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花樣饅頭,一斤麵粉要放220克水,3克酵母、加點油、糖,這樣和的面更容易塑形,口感也好,紅色可以加紅曲米粉也可以用火龍果汁……」近日,費縣婦聯聯合縣委組織部開展的「母親素質提升工程」暨「新農村新生活」培訓來到了省派第一書記村新莊鎮太和村,40餘名婦女正圍坐在一起認真聽老師講解花樣饅頭的製作方法。
「老師,您看我做的這個魚尾像不像?您再給指導指導。」正在向老師請教的是太和村的尹寶花。尹寶花經營一個饅頭店,主要是蒸白面饅頭,效益一般。這次費縣婦聯把「花樣饅頭」的「配餐」送到家門口,尹寶花一大早就來到培訓點,要把「花樣饅頭」的製作方法學會,吸引更多的顧客光顧她的饅頭店。
捏的捏揉的揉,給玉米做個綠色的葉子,給鳳凰做個紅色的王冠……心靈手巧的婦女們開始忙起來,不一會展翅欲飛的鳳凰、粉紅的小豬、伸著舌頭的小狗,還有五彩的玫瑰花、圓溜溜的小南瓜、熟透的玉米在婦女們靈巧的手下誕生了,一個個栩栩如生、活靈活現。
「我孫子不愛吃飯,我回家給他做這些卡通饅頭,他肯定愛吃!」宋家嶺村的張兆玲託著自已做地小白兔饅頭高興的說。「哈哈,你們看看我做的這些卡通饅頭像不像?」「像像,太像了,哈哈……你可以開個店了!」歡快的笑聲傳遍整個村莊。
今年費縣婦聯把「母親素質提升工程」暨「新農村新生活」培訓送到50餘個省、市、縣派第一書記村,通過婦女「點單」婦聯「配餐」方式,把花樣饅頭製作、油餅製作、「美在農家」視頻學習、家庭家教家風APP學習等內容送到了廣大農村婦女身邊,她們不僅掌握了實用技能提升了創業就業能力,而且改變了精神面貌提升了整體素質,有效激發廣大婦女在社會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發揮獨特作用。
(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通訊員 林立蒙 房英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