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平邦說丨解密「萬湖會議」:納粹屠殺猶太人的驚人邏輯

2021-02-20 司馬平邦說

歡迎收看《司馬平邦說》。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納粹屠殺了超過600萬猶太平民和1100萬斯拉夫、吉普賽和塞爾維亞平民。其中,僅在蘇聯就有包括700多萬蘇聯平民和300多萬戰俘被屠殺。但是,這其實僅僅是納粹種族滅絕計劃的一小部分而已。前段時間,看了一部2001年的老電影,《陰謀》,導演是弗蘭克·皮爾森,講述的是1942年德國高官們參加的一次謀劃如何屠殺的會議,揭露了德國納粹如何從法律法理上進行種族滅絕猶太人,而這個屠殺計劃所涵蓋的數字高達1100萬人。

這其實只是一部典型的小成本電影,只有一個場景,和包括「路人甲」這種龍套在內的幾十個演員,惟一的「大場面」或許就是一架老式飛機和幾輛古董汽車。但這部電影卻真實的表現的卻是一次臭名昭著的屠殺會議——德國納粹的「萬湖會議」。

1942年1月20日,德國柏林西南部萬湖路的58號別墅中,匯集了13個在當時的納粹德國位高權重的人,他們包括:

德國黨衛軍上將、帝國保安總局局長、波希米亞-摩拉維亞保護國代理總督萊因哈德·海德裡希;

黨衛軍中將、黨衛軍種族和安置主要辦公室代表奧託·霍夫曼;

黨衛軍少將、蓋世太保總負責人海因裡希·馬勒;

帝國總理府國務秘書弗裡德裡希·威廉·克裡青格;

納粹黨總理府秘書長格哈德·克洛普佛;

波蘭總督府國務秘書約瑟夫·布勒;

德國司法部國務秘書羅蘭德·弗萊斯勒;

德國內政部國務秘書威廉·施圖克特;

德國東方領土事務部代表格奧爾·萊布蘭特;

德國東方領土事務部代表阿爾弗雷羅·邁耶;

德國外交部日耳曼事務司司長馬丁·路德;

德國「四年計劃」辦公室代表埃裡希·諾伊曼;

黨衛軍中校、猶太人事務辦公室主任阿道夫·艾希曼;

黨衛軍少校、黨衛軍拉脫維亞負責人魯道夫·蘭格;

卡爾埃·伯哈德博士。

此次會議的主題,實際是德國元帥戈林授權給黨衛軍上將海德裡希,命令他組織制定一個解決猶太人問題的「最終解決方案」。1939年1月24日,戈林曾給海德裡希下達任務:以最高效又最低廉的形式,轉移和清除猶太人。而在1941年7月31日,戈林給海德裡希下達了一份授權文件,對此前的任務進行了補充,在這份文件中他表示:

我在此責成一個組織,授權你動用一切資源和技術,通過各種必要手段,不管是組織上的還是經濟上的,在歐洲的德國領地上將猶太人問題完全解決。不管哪個政府機構參與此事,他們必須與你合作。另外指示你儘快提交給我所成立此組織的詳細結構,調查報告和施行措施,以確保籌備「猶太人問題最終解決方案」的總體規劃。

在這份授權中我們不難看出,戈林表達了兩個意思,第一,必須徹底解決歐洲的猶太人,其中包括清除,即消滅掉;第二,這項任務高於一切,其他的中央機構必須協助,也就是說不能有人提出異議。可見,在當時的德國高層,已經將消滅猶太人作為了最重要的一項工作來做。

在此有兩個關鍵的時間點,第一個,是1941年7月,德國元帥戈林給海德裡希下達授權的時候,那時,德國剛剛憑藉3500輛坦克、5000多架飛機和400萬兵力對蘇聯展開閃擊進攻1個月。在這1個月中,可以說德軍勢如破竹,幾乎獲得一邊倒的勝利。那時候,德國元帥戈林正是意氣風發的時候,於是解決掉猶太人被提上日程,並希望加快速度就理所當然了

第二個時間點,是「萬湖會議」召開的1942年1月底,那時的納粹德國其實已經開始深陷蘇聯戰場之中,在1941年10月,德國開始進攻蘇聯首都莫斯科,本以為會想此前一樣順利,但誰想到莫斯科戰場變成一個一個大「沼澤」,到1942年的1月底,歷經3個月都沒有攻克。那時的德國,實際上已經出現了物資緊缺,工廠缺乏工人的情況了,可以說急需一個事件來轉移國內矛盾,提振民族士氣,於是,也就有了這次「萬湖會議」。

還有兩個細節需要特別指出一下,首先就是此次會議的參與者都是真正意義上的德國的精英人群,這不僅僅是因為他們都是德國的高官,更是因為其中包含了眾多的法律界專業人士,人數高達了三分之二,他們最終卻完全同意了對猶太人的屠殺;其次就是會議所達成的「猶太人問題最終解決方案」,其實就是一個屠殺計劃,由所謂的強迫勞動,到驅逐,到利用X光、腐蝕性藥劑和液體等等進行的絕育,到利用移動的一氧化碳車毒殺,到專門的、可以一小時殺死250人的集中營,慘絕人寰到已經都無法形容。

《陰謀》相當細緻的再現了「萬湖會議」的過程,從每個與會人員入場開始展現各人不同立場基礎上微妙的態度,試圖用法律使屠殺合法化的過程因為理性而更顯冷酷。當最終意見達成一致時,居然還可以調侃說這場抹殺是流水線似的過程。可以說,那種由冷靜而理性帶來的偏執更加瘋狂。

以下,我們如實記錄影片中的一部分臺詞,大家不妨看看當年納粹德國屠殺猶太人的腦迴路是怎麼回事。值得一提的是,這些臺詞基本是根據歷史史實而來,它源自美軍後來在德國外交部發現的一份長達15頁的《萬湖會議紀要》,當時這份文件其實也只製作了30份,這份編號第16號的記錄,應該是惟一留下的一份了;不僅如此,當年這些人的詞語應該更激烈,會議組織者之一的艾希曼,1960年在以色列的審判中說,在會議中他們用更加直接的字眼,例如「消滅」和「毀滅」。

萊因哈德·海德裡希:猶太人在德國有分配問題,差不多1年了,總有這關於這些、那些猶太人的傳聞,讓法律的事實變得複雜。而這個問題,如大家所知一直在折磨我們。大家都知道,我們首先通過各種方式把他們驅趕,這樣一來必須由我們的人民來處理他們,把他們驅逐出德國領土範圍。我們在紐倫堡制定的法律,這是一個沒有猶太人的社會和經濟體,讓全世界得以看見,我們將猶太人驅趕出我們的國民生活。比此更重要的是,必須將有些人從我們的生活中連根拔起。


弗裡德裡希·威廉·克裡青格(帝國總理府國務秘書):淨化。

萊因哈德·海德裡希:說的沒錯。我們一直追求有力的移民法規,但誰還想看到他們?誰希望容納他們?這就是法規的最終限制。歐洲所有國家必須拒絕他們入境,否則將會受到重罰。然後,侵略波蘭後我們還得到了250萬猶太人。所以,1941年7月,我們遇到了新狀況,很短時間內——我們戰勝了蘇聯後,額外得到了500萬猶太人,這問題的嚴重性日益加深,

約瑟夫·布勒(波蘭總督府國務秘書):500萬,這就說問題所在,猶太人人口快要多到滿溢。

萊因哈德·海德裡希:是的,這麼多的猶太人。1941年7月,面對這種新狀況,戈林元帥準備了一條指令:「我再次命令你,通過各種必要手段,不管是組織上的還是經濟上的,在歐洲的德國領地上將猶太人問題完全解決。」而由此,我讀到了「淨化」。「不管哪個政府機構參與此事,他們必須與你合作。」「此為猶太人問題完美解決的必要手段。」所以,這就說給予我們的命令,給予我們所有人的命令。

(進攻)蘇聯的事我們駐足不前,美國已加入戰事。這兩件事耗費了我們不少兵力,拖累了我們的經濟、人力和食物供應,我們無法容下猶太人,移民法例已經結束,而無法避免的結果則是我們今天下午再次討論得出的解決方法。取代移民條例的是一條我們已有足夠經驗去實踐的條例,那就是驅逐。

奧託·霍夫曼(黨衛軍種族和安置主要辦公室代表):這與移民出境有何分別?驅逐到何處?

萊因哈德·海德裡希:這議題以後再討論。

格哈德·克洛普佛(納粹黨總理府秘書長):我倒希望都下地獄吧。

魯道夫·蘭格(黨衛軍少校、黨衛軍拉脫維亞負責人):很多人已經下地獄了。

馬丁·路德(德國外交部日耳曼事務司司長):真有地獄嗎?

萊因哈德·海德裡希:現在有了,我們給提供的。

弗裡德裡希·威廉·克裡青格:我們得到保證,猶太人將能居住在適合人住的環境中,你又要以後再說了,這是你的特權。我到底有沒有機會提出訴求?

萊因哈德·海德裡希:看我是否允許。132000猶太人在德國境內,43700猶太人在奧地利,東邊邊境402000人,波蘭總督度2284000人,比亞韋斯託克40000人,摩拉維亞74200人……法國、羅馬尼亞、英國、蘇聯都有很多,500萬,而很快,我們將無法控制這1100萬的人口。

阿道夫·艾希曼(黨衛軍中校、猶太人事務辦公室主任):除了一些自認為不歧視猶太人的國家,只不過是為了遵從宗教教規而已,包括英國、美國,所以我們的種族原則還有很多尚未計算在內的以色列人。

萊因哈德·海德裡希:我們現在的問題是,我們公開討論,能做出的選擇,如何處理這些數目龐大的猶太人。他們已經危害到我們,我提議將所有強壯的猶太人根據性別區分,送去東邊,在建築工地工作,尤其是建造道路、大樓。

弗裡德裡希·威廉·克裡青格:好吧,我們,我們還是實際點吧。對他們來說,這根本不是適合人居住的環境,從表面上開來,你的計劃並不成功,簡直就是異想天開。你這裡也寫明了,500萬蘇聯歐洲猶太人中,有10%為農民,15%為工人和商人,20%為官員,24%為醫生和作家,而記者、演員之類的差不多佔33%,讓他們去建路,500萬人口中的75%只會拿筆……

萊因哈德·海德裡希:是的,他們大部分會死去,優勝劣汰。我們要完整地完成任務,所以會先從西歐到東歐開始梳理,先從保護領地波西米亞和摩拉維亞開始,先驅逐那裡的猶太人,一組一組來,將會帶到某個地方,從猶太地區將他們驅趕到東歐。猶太人尚有65年將會步入老年社會,適者生存,他們很快就會步入死亡了。我們會滅掉多有嚴重受傷的猶太退伍軍人,還有一些有著最高頭銜的軍官——鐵十字一級軍官,其中的區別將不復存在,他們也就昂列入老年猶太人中,否則我們會有過多的赦免和幹預行為。

格哈德·克洛普佛(納粹黨總理府秘書長):我指的是另一種幹預行為,絕育。當你說到為這些猶太人提供特權,納粹黨總理府看到其中的某種利益,我能替馬丁·鮑曼發言,也從元首那裡得到他的權力,不能因為猶太人的問題而放棄我們的特權。

萊因哈德·海德裡希:大家的見解都會被考慮。

海因裡希·馬勒(黨衛軍少將、蓋世太保總負責人,對克洛普佛說):看過兩頭動物嗎?都活不久。想看鮑曼和戈林大吵一架嗎?

萊因哈德·海德裡希:我們不是要把意見強加給任何人,恰好相反,有人想提出問題嗎?因為,我被要求帶領德國以致全歐洲免受猶太人的毒害。但要求很明確,是全歐洲,從英國、拉普蘭到利比亞,從海參崴到貝爾法斯特,都不能有猶太人,一個也不能有!我提議,讓外交部的專家作為每個國家納粹黨衛軍的引導,我指望你成為我和外交部的橋梁。現在嗎我認為經過簡單解釋後,希望各位提出意見和提問。

威廉·施圖克特(德國內政部國務秘書)對阿爾弗雷羅·邁耶(德國東方領土事務部代表)說:數據有誤導性。

阿爾弗雷羅·邁耶:誤導性?

威廉·施圖克特:「誰是猶太人?」這又是一個問題。

阿爾弗雷羅·邁耶:不是一個雜種民族。

威廉·施圖克特:不是一個雜種民族。

萊因哈德·海德裡希:我們的行動必須合法,我們所做的一切都必須符合紐倫堡法案,這是施圖克特博士於1935年為第一次帝國議會制定的,現在,我們要進行審查。在異族通婚和混血兒的問題上,根據血統法行事。

威廉·施圖克特(德國內政部國務秘書):不僅是找出誰是猶太人,而且如何成為猶太人的;在每一個既定情況下,猶太人將會被驅趕出該群體。

萊因哈德·海德裡希:法律上的豁免條例已經允許了過多的猶太人生活在我們身邊,經過審查每一個種類和豁免例子後我們才發現此問題。

(對帝國總理府國務秘書弗裡德裡希·威廉·克裡青格)我們與內政部長溝通了,我相信他曾與元首討論這些問題。你問我,你為什麼會在這裡,你是代表他的。請提出你的意見,我們都希望聽聽。

弗裡德裡希·威廉·克裡青格:內政部長拉莫斯的確與元首或他的下屬討論此問題,並達成共識。

萊因哈德·海德裡希:克裡青格博士,我們也能達成共識嗎?我們有什麼一致性的意見?我希望達成一致意見的是,一等混血人種為有兩個祖父母為猶太人的半猶太人,現在就等同於猶太人,驅逐他們,驅逐他們的孩子;根據法律,有兩個例外。

阿道夫·艾希曼(黨衛軍中校、猶太人事務辦公室主任):一等混血人種,如果他們與德國人結婚並育有孩子可以赦免,他們的孩子是二等混血人種,但也能得到德國人的待遇;而另一個例外就是德國已經對該人頒發特權的一等混血人種。

威廉·施圖克特(德國內政部國務秘書):現在說的是像德國人一樣生活的男女,他們不信奉猶太教,也沒有猶太人的生活習慣,但是他們有著某部分血統。

阿道夫·艾希曼:有遺傳的猶太人。

萊因哈德·海德裡希:有此等情況,我們將會重新審視每個案例,也許會取消赦免。得到赦免的人也該有優良的美德,不僅是得益於他的德國父母或德國伴侶,而那些能活便被驅逐的人,他們也必須屬於某一種類……

魯道夫·蘭格(黨衛軍少校、黨衛軍拉脫維亞負責人):我已經「驅逐」了3萬猶太人,由於我射殺了他們,在裡加的時候,我所做的短視驅逐嗎?當他們倒下之時,算是驅逐嗎?另外起碼有2萬猶太人等著以同樣的方式被「驅逐」。我只是覺得明白這詞的意思是很有幫助的。

阿道夫·艾希曼:我認為沒有必要一次作為負擔。

萊因哈德·海德裡希:是的。我個人認為他們已被驅逐。

弗裡德裡希·威廉·克裡青格(帝國總理府國務秘書):請解釋。

萊因哈德·海德裡希:我已經解釋了。

弗裡德裡希·威廉·克裡青格:那不叫解釋,不,這與內政部長所得知的背道而馳,他們已直接向我保證,淨化猶太人,是的,但不是殲滅他們。我們現在討論的就是系統化地將歐洲的猶太人殲滅。不不不,而這個可能性已由元首親自向我否定了。

萊因哈德·海德裡希:以後也是如此。

弗裡德裡希·威廉·克裡青格:是的,我明白了。是的,你會繼續否定此事。

萊因哈德·海德裡希:我道歉,你會接受我的道歉嗎?

弗裡德裡希·威廉·克裡青格:當然。

萊因哈德·海德裡希:那就太好了。那些被赦免的一等混血人種將要被絕育。

奧託·霍夫曼(黨衛軍種族和安置主要辦公室代表):請容我指出,特別赦免權的,眾所知周,我自己也聽說過這意見,說8000萬的良好德國公民沒人都認識一個正直的猶太人,即使他相信其他的都是禍民。

萊因哈德·海德裡希:不管他們是否正直,他們還是猶太人,一等混血人種必須絕育,不許生育,最終結果不會再有混血人種。知道詞語的含義很重要,但最重要的是要記住這一點:1000年後,不管誰掌權,歷史將會由我們的血脈記載。

馬丁·路德(德國外交部日耳曼事務司司長):接受絕育之時會否對這人進行麻醉?

格哈德·克洛普佛(納粹黨總理府秘書長):為什麼不可以?他們的生殖器都要被切除了。

萊因哈德·海德裡希:這是自願性的,不管是男或女,可以選擇無法生育或被「驅逐」。如果一等混血人種已經絕育,就無須根據紐倫堡法案了。

阿道夫·艾希曼(黨衛軍中校、猶太人事務辦公室主任):至於二等混血人種,那些父母為半猶太人和德國人的,換言之,四分之一猶太人血統,四分之三德國人血統的就是德國人;如果雙方父母都是混血人種,那麼孩子就是猶太人;如果孩子的外貌和聲線很像猶太人,即使只有四分之一的猶太人血統,那他就是猶太人。

萊因哈德·海德裡希:第三個例外,一個二等混血人種,但此人有犯罪或政治犯罪記錄,換言之,如果他的行為類似猶太人那他將被列為猶太人。如果第二混血人種的例外例子的配偶是德國人,那麼他們將會被驅逐,沒有特別赦免。一等混血人種和德國人的結合,如果沒有生育,看德國人方的意見而定,該混種猶太人將被驅逐或送到猶太人區居住。

阿爾弗雷羅·邁耶(德國東方領土事務部代表):特萊希恩施塔特營地嗎?

萊因哈德·海德裡希:有可能,反正會有一個地方。同樣的,一個有德國配偶的猶太人也一樣。

阿道夫·艾希曼:如果有孩子,他們被法規分類為猶太人,他們就隨猶太人父母被驅逐或住猶太人區,這要看情況而定;如果他們被分類為德國人,那麼孩子和猶太人父母皆能獲赦;如果猶太人或一等混血人中與猶太人通婚,他們就是猶太人,孩子也一樣,同樣對待;第一混血人種與第二混血人種通婚與上述類同,孩子也一樣。

萊因哈德·海德裡希:除非他們受到特別赦免,否則將被驅逐。或者到猶太人區,也許是特萊希恩施塔特營地。不管什麼狀況,最後由納粹黨衛軍進行定奪。

奧託·霍夫曼(黨衛軍種族和安置主要辦公室代表):絕育生意將會成為一個新興市場,誰都寧願絕育而不被驅逐吧。

埃裡希·諾伊曼(德國「四年計劃」總監):他們不會知情的。

奧託·霍夫曼:你覺得他們不會知道嗎?

羅蘭德·弗萊斯勒(德國司法部國務秘書):這只是為了保密而已。

魯道夫·蘭格:血的味道許久不散。

威廉·施圖克特(德國內政部國務秘書):我覺得這計劃行不通,我個人覺得這計劃很侮辱人。我花了多年時間編纂異族通婚的法律,現在卻讓我得知如此行不通的法規。我的努力,這些法律——任何稱得上法律的文件,應該同樣適用於執法者和平民。有些事是萬萬不可的。

萊因哈德·海德裡希:隨你怎麼看吧。

奧託·霍夫曼(黨衛軍種族和安置主要辦公室代表):容我做出修改,一點小小的改變,我們都會同意的,也許這回幫助得到大綱。長官,你的意思就是讓消滅所有混血兒。

弗裡德裡希·威廉·克裡青格(帝國總理府國務秘書):是「驅逐」。

奧託·霍夫曼:驅逐,我錯了。這可以說是完全違背了法律,但我建議,混血人種也應該得到我們討論的選擇權,選擇被絕育或者被驅逐。這不是更符合紐倫堡法案的精神嗎?

萊因哈德·海德裡希:施圖克特博士,你認為呢?

威廉·施圖克特:不,抱歉,但不是的。絕育是挺有希望的,但以此取代一部明確的法典,就是為了加入這些主管的評估,看該人是否長得像猶太人,或者他是否有猶太人性格什麼的,完全是主觀意見,包括猶太人自己的看法,這是在顛覆紐倫堡法案,並對法律不敬。

萊因哈德·海德裡希:我們的提議絕對是基於紐倫堡法案基礎上的。

威廉·施圖克特:不,請恕我直言,這根本是一團糟。身為作者的我並不為此感到驕傲。這樣吧,讓他們所有人絕育,我們可以稱之為醫學再社會化分配或者什麼的。我們可以想辦法,所有生物上需求都滿足了,也遵從了紐倫堡法。

弗裡德裡希·威廉·克裡青格:用X光。

埃裡希·諾伊曼:絕育就是這樣,

約瑟夫·布勒(波蘭總督府國務秘書):工作檯上有一部X光機,倒黴的猶太人站在燈光之下。

萊因哈德·海德裡希:你是說,不是自願選擇嗎?

威廉·施圖克特:對,所有猶太人,不管等級,不管於誰結婚,不管混血程度,不管對國家貢獻多少。我們在這一代將這個民族斬草除根。

阿道夫·艾希曼自從1939年,我們已經在對一些油脂粒缺陷的人絕育。

埃裡希·諾伊曼:這是在T4項目上。

弗裡德裡希·威廉·克裡青格:應該說是安樂死吧。

埃裡希·諾伊曼:是的,希姆萊領袖曾與將軍討論,原來在東歐的一個生化機構裡,一名醫生只需一劑注射劑,你將無法生育。

馬丁·路德(德國外交部日耳曼事務司司長):其實無需注射液,只要一紙證明就可以。

阿道夫·艾希曼:我有一些數據,但不準確,在1933年到1936年期間,大概有169000人,今時今日,大高郵30萬人,根據德國血統保護法,接受不同方式的絕育方法。包括X光、注射腐蝕性化學物質到子宮。

弗裡德裡希·威廉·克裡青格(帝國總理府國務秘書):這只是在德意志帝國裡,而不是佔領區。

阿道夫·艾希曼:是的。

約瑟夫·布勒(波蘭總督府國務秘書):接受手術後是否還能勞動?

阿道夫·艾希曼:X光後是可以的,而化學藥劑就不是了。這不是什麼問題,因為是女人,反正對女人來說沒什麼關係。

約瑟夫·布勒(波蘭總督府國務秘書):是驅逐、疏散還是消滅,不管如何,都得儘快把他們趕走,除掉他們。

萊因哈德·海德裡希:我們不會讓所有猶太人絕育,等他們死去,也不讓所有猶太人絕育,然後滅絕該種族。這樣說吧,死是最徹底的絕育方式。

……

威廉·施圖克特:以現實的手法處理猶太人,全世界會為我麼能較好,但當他們是假象中的鬼魅和邪惡的非人類,全世界會鄙視我們。隨便把他們殺了,模式法律對他們大屠殺,那他們就贏了。絕育證明他們是人類,但能讓他們無法再製造下一代,他們很快就會消失。我們必須捍衛我們的民族,而且必須遵從法律的捍衛。

……

弗裡德裡希·威廉·克裡青格(帝國總理府國務秘書,對黨衛軍少校、黨衛軍拉脫維亞負責人魯道夫·蘭格):你說你射殺了3萬猶太人,都是些什麼人?

魯道夫·蘭格:在拉脫維亞的裡加,我殺了27800人,而且我和我的戰友站在一旁,任由拉脫維亞民眾搶劫殺人。我收到的命令是說「驅逐猶太人」,他們被射殺後埋在土裡,有些「屍體」爬出來還是活著的。不算是什麼戰爭,對吧。毒氣室馬上就會排上用場。

弗裡德裡希·威廉·克裡青格:什麼毒氣室。毒氣室嗎?

魯道夫·蘭格:我聽說的,沒錯。

弗裡德裡希·威廉·克裡青格:這不僅是戰爭,一定有其他詞可以形容。

……

約瑟夫·布勒:我們的猶太區,是個藏汙納垢的地方,我們不為他們提供食物,他們的疾病無法困於四面牆內,你們不遠千裡將他們送到此地,讓我們處理,我們能怎麼辦?我們沒有容納他們的地方,我們自己差點不夠地方住了。我們不能射殺350萬猶太人吧?不能毒死他們,不能利用他們。蘭格少校和他的手下獎牌上特別用場,能有多少個裡加呢?我們的要求是,在猶太人人滿為患前,請先讓我們除掉現在已有的,清理我們猶太人區,然後你們再把他們送過來。

魯道夫·蘭格:軍方也一樣。由軍人進行大規模射殺會製造道德上的問題,尤其是當猶太人是德國猶太人,他當然比俄羅斯猶太人更高級,即使平民合作,大規模屠殺也會讓他們難過。

萊因哈德·海德裡希:不可以射殺,有1100萬,即使只殺一半,小批次射殺仍然是愚蠢的,浪費時間、軍力、器械和子彈。不可以。蘭格少校將會明白,用毒氣室更便宜也更不為人知。

阿道夫·艾希曼(黨衛軍中校、猶太人事務辦公室主任):T4安樂死項目用了注射液,但更為高效的是一氧化碳氣體。我們在1950年1月,對布蘭登堡的波蘭精神病人使用毒氣,現在整個區域已配備有沐浴室浴缸,讓實驗對象以為要沐浴,所以赤裸進入該室,而外牆不鏽鋼罐泵入一氧化碳氣體,而它的作用是……我有數據:在5月,此項目延伸至哈特穆海,6月,延伸至索南夏因,所以在1940年的上半年,8765人被毒氣毒死;1940年末,共有26459人被毒氣毒死;去年8月末為止,再有35049人被毒氣毒死。但我們與9月1日終止了此項目,一共有70273人通過此方式被毒氣毒死。現在,此時,我們開始了更高級的項目,去年夏天,我們下令製造了20個移動式毒氣罐,直接用毒氣罐將毒氣引入室內,自從上個月開始,已有3輛貨車投入使用,在切慕諾營地,現稱為海烏姆諾,每一輛火車每一次能承載40到690名猶太人——事實上,你方的人越多效率越高。一氧化碳的作用是,屍體是粉色的,氣體讓屍體變成粉色。

萊因哈德·海德裡希:這方法現在可以明確了……還有電刑,正在研究是否電刑會更有效率,並安靜地結束人的性命。

阿爾弗雷羅·邁耶(德國東方領土事務部代表):比如說1小時可以電死一貨車的人,包括吧人帶進去,打開發動機,再帶走屍體,清理被汙染的土壤,24小時不停作業,一天1440乘以20臺貨車,那就是每天28800人,一年可以殺10502000人,但我無法想像你能連續以這樣的效率運作。更別提如何處理屍體。

萊因哈德·海德裡希:毒汽車只能短暫解決問題,我們有3個營地,將會運作永久性的毒氣室。

阿道夫·艾希曼:在貝爾賽克、索比堡和特雷布林卡這3個營地,最終這些營地會是首要位置。去年夏天希姆萊領袖邀請我一同參觀上西裡西亞的一個營地,叫奧斯維茨,遠離城鎮,接近鐵路,我們要將那營地改造為主要中心,加固結構,而猶太工人就派上用場了。猶太人將託運磚塊,為自己的族類蓋好這營地。完工後我們估計每小時能處置250人——不是1天,而是1小時。

萊因哈德·海德裡希:這數據更為客觀。

阿道夫·艾希曼:每天24小時,那就是6萬人,一年屠殺2190萬猶太人,前提是有那麼多猶太人。

萊因哈德·海德裡希:我們也在建造屍體處理中心,顯然,會用焚燒的方式。

阿道夫·艾希曼:是的,將會用工業的方式,大型的用氣體燃燒的商業焚燒爐,不會有任何殘餘。

海因裡希·馬勒(黨衛軍少將、蓋世太保總負責人):每天6萬猶太人,如煙飄散。

萊因哈德·海德裡希:這是我們的成就。

電影《陰謀》還是比較完美地還原了當年「萬湖會議」的詳細過程,尤其是把納粹德國上層精英們決策屠殺猶太人的心路歷程演繹得精細而驚人。像納粹德國這種帝國主義國家,只能是戰場上一往無前地勝利,一但出現挫折,為了轉移矛盾,少數族裔必然要受到壓迫和打擊。正如當年德國軍隊陷入了蘇聯戰場的泥潭後,首先被拿出來當出氣筒的就是猶太人。

歷史總在無限的重複,其實今天的美國其實和當年的納粹德國也很相像,在美國國力處於上升和頂峰的時候,即使美國的有色人種和少數族裔生活的再不好,也能獲得工作和福利。但如今,就像我們曾在節目中反覆和大家說的,美國已經在走下坡路了,不行了。這時候,很多美國的主流社會的白人,甚至是那些曾經的精英人群都已經失業,變得無家可歸,這時候在美國的少數族裔(包括華人)的未來命運也可想而知。

帝國主義必然會瘋狂起來的,這是當年列寧的論斷,曾經被納粹德國證明過了,未來一定也會被霸權主義的美國再次證明。

【往期文章回顧】戰又不能戰,和又不得活,搞不好還斷子絕孫丨八百壯士,民族革命典型!丨終結「戰爭之王」的軍火霸權丨即使美元崩潰,世界也無所謂丨「正偽紅牛」啟示錄:外資企業的國際信譽考驗中國市場的成色丨上帝留給中國的時間也不多丨世界大動蕩其實剛剛開始丨美國對華包圍圈越大,戰略優勢喪失越多丨新冠疫苗的國際話語權之戰正式開打丨橫空出世裁崑崙,忍將夙願付東流丨「清潔網絡」:美國人假裝自己又穿起一件新衣服丨黃金正在為美元敲喪鐘丨紅軍與楊土司:臘子口戰役背後的故事丨逆天理滅人倫者報應不爽丨全球糧荒:是多餓死100萬還是多餓死1000萬?丨來自中國的洪水猛獸丨鋼鐵鑄造國格,稀土扭轉國運丨關於張玉環的疑罪從無與國家賠償丨從糧食危機到糧食災難還有多遠?丨左手青龍大砍刀,右手新冠小疫苗丨開弓沒有回頭箭丨卡舒吉案:文明的闌尾是如可肢解文明的?

相關焦點

  • 希特勒為何要屠殺猶太人?臭名昭著萬湖會議如何把猶太人推向死亡
    萬湖會議是一場讓你毛骨悚然的會議,這場會議討論的話題只有一個,就是如何處理猶太人。這是一場聚集德國納粹14個部門高層的絕密會議,會議機密等級高到所有參會的信息全部要銷毀,這就是歷史上臭名昭著的萬湖會議,一段真正的黑歷史。德國為何要屠殺猶太人?會議又是如何討論的?讓我們一起揭秘這段恐怖的歷史。
  • 是什麼讓納粹德國完成了對600萬猶太人的大屠殺?
    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火熊熊燃起,納粹德國對猶太人的迫害也達到了歷史的巔峰。這場極端的種族滅絕活動,也是二戰中被最多人熟悉的暴行之一,總共有超過600萬猶太人被屠殺。就算是希特勒,還有出席萬湖會議的高級官員們,如果他們都是喪心病狂的惡魔,但也不可能每一個納粹士兵都摒棄了人性和良知,願意去犯下這種滔天的罪行。
  • 鬱喆雋:萬湖尋蹤
    萬湖路五十六至五十八號的別墅也被納粹安全部門的影子機構收購。(《萬湖會議和對歐洲猶太人的種族屠殺》,第182-183頁)如今這裡被改建為萬湖會議的紀念館。雖然所有當年的家具和裝飾都已經毀於大火,但步入其中還是不難想像出會議時的場景。底層的大宴會廳一側面向花園。打開朝東的落地窗,可以步入迴廊。迴廊的外面是一片草坪,草坪的盡頭就是萬湖。無論是站在落地窗裡面,還是坐在窗外的迴廊裡,都可以瞥見萬湖的水面。
  • 類比納粹屠殺猶太人,澤連斯基:烏克蘭大饑荒是前蘇聯的種族清洗
    二戰期間,納粹德國對猶太人的滅絕計劃是一場災難,也是人類史上的大悲劇。對於此,以色列每一年都會舉行紀念猶太人被屠殺國際論壇。每次論壇以色列都會邀請相關國家領導人參加。2020年紀念猶太人被屠殺國際論壇邀請了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澤連斯基在當選烏克蘭總統之前是一名喜劇演員,人盡皆知。
  • 被屠殺的600萬猶太人
    被屠殺的600萬猶太人:猶太人大屠殺在英語和德語的名稱為「Holocaust」,此字是來自希臘語,意思是用火焚燒祭祀。猶太人則稱其為「Shoah」,來自希伯來語,帶「浩劫」的意思。1939年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戰在歐洲戰場正式燃起;德國在閃電般佔領波蘭之後,又把丹麥、挪威、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和法國據為己有;隨後德國進行了一場種族大清洗,其中最臭名昭著的暴行之一。是屠殺了將近600萬的猶太人。
  • 希特勒為何屠殺猶太人
    二戰時期,納粹德國執行希特勒種族滅絕政策,遭到屠殺的猶太人接近600萬人。
  • 40、解密希特勒瘋狂虐殺近600萬猶太人的原因
    解密希特勒瘋狂虐殺近600萬猶太人的原因
  • 當2840位被納粹屠殺的猶太名單擺在2021奧斯卡評委眼前時……
    如果與影史其他有影響力的片子來比,可以說她是白俄羅斯的《辛德勒名單》。《辛德勒名單》電影完整版是的,這是一個關於被法西斯屠殺的猶太人的名單的故事。辛德勒用自己為納粹服務的實業列出了一串倖存的猶太人的名單。
  • 奧斯維辛集中營,好大一座「死亡工廠」,5年內100多萬猶太人在這裡被屠殺,畫面太辣眼睛
    我們先來看一段老梁解密奧斯維辛集中營的視頻。眾所周知,1945年是抗日戰爭勝利的日子,可中國的抗日戰爭只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一環,我們如果將眼光放大到世界,就會發現人性是共通的。法西斯簡直太恐怖了,特別是德國的納粹組織,戰爭惡魔、殺人狂魔這樣的詞用在他們身上,都顯得遜色多了!
  • 納粹德國屠殺猶太人:不可不讀的二戰歷史故事,教會孩子愛和勇氣!
    就在這一年的十月、猶太人的新年前夕(猶太人有自己的曆法,照他們的曆法,新年是在猶太歷的7月,就是在公曆的秋季9、10月間),突然傳來了一個消息,說德國人要實行「重新安置」計劃,即要把當地的猶太人遷移到別的地方去。
  • 《猶太人蘇斯》:納粹如何用一部電影煽動反猶大屠殺
    納粹德國政府隨即以此為藉口,自導自演了著名的「水晶之夜」,試圖掀起德國國內的反猶太主義浪潮。不過,大多數德國民眾對納粹黨的所作所為並不太感冒。此時此刻,納粹宣傳機器深刻地意識到,他們需要一種新的手段來給人民傳播極端主義思想。經過深思熟慮,納粹宣傳機構的最高領導人約瑟夫·戈培爾下令給每一家德國電影製作公司,要求他們各自製作出一部反猶太主義為主旨的電影。
  • 二戰納粹屠殺猶太人大片《動物園長的夫人》首曝預告
    ,猶太人遭遇滅頂屠殺!然而一座動物園卻成為猶太人的救贖之地.二戰題材影片《動物園長的夫人》首曝預告在德軍的鐵蹄下,波蘭的猶太人面臨種族屠殺的厄運,每天都有大量猶太人被納粹德軍抓捕,並送往集中營大量屠殺!
  • 納粹德軍屠殺猶太女人的慘況, 膽小的還是不要看了
    猶太人大屠殺是納粹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種族清洗,是二戰中最多人熟悉的暴行之一。德國在這種族清洗活動中屠殺了近600萬猶太人。猶太人大屠殺-死亡人數死於各死亡營的人數估計如下:奧斯威辛-比克瑙:約110萬人;特雷布林卡:至少70萬人;貝爾賽克:約43萬4千5百人;索比堡:約16萬7千人;切姆諾:約15萬2千人;馬伊達內克:7萬8千人Maly Trostenets
  • 猶太人毀滅德國經濟?大數據看納粹屠殺猶太人的真正理由
    在一個宗教就是一切的時代選擇和主流人群保持迥異的宗教系統,今天看來這種行為不知道該說虔誠還是愚蠢,這意味著這個群體被「標籤化」了永遠和主流人群格格不入。但是相對應的猶太人在一些城市的賦稅也是他們所佔人口比例的三到四倍。同時一般猶太人的生活福利主要來自猶太互助組織,並不給德國財政增添負擔。說白了都是按照程序納稅,然後享受同族捐助的合法公民。不過戰敗的屈辱讓德意志人無比難受,與此同時一個和主流人群格格不入的民族卻過得非常滋潤,甚至隱隱有掌控這個國家經濟的架勢,這更是讓德國人無比惱火。在這種大背景下納粹黨得以登上歷史舞臺。
  • 納粹大屠殺中,猶太人只佔1/3
    以下關於納粹的一個基本事實:對550萬猶太人的殺戮,還不是納粹滅絕性屠殺的全部。在其12年壽命的最後4年裡,納粹政權造成了對將近2000萬非武裝人員的屠殺。 沒有人能給出精確的死亡數字,無論是總數還是任何受害群體的數字。拉梅爾考察了許多估計數後建議我們應該採用較為可信數字的中間點。按此計算的結果是2100萬。
  • 以理性著稱的德國人,為何支持希特勒屠殺猶太人?
    猶太人因歐洲瘟疫而受到指責和焚燒(大約1353年)然而,滅絕和屠殺猶太人並不是希特勒一個人可以完成,而是許多納粹分子許多德國人「盡心盡力」的結果。學者徐賁指出,納粹一開始並沒有屠殺猶太人的計劃,更不用說消滅所有猶太人的「最終解決」,大屠殺本是一個「累積式激進」的結果。
  • 15人決定750萬人生死,德國真實的「惡魔會議」,猶太人的種族災害
    14名部門高層領導的高機密性的會議,展開討論之後,他們會快速選擇討論,隨後把相關問題的所有文件和信息全都銷毀!這就是歷史上令猶太人聽之色變的「萬湖會議」!
  • 真事改編的《波斯語課》:納粹集中營,一位猶太人的秘密大逃亡!
    文丨時一編輯丨雷伊斯 《波斯語課》改編自真人真事,是一個頗具戲劇性的故事:二戰時期,一個被抓的猶太人急中生智,謊稱自己是波斯人,又恰逢集中營中有個德國上尉在找人教他說波斯語,從而讓這個猶太人,也就是本片男主撿回了一條命。
  • 歷史上的今天 :納粹分子阿道夫·艾希曼被判處死刑
    ▲由於在達豪集中營工作期間的「優異表現」,阿道夫·艾希曼得到了海德裡希的賞識,最終官至黨衛軍一級突擊隊大隊長 1942年,納粹德國高層官員在德國首都柏林西南部的萬湖別墅中召開了臭名昭著的「萬湖會議」。在這場會議中,德國高層決定要把猶太人正則從「遷徙」改為「滅絕」。由於阿道夫·艾希曼在之前的猶太人「遷徙」工作中表現出色,使得他成為了黨衛隊方面「猶太人最終解決方案」的最高負責人。在他的指揮下,來自歐洲各地的上百萬猶太人被送到了各種各樣的集中營中,或是折磨致死,或是使用毒氣屠殺。直到二戰結束為止,共有590萬猶太人死於德國人之手。
  • 納粹因何不喜歡猶太人?猶太人犯下什麼滔天罪行,600萬人喪命
    眾所周知,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除了日本對中國人做出了種種暴行之外,德國納粹還對猶太人實行了滅絕性的大屠殺,600萬猶太人被納粹殘忍殺害!中國南京已經如此,那600萬的猶太人想必更是絕望,當初猶太人就是為了躲避戰亂到處謀生,曾經在戰亂中中國接濟過這些猶太人,允許他們在中國東北生活,那時的猶太人只想在沒有戰爭的地方度過餘生,結果被日本人利用想要在中國東北建國,結果被蘇聯的出擊打亂了建國想法,無奈只能放棄中國東北這片好土地,另尋他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