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人民政府 發展動態 我省財政收入8月起實現累計正增長 前10...

2020-12-23 江蘇省人民政府

我省財政收入8月起實現累計正增長
前10月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2.3%
省級一般性支出被二次壓減

發布日期:2020-11-26 07:29 來源:新華日報 瀏覽次數:次 字體:[大 中 小]

11月25日,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審議了《江蘇省2020年省級預算調整方案(草案)》,今年省級預算擬作二次調整,不少新增支出用於保障改善民生、補助市縣支出、支持重大項目建設。這份方案還帶來了好消息:全省財政收入自5月份起實現當月正增長、8月份起實現累計正增長,經濟和財政運行漸趨平穩。

有保有壓,保障改善民生等重點支出

克服疫情等不利因素影響,今年以來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仍實現了增長。受省政府委託到會作方案說明的省財政廳廳長儲永宏介紹,1-10月,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7834.58億元,增長2.3%。其中,稅收收入完成6520.80億元,增長0.7%;非稅收入完成1313.78億元,增長11.5%;稅收佔比為83.2%。省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25.80億元。

新冠肺炎疫情等帶來的困難被有效克服。儲永宏表示,全省各級財政部門積極應對疫情影響,抓好減稅降費政策落實,助企紓困,在去年減稅降費近2300億元的基礎上,今年全省減稅降費仍將達2300億元左右,有力支持了實體經濟特別是製造業的穩定發展。隨著推動經濟循環暢通的「蘇政50條」和支持中小企業的「蘇政辦22條」等政策效用逐步顯現,全省財政收入自5月份起實現當月正增長、8月份起實現累計正增長,經濟和財政運行漸趨平穩。

為保障改善民生等重點支出,今年省級一般性支出被二次壓減。1-10月,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完成10555.11億元,增長5.3%。省級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完成878.41億元。「各級財政部門堅持有保有壓,嚴控一般性支出,省級一般性支出在年初預算壓減10%的基礎上再壓減5%。」儲永宏表示,我省完善重點支出投入保障機制,加大對落實省委省政府「1+5」文件、保障改善民生、三大攻堅戰、鄉村振興戰略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同時,推動中央「2萬億」分配我省的594億元資金落地見效,確保資金直達基層、直接惠企利民。另外我省還加快預算執行,省本級執行進度為80.2%,較上年同期加快1.4個百分點,其中134項專項資金執行進度為78.7%。

收支平衡,省級預算進行二次調整

2020年省級預算調整包括省級一般公共預算調整、省級政府性基金預算調整、省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調整、省級社保基金預算調整4個方面。

省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和支出均增加443.8億元,保持收支平衡。預算總收入由5353.3億元調整為5797.1億元,調增主要是中央補助、市縣上解收入和調入資金增加。同時,因國家出臺增值稅留抵退稅分擔機制政策,調減省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0億元。預算總支出由5353.3億元調整為5797.1億元,支出調增事項包括省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增加134.2億元,主要是由於中央轉移支付增加,衛健農林水等支出相應增加,另外上解中央支出增加94.5億元,補助市縣支出增加209.2億元,主要是一般轉移支付、專項轉移支付等項目支出的增加。

省級政府性基金預算也有所增加。一方面,財政部今年第四批下達我省的864億元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納入我省第二次預算調整;另一方面,因車輛通行費收入、彩票公益金及發行業務費等收入有所減少,基金總收入由2487.2億元調整為3313.4億元,增加826.2億元。由此,我省對基金總支出作相應調整,主要轉貸地方使用,支持全省451個棚戶區改造、鐵路、軌道交通、水利、環保等重大項目建設。

省級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略微減少。由於省級運輸企業利潤收入減少4.9億元,同時投資服務業企業利潤收入有所增加等因素,總收入由41.2億元調整為40.9億元,減少0.3億元。總支出也因此作了相應調整,調整後收支保持平衡。

省級社保基金預算也略有減少。這是因為基本養老保險費收入減少39.5億元,同時工傷保險基金收入有所增加,省級社保基金總收入由2149.2億元調整為2113億元;總支出作了相應調整,調整後收支保持平衡。儲永宏表示,將確保各項社保待遇及時足額發放。

調整有必要,應確保資金直接惠企利民

省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審查認為,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國家出臺了更大規模減稅降費政策措施,中央財政增加了對我省的補助資金,省政府及其財政部門也堅持有保有壓,適當調整支出結構,因此對2020年省級預算進行第二次調整是必要的。

省人大財經委也建議省政府要求財政等部門繼續採取有力措施,加快重點領域的預算支出進度,努力提升預算執行的到位率。持續抓好中央直達資金的使用,確保下達資金直接惠企利民,同時研究建立常態化財政資金直達機制,推動更多財政資金直達基層,更好發揮資金使用績效。加快推進「兩新一重」、民生支出保障等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項目的落地見效,注重防範化解地方政府性債務風險。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相關焦點

  • 前11月財政收入近17萬億元,財政支出增速首次轉正
    1-11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69489億元,同比下降5.3%。造成財政收入下滑的原因,一方面是疫情對經濟社會造成前所未有衝擊,帶來財政收入下滑。另一方面是為了給企業等市場主體紓困,今年推出2.5萬億元力度空前的減稅降費政策,造成財政減收。
  • 粵蘇浙魯前四省1-11月財政收入和稅收,江浙優秀、廣東實力強悍!
    廣東江蘇山東浙江四個經濟大省是我國經濟穩定的壓艙石,各項經濟總量佔比全國比重非常大,所以前四省的穩定上行對於我國經濟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今年前11月四大省地方財政收入和其中稅收率先出爐,我們來看看各省數據表現如何!
  • 一文讀懂8月財政帳本:這些收支增減背後有何玄機
    國內經濟持續回暖帶動財政收入增長,最新數據顯示,8月份財政收入好於預期。收入數據增減背後9月18日,財政部公布了8月財政收支情況。今年1~8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26768億元,同比下降7.5%。這一降幅較前7個月收窄1.2個百分點。
  • 鄭州撥付首批加梯財政補貼款/「2020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來了
    前10個月鄭州機場貨運量累計增速全國奪冠 11月18日,從在鄭舉行的2020民航趨勢論壇上了解到,2020年前10個月,鄭州機場貨運量單月增速有6個月居全國第1位,累計增速在全國主要機場中位居第一,貨運總量穩居全國第7位,國際地區貨運量和全貨機航班量均居全國第5位,客貨運規模繼續保持中部機場領先地位
  • 經濟回暖帶動稅收持續高增長,年底財政支出仍有發力空間
    1-11月累計,全國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為6.7%,前值4.1%,上年同期值9.5%;全國政府性基金支出同比增長25.8%,前值24.7%,上年同期值19.0%。隨著經濟繼續修復、稅基改善,後續財政收入增速中樞有望進一步回升,累計降幅將持續收斂,有過望好於全年同比-5.3%的預算安排。從支出端來看,前11個月財政支出進度為83.9%,慢於去年同期進度87.8%,後續支出端仍存在進一步發力空間,但實現全年3.8%的正增長目標難度很大,預計今年將會出現「短支」現象。
  • 【興證宏觀】公共財政支出轉正 地方債明顯回落——11月財政數據點評
    同比下降5.3%,降幅比1-10月份收窄0.2個百分點;1-11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207846億元,同比增長0.7%,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累計同比轉正。,前11個月公共財政支出僅達到全年預算計劃的84%,低於去年同期的88%。
  • ...人民政府關於加快發展智能製造九條措施的通知》等四份文件的通知
    對新引進實際到位資本金達到5000萬元以上,位居智能製造整機裝備、核心功能部件、工業軟體等細分領域國內行業前五強、具有核心技術的龍頭企業給予總部政策扶持,依據產業水平和貢獻程度,由企業所在地財政一次性給予不超過500萬元獎勵,對引進全球前五強的,給予不超過1000萬元獎勵。對智能裝備企業產值首次超過2億元、4億元、10億元的,由企業所在地財政給予100萬元獎勵。
  • 前三季度 六安規模以上服務業實現營業收入72.4億元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據六安市人民政府發布,12月4日,六安市發改委在市政府新聞發布廳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了本市推進服務業高質量發展情況。十三五以來,六安市服務業總量不斷擴大,重點行業跨越發展,對經濟增長貢獻不斷提升。
  • 7240億元 深圳財政收入創8年新高
    【深圳商報訊】(記者 陳發清)2015年,深圳財稅收入呈現速度與質量的雙提升。記者昨日從市財政委獲悉,2015年,來源於深圳的公共財政收入達到7240億元,比上年(下同)增長30.2%。其中:中央級收入實現4512億元,增長29.7%;我市地方級收入實現2728億元,增長31%。地方級公共財政支出實現3587億元,增長65.6%。
  • 11月生產和需求雙回升 國家統計局:全年經濟有望實現正增長
    供給方面,11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0%,增速比10月加快0.1個百分點;全國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8.0%,比10月上升0.6個百分點。  需求方面,11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5.0%,比10月加快0.7個百分點;1-11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2.6%,比1-10月加快0.8個百分點。
  • 這項新辦法將從3月起施行!江蘇國省道建設、養護和管理職責有明確...
    《辦法》貫徹落實了國家和省有關普通國省道管理工作要求,遵循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公路安全保護條例》和《江蘇省公路條例》等法律、法規規定,總結了我省普通國省道發展經驗,結合我省經濟社會發展新形勢以及普通國省道發展過程中面臨的新要求、新問題,體現了先進性、務實性和指導性。
  • 山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山西省文化產業發展規劃綱要(2009...
    一、發展基礎(一)文化產業強勁增長據統計,2004到2007年,我省文化產業年均增長速度達到24.5%,明顯高於同期GDP增長幅度。2007年我省文化產業實現增加值160.75億元,佔GDP的比重為2.80%,文化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3.54%,拉動GDP增長0.76個百分點。
  • 中國經濟緣何一枝獨秀:前三季度GDP轉正 全年正增長是大概率事件
    10月19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了三季度經濟數據。經初步核算,今年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72278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0.7%,經濟增長由負轉正。其中,三季度增長4.9%,這也是連續兩個季度正增長。「中國主要經濟指標逐季度向好,實現全年經濟正增長是大概率事件。」
  • 新聞早讀 | 11月19日(華山北峰索道將於11月22日至12月31日檢修停運)
    11月18日《陝西新聞聯播》 ▲看項目、找差距、比質量、促發展,全省2020年重點項目觀摩活動關中行昨天走進銅川、西安、西鹹新區。 國內新聞 ▲財政部昨天發布數據顯示,10月份,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7531億元,同比增長3%;扣除去年同期特定國有金融機構和央企上繳利潤等特殊因素後
  • 2019年四川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
    其中省內轉移1368.6萬人,減少45.4萬人;省外輸出1114萬人,減少16.4萬人;全年實現勞務收入4923.4億元,增加456.5億元,增長10.2%。2019年,全省共實名登記2019屆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8.9萬人,實現就業創業8.1萬人,佔登記總數的91.8%。累計發放創業補貼0.5億元,促進0.6萬名大學生實現創業。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基地2773個。
  • 麻辣財經:積極財政政策,四個「對衝」效果如何?
    今年上半年,中國在全球範圍內率先控制住了疫情,率先實現了全面復工復產,國內經濟先降後升、穩步復甦,二季度以來經濟運行逐月好轉,主要指標恢復性增長。市場預期持續向好,社會發展大局穩定,成果來之不易。這其中,積極的財政政策更加積極有為,以更大力度宏觀政策對衝疫情影響,真正發揮了穩定經濟的關鍵作用。
  • 我省持續擴大養老服務供給全省特困供養服務機構實現縣級全覆蓋
    我省持續擴大養老服務供給全省特困供養服務機構實現縣級全覆蓋三秦都市報—秦聞訊(記者 王嘉)2020年投入2.3億元建設100個城市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8個城市的試點工作獲中央財政補助累計達1.59億元……2020年,省財政廳統籌發揮資金使用效益,不斷完善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多層次擴大養老服務有效供給
  • 江蘇外貿今年首次實現單月正增長
    新華社南京5月14日電 4月以來,外向型經濟大省江蘇外貿企業全面復工復產,穩外貿舉措持續推進,進出口整體向好。記者14日從南京海關獲悉,江蘇4月實現進出口值3662.8億元,同比增長11%,環比增長7.6%,為今年首次單月正增長。
  • 香港財政司司長展望:2021年香港有望恢復正增長
    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認為:假若環球經濟明年繼續改善,香港經濟有望在2021年恢復正增長,但復甦的速度和力度,受多個外在及內在因素影響。
  • 2020年鄭州市財政收入完成1259億元 財政領域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記者今日從鄭州市財政局獲悉,2020年鄭州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259.4億元,增長3%,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完成1721.3億元,圓滿完成財政收支任務。2020年,面對經濟下行壓力與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全市財政部門堅持新發展理念,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落實更加積極有為的財政政策,實現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兩促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