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今天羨慕香港的廉政法治(廉潔指數在全亞洲排行第二),敬佩ICAC反貪反腐的效率的同時,可曾想過,45年前的香港是怎樣的?
45年前,1974年,香港廉政公署(ICAC)成立,宣告香港龐大的貪汙帝國正式開始瓦解。
影片《金錢帝國》講述的就是香港貪腐之風從猖獗逐漸走向瓦解的故事。
電影講述的是ICAC成立之前的黑暗十年,那時候形成了一個貪汙帝國,而貪汙集團的主要成員——就是警察。
那個時代烏煙瘴氣,只顧金錢利益而不顧平民百姓的死活。據估計,在1962到1972年之間,貪汙的金額達到當時的100億港元,相當於今天的五千億港元!
影片對於這班貪腐警察的種種貪汙劣行,有著不少的著墨,當然輔以戲劇化之後,更讓人看得痛心疾首。
一開頭便是黑幫將人推下樓殺了,付錢給路過警察就可以讓後者坐視不理。
而便衣警察火麒麟(黃秋生飾)為了完成上頭給的破案任務,更是去街邊胡亂抓個平民就拿來「砌生豬肉」(冤枉)。
韓志邦(方力申飾)便是被他們抓去的倒黴鬼,在警局被嚴刑拷打的他更是下定決心要將這幫貪汙分子都抓掉。
而反觀警局這邊,上至香港總警司,下至各個片區的便衣警察,無人不貪,無人不敢不貪。
懲惡揚善,從來就不是他們的天職。
裡面的一句旁白更是對現在極為真實的的寫照:「當時的反貪汙部門,就設在警察局內部, 他們最大的作用 ,就是多分一份。」
Lak哥(梁家輝飾)更是其中的警隊貪汙龍頭,他從開頭只聞其名不見其真身,到在足球場上詼諧地出現,從頭到尾都有著一副攝人的氣勢,梁家輝演這種狂妄的角色真的是出神入化!(誰贊成,誰反對?)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lak哥身為總華探長,在其上司——新的警務署長來港述職時,仍是一副目中無人,狂妄自大的樣子。
甚至在其他探長皆站立以表禮儀的時候,他仍是翹著腿坐著,抽著煙,一副豺狼嘴笑眯眯地將一捲紙幣捲成的條狀物扔給他的上司(意思是收不收賄賂)。
之後上司亨利(被lak哥收買了)對lak哥在眾人面前奚落新任警務署長暴跳如雷,認為他沒有給對方臺階下。
而lak哥更是口氣狂妄地打開了他的儲錢庫(裡面的錢著實讓小學時候的我嚇了一跳),拿出一沓沓錢拋向空中:「他沒有臺階下是吧,我就用這筆錢墊著給他當臺階下!」
Lak哥的狂妄最後還是給他帶來了慘重的代價,他的目中無人更是讓當時的英國下定了整治反腐現象的決心,ICAC應運而生。
接下來就是ICAC與貪腐勢力的一番鬥智鬥勇,最終肅清了香港的貪汙腐敗之風。
港片最讓我覺得真實的地方在於,壞人最後從來不是都被繩之於法,如lak哥最後的出逃。
而好人也不一定有好報,如劇中林保怡就因為是ICAC的主任被設計撞車死了。
不是說都像內地某些劇那樣完美的happy ending。
故事最後,Lak哥出逃臺灣,而其他低層貪汙的警察因人數太多被宣布既往不咎,但是香港的這股貪腐之風還是瓦解了。
影片中還有一個不得不提的人物,就是陳奕迅飾演的陳細九。
在劇中,陳細九是一個矛盾的人物。他不是良善盡失,但他是貪汙帝國中的一員。
他一直做著Lak哥的狗,因為他夠聽話,會做人。他幫各個大佬收留了九個情人(為了不讓大佬們的老婆發現),兒子是不是親生都一樣疼愛。
當貪汙帝國的人在作惡的時候,他旁觀、參與。但他也許身不由已,他眼睛裡面留有仁慈。其實,到底是社會無形地在威逼還是自己的選擇。一旦進入某個圈子就無法全身而退。
就像影片一開始就說,每個月的警察,都會派貪汙而來的錢,由上到下人人有份。你不能拒絕,因為一旦拒絕就不再是自己人,等於同世界作對。
在那個時候,你是貪還是不貪呢?
幸好,我們生活在一個還算清平的時代。
文:陳刀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