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龍離開白龍的時候,說他要去尋找沒有痛苦的秘密。空海的師傅圓寂前,和他說大唐那邊的秘法是超越生死的。
我們看到的是一個情字,是白龍為了玉環而為禍人間的扭曲的愛,這還不夠超越生死,還不夠幻嗎?但居然每個人牽涉其中的人,都是痛苦的。
第一遍在影院看,整個人被震懾到坐在椅子上無法起身,這讓我如何起身呢,這可怕的,嗜血的故事。那麼乾淨純粹的白龍,那麼心無旁騖的仇恨。
第二遍在電視上看,在電腦上看。不禁在想一個問題:白龍是在替弱者向強者復仇嗎?還是都可以兼論他也是做替女性向男性復仇,替無辜人向亡國君復仇?但是仇人的後人又有何辜?旁觀的宮女又何錯之有?
情理法上,他都已經成為了它,這個它,說的還不是那隻貓,是說人貓合一的一個妖。
所謂妖,也應和了這個黑貓的皮囊裡,一半是人,一半是貓。
起初我覺得,貓的部分是負責失落,它從備受寵愛的宮闈生活落到墓穴活埋,它再也見不得有權勢之人縱情享樂,這部分的厭憎,是貓才有的,白龍不曾有或他在活著的時候尚未生發的。也許有人說他自卑於自己的身世,或有可能來報復權貴,但我想這部分只會是他默認貓去殺陳家後人的託辭,殺陳家,不是白龍主導的意志。
白龍所主導的,其實只有最後一擊,就是挖下皇帝的眼睛。白龍在世時是通透的少年,是把貴妃當作神明仙子一樣供奉的孩子,所以其實多場屠戮都是貓做的主,但少年當然並不完全無辜,他太過相信貓的憤怒與執念,且已入貓身,不能自主。於是人貓合一,成為自以為是的判官妖貓。
整個把妖貓從故事裡拿走呢?荒誕的感覺依然存在,這就是整個故事立得住的核心:並不是一定要有幻術的加入它才令人扼腕或憤怒,這故事裡人與人的傾軋愛恨,本身聽來,就使人無助。所以即便白龍很晚出場,也不影響他的情感爆發那麼噴薄,為什麼見貴妃幾面就折服?他看到她的人前光鮮與身後寥落,他甚至看到她在渴求普通的愛(貴妃誘導阿部表白),把美的東西一瓣一瓣撕碎下來,任誰也覺得心折。他當然憤怒,在腿被打折的那一刻的眼神裡,他已經決定,要折磨皇帝。
這樣梳理下來,可能白龍與黑貓,是一陰一陽,相互成就,或曰利用。譬如貓對整個令它從錦衣玉食跌落的權力者們都憤恨,白龍亦沒有立場維護,便由著它殺,而白龍想殺的,是最終的皇帝,在作夠妖之後,貓也允許白龍帶著這身子去挖了仇人的眼珠。
有人說,用流行語說,白龍是貴妃的毒唯,其實皇帝也是,他更狠,更毒,佔有這全天下最美的容顏,又在自保時百般藉口粉飾,然後毀滅。毒唯的核心是自私,出發點都是為了自洽自圓。因此我們作為旁觀者,在一聲嘆息裡,其實完全可以一個都不諒解。
也有人說,都是合謀,愛無怨尤,死也無怨尤,哪怕是貴妃,誰又能說她完全無辜。貪嗔痴恨,才是扼死這部電影裡每一個人的枷鎖,甚至空海與白樂天,也是雙手鮮血,幫妖報仇。
是啊,電影本身就是幻術了,如果看過之後能投映出自己的執念與可笑,放下了什麼,也就堪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