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電影《阿米什的恩典》看信仰之美

2021-02-21 迦南影地



電影《阿米什的恩典》(Amish Grace,又譯《以德報怨》)取材於2006年發生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蘭開斯特縣阿米什社區的一起震驚世界的校園槍擊事件。2006年10月2日,當地送牛奶的卡車司機查爾斯·羅伯特(非阿米什人)持槍闖入學校,在與警察對峙的過程中扣留了10名6~14歲的女學生,然後挨個兒朝這些女學生射擊,並隨後飲彈自盡,共有5名女學生在槍擊事件中喪生。作為死難者的父母、親人和社區,該如何面對這起令人悲痛欲絕的慘案?如何面對兇手的遺孀和孩子?是仇恨還是饒恕?什麼人、什麼罪可以饒恕?殺人犯、殺人罪也可以饒恕嗎?饒恕意味著對被害者的背叛嗎?電影給我們提出了以上嚴峻的問題,並以一種出人意料、感人至深的方式詮釋了一群遠離主流社會、規避現代文明的阿米什人的恩典和信仰。


一、阿米什人———鬧市裡的隱者

慘案發生以後,大多數阿米什人在第一時間選擇了饒恕,他們不僅寬恕了肇事者的親人,同時也寬恕了肇事者本人。他們為何在如此艱難的情況下迅速選擇寬恕,他們寬恕的力量和勇氣來自哪裡?這要從阿米什人的生活和文化背景談起。

阿米什人,也被稱Old Order Amish(舊規阿米什人)或the Plain People(樸素的人們),是1693~1697年間從瑞士基督教新教再洗禮教派中分離出來的一個弱小的宗教群體[1]。他們與世無爭,保持著18世紀歐洲的生活方式,堅守著因信仰而致的平淡、謙卑的生活態度。他們衣著樸素,成年男子的服裝以黑色為主;成年女子頭戴白色布質無邊軟帽,身穿長長的素色布衣,不佩戴任何首飾;孩子的衣著沒有花花綠綠的色彩,和大人的裝束並無二致。正如大衛·奧格威所述,「他們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都被嚴格的宗教傳統所支配,不準使用汽車,只用四輪單馬輕便馬車,不準用電,只用蠟燭和油燈照明,沒有收音機、電視、電影院,也沒有電話。」[2]阿米什人的生活方式處處折射了其核心價值觀的影響:樸素、謙卑、和平、寬容、臣服、寧靜、與世隔絕和規避現代技術等。

二、《阿米什的恩典》所折射的信仰力量

(一)死亡———回歸真正的家

在影片的開頭,14歲的瑪麗·貝斯正憧憬著做一名教師,父母也為擁有這樣一位美麗、善良、聰慧的女兒而驕傲自豪。然而這種幸福、平靜、對未來充滿期盼的生活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戛然而止。瑪麗·貝斯死在了與她毫無瓜葛的送牛奶的卡車司機查爾斯·羅伯特的槍口下。作案的動機竟是因為他的小女兒在出生當天夭折,他難以承受失女之痛,想要報復上帝,而選擇了虔誠信奉基督的阿米什少女作為報復對象。慘案發生之後,瑪麗·貝斯的家人承受著巨大的痛苦,尤其是她的母親艾達,曾一度對自己的信仰產生了懷疑,她不明白這樣一個虔誠、乖巧、美麗的女孩為什麼要以這種方式離開世界。她的丈夫吉迪恩安慰說,「上帝為她安排好了。他把她送給我們,他有權利召她回家。」在他們的信仰裡,人生是一項暫時性的任務。《聖經·詩篇》中大衛說:「我不過是人間的過客。」[3]《聖經·彼得前書》中說:「你們既稱神為你們的父,就應該在世上像寄居者那樣生活。」[3]他們深信人生在世短暫,死亡才是回歸自己真正的家,與他們的主耶穌同在。正如美國著名牧師華理克在他的著作《標杆人生》裡所述,「死亡將是你人生在世最後的一刻,卻不是你的盡頭,乃是進入永生的生日。」[4]他們堅信這些遇難的孩子將要上天堂,有朝一日,自己也會去與她們相見。

有了這樣的死亡觀,觀眾就不難理解影片裡這樣一個片段了:當凱蒂得知自己的姐姐遇難後,她忍受著巨大的痛苦和恐懼,帶著一群阿米什兒童領讀《聖經》中的一段話:「天父以他的名義帶領我們走在正直的道路上。是的,儘管我走在死亡陰影的山谷裡,我不會懼怕邪惡,因為你和我在一起。」

阿米什人的信仰給予了他們巨大的精神安慰和承擔痛苦的力量。當主人公絕望地陷入文明和自然的毀滅中時,信仰成為了使他們返回靈魂棲息地的唯一精神力量。當他們無法阻止大災難發生的時候,他們因為堅信會受到上帝的眷顧而如釋重負。[5]

(二)饒恕———來自於上帝的恩典

就在槍擊案發生後的幾個小時,阿米什人的長老就帶著包括受難者瑪麗·貝斯的父親吉迪恩在內的兩個人代表阿米什社區去探望肇事者的妻子與父親,當時,肇事者家屬和等在門口採訪的記者都以為他們是來興師問罪的,然而阿米什人謙和的態度就如記者吉爾所說的「他們像是來喝茶」一樣。更令肇事者家屬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他們帶來的竟是饒恕的決定。吉迪恩說:「你失去了丈夫,孩子們失去了父親。我們也為你哀悼。」長老接著說:「我們過來告訴你我們饒恕他。」羅伯特的妻子萬分驚訝,不敢相信,長老說:「你們饒恕人的過犯,你們的天父也必饒恕你們的過犯。」[3]此語出自於《聖經·馬太福音》,它揭示了饒恕的真諦,也指出了饒恕力量的來源。世俗中的饒恕是雙方的關係,而《聖經》中的饒恕涉及第三方,「靠著第三方的面子」,當事雙方當彼此饒恕:一方面,上帝饒恕人,是人彼此饒恕的前提、基礎、動力和樣式;另一方面,如果人不能彼此饒恕,那就必然要承受來自上帝的責備、懲罰和審判。在阿米什人的內心,既然上帝饒恕了人對他所犯的罪,人也理當饒恕別人對自己所犯的罪。這就是上帝的邏輯,更準確地說,是上帝的恩典。

與此相反的是,吉迪恩的妻子艾米在遭遇失女之痛時,情緒失控,信仰低落。她拒不接受羅伯特妻子的道歉,也不願意接受她的幫助,她要堅持自己的仇恨。她認為仇恨才是對女兒的忠誠與紀念,而丈夫的饒恕則意味著對女兒的背叛與遺忘。艾米甚至打算帶著倖存的小女兒凱蒂永遠離開阿米什社區,去過一種全新的生活。然而,饒恕在她的丈夫看來「並不意味著遺忘,也不意味著赦免」,因為羅伯特終究會站在公正的上帝面前等待審判,因此「我們無需選擇仇恨,必須選擇愛」,否則仇恨「會逐漸蠶食整個心靈,讓愛無處可置」,最終「我們就是唯一受懲罰的人」。在他們的信仰裡,饒恕與愛是上帝給予他們的恩典,靠著它們,才能夠渡過苦難,撫平創傷,恢復生機,才會重獲生活的美好與平安。作為虔誠的信徒,他們的愛更為廣泛和包容,不僅要愛自己的親人、朋友、兄弟姐妹,也要愛仇敵,正如《聖經·羅馬書》所述:「你的仇敵若餓了,就給他吃;若渴了,就給他喝。因為你這樣行,就是把炭火堆在他的頭上,你不可為惡所勝,反要以善勝惡。」[3]

最終艾米饒恕了羅伯特,因為她從被搶救過來的呂蓓卡那裡知道了自己女兒的心願:在瑪麗·貝斯被害之前,虔誠善良的她答應要為兇手祈禱,按照上帝的心願來饒恕殺死自己的兇手。艾米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作為母親,她不能辜負女兒的心願。

這些在常人看起來難以理解和接受的信念是出自於他們對上帝的信仰以及對《聖經》原則的堅持:他們的主耶穌以自己的聖血洗清了他們的罪孽,使他們得到救贖,因此他們唯有在自己的生活中忠實地實踐饒恕的真義,實踐耶穌的訓誡。可見影片中的這些人以行動來見證了自己的信仰:愛能戰勝一切,寬恕來自上帝的恩典和開放的胸懷。正如牧師在羅伯特的葬禮上所說的:「在這世界上,我們不能否認邪惡的存在,我們不能否認即便是最虔誠的人也會被黑暗動搖,犯下罪惡的行徑,罪行留給生者難以承受之痛,但正如阿米什的弟兄姐妹所展現的,當我們不再因為痛苦而尋求報復,當我們敞開胸襟迎接寬恕的治癒之光,黑暗便被放逐,邪惡已然不在……」不得不承認,當生活轟然倒塌時,人們能借著信仰渡過一道道難關,信仰的力量如此之強大。

三、結語

電影《阿米什的恩典》的觀眾不僅被阿米什人豁達的死亡觀和寬闊的胸懷所感動,更感嘆於人類在絕望時,其信仰所迸發的巨大力量。縱觀人類幾千年發展歷史,人類藉助科學可以徵服自然,但科學只能滿足人類物質的享受,解決今生肉體方面的問題,卻不能滿足人類精神和靈性方面的需要。當巨大災難來臨時,虔誠的信仰比任何科學方式都更能安撫心靈,讓人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正如影片的最後一句話所總結的:「Life changed forever in NickelMines.Yet faith remained…(鎳礦村的生活永遠改變了,但信仰卻永恆留存)」。

參考文獻:

[1]梁茂春.遠離現代文明的宗教群體:阿米什人[J].世界民族,2006(3).

[2](英)大衛·奧格威.大衛·奧格威自傳[M].高志宏,徐智朋,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

[3]聖經[M].南京:中國基督教協會,2002.

[4](美)華理克.標杆人生[M].PD 翻譯組,譯.上海:三聯書店,2009.

[5]王媛.談《路》和《魯濱孫漂流記》中信仰的力量[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2(11).

(作者:徐世紅,主要從事英美文學和翻譯實踐與理論研究。文章收錄於《長江大學學報(社科版)》2014年第12期)

----

電影《阿米什的恩典》觀看地址(或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

http://www.fuyin.tv/html/2412/36018.html


---

您好,歡迎關注「真生命」電影事工平臺。本平臺目前是主內第一家以電影事工為使命的技術及資源交流平臺。致力於以聖經為原則,將正確的價值觀通過藝術形式準確的表現出來,聯絡全國基督肢體,為神擺上我們的「生命」,使用恩賜投入事工,操練我們彼此相愛的生命;從而使我們在主裡更加合一,讓神的道彰顯在我們的生命中,融入到作品裡,通過作品影響更多的生命歸向主基督。
回復「0
」查看主頁

電影《阿米什的恩典》觀看地址(或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

http://www.fuyin.tv/html/2412/36018.html

相關焦點

  • 願你饒恕我們的虧欠 ——電影《阿米什的恩典》
    這卻是一部根據真實案例所拍攝的電影《阿米什的恩典》給我們提出的嚴峻問題。送奶工查理·羅伯特持槍闖入賓州的一所阿米什人 (Amish) 學校,槍擊10名6到13歲少女,造成5人死亡,最後自己飲彈自盡。作為死難者的父母、親人和社區,應該如何面對?是仇恨還是饒恕?大多數阿米什人在第一時間選擇了饒恕。
  • 阿米什人的啟示:簡樸生活從心開始
    於是,她往阿米什人的世界裡去,探索自己完全陌生的一種生活方式。馬睿欣,婚姻和親子教育專家,三個孩子的媽媽。著有《管教的智慧》一書。阿米什人的故事阿米什人,這是一群從歷史走到今天,為了專注於信仰,用一種簡樸有序的框架把生活框起來的人。
  • 阿米什人的葬禮:不燒香不燒紙,誦讀讚美,震撼人心!
    雖然經歷了如此慘案,阿米什人的葬禮儀式還是沿襲了傳統。每逢有阿米什人去世,他們就會請英語區負責殯葬的人把死者送到殯儀館,在那裡先對遺體進行處理,然後再送回給死者家屬。家屬會給去世的人穿戴整齊,準備下葬。若死者是年輕的女孩,家屬就會給她穿上白色的衣服,頭上戴上白巾,然後將其身體放入簡單的木質棺材。
  • 電影《奇異恩典》&《奇異恩典》觀後感
    《奇異恩典》同名電影與聖歌上傳至新浪網以及本博主該博文之中,目的就是為了更多地審視自己,激勵自己。      與讚美詩歌[Amazing Grace]《奇異恩典》同名的影片[Amazing Grace]《奇異恩典》,是一部我百看不厭的電影。
  • 遇見恩典——人看外貌,神看內心
    電影華麗的舞臺場景及熱鬧的歌舞演繹,使這部電影獲得一致好評,更使它成功進入美國影史票房前十名,擠掉了今年剛剛迎來40周年紀念的《星球大戰:新希望》。雖然電影畫面很華麗,但是回到故事的核心,《美女和野獸》之所以讓人動容,還是源於它所蘊藏的經典道理:不以貌取人,唯有愛才能改變一切。從古至今,人們就有「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的觀念,對美好事物的追逐也永遠是人之本性。
  • 世外桃源,與俗世劃清界限蘭卡斯特的阿米什人
    這不是在拍電影,他們是信奉阿曼門諾教派的阿米什人(Amish,亦稱阿曼人、艾美許人),蘭卡斯特就是阿米什人聚居的一個區域。在路上,一眼就可辨認出阿米什人,他們跟現代美國人最大的不同點是穿著:男性都頭戴寬邊草帽,穿吊帶長褲;而女性則穿單色長裙外加圍巾,頭上戴無邊的白色小帽:這跟三百多年前他們在歐洲祖先的穿著幾乎一模一樣。我們要理解現代阿米什人的生活樣貌,就必須先認識他們因宗教信仰而產生的特殊人生觀和價值觀。
  • 霍亂時期的恩典:電影《面紗》
    毛姆問,英國的哲學家如何,答曰,不過是一些被體制束縛了思想的人。又問美國的實用主義,夫子顧左右而言他,「我喜歡美國的石油,勝過美國的哲學」。一語驚退英國文豪。林語堂晚年在自傳《信仰之旅》中,複述了這一段落之於思想史的意義。上個世紀2、30年代,史稱「粉紅色的年代」,西方世界落入歷史上最大的坎缺。在靈魂上,教會與信仰的衰微,無力抵抗世俗文化的洪流。
  • 福音影評| 奇異恩典:奴隸制的被廢 ——從電影《奇異恩典》談起
    要理解這部電影,得先懂一個詞語:恩典。中文辭典中,恩典的釋義為恩惠:(1)指帝王按定製給予臣子的恩賜和禮遇。(2)泛指恩惠、施恩。是在人人關係中流轉的某種好處。在西方古典文學中,恩典是指從神或是人而來的各種禮物,或吸引人注意的美事,甚至包括人所羨慕的特性。相較中文而言,它不限於人人關係,也在上帝與人關係,不止於物質層面,還包括精神。
  • 亞米希人嚴格遵循的38種信仰和生活方式
    因為大多數人不理解他們的信仰,這些信仰反映在他們的生活方式中,所以阿米什人通常被認為不那麼聰明或奇怪。繼續閱讀,了解更多關於阿米什人的生活方式。一個阿米什人的家庭,騎著馬和馬車他們不僅信奉更傳統的信仰,而且還信奉更傳統的生活方式。
  • 電影《奇異恩典》
    好萊塢拍了這部英國廢奴運動的核心人物、清教徒威伯福斯的傳記片《奇異恩典》。英美在教會推動下,也興起一場白人信徒為祖先販奴行為認罪、悔改,和向黑人道歉和賠償的運動。 史匹柏曾有另一部電影《斷鎖怒潮》,一艘西班牙的奴隸船上,黑人暴動並殺死虐待他們的船員。但在返航途中被美國海軍拘捕。這是美國史上一樁著名案件,73歲的前總統約翰·昆西·亞當斯,在最高法院為這些黑人辯護。
  • 【推薦福音電影】十七部合集(指環王三部曲+40天:基督受試探+賓虛+重審基督+耶穌傳+阿米什的恩典
    他們在二十一號大廳發現了「摩瑞亞之王」巴林的棺槨,以及棺旁手持《馬澤布之書》的歐力的遺體(巴林和歐力都曾是孤山任務的參與者)。在二十一號大廳,遠徵隊遭到半獸人的襲擊。他們逃到凱薩督姆之橋,不料「都靈的剋星」——炎魔突然出現。為了保護其他隊員,甘道夫毅然與炎魔決鬥,和炎魔一起墜入深淵。   在阿拉貢的帶領下,遠徵隊進入羅斯洛立安避難。
  • 20部經典福音電影在線免費觀看!!
    1:戰爭房間2:突破3:重審基督4:上帝未死5:阿米什的恩典6:消防員7:耶穌傳8:亂世奇兵9:勇氣10:上帝之子11:寬恕的力量12:失去反得著13:耶穌生平14:愛的誓言這部電影改編自一段真實的見證,講述的是美國14歲的少年約翰不慎跌入冰窟長達15分鐘陷入昏迷,在宣布死亡1個小時後,他的媽媽衝進急救室進行禱告,堅定呼求上帝的拯救,最終全身冰冷的兒子起死回生的故事。另外引人關注的是,NBA球星庫裡擔任此片的執行製片人,他表示電影中信仰的故事深深吸引他。7月初,電影《突破》數碼版已經公開發售。電影《突破》也像是一個提醒,告訴我們有信,有望,有愛,就會有奇蹟!
  • 分享:20部經典福音電影在線免費觀看!
    1:戰爭房間2:突破3:重審基督4:上帝未死5:阿米什的恩典6:消防員7:耶穌傳8:亂世奇兵9:勇氣10:上帝之子11:寬恕的力量12:失去反得著13:耶穌生平14:愛的誓言15:耶穌受難記5、阿米什的恩典:什麼是饒恕?饒恕如何可能?什麼人什麼罪可以饒恕?難道殺人犯殺人罪也可以饒恕嗎?
  • 陪你過春節 | 40部經典福音電影在線免費觀看!
    1:戰爭房間2:突破3:重審基督4:上帝未死5:阿米什的恩典6:消防員7:耶穌傳5、阿米什的恩典:什麼是饒恕?饒恕如何可能?什麼人什麼罪可以饒恕?難道殺人犯殺人罪也可以饒恕嗎?這卻是一部根據真實案例所拍攝的電影《阿米什的恩典》給我們提出的嚴峻問題。
  • 看見恩典 ‖ 基督徒信仰珍寶系列-叄
    信仰珍寶 Christ's Treasure我兒,你若領受我的言語,存記我的命令,側耳聽智慧,專心求聰明,呼求明哲,揚聲求聰明,尋找它,如尋找銀子;搜求它,如搜求隱藏的珍寶,你就明白敬畏耶和華,得以認識 神。
  • 看見恩典 ‖ 基督徒信仰珍寶系列-壹
    ——箴言2:1-5信仰珍寶版塊主要是將基督信仰的專有名詞及信仰核心內容通過藝術處理的形式表現出來,通過有限的藝術處理,更進一步地展現上帝無限的恩典、彰顯上帝無上的榮耀。創世記創世記是聖經的第一卷書,是基督信仰的核心之一,也是創造論的起點及基礎。
  • 福音電影 |《奇異恩典》感謝主深厚大愛與寬容慈悲!
    希望你把視頻連結分享出去祝福更多人  電影《奇異恩典》觀後感       今天我將我最喜愛的【Amazing Grace】中文譯為《奇異恩典》同名電影與聖歌上傳至新浪網以及本博主該博文之中,目的就是為了更多地審視自己,激勵自己。為此並將感言隨筆記錄下來。
  • 《芭比的盛宴》,奇異的恩典
    另一位來自法國巴黎的歌唱家無意中聽到了小女兒的天籟之聲,他為之著迷,並傾心投入地給她上聲樂課,試圖讓她的歌聲在巴黎的舞臺上綻放。然而,當歌唱家的深情歌聲擾亂著小女兒的情愫時,她及時地意識到要棄絕這樣的情感。最終這位歌唱家只能憂傷地離開了村莊……  十幾年過去了,老牧師早已離開人世,兩姐妹也邁入了中年。她們一如既往地服侍著村民,但刻板的信仰生活並沒有帶來信徒之間的和諧。
  • 【恩典見證】校長譚詠麟樂隊「溫拿五虎」之一:陳友的信仰見證
    他是「溫拿樂隊」成員之一,「溫拿五虎」之一的陳友,在香港幾乎無人不識,他幕前幕後參與的電影,為觀眾帶來歡笑,但是離開片場的陳友,其實和普通香港人一樣,為工作、為家庭,承擔一切,曾經壓力大到爆炸邊緣。他演出的電影也帶給人歡樂,但他真正快樂的泉源,又來自哪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