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過上了跟城裡一樣的便利生活
12月4日上午9點30分,費縣馬莊鎮東古口村村民王相峰的超市外,優鮮村食品配送(費縣)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費縣優鮮村)的送貨車按時到達。王相峰將70多份生鮮從車上拿下,分放到超市專用貨架和冷櫃裡,等著村民來取。
「每天,我們村的生鮮訂單都在70份以上,多的時候能有100多份。」王相峰告訴記者,今年4月,他家超市成為費縣優鮮村的提貨點,村民開始學著從網上商城「買菜買飯」。自此,村民們打開了一個新世界。
東古口村有3000多人。王相峰的超市開了12年,算是本村居民買日用百貨的首選地。這些年來,他家的超市沒賣過生鮮食品,其他超市也不賣,因為生鮮不耐儲存,但村民們對生鮮的需求量很大。「村裡的年輕人大都在附近打工,沒時間種地。就是種菜,最多種點豆角、白菜、茄子,品種也少。」王相峰說,現在農村條件好了,大傢伙兒都想改善生活水平。「村裡買不到,總不能天天到鎮上縣裡去買吧。」
每天午飯晚飯前,是村民拿貨的兩個集中時間段。「花蛤、螃蟹、大蝦,新鮮蔬菜和各種水果,網上商城裡啥東西都有,想吃什麼就用手機下單,第二天貨就送到了。蔬菜水果新鮮,價格實惠,我現在天天都在網上買東西。」29歲的村民張娟提著剛買的柚子和獼猴桃說,以前家裡要想吃點好的,或者來客人要炒幾個菜,都得到鎮上縣裡去買。
「沒想過生活會變得這麼方便。」村民鮑學霞滿面笑容,她手裡拿著剛從冷櫃裡取出的一袋餛飩皮。「我有兩個孩子,大的8歲、小的4歲,都喜歡吃餛飩,每隔幾天就得包一次。包餛飩要和面、擀皮、調餡,很費時間。」鮑學霞告訴記者,縣城裡有專賣餛飩皮的,可村裡、鎮上沒有,只能自己動手做。「現在,我頭天晚上用手機在網上商城下單,第二天餛飩皮就送到村了,真是省心又省事。」
「費縣優鮮村」網上商城有8000多種商品,包括蔬菜水果、生鮮禽肉、日用百貨等眾多品類,而所購商品第二天就送貨到村的物流配送服務,讓村民體會到了「美好新生活」的滋味。東古口村的日常生活進入「網絡」時代。
王相峰沒想到,鄉親們的購買力這麼強。「鮑魚海參、火鍋榴槤、菠蘿蜜、電烤箱……村民買啥的都有。」從一開始的幾單、十幾單發展到現在每天100單左右,東古口村的訂單還在不斷增長中。「全村有300多戶村民成了優鮮村的客戶。有些老人不會用手機,都是讓我幫忙下單。前天蝦皮特價,我替他們買了30多份。這幾天特價罐頭也被搶光了。」
不僅是東古口村,截至目前,費縣優鮮村已在費縣設置了14條生鮮配送路線,覆蓋全縣17個鄉鎮的100多個村居。這在費縣乃至全市來說,費縣優鮮村首次真正實現了生鮮配送「每日入村」。
企業:潛力巨大的農村市場亟待開拓
凌晨3點,費縣優鮮村總店開始熱鬧起來。40多名員工緊張有序地將各類生鮮分裝、稱重、打包、分揀。凌晨6點半,第一批裝好貨品的物流配送車準時出發,然後是第二批、第三批車輛。
「我們現在每天訂單在2000份左右,日流水額10萬元左右。今天賣出的大宗貨物有蘋果、桔子、土豆、菠菜等,僅饅頭就賣了140多公斤。這些天菠蘿蜜也賣得很好。我們把菠蘿蜜剝好裝盒,每盒一斤,一天能賣出去30到50盒。」費縣優鮮村總店店長梁福奎告訴記者,費縣優鮮村把生鮮食品質量放在第一位。「如果發現生鮮質量不好,即使是蘋果上多一個幹疤,我們也會換貨或照價賠償。」
面對熱鬧的手機「菜市場」,農村消費者最看重哪些因素?「質量和價格最受大家重視。」優鮮村負責人李長國說,生鮮不同於其它商品,質量好、價格低是吸引農村消費者的關鍵因素。「我們一直做鎮村農貿市場和飯店的生鮮批發生意,至今已有30年了。費縣優鮮村有良好的生鮮食品採購渠道和豐富的物流配送經驗,這是我們把生鮮配送業務從B端(企業用戶)拓展到C端(個人用戶)的底氣所在。」
雖然有諸多優勢,但費縣優鮮村要做「進村入戶」的C端生鮮配送,難題依然很多。C端的個人客戶訂單多、種類多、貨量小,村、鎮、縣城之間距離較遠,這對費縣優鮮村的分揀、物流等環節都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們規定,所有生鮮訂單必須在次日上午11點前抵達村級提貨點。」梁福奎說,總店的分揀配貨員增加到40多人,有時訂單多了就臨時增加人員;全縣設置物流路線增加到14條,物流配送車輛增加到15輛。
為了降低成本,費縣優鮮村進一步完善採購、分揀、配送流程,採取分揀人員時薪制,並將村級提貨點儘量設置在交通要道旁。
「今年4月,我們開始做費縣的C端生鮮配送業務,僅8個月時間,每日訂單就達2000份、營業額10萬元。明年我們計劃發展日訂單5000份以上。」費縣優鮮村總經理李振說,現在農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農村消費者對生鮮商品的需求增長迅猛,再加上農村區域面積大、超市少、距離遠,而且留守在家的老人、婦女外出不便,所以農村生鮮配送市場潛力巨大。目前,費縣已有多家企業學習優鮮村,嘗試開展農村生鮮配送業務。
政府:確保這項民生工程健康發展
自從費縣優鮮村在縣城設置提貨點後,費縣商務局黨組書記、局長範博就經常用手機在網上購買生鮮食品,下班後到提貨點取貨回家。「優鮮村的生鮮食品質量好、價格低,售後服務也到位。」範博說,手機「菜籃子」是一項新興商業形態,農村生鮮配送更是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要確保它能健康發展。
在農村電子商務建設上,費縣一直走在全市乃至全省前列。2018年,費縣完善縣鄉村三級物流體系,實現統一攬收、統一配送,打通了快遞物流進村的「最後一公裡」,日均收發快遞17萬件以上。「我們的物流體系可為全縣電商主體提供快遞服務,助力地瓜、甜瓜等農產品上行。」費縣商務發展服務中心副主任孫百合說,農村對外銷售的渠道打開了,但是農村消費的市場還處於起步階段。
對廣大農村地區來說,手機「菜籃子」正在打開新的農村生活服務市場。「我們鼓勵電商企業『下沉』到村居,做好農村消費者的物資和服務保障。」範博說,費縣商務局正積極推進「電商+社區團購+批發零售」模式,通過政策支持和優惠措施,幫助費縣優鮮村這類電商企業「向下」發展,同時通過優鮮村等平臺把費縣的優質農產品推介出去。
「比起傳統電商物流,生鮮物流專業性更強,對整個供應鏈的儲存、運輸、銷售等要求更高。目前,農村生鮮物流行業剛起步,存在小、散、亂等問題,亟待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發展。我們準備擴大經營場所,招聘更多的工作人員。」李長國想繼續拓展費縣優鮮村的客戶群和配送範圍,讓企業做大做強。他認為,2021年將會是農村生鮮物流行業發展關鍵的一年。
□臨報融媒記者 王珊珊
[責任編輯:楊凡、李春曉]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撥打新聞熱線0539-8025117,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齊魯網)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0539-8025117,誠邀合作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