「不對,應該是『出彩中國人』。」有人說:「儂介高調做啥?低調點好□?」陸春齡回答:「生命短促,精神長遠。我今年95歲,對自己要求是59歲。一定要有事體做,要和大家在一起。我就是要高調,要為中國的民族音樂事業再做點事,再做出貢獻。所以,不好低調。再低調下去,中國民族音樂怎麼辦?中國民族音樂一定要發揚光大,一定要立於世界音樂之林!」
2017年是上海音樂學院90周年華誕。適逢陸春齡從藝90周年,上海音樂學院特別舉辦了「陸春齡笛子藝術節」。陸春齡在藝術節上亮相,用巴烏吹奏歡快的《節日舞曲》。他的學生們也紛紛登臺,不少早已是海內外知名的笛子演奏家和教育家。與此同時,《神笛天籟——陸春齡藝術生涯90周年紀念(影集)》也出版了。
中國民樂正進入最好的時代,願大師一路走好。
部分內容摘自《文匯報》2015年10月30日筆會 《陸春齡:想上「出彩中國人」》作者:趙蘭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