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葉、枯枝、石頭……地景藝術節今年開進副中心城市綠心

2020-12-25 北京日報客戶端

落葉、枯枝、石頭、建築廢料……在藝術家的手中,就能變成大地上的藝術和風景。

地景藝術節自從2年前進入京城,讓北京市民領略了園林廢棄物是如何化腐朽為神奇的。

歷屆地景藝術節作品

2020年北京市「職工技協杯」綠化環保花藝師職業技能大賽暨第三屆北京地景設計藝術節即將舉辦,今天啟動設計師招募。

記者從主辦方獲悉,今年的地景藝術節展示場地,除了世界花卉大觀園外,還包括副中心城市綠心森林公園和復興門外大街10號,讓更多的人領略到地景藝術的魅力。

據悉,2020年北京市「職工技協杯」綠化環保花藝師職業技能大賽暨第三屆北京地景設計藝術節由北京市園林綠化局、北京市總工會聯合舉辦,即日起至11月20日為設計師招募及方案提交與審核階段,最終將選出創作團隊50支左右,園藝師、花藝師、園林設計師、建築師、雕塑師、高等院校相關專業導師、學生均可以自願原則組成創作團隊參與地景創作。

11月21日至12月7日為製作階段,預計將於12月8日完成並啟動大眾展評,最終將根據大眾展評結果與專業評審團評選結果確定獲獎作品,金獎團隊將獲2萬元獎金,銀獎團隊將獲1萬元獎金,銅獎團隊將獲5000元獎金,另外還將設置優秀獎、創意獎、最具人氣獎等獎項。

記者了解到,此次活動已納入北京市二類職業技能競賽,要求以「生態環保」、「循環利用」、「變廢為寶」為理念,利用落葉、枯枝、石頭、建築廢料等元素進行創作,呈現出獨具特色的地景之美,為北方的冬天增添生機,作品主材須使用自然材料,並可以陸地放置並且觀賞期在3個月以上。可關注世界花卉大觀園公眾號了解報名詳細辦法。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孫穎

編輯:徐慧瑤

流程編輯 劉偉利

相關焦點

  • 近百噸枯枝落葉演繹大自然的生態變奏曲 第三屆北京地景設計藝術節...
    日前,第三屆北京地景設計藝術節比賽製作環節已經完成。從全國各地200餘份設計稿中脫穎而出的49組作品的參賽隊伍在首都北京大顯身手。其中43組落地北京世界花卉大觀園內,6組落地在北京城市副中心綠心森林公園。
  • 第三屆北京地景設計藝術節開賽在即
    本報訊 記者張萌報導 日前,2020年北京市「職工技協杯」綠化環保花藝師職業技能大賽暨第三屆北京地景設計藝術節開始報名。        兩年前,地景藝術節走進京城,園林廢棄物的華麗轉身為冬季京城增添了別樣生機。
  • 地景藝術扮靚冬日副中心
    原標題:地景藝術扮靚冬日副中心作品《秩序的重構》展現了混亂無序的枝條重塑為秩序統一的場景,從無序到有序,用園林廢棄物塑造生態之美。伴隨著作品《復甦》柳枝間掛著一個個易拉罐製作的風鈴聲響起,冬日裡路過這裡的人們為之側目。
  • 第三屆北京地景設計藝術節開幕 盡展冬日京城「生態之美」
    人民網北京12月19日電 (記者鮑聰穎)以「落葉」的意象塑造「鳥巢」,用樹木枝葉落葉歸根、循環往復,揭示世間萬物周而復始、生生不息……這是第三屆北京地景設計藝術節的金獎作品《樹與葉的對話》給觀眾帶來的啟示。
  • 視頻|枯枝落葉變身藝術作品!北京第三屆地景藝術節開幕
    12月7日,以「時代盛景 大地新生」為主題的第三屆北京市地景藝術節開幕。來自京津冀地區及廣東、江蘇等省市的50支園林綠化設計團隊利用冬季的枯枝落葉等林下廢棄物,創造地景藝術作品。據悉,全部地景藝術作品將於本周完成,並展出到明年10月。
  • 第三屆北京地景設計藝術節作品正式展出
    經過半個多月緊張、忙碌的現場精心製作,參加第三屆北京地景設計藝術節的49件作品日前已全部完成,新意迭出的作品,成為冬日京城一道迷人風景。此次藝術節在世界花卉大觀園內推出43件作品;城市綠心森林公園內共布置6件。創作團隊眾多、作品規模宏大,但每一件都創意獨到、個性鮮明。
  • 第三屆北京地景設計藝術節開幕
    本屆地景藝術節以「時代盛景、大地新生」為主題,通過設計師們的創新想像,結合北京世界花卉大觀園及城市綠心森林公園內的自然景觀,利用各種生態環保材料如枯枝、落葉、樹皮等,在園區的草坪、斜坡等綠地上,設計、製作不同主題寓意的多樣化地景藝術作品。49件地景藝術作品與園區環境完美融合,為北京的寒冷冬日再添綺麗盛景。
  • 第三屆北京地景設計藝術節為冬季增色添彩
    人民網北京12月4日電 (記者 鮑聰穎)12月4日,2020年北京市「職工技協杯」綠化環保花藝師職業技能大賽暨第三屆北京地景設計藝術節正如火如荼進行著。位於豐臺區的北京世界花卉大觀園是本屆地景藝術節的比賽場地之一,在這裡,我們看到了正在進行創作的選手們。
  • 備戰地景藝術節,四方工匠各顯神通
    12月5日,中國藝術頻道記者走進2020年北京市「職工技協杯」綠化環保花藝師職業技能大賽暨第三屆北京地景設計藝術節活動現場,來自祖國四面八方的園藝工匠正如火如荼施工著。位於豐臺區的北京世界花卉大觀園是本屆地景藝術節的比賽主場地之一,在這裡,我們看到了正在進行創作的選手們。地景藝術是以「生態環保、循環利用、變廢為寶」為理念,以園林廢棄物如柳樹枝、海棠枝、竹枝、桃枝等為主材料,在設計師的手中變成了一個個栩栩如生的藝術作品,為冬季的京城景觀增色添彩。
  • 冬日沒景可賞?49個地景設計亮相這些公園!
    冬日沒有景?也許是您去錯了地方。看看下面的風景如何怎麼樣~落葉、葡萄藤、枯樹皮、枯枝……這些園林廢棄物經過園藝師的巧手,成為冬日城市的風景,讓市民在蕭索的冬季能夠感受到別樣之美。原來,第三屆北京地景設計藝術節已經完成作品製作,49組地景藝術作品分別在副中心綠心公園和南四環內的世界花卉大觀園亮相。小鮮帶您看看獲獎作品有哪些!
  • 心靈四季 美麗中國 | 北京網紅打卡地:城市綠心森林公園
    今年11月,作為北京市政府搬遷至通州後的重點工程,城市綠心森林公園榮登自然景區類網紅打卡地推薦榜單。城市綠心森林公園坐落於大運河(京杭大運河北京段)的南岸邊,西以東六環為界,南至京塘公路,與北京副中心的行政辦公區遙相呼應。公園形如一顆五角星,規劃總面積11.2平方公裡,是一處集生態修復、市民休閒、文化傳承於一體的城市森林公園。
  • 地景藝術作品展現時代主題
    作者:曹雲作品《春臨華夏生機盎然》曹雲 攝12月初,2020年北京市「職工技協杯」綠化環保花藝師職業技能大賽暨第三屆北京地景藝術節啟動。共49件作品將分別呈現在北京世界花卉大觀園和城市副中心綠心森林公園。
  • 副中心城市綠心公園9月30日開園,目前爭分奪秒建設中!
    4月,北京城市副中心「城市綠心」內的櫻花庭院落架亮相,600餘株櫻花臨水綻放。這是「城市綠心」中首個落架亮相的建築。  作為副中心「一帶、一軸、兩環、一心」綠色空間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佔地11.2平方公裡、相當於3.8個頤和園的「城市綠心」將於今年9月底實現開園。
  • 秋葉藝術節來了!搖搖馬、滾鐵圈、留聲機……今年的落葉雕塑走懷舊風
    看到這個,意味著一年一度的美院「秋葉藝術節」開始了。美院學生玩葉子已有14年歷史了,每年這個季節,落葉飄舞,淡綠、鵝黃、金黃的梧桐葉交織,美院的學生們都會在南山路上收集一大堆落葉,堆積出各種各樣的雕塑作品。
  • 環球影城、交通樞紐、高精尖產業……北京城市副中心首場發布會...
    來源:北京商報全文共2256字,閱讀大約需要5分鐘2019全年對接「高精尖」產業項目238個,環球影城度假區、副中心站均實現開工......1月7日,北京城市副中心舉行首場新聞發布會,介紹城市副中心一年來的建設進展。
  • 桃園地景藝術節盛大閉幕 總參觀人次90.7萬創紀錄
    原標題:桃園地景藝術節盛大閉幕 總參觀人次90.7萬創紀錄華夏經緯網 2016-09-26 10:44:27華夏經緯網9月26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桃園市長鄭文燦25日前往八德陂塘生態公園,出席「2016桃園地景藝術節-陂塘音樂會《釋放,與自然共舞》暨地景藝術節閉幕感謝記者會」。
  • 2020北京城市綠心森林公園有啥玩的?開園活動一覽
    2020北京城市綠心森林公園有啥玩的?  ➤開園活動:「暢行綠心」健步走活動  以2020年9月29日「國際行走日」為契機,當天上午,在城市綠心標誌性景觀大道——「星型運動環路」健步道上,開展「暢行綠心」群眾健步走活動。
  • 中央生態綠心、城市活力客廳!東莞國際商務區中心公園年內啟動建設!
    至此,歷經4個月全球徵集、多輪競賽後,東莞國際商務區中心公園及綠軸規劃建設思路基本敲定。最終勝出的《聯結、聯歡、聯動》主題方案以「聯結、聯歡、聯動」為設計理念,從「以人為本、友好慢行、活化建築、藍綠基底、城市綠心」五個維度,設計了一個動靜分區、疏密有致、建築安隱、河流野趣的一流中心公園和翡翠綠軸。
  • 「樹枝粉碎機」亮相鞏義 讓枯枝落葉變廢為寶
    園林樹木整形修剪是城市園林綠化工作的重要內容。近年來,鞏義市園林綠化中心使用樹枝粉碎機對修剪下來的枯枝幹葉進行粉碎處理。據了解,園林綠化中心各一線科室將所屬區域修剪後的樹枝運至園林科研所集中粉碎處理。腐熟後的有機肥可運用到城市用地綠化上,起到改良土質的作用。還可用作林下的覆蓋物,起到保土、保肥、保水、保溫隔熱、防止揚塵和防止雨水對林下土壤的濺蝕作用,這些木屑最終也會變成有機質,增加土壤的肥力。此舉改變了過去修剪後的樹枝隨意亂扔亂放、不經處理直接運至垃圾中轉站的做法。處理後的枝葉變廢為寶,減少了垃圾處理成本,實現了很好的社會效益。
  • 環衛工人送來十萬片落葉,上海這處文創園區成了新一站打卡地
    每年仲秋時,上海有街道開啟落葉不掃模式,也有音樂家把演出地直接搬進金黃撒滿地的落葉之上。  2021年1月1日起,冬天的落葉又多了新去處。    談及舉辦活動的初衷,主辦方表示,「街道,是人們對城市的第一印象。如今,有越來越多的街道通過藝術來點亮公共空間,上海這座城市中也不斷湧現出一些吸引市民、白領打卡的裝置和作品。我們理想中的這些作品可能並不需要花費太多經費,但在『心思』『認同感』『城市歸屬感』等方面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