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臺底部菜單+新功能
任意關鍵字🔎搜索往期內容
~~~~~~~~~~
文/五步
追【我的前半生】這部劇有幾天了,雖然很多情節的設計離現實有點遠,但是在我看來,它所闡述的一個基本道理是再現實不過的:給人當老婆不可以被當作一份職業,更不是事業,只會嫁人生孩子養孩子的女人沒法自立,活的沒有底氣,也得不到尊重,還不如去做保姆。這個道理在亦舒小說的時代存在,到今天依然沒有改變。
故事裡有一個情節讓我很有感觸:平兒問子君,媽媽你會幹什麼,錢是爸爸賺的,飯是阿姨做的,我自己會上學讀書,你做了些什麼?子君一時語塞。這麼複雜的事情跟小孩子是說不清楚的,所以她向好友唐晶哭訴:你們在外邊上班打拼很不容易,誰知道我給人家當老婆,生孩子養孩子其實要辛苦一萬倍。
她不明白,自己辛辛苦苦給人家當老婆生孩子養孩子,怎麼就成了「不思進取」。。。。。。
確實啊,不說別的,單說生孩子這件事就不是去外面打打工能相提並論的。2013年的數據:全世界孕婦死亡率是210例每10萬活產。美國是18.5例每10萬活產。全世界每年有30萬孕婦死亡,這真的是用繩命在生孩子啊。
可能有人說了,這算啥,大街上走都有可能被車撞死,坐在家裡屋子塌了都會被砸死。。。好吧,現在生孩子都去醫院,不能順產可以切腹,要死真沒那麼容易,可是媽媽們的身體很難恢復到以前了啦,骨質疏鬆,陰道鬆弛,臉上長斑,眼睛無神。。。內臟都不在原來位置,子宮下垂。如果二十幾歲生完刻苦鍛鍊也許還能恢復一點,歲數大了絕對沒可能。
更有人說生孩子對女人也是有好處的,比如不生孩子乳腺癌爆發機率提高1%,等等。其實生孩子會引起激素水平突變,其他亂七八糟二三十種癌爆發的機率會提高10%。其他哺乳動物絕育會增加壽命,唯獨人類生孩子對女人有好處?用膝蓋也能想出這種論調是怎麼來的。生孩子這個工作的艱苦是出去打打工能放在一起比的麼?
好了,孩子生出來了,其實萬裡長徵才剛剛開始。跟培養一個孩子相比,生孩子的苦很多人幾乎會忽略掉。在這個過程中,想指望保姆老公是不行的,他們可以幫忙可以出錢,但是媽媽永遠是兜底的。要不怎麼說:有了XXX學習機,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的學習了。為啥不能改成:有了XXX學習機,爸爸或者保姆再也不用擔心我的學習了。所以這裡回答一下平兒的問題,媽媽到底是做什麼的,儘管表面上爸爸掙來了錢,保姆可以照顧飲食起居,媽媽似乎什麼都不行,但是沒有媽媽是萬萬不行的。相對於工業農業服務業這三大產業,女人生養孩子其實是更基礎的產業,沒有人,工業農業服務業從何談起?
除了生孩子養孩子,給別人當老婆處理家裡家外公婆保姆七大姑八大姨一堆瑣事很容易麼,現在的工資水平請個前臺接接電話一個月也要5千塊吧,更何況是符合以下標準的高級人才: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殺得了木馬、翻得了圍牆、開得起汽車、買得起洋房、鬥得過小三、打得過流氓。。。,能夠勝任這種高難度工作的人不說收入高,至少也是受人尊重的吧,然而事實的情況卻恰恰相反:
只會嫁一個男人,
然後為他生兒育女的女人,
往往得不到尊重。
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對很多女人來說,由於惰性和依賴性,她只會嫁人生孩子,除此之外沒有其他能力。這件工作屬於不得不做,沒有選擇。其實這世界上很多工作即使再艱苦,再難做,回報再低,也會有人幹,就是因為那些人沒有選擇。人要生存,總要找一個活路。也因為社會對女人的洗腦,讓她們認為嫁人以及生養是女人天經地義的工作和義務,為了一頂「偉大母親」的高帽子,自覺自愿不求回報地奉獻一切。
這樣一來,男人在外面圍追堵截,威逼利誘,很容易就把女人都趕或者騙回家去從事老婆孩子媽的工作了。反正在外也拼不過男人,還不如回家從事家庭主婦這份很有「前途」的職業。陳俊生就輕而易舉地用一句承諾讓大學畢業開始工作的子君回家了。也許做承諾的那個時刻他是真心的,是認真的,然而這種承諾也可以說變就變。理由可以有很多,我事業有成你不思進取,我們沒有共同語言,我愛上別人了,等等等等。。。。。。
當然這也不能全怪陳俊生們忘恩負義,薄情寡義,要換了我也會對一個只會生孩子的老婆愛不起來。我會很感激她為我所做的一切,但是感激是感激,愛是愛。男人沒辦法依靠對一個女人的感激而跟她過一輩子,事實上誰也不能。
偶然看到另外一個女孩子的故事(作者:養氣女史地板君),她是個富二代,雖然未婚有錢有工作有男友,偶卻感覺跟子君的問題類似,大家也來看看毛病出在哪裡了。
亞紗子是個東京富二代,今年28歲,研究生畢業,在一家獵頭公司工作。
家裡在下北澤有兩層獨棟豪宅和公寓樓房,豪宅自住,公寓出租。家裡在茨城還有好多地。爸爸是海洋研究所的研究員,媽媽全職主婦。家裡還有個在上大學的妹妹。
用亞紗子前男友的話來說,亞紗子是個「什麼都沒有的人」。
這話在亞紗子和前男友交往的近兩年時間裡,聽了無數次。
她也一直想,自己到底沒有什麼呢?不算大富人家的千金,但也算是個大小姐。不是東大早慶畢業,也算上了個好大學。沒有在一流外企就職,但也算拿著體面的工資。不算美女,但也算打扮得精緻可愛,一雙長腿。
在亞紗子和前男友交往的第二年,男友要去香港的研究所交換訪問一年。東京香港並不算難度太大的遠距離戀愛,但亞紗子懇求前男友:「不要去好不好?你走了我怎麼辦?」
前男友問:「什麼叫怎麼辦?」
亞紗子說:「沒有你,我連周末都不知道該怎麼過。」
男友走了之後,亞紗子只能繼續忍受瑣碎的工作和變態上司的欺壓,周末坐在下北澤各色精緻的咖啡館裡拍照,上傳instagram和臉書,約朋友吃晚飯,再拍照,再上傳。然後收穫點讚和表示羨慕的評論。前男友讓她假期時候買機票來香港看她,她說工資全都月光,工作半年多,沒有存下一分錢。
亞紗子也不想承認自己「什麼都沒有」。她自認是個自立的人。找到工作後立刻搬出去,雖然找的新房子還是在下北澤,離父母家走路10分鐘的距離。周末也經常回家吃飯,把家裡狗狗接到自己的公寓裡玩一會兒。
她也覺得自己算是有些與眾不同的特長,本科時候學的是柬埔寨語,英語也流利。問她為什麼會學柬埔寨語,她說高中時候隨父親工作調動去澳大利亞留學1年,唯一的朋友是個柬埔寨女生。
「僅此而已?」
「對,僅此而已。」
「那你喜歡柬埔寨嗎?」
「喜歡啊。」
「為什麼呢?」
「嗯……就感覺很有趣吧!」
亞紗子也經常跟前男友描述柬埔寨的魅力,拖著前男友一起去柬埔寨旅遊。
結果會柬埔寨語的她在當地沒有派上任何用場,砍價、買票、酒店,她都躲在後面,讓前男友用英語跟當地人周旋。
前男友大發雷霆,忍不住罵她廢物,她哭著說自己就應該死了才好。
為了補償,她說帶前男友去吃好吃的。柬埔寨她來了無數次,自信滿滿知道好吃的都在哪裡。
結果兩個人去了她推薦的店,都進了醫院掛水。男友說,剛才吃的是垃圾。她說,沒有啊,味道還是不錯的。
回想起這些,亞紗子依舊會尷尬地笑笑,承認自己是個什麼都做不好的廢物,但父母從來都不會批評她半句。即使她什麼都做不好,都是可愛的。
男友去香港之後,亞紗子常常給他打電話,說的無非是瑣碎的工作,新買的鞋和下北澤的飯館。前男友告訴她自己在香港認識的形形色色的人,吃過各種不同風味的菜,半山的風景和維多利亞灣,亞紗子難以想像,只是不停地說:「好厲害呀!」
三個月之後日本新年假期,亞紗子滿懷期待去香港找前男友,卻恰逢男友要準備發表研究成果。男友說,不好意思,今天我要去參加一個討論會,你先自己出去逛一逛吧。
等到男友回來,亞紗子說自己在酒店呆了一天,哪裡都沒有去。
男友帶她去吃點心,去吃粵菜,她立刻又高興了起來,拍照,上傳,坐等點讚。
第二天男友依舊去準備發表會,她不知所措地在酒店又坐了一天。
晚上和男友吃完飯散步,在一個公園裡,亞紗子突然對前男友說:「你能不能跟我求婚?假裝的也可以,能不能問我一下,我們結婚好不好?」
前男友一怔,不知如何是好。亞紗子帶著哭腔央求:「就當是騙騙我,好不好?」
前男友沉默數秒,說:「心裡不存在的字句,無論如何,都是說不出來的。」
兩個人都沉默。前男友問:「亞紗子到底想要什麼呢?想幹什麼呢?最在乎什麼呢?」亞紗子說:「我只想默默支持你的夢想,然後想要你也愛我照顧我。」
亞紗子從香港會東京的那天,在機場給前男友發了一條信息:「我知道,你不在乎我。」
前男友想想有些後悔,畢竟女友好不容易來一次,自己也沒多陪著就讓她走了。於是他開始攢錢,想一個月後回東京給亞紗子一個驚喜。
這期間他們依舊skype電話,但次數越來越少。
前男友有時看著異國那些閃閃發光追逐事業的女性也會動搖,為什麼自己的女朋友不是這樣發著光的呢?
一個月後,前男友悄悄回了東京,趕在亞紗子下班之前去了她的住處,打掃衛生,把飯做好,等亞紗子下班回家。
在給她把髒衣服扔進洗衣機的時候,他發現了一件男式襯衫。
「因為實在是太寂寞了。」亞紗子坐在前男友面前泣不成聲。
對方是亞紗子工作上認識的未婚中年男人。和前男友分手之後,她也沒有和中年男人繼續下去。
和前男友分手一年多之後,亞紗子又交了新的男友。開始交往的第三個月,亞紗子給前男友寫了一封郵件。
「我最近交了新的男友,但我覺得他不可能像你曾經那樣來愛我,而我大概也不會像愛你一樣去愛他。」前男友沒有回覆。
亞紗子又想起了前男友一直說她的那句話。
「你什麼都不是,你也什麼都沒有。」
Word天,這樣的評語比給子君的「不思進取」還毒舌還狠。離婚前的子君和亞紗子雖然表面的處境有很多差異,但在她們內心深處有個共同點,那就是她們的生活重心不是自己,而是別人(男人),不獨立,無法靠自己的力量自由快樂地生活。這或許就是她們真正的問題所在。中國和日本的文化骨子裡是重男輕女的,女孩子從小被要求要溫順乖巧聽話,要溫良恭儉讓,以別人(男人)為中心生活。誰說羅子君不思進取,她在做個「理想太太」這方面可以說是下足了工夫的。而亞紗子的願望就是 「默默支持男友/老公的夢想,以換取男友/老公的照顧和愛」。然而說來也是諷刺,恰恰是這種以別人(男人)為中心生活的女人,反而被男人嫌棄,被男人拋棄。
男人究竟想要女人怎樣才肯好好地和女人一起生活?似乎很難,因為從本質上說,男人還是更願意跟男人一起玩耍,若不是需要家庭做自己的後援,若不是需要滿足下半身的需求,需要後代給自己養老,繼承自己的事業和財產,我相信多數男人會跟男人一起生活,把大部分時間花在跟兄弟們一起創業,打球,玩遊戲。所以現實是多數男人在結婚生了孩子以後,也依然會回歸這種自由自在的生活,絕不肯把女人孩子和家庭當作自己生活的中心。他們還有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不回家,掙錢養家。那些波瀾不驚,平平穩穩相守一輩子的夫妻要麼是情商高,懂得相互容忍,包容,和尊重;要麼是拉開距離,給彼此一個自由的空間;要麼是根本沒有任何其他機會。。。。。。
再多說兩句關於婚姻的,可能大家都會認為婚姻是主要用來維護婦女兒童權益的,但其實婚姻是男人發明的,不是女人更不是孩子。婚姻和貞操是男人用來確認自己後代,並為自己的後代保證一個穩定生存環境的。一夫一妻制表面上維護的是女人的權利,客觀上其實使更多不那麼優秀的男人也能娶妻生子,擁有家庭和後代。更何況允許離婚再娶的一夫一妻制,實際上是變相的一夫多妻制,男人可以在不同時間合法地娶多個妻子。
唐晶或許是因為看破了這些,選擇在職場跟男人一起競爭打拼。雖然累,雖然全部靠自己沒有依靠,但是勝在獨立自由,為自己而活。雖然這也是一條艱辛的路,老闆們把女人當男人使,男人當牲口使,女人無論從心理還是生理都要跟男人一樣堅強。但是唐晶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並以自己的需求為中心不斷努力,收益也全部歸自己,因此更高級,而且也正因為這個原因變得更有吸引力。女人無論有沒有錢,有沒有工作,結不結婚,有沒有小孩,都不能失去自我,都要不斷地追求自我,想辦法讓自己不斷升值。否則就會慢慢貶值,慢慢失去別人的愛,失去選擇的機會,最終失去一切。
不過子君醒悟地還不算晚,而且她並沒有被婚姻折磨成黃臉婆,依然漂亮有魅力,有置之死地而後生的資本,倒是看到唐晶小姐得了胃病,好在並無大礙。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是一切美好的開始。回到形象工程的主旨,女孩子就是要保養自己,打扮自己,然後不可阻擋地逆襲。這個社會對女性的資源投入一直都比對男性少,女性要愛自己一些才能平衡。
本文有用,贊一個可以嗎?
新增功能:往期內容【搜索】
求改造的童鞋,可以點這裡
與六十萬形象工程師一起
研究解決從頭到腳的形象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