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文化在中國發展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時至今日,玉石依然深受國人們的喜愛,歷史上愛玉成痴的名人更是數不勝數。那麼都有哪些名人愛玉愛到極致?快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婦好
婦好既是商王武丁的王后又是大將軍,同時她還是主持國家重大祭祀活動的大祭司。拋開她的身份不說,在三千年以前的婦好還是一個超級玉器大收藏家。婦好墓出土的青銅器、玉器、寶石器、象牙器等不同質地的文物共1928件,其中玉器就多達700多件,不乏有各類文化時期的玉器,時長跨度達到1000多年。由此可見,婦好是名副其實的最早玩玉藏玉的高端玩家。
乾隆
歷代帝王多以玉為美,但真正做到嗜玉成癖、樂此不疲的當首推乾隆。乾隆愛玉,使得清代宮廷玉器數量多,做工精,器型多,使用廣,是歷史上任何一個朝代所不能媲美的。尤其是橫空出世的大型玉雕山子,取材於山水圖畫,立意情景交融,攻克巨材大關,成為清代玉器繁榮的主要標誌,推動了中國當時玉文化的發展。故宮藏玉三萬多件,其中一半為乾隆年間製造,除此之外,乾隆17個兒女名字裡都帶有玉偏旁的字,光是題玉詠玉的詩就不下八百首,這些足以說明乾隆皇帝是個名副其實的「玉痴」。
楊貴妃
中國四大美人之一的楊玉環楊貴妃,正是愛玉的頭號粉絲。傳說中因為楊貴妃體胖,而體胖的人是非常怕熱的,那麼為了止熱解渴,楊貴妃是用什麼方法克服炎熱的呢?古代醫典介紹說,玉是石頭中的精品,放於口中,結合唾液,會有一絲絲甜味,能生津止渴,幫助祛除胃中的熱氣,平復夏季燥熱,滋潤心肺,助潤聲喉,滋養毛髮。所以為了止熱,楊貴妃就會在嘴中含一塊玉,這就是典故「貴妃含玉」。
慈禧
慈禧是清朝有名的老佛爺,她珍愛玉與歷代的統治者相比是空前絕後的。為了防止衰老,慈禧每天用玉尺給面部按摩,甚至在晚年的時候,為了能讓自己死後有一個舒適的安身之處,她下令官員在新疆為她尋一塊上等的制棺玉料。那個年代要想找到上好的大塊玉料並非易事,尤其運輸更是極大的難題,因此直到慈禧駕崩,也沒等到她的玉棺。有資料顯示,慈禧用過的玉飾,把玩的玉器數量,能夠裝滿3000個檀香木箱,可見慈禧愛玉的程度,也說明這位「垂簾聽政」的統治者,宮廷生活極其奢華。
孔子
孔子提出玉有「仁、智、禮、義、信、樂、忠、天、地、德、道」十一種德行,為中國玉文化的發展起到了積極推動的作用。特別是在儒家思想成為主流文化之後,玉文化深深烙下儒家文化的痕跡,與中華正統的文化保持了高度的一致。「謙謙君子,溫潤如玉」,孔子將玉人格化,使得玉器慢慢走下神壇,逐漸進入社會上層人士的眼中。
玉石不僅是一種精神與氣質,更是一種意境,這也是為什麼幾千年來,我們中華民族如此愛玉,且從無間斷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