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來源:新電商觀察
小紅書直播來的有點晚。
4月23日,內測已有4個多月的小紅書直播正式上線,開始面向平臺內全部的創作開放。次日,小紅書在第二次創作者公開日上宣布了30億流量和定向的扶持計劃,希望直播成為小紅書生態化內容。
在如今直播+電商成為行業標配之際,電商平臺們大力追捧直播,短視頻平臺急於開通電商業務,依靠種草起家的小紅書也在奮力追趕。
不論是2014年發力電商,還是如今開拓直播業務。擁有超過3億用戶的小紅書,一直在變現道路上不斷探索。
早在半年前,小紅書就已經試水直播了,同一時期拼多多、京東也相繼入場。
每家平臺的定位也決定了打法的不盡相同,依靠好物推薦起家的小紅書就只能走品牌路線。在內測開啟後,包括連鎖火鍋品牌撈王、連鎖理髮店、咖啡店、中古店等在內的多品類線下門店,先後都曾通過小紅書的直播。
而讓人們注意到小紅書入場直播的是LV的直播首秀。
3月26日,LV將自己進入中國依賴首次直播呈現在小紅書,70分鐘的直播僅有1.5萬人次觀看。
原本主打2020夏季清新風設計的專場,在直播間的土氣擺設和不夠專業的直播表現下,很難讓人聯想到LV高端奢侈品,很多網友看後紛紛吐槽「土到家了」。
沉寂了一個多月,小紅書終於開始公測了。
據悉,公測之後小紅書上的直播分為互動直播與電商直播,後者已經呈現出直播帶貨的功能。不過,只有成為小紅書創作者才能直播。
創作者條件也不簡單,首先粉絲數至少要達到5000,近半年自然閱讀量2000以上的原創合規筆記數多於10篇,滿足上述條件才能成為創作者。隨後,創作者才可以申請成為主播。
這一條件遠高於其他平臺,相比於現在直播全民化,無門檻人人皆可直播,小紅書還是很克制。
小紅書的這種克制很容易理解,「種草」模式的內容社區下一步就是交易,一旦進入直播電商的賽道,小紅書就需要面臨內容社區和電商的邊界問題。一旦呈現出過重的商品屬性,小紅書自身的「分享生活」直播內容就會變質。
還有一個原因。
「直播不是因為小紅書要變現,帶貨是結果不是目的。」在小紅書公測直播的首日,小紅書創作號負責人傑斯如此定義小紅書上線直播,「因為用戶對直播這種內容形式,對直播帶貨這種影響力變現手段有需求,所以我們就做了,本質上它就是一個服務創作者的社區產品。」
顯然,這一過於官方的解釋很難讓人滿意。
2019年中國電商直播行業的總規模達到4338億元,預計2020年國內在線直播的用戶規模將達5.24億人,市場規模將突破9000億元。
也就是說今年直播市場的規模預計會翻一番。
不搞全民直播化、不走「全網最低價」,又想掙錢,從這兩點上可以看出小紅書想走一條差異化的帶貨路。
小紅書直播是基於社區實現落地,是創作者和粉絲交流的工具。其次,小紅書偏向生活方式的分享,而並不僅僅執著於買賣商品。
這樣的經驗也是小紅書在電商失敗道路上總結出來的。
在小紅書入局自營電商的時候,創始人瞿芳曾表示:「電商負責賺錢養家,內容負責貌美如花。」小紅書的決策是從一開始就通過「社區+電商」的模式,從而完成「種草+拔草」的消費閉環。理想很美好,然而現實卻是,內容社區已經趨於完善,自營電商滿是坎坷,隨後又因為供應鏈問題不得不發展平臺電商,又因為頻頻爆出「假貨」而不得不放棄。
從種草到電商,小紅書的道路異常坎坷,鎩羽而歸的小紅書不得不將重心放回最開始的內容社區。2019上半年,小紅書的標語還是「全世界的好東西」,而到了下半年卻變成了「全世界的好生活」。slogan的變化也是小紅書回歸社區的最好證明。
如今再度回歸電商便喊出「直播不是因為小紅書要變現,帶貨是結果不是目的」,主要因為小紅書首先在供應鏈上便有局限性。
目前來看,直播是目前所有社區平臺中佔據用戶時間最多的內容,這能幫助小紅書社區最大程度延長用戶停留在社區的時間,從而為小紅書創造更多的商業化機會。
目前小紅書供應鏈則主要源自小紅書商城,如果想帶貨只能針對現有選品做定向帶貨。
那麼自建供應鏈、開放流量以至於整個流量生態,對於小紅書來說都將在計劃之列。這樣一來就好理解「暫時不變現了」,因為想變現也不是當下而在長遠。
小紅書的內容分享、生活方式的內容社區,雖然人群粘性更高,粉絲群更為穩定,但在內容變現的成效或許並不明顯,高水平的內容輸出往往會與快速變現產生衝突,營銷推廣、IP經營等體系也需要時間形成。
一定程度上直播也是用戶需求導向。對小紅書來說他們也希望往多元化發展。
這就導致了小紅書的克制,因為既要維護社區,又要堅固用戶的直播需求。而加碼直播應該會大幅提高知識類和娛樂化內容的活躍。
小紅書社區的優勢是高消費,直播帶貨雖然在抖音快手平臺路線走的十分明確,但小紅書直播不以低價為主要打動用戶的優勢,而是依靠自身的優質內容轉化。
如今小紅書直播才公測不到一周,成果如何暫時還無法下結論,但目前直播賽道越發擁擠,社區未來能否幫助小紅書直播打造出差異化路線懸念仍在,總的來看,留給小紅書的時間已經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