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飛船上天,一些中國人又開始"反思"舉國體制了

2021-01-21 觀察者網

本月15日,美國SPACE X公司的龍飛船將四名太空人成功送到國際空間站。作為龍飛船的首次正式任務,本次發射的這艘飛船將在國際空間站上駐留6個月,基本實現了NASA為載人龍飛船往返國際空間站設定的技術要求,標誌著商業飛船執行空間站人員常規運輸的開始。

對於美國來說,往來近地軌道並不是什麼創造性的技術,而這次飛行也不是龍飛船的載人首飛,因此本次發射引發的關注有限,國內長期吹捧馬斯克的各路自媒體也沒有拿出5月龍飛船載人首飛時的勁頭炮製朋友圈流量文章。

不過,現任美國總統川普和諸多主流媒體以及已經當選下任總統的拜登,都通過推特祝賀了這次飛行成功。「懂王」的推特先稱讚說這是一次偉大的發射,進而話鋒一轉,開始了習慣性的自我吹捧:在他上臺之初,NASA就快倒閉了,是英明的「懂王」,讓NASA再次偉大,再次成為了輿論的焦點、世界航天技術的高地。

龍飛船接近國際空間站

川普上臺後的確對太空關注有加。

在軍事領域,他重組了美軍的太空作戰力量,建立起了獨立的太空軍,開始將太空視為和陸海空平行的作戰領域,研究實施相關的戰略戰術,發展有關的裝備。在民用科學技術領域,川普啟動了載人登陸月球的「阿耳忒彌斯」計劃,重建了在老布希時代中止運行的國家太空委員會,還積極推動增加NASA預算。對於象徵意義極強的載人登月,川普還給出了一個相當緊迫的死線:要在2024年將美國太空人送上月球。

即便對於曾經成功實施過載人登月的「阿波羅」計劃的美國來說,在如此短時間內重新將太空人送上月球,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阿波羅時代的火箭飛船如今已靜靜地安放在博物館中,要想登月,必須重新設計製造一型重型運載火箭、一型能夠執行深空飛行任務的載人飛船和登月的載人著陸器。而新時代的登月計劃也要有新成就:要成本低,要可持續,要在月球附近建起一個「深空門戶」空間站,以長期支撐對月球的探測活動。

「阿耳忒彌斯」計劃的登月六大件,第一行的已經基本成型,第二行還在紙面上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美國太空人在2024年重返月球已經基本沒有希望了。

根據NASA總監察員辦公室剛剛發布的《2020年NASA高層管理和績效挑戰報告》(2020 REPORT ON NASA』S TOP MANAGEMENT AND PERFORMANCE CHALLENGES,以下簡稱《報告》),從今年4月開始,新冠肺炎疫情使NASA18個主要設施中的12個無法正常運作,導致用於登月的SLS火箭和承載太空人的獵戶座飛船的研發進度出現了嚴重的滯後。除了疫情的突發因素外,「敵在國會山」則從更深層次上影響了「阿耳忒彌斯」計劃的開展。

雖然川普狂熱地希望美國太空人能重返月球,但國會顯然沒有像阿波羅時代那樣對此達成迅速、一致而堅定的支持。美國參議院剛剛批准了NASA總額約為235億美元的2021財年預算。雖然總額上和NASA最初提出的申請相差不多,但在花費的項目上,國會卻要求NASA把更多的錢花在與基礎科學研究相關的科目上,甚至否決了NASA終止如SOFIA機載太陽望遠鏡項目的計劃,要求NASA繼續花錢為這些項目續命。

而對於載人登月項目,國會則抱有比較謹慎的態度。在已經基本成型的火箭和飛船之外,著陸月球的系統需要全新設計。在2021年預算中,NASA本來申請了32億美元用於該系統的研發,但參議院的預算僅批給了10億美元。不過這已經比民主黨控制的眾議院批准的預算版本多出了足足6億美元。

國會不給錢支持登月,自然是有一番理由的。根據審核相關預算的委員會發布的消息,該委員會對NASA的登月計劃信心不足,認為目前月球著陸系統的成本、進度和技術風險太大,議員們擔心把錢扔進這個無底洞,有可能會耽誤其他本來可以搞出成果的項目,因此削減了相關支出。而NASA局長布裡登斯廷在歡迎預算通過的同時,也明確表示,既然錢給的不夠,那2024登月肯定就搞不成了。言外之意,進度拖延的責任在國會老爺們那裡,不在NASA。

獵戶座飛船,目前正在進行整船測試

不過,隨著總統選舉結果的基本明朗,NASA也許不用再趕2024的死線。拜登雖然在競選過程中並沒有明確闡述自己在太空活動方面的施政原則,但根據其所在的民主黨今年發布的政治綱領看,民主黨更關注氣候變化及相關的地球研究問題,而對登月的興趣顯然沒有川普那麼強烈。

當拜登還在當副總統的時候,他的領導歐巴馬上臺後就砍掉了進行到一半的「星座計劃」,而這個計劃正是共和黨總統小布希為了讓美國太空人重返月球而提出的。當時,歐巴馬認為NASA的目標應該鎖定在更具挑戰性的、人類從未踏足的地方,比如火星和小行星。但除了慷慨激昂的講話獲得了不少掌聲外,歐巴馬任內基本沒有對這一目標進行實質性的推動。

川普重新拾起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的載人登月時,靠的還是小布希的星座計劃產出的火箭和飛船起家。目前來看,拜登可能不會像歐巴馬一樣,讓「阿耳忒彌斯」直接下馬,因為民主黨的綱領裡也提到「支持NASA將美國人送到月球、火星甚至更遠的地方」,但這一目標的優先級顯然低於對氣候變化的研究。

在拜登為政權過渡而建立的網站上,防控疫情、經濟復甦、種族平等和氣候變化是新政府四個最為優先的事項。在新冠疫情重創美國經濟的背景下,NASA的總預算大概率不會出現大幅的增加,如果氣候變化相關的任務要分得預算蛋糕中更大的一塊,載人登月就只能「靠邊站」了。

2010年,歐巴馬在甘迺迪航天中心發表了激動人心的講話,描繪了美國太空人登陸火星和小行星的美好願景在今年5月龍飛船成功首飛後,拜登曾經一邊祝賀美國又有了自己的載人飛船,一邊回憶起了他和歐巴馬並肩戰鬥的崢嶸歲月,感慨當年歐巴馬撒下的種子終於長成了大樹。歐巴馬在任內時十分熱衷於商業航天的發展。一方面,他推動通過了《商業航天發射競爭力》法案,給予了SPACE X等新興商業航天企業非常寬鬆的培育性監管政策,使得他們在諸多方面不必像傳統的大型航天企業(這些企業也是私營的)一樣,達到嚴格的監管標準之後才能進行航天活動。另一方面,他積極推動NASA將更多的錢花在商業航天上。剛剛發射成功的載人型龍飛船,就是在歐巴馬任內啟動的NASA「商業載人航天計劃「資助下研發的。最終執行在軌任務的波音和SPACE X,總共從這個計劃中獲得了80億美元的研發資助和持續而穩定的使用訂單。如果拜登任內實施更多與地球觀測相關的任務,SPACE X等商業航天企業預計將享有更多的發射訂單——對於他們來說,向距離地面數百公裡的近地軌道和距離地面三萬多公裡的同步軌道,已經是能夠熟練掌握的技術,也是無需繼續投入太多研發資金就能繼續盈利的技術。

那麼美國走向深空的歷史進程,可否靠SPACE X們呢?2014年,馬斯克透漏從2012年開始,他們就在研發一種大型的適於星際航行的太空飛行器。在換了好幾次名字後,現在這種太空飛行器被命名為「星船」。雖然登陸火星和在火星上建立城市的美好未來早就出現在了馬斯克的PPT上,但這種太空飛行器的研發進度實際並不像馬斯克的演講那樣激動人心。在一段時間內,馬斯克對於星船過於賣力的宣傳一度招致了甲方NASA的不滿。2019年國際宇航大會上,馬斯克表示"要把公司的全部資源逐步轉到BFR上來「(BFR是星船當時的名稱)。NASA局長隨即鬱悶地回應說,載人型龍飛船的進度已經跳票好幾年了。既然SPACE X有著去往火星的雄心壯志,就請他們拿出同樣的激情,專心儘快搞定只能在地球附近轉悠的載人龍飛船,好讓NASA不再被俄羅斯人敲竹槓。面對甲方的壓力,SPACE X不得不坦言雖然他們對星船的宣傳非常的賣力,但是投入星船的研發資源僅佔公司總研發資源的5%,大部分的研發力量仍在專攻載人龍飛船。現在,星船僅僅建成了一個只裝有一臺發動機的簡單原型(星船第一級需要28臺)。今年夏天,馬斯克宣布在載人龍的技術問題已經解決的差不多的情況下,星船將成為該公司的首要優先事項(他2019年也是這麼說的)。

即便星船的研發在近些年內出現較大的進展,通往月球乃至火星路仍然相當漫長。漫漫長路中,太空人的生命保障系統如何長時間可靠運作,脫離地球磁層保護後的強宇宙線輻射如何防護,太空人們在長時間航行中的心理問題如何解決,如何保證長時間航行中的可靠性?這些都是SPACE X那些漂亮的PPT所未曾詳細闡述的,從目前能得到的信息看,他們也沒有進行相關的研究工作。而正是由於載人深空飛行極高的複雜程度和技術難度,才使得即便是頭號超級大國舉全國之力也不能再短時間內取得成功。在談論2024年重返月球時,無論是美國政客、NASA官員還是專業媒體,都沒有人對SPACE X能夠在NASA的「舉國體制」之外獨立完成這件事抱有哪怕些許的希望。SPACE X倒是也參與到了「阿耳忒彌斯」中,作為月球著陸系統的三個入圍方案之一,SPACE X得到了NASA10個月的初始設計合同,經費總額為1.35億美元,成為了舉國登月的一個參與者。對於NASA載人登月的進展問題,《報告》中有一段耐人尋味的話:「鑑於上述多重挑戰,我們相信,到2024年底,NASA將很難讓太空人登上月球。至少,要想實現登月這個雄心勃勃的目標——以及在2030年讓太空人到達火星——需要總統、國會和NASA強有力的、持續的領導,以及穩定及時的資金支持。」雖然我們國家有不少人,或是出於積極求變的動機,或是出於讓資本進入這一行業的目的,在看到SPACE X等商業航天企業宣傳的熱熱鬧鬧後,開始」反思「舉國體制,但美國人的經驗和教訓表明,要推進太空探索的前沿邊界,沒有所謂的」舉國體制」是搞不定的。商業航天的優勢在於在已經成熟的領域創造商業機會,而非推進革命性的技術革新。當美國航天界又要面臨政權更迭帶來的不確定性時,對於航天活動」強有力的、持續的領導,以及穩定及時的資金支持「正在太平洋的另一邊發生著。



越贊越好看 

相關焦點

  • 韓國女地鐵辱華:"你中國人吧,香港和大陸的都垃圾"!
    在澳洲的華人媽媽Fiona坐地鐵,一名韓國嫂子指著鼻子飆中文辱罵中國人。該女子對Fiona說"你是中國人吧,香港和大陸的都是垃圾",還咒罵Fiona大伯"你這麼大年齡了,應該在家等死啊!出來幹嘛"?然而,這名嫂子用中文罵老人,侮辱華人的原因只有一個:"因為她的男友沒座位"!
  • "我們的父輩"觀感
    電影"我們的父輩"是我看的第一部由德國人描述二戰的影片。哥哥本身是軍官,從英雄變成了殺人犯,從開始堅信德國必勝到在俄國戰場上被拖長的戰爭和雙方死亡人數的驟增,還有無數無辜平民的生命迅間消失,開始反思並逐漸失去信心,懷疑戰爭的意思和自己的曾經的信念;弟弟是非常喜歡讀書的文藝青年,對戰爭非常排斥,從怯懦到勇敢,再到麻木,對生的渴望到最後是以赴死而後已;被破害的猶太人在逃亡中經歷了太多的痛苦與生死的考驗,朋友與敵人的界限亦無從劃分;充滿報國激情的姑娘,看到戰爭的殘酷
  • 中美兩國巔峰對決的國祚密碼,"土"氣篇
    黃金這個不能吃也不能喝的東西,既不堅硬鋒利,又不特殊美麗,到底是憑什麼稱霸全球,令人"盲目"追捧,深深刻入了各民族的深層意識之中呢?這個問題,與本篇至為相關。我們來分析一下東方、西方,中國、美國,五行之氣的吉兇,應該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整體而言,東方屬木,西方屬金。金克木。但具體到每個國家,又會因各種因素而產生一些五行氣運上的不同。
  • 譚志剛的"淡"與"雅"
    我開始約他是在五月下旬,其時我回祁東差不多半個月了,就在微信上約了譚志剛,提出了要採訪的要求。        不巧的是,那時的他恰巧在廣西劉三姐的故鄉聽山歌。剛到了六月,譚志剛又聯繫我,說是要忙完了手中的事才行,因為有六十枚印章要趕緊交貨。終於到了七號,他約我第二天去他蓮花東路的工作室。        譚志剛的工作室在體育廣場後面,二樓後四間房。
  • 均安,你為什麼這麼"窮"?
    但是一直以來,均安鎮的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一直在順德四街六鎮之中處於落後墊底的位置,被順德人稱為"窮"均安。對此,招商部劉總監感到異常困惑,那就是:如果是國際二線以上的品牌、國內檔次較高的一線品牌因為消費能力的原因不來均安開店也就罷了,那些國內二、三線的、在其它地方隨處可見的品牌,價位也不高,他們也眾口同聲的說均安"窮",他們是不是對均安有偏見?        在順德人的心目中,均安確實是個不折不扣的"窮"地方。均安之"窮",不僅體現在他的環境與城市建設上,也體現在一年年的經濟數據上。
  • 被誤讀的"大表哥"丹·史蒂文斯
    等待是值得的,反差之下"大表哥"的顏值直登宇宙巔峰!話說,"大表哥"的暱稱是怎麼來的呢?當然是源於粉絲心目中的經典《唐頓莊園》。不過,粉絲們也許並沒有留意到,"大表哥"其實應是"大堂哥",絕非大表哥。在《唐頓莊園》中,作為伯爵的繼承人,馬修是伯爵的遠親,同樣姓"克勞利",用他自己的話說,他是隔了三代的旁親,即他的爺爺的爺爺和伯爵的爺爺的爸爸是親兄弟。所以,馬修和伯爵家的大小姐瑪麗是堂親關係,絕非姻親關係。
  • 練功,為何要懂得"服食"
    ,到最後,身體可能還不如普通人好,那就是沒有掌握好這個"服食"。人,生活在天之下,地之上,《內經》中講,人生於"氣交"之中。人"吸"進來的是天之陽氣,"吃"進來的是地之陰氣。注意一下,這裡的天地陰陽已經是後天的陰陽了,不然到後面講先天陰陽的時候容易理解出偏。這個後天陰陽,就是水火。中醫常說,古人以水火立極,就是這個後天陰陽。先天陰陽是乾坤,這個學過易經的朋友都知道。
  • Emoji表情符號添72新丁:"打臉"、"流口水","孕婦"...你一定要試試
    你的手機裡很快就可以用上"與時俱進"的72新添Emoji表情符號。其中的"大神級"的表情符有:"在地板上打滾且大笑"及"一個在自拍的手"!蘋果和微軟反對"步槍"emoji制定新的表情符過程中一個值得玩味細節是,作為奧運會運動項目之一的"步槍射擊"emoji最後被踢出了列表。 "病毒式傳播"大神Buzzfeed News的透露的內幕是,只是蘋果公司和微軟反對的結果。這個消息在社交網絡上引起了討論。
  • 日本"小電影"界最勤奮的男演員:跟拍男優"清水健"開工的一天!
    他曾經在Twitter上寫道:"在日本,像他這類的演員比孟加拉虎還要稀有。"他還寫道:"每個月4000部的新片,男演員的數量遠遠不夠,這個行業就像牆上的洞,必須要再大一點!"他說:"將來我會告訴我的女兒們,爸爸選擇了能讓許多人快樂的職業。我會告訴她們我的工作能給許多人帶來安慰。"他表示:"我會繼續為這個行業服務,直到我死的那一天。"
  • 中國"墳頭蹦迪"驚呆外媒!外國網友:這麼騷氣的操作不怕詐屍嗎?
    "死者家人僱傭脫衣舞者娛樂送葬人群,法律明令禁止"!(英年早逝/孩子夭折的,家人不會舉行葬禮)中國人的葬禮歷來講究排場,場面越大越能表示對死者的尊敬。農村地區的葬禮中最花錢的部分就是請的戲班子,哭喪+喜劇表演,越熱鬧越能顯得子孫孝順、人人稱道。
  • 兩個老外從中國帶回一個"神秘物品"!外國網友直呼:"這是黑魔法、巫術"!
    確定點擊上方標題下「加拿大家園」可快捷關注家園君微信號:canadau  歡迎勾搭!
  • "命根子"與"勞什子"
    "命根子"與"勞什子"      一 從賈寶玉性格的典型意義看曹雪芹人性之壯麗 說不盡的《紅樓夢》。
  • "溫飽思Y欲"的正確打開方式!
    並不是俺不想,而是實在沒有看到特別符合日本"特色"的作品。是不是想問啥是"日本特色"?吶~別裝的這麼純潔,鄙視你們啊!小黑一直認為它應該有個別名叫:"色情小當家"!別著急下定論,其實這個"偷腥"只不過是字面上的意思。山寺隆一每逢出差都要瞞著家人偷偷去尋找美食,也就是傳說中的"吃獨食"!
  • 惹翻臺妹的香港"性格"小店
    這其中就包括,本地特產:"性格"小店。    現存最有名的當屬澳洲牛奶公司,一間名不符實,以服務態度粗暴,卻每天大排長龍的茶餐廳。影視作品中,最經典的當屬,周星馳和張學友合拍的《咖哩辣椒》中,對客人毫不妥協的捲毛茶餐廳老闆。   臺妹慕名而去高雄的香港甜品店,老闆先是堅稱"太極"為"黑白",更在甜品中敬奉中指圖案,令臺妹憤而網絡撻伐。
  • "牛五花"出道記
  • 日本歷史上最多人出鏡的"毛片":百名女優廢棄鄉村學校拍"小電影"全記錄!
    (文:tokyokinky.com;翻譯:王大發財(jandan.net)今年三月,數百人聚集到日本某鄉村深處一座廢棄的學校,這些人並不是尋常人,他們是兢兢業業拍攝"小電影"的攝製組。這部動作片也和其它企畫"小電影"一樣,由多段"如實記錄"的片段組成,全片可以總結為教職工追著女學生滿學校跑。
  • 伊能靜產後感染"開撕"美國醫生:曝光聊天記錄,傷口照片,觸目驚心!美國醫生水平真那麼差嗎?
    8月6日伊能靜發文感謝大家對她的關心,同時也控訴為她接生的醫生"沒醫德","水平低下",不僅害她傷口感染,該醫院更未經她同意,中國人找中國醫生再正常不過的,她的病例相信也是偶發事件,即使在美國醫生那裡也難有百分百的保證,看伊的微薄就知開始她並沒有指責醫生,只是希望得到醫生及時正確的治療。但這個醫生不積極與病人溝通還推卸責任才將此事鬧到今天這個地步。此外伊早已將此事交予美國的律師處理,是這個醫生自己先透過臺灣媒體倒打一耙,說伊沒有按時回診。為什麼伊就不能在中文網站上回應了?
  • 偽科學下所創造的"機器人大爺"!
    前來排隊光顧的人都是為買"機器之血"慕名而來。而菜攤背後站的竟是一個"機器人"。 於是突發奇想利用自家菜攤,把雞血改名"機器之血"在攤中販賣。還別說,這位大爺的營銷手段還真是不錯。那幾天裡他的"機器之血"常常都是賣斷貨。
  • 楊冪"不雅視頻"風波,真相在這裡!
    王思聰在新浪微博寫道:"作為一個看了9遍才刪的權威人士,我可以負責任地告訴大家這不是大冪冪。"看到王思聰化身敬業的"技術帝",有網友調侃道:"看了九次才知道,看來不是真愛。"儘管此前王健林在採訪中宣稱,自己知道兒子王思聰"嗶——"狗的行為藝術,並"希望他穩重一點";但瘋傳網絡的楊冪醉酒不雅視頻事件一出,這位富二代還是自稱"權威人士",出現在網絡熱點的舞臺上。帥哥美女如雲的娛樂圈,本該千姿百態各成風景,但因為"撞臉",明星也會煩惱,楊冪這次深受撞臉不雅視頻困擾就是其中的一個例子。
  • 從"酸甜女孩"到"破浪姐姐"你們了解張含韻嗎?是顏值還是歌聲
    從"酸甜女孩"到"破浪姐姐"你們有多了解張含韻,是顏值還是歌聲?張含韻:1989生於四川,在2004年,以15歲之齡參加《超級女聲》,獲得全國總決賽第三名。從此一舉成名。通過《初戀未滿》讓人們想到原來我們所認識"酸甜女孩"張含韻也演戲同年,張含韻更第一次主演首部古裝電視劇《蘭陵王妃》,該劇整個故事環環扣人,帶有美劇節奏,情感又不失韓劇的糾結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