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隻貓怎麼出現在大家的眼前?我想了很久,當時的情景和現在的情景很相似,幾隻毛絨絨的小貓,圍著一隻死去的小貓嬉戲,這隻剛做媽媽的貓在旁邊唉叫。不同地是,那時候這隻貓還正是青春靚麗。
不知道什麼時候,二樓平臺茂密的常青藤下,這隻貓秘密生下了一窩小貓,無聲無息。只到那天,一隻剛會走路的小貓,頑皮或者是不小心,從二樓平臺上掉了下來,結束了它幼小的生命。剛做媽媽的這隻貓,在那裡唉叫,其他的小貓則無知地圍繞著媽媽嬉戲著。
剛開始,這隻貓是害怕人的,當人們走過的時候,她矯健地躲開,逃得遠遠的,讓人只看見一條黃尾。人們走遠了,貓還是警惕地用藍眼睛打量著周圍。但她的貓崽是不怕人的,喵貓叫著向人走來,她趕緊跑過來,叼起貓崽回到茂密的常青藤下,警惕地看著人。
大家先是驚奇,這裡怎麼有隻野貓,還生了一窩貓!叫衛生員來把貓趕走,不然有傳染病怎麼辦?衛生員忙還是領導不重視,亦或是趕了幾次,貓打了一陣遊擊戰,總之,貓留下來了。漸漸地,大家相安無事了,貓在她的藤下居住,人在樓層裡學習工作生活,互不傷害。
貓崽一天天長大,出來嬉戲打鬧,在藤上蕩鞦韆,在貓媽背上撒嬌。一家貓樂融融。人們不再趕貓,空閒的時候,看貓戲耍,打發時間,還投擲幾塊餅乾餵貓。還有愛貓的人,用泡沫箱給貓做了一個窩,裡面放著鬆軟的衣服當褥子。貓的生活滋潤了,貓的肚子圓滾起來,貓肥了。肥得還有貓膽,貓膽子越來越大,對於路過的人不再驚慌奔跑,不再警惕,對於人們的叫喊熟視無睹。貓就這樣曬曬太陽,舔洗毛髮,自在悠閒。
有的孩子沒事就來逗貓,撓癢,餵食,合照,玩得很開心。貓也樂意被逗,畢竟有美食啊。也有調皮的孩子用手去抓貓,貓自然也毫不客氣地還擊,把熊孩子的手抓破。大人就火了,拿著棍子趕貓,貓立刻精靈似的跑得遠遠的,大人只好丟了棍子。這樣的戰鬥時光是不多的,因為人們已經接納這隻貓了,只好訓斥孩子不要去碰這些貓。
貓過著無憂無慮地生活,吃不愁,睡不愁。它們開始放肆,隨意地跑到人們的房間辦公室,在裡面尋找美味的零食,在人們的簡易床上休息,引來人們的打罵。但沒有人做那個狠心的惡人,一定要下決心去趕走貓。再說,貓也不會丟棄這塊衣食無憂的寶地,人們趕多了,它就消失兩天,等人們淡忘了,它又出來自在了,遊擊戰,貓是無師自通的。
人閒惹事,貓閒生崽。在接下來的兩年時間裡,貓不停地生著貓崽。第一批的幾個貓崽,先前和貓媽媽一起耍可愛,賣萌臉,混飯吃,被我寫成了小小說《貓二代》。後來這些長大的貓就去別的地方開闢新天地了。一窩剛走,貓媽又生一窩,很長的時間裡,這裡貓多為患。貓媽媽一窩一窩地生著貓崽。春天的時候,貓崽在明媚的陽光裡飛奔戲耍;深秋的時候,貓崽在暖和的被褥裡打滾睡懶覺。
就這樣,這裡有隻貓能生的事情被附近的人傳播。遠處有想養貓的孩子,就央求媽媽來這裡抓貓。於是第三窩剛滿月的貓,第四窩剛滿月的貓,都被人們哄搶一空。貓媽媽歸來,發現貓崽不見,她站在平臺,長聲地喵嗚,呼喚失去的貓崽,那場景震撼了人們的幾天。對於貓而言,悲傷容易被快樂替代,不久,第五窩貓崽又出生了,貓又快樂地玩耍了。
這個地方,平時人很多,但是每年有一個長達一月之久的空閒期。剛開始,空閒期到了,大家很開心地匆匆離去,度假去了。等回來的時候,貓把辦公室弄的亂七八糟,惹得人們發火。第二年,人們就有了經驗。第二年空閒期到了,人們鎖好門,關好窗,把貓能進出的地方堵住。只有這樣,等空閒期回來,人們的地盤才不會受到貓的侵佔,破壞。
今天,是一個空閒期的結束,大量的人們湧了回來,大家忙著打掃衛生,忙著整理物品,一個新的開始到來了。突然,有一隻貓出現在人們面前。這隻貓瘦骨伶仃,皮包骨頭,黃白相間的毛髮乾枯,毫無生氣,走起路左搖右晃,快要跌倒。它後面跟著兩隻小貓,一隻雪白,一隻嫩黃。
這貓又生了一窩貓啊,人們感嘆。細緻的人驚訝發現,這貓大不如昔了:有些蒼老,有些疲憊,眼睛死氣沉沉,失去靈氣。一個多月的空閒期,這隻早已忘記抓老鼠的貓餓得快不行了。有人又看向常青藤裡,隱隱約約還有兩隻小貓躺著,一動不動。老貓和貓崽叫了幾聲,沒人理會,又搖搖擺擺地走回常青藤下,兩隻小貓調皮地在那裡嬉鬧,從另兩隻小貓身上跑來跑去。老貓趕走兩隻調皮的小貓,用舌頭舔舔躺著的小貓,小貓依然一動不動。老貓唉叫了起來。
「那兩隻死了?」有人問。
「餓死的吧?」有人猜測。
是的,我也這樣想,那兩隻小貓餓死的機率是最大的。早在這次貓來的第二年,我就預見了今日的悲劇。那時候,貓已經和人們很熟悉了,大家給它餵食,給它保暖,讓它和它的貓崽舒坦地過著日子。貓忘記了抓老鼠,忘記了自己生存的本能,自己覓食的方式。更可憐地是,它沒有人類的遠見,不知道失去本能的可怕,這是一味地討好人,依賴人。在《貓二代》裡,悲的結局,恰如今日。
貓已經很老了,沒有了活力,兩眼滄桑無神,走路飄搖無力。它的新一窩貓崽,兩隻已經餓死,另外兩隻,雪白的可愛,嫩黃的迷人,但是,兩隻貓有個共同點,那就是瘦,乾瘦。瘦顯得眼睛額外大,明亮,讓人心疼。
還好,空閒期過了,人們又回來了,也許有人會再來餵貓,這兩次小貓能夠得到救助。但是老貓呢?衰老,飢餓,生育,這些因素綜合起來,它最後的生涯已經降臨了。
從貓來到貓即將死去,大概三年的時光,貓用自己短暫的生涯,給予身邊那些明智的人一些思考和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