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t1缺失促進腫瘤惡性進展

2020-12-23 科學網

Fat1缺失促進腫瘤惡性進展

作者:

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7 15:50:40

比利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ULB)Cdric Blanpain團隊取得一項新突破。他們的研究發現Fat1刪除促進混合上皮-間充質轉化(EMT)狀態、腫瘤乾性和轉移。這一研究成果發表在2020年12月16日的《自然》雜誌上。

使用皮膚鱗狀細胞癌和肺腫瘤的小鼠模型,他們發現Fat1的缺失會加速腫瘤的發生和惡性進展,並促進混合EMT表型。他們還在FAT1突變的人類鱗狀細胞癌中發現了這種混合EMT狀態。Fat1缺失的皮膚鱗狀細胞癌表現出增加的腫瘤乾性和自發轉移。

他們結合蛋白質組學分析和機理研究進行了轉錄和染色質分析,結果表明FAT1功能的喪失激活了CAMK2-CD44-SRC軸,從而促進了YAP1核易位和ZEB1表達,從而刺激了間充質狀態。這種功能喪失還使EZH2失活,從而促進SOX2表達,從而維持上皮狀態。綜合分析確定了FAT1缺乏腫瘤的耐藥性和脆弱性,這對癌症治療具有重要意義。

他們的研究表明,在小鼠和人類鱗狀細胞癌中,FAT1功能的喪失會通過誘導混合EMT狀態促進腫瘤的發生、進展、侵襲性、乾性和轉移。

據悉,FAT1編碼一種原鈣粘蛋白,是人類癌症中最常見的突變基因之一。但是,人們尚不清楚FAT1突變控制腫瘤的發生和發展的作用和分子機制。

附:英文原文

Title: Fat1 deletion promotes hybrid EMT state, tumour stemness and metastasis

Author: Ievgenia Pastushenko, Federico Mauri, Yura Song, Florian de Cock, Bob Meeusen, Benjamin Swedlund, Francis Impens, Delphi Van Haver, Matthieu Opitz, Manuel Thery, Yacine Bareche, Gaelle Lapouge, Marjorie Vermeersch, Yves-Rmi Van Eycke, Cdric Balsat, Christine Decaestecker, Youri Sokolow, Sergio Hassid, Alicia Perez-Bustillo, Beatriz Agreda-Moreno, Luis Rios-Buceta, Pedro Jaen, Pedro Redondo, Ramon Sieira-Gil, Jose F. Millan-Cayetano, Onofre Sanmatrtin, Nicky DHaene, Virginie Moers, Milena Rozzi, Jeremy Blondeau, Sophie Lemaire, Samuel Scozzaro, Veerle Janssens, Magdalena De Troya, Christine Dubois, David Prez-Morga, Isabelle Salmon, Christos Sotiriou, Francoise Helmbacher, Cdric Blanpain

Issue&Volume: 2020-12-16

Abstract: FAT1, which encodes a protocadherin, is one of the most frequently mutated genes in human cancers1,2,3,4,5. However, the role and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by which FAT1 mutations control tumour initiation and progression are poorly understood. Here, using mouse models of skin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d lung tumours, we found that deletion of Fat1 accelerates tumour initiation and malignant progression and promotes a hybrid epithelial-to-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 phenotype. We also found this hybrid EMT state in FAT1-mutated human squamous cell carcinomas. Skin squamous cell carcinomas in which Fat1 was deleted presented increased tumour stemness and spontaneous metastasis. We performed transcriptional and chromatin profiling combined with proteomic analyses and mechanistic studies, which revealed that loss of function of FAT1 activates a CAMK2–CD44–SRC axis that promotes YAP1 nuclear translocation and ZEB1 expression that stimulates the mesenchymal state. This loss of function also inactivates EZH2, promoting SOX2 expression, which sustains the epithelial state. Our comprehensive analysis identified drug resistance and vulnerabilities in FAT1-deficient tumours, which have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cancer therapy. Our studies reveal that, in mouse and human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loss of function of FAT1 promotes tumour initiation, progression, invasiveness, stemness and metastasis through the induction of a hybrid EMT state.

DOI: 10.1038/s41586-020-03046-1

Source: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0-03046-1

相關焦點

  • 腫瘤突變形成促進腫瘤進展微環境
    腫瘤突變形成促進腫瘤進展微環境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7/9 9:59:43 日本國立癌症中心研究所/腫瘤探索研究與臨床試驗中心(EPOC)Hiroyoshi Nishikawa
  • 隨年齡增加的甲基丙二酸累積促進腫瘤進展
    隨年齡增加的甲基丙二酸累積促進腫瘤進展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8/21 15:52:50 美國威爾康奈爾醫學中心John Blenis和Ana P.
  • 多篇重要成果解讀腫瘤微環境研究新進展!
    研究者發現,髓樣抑制細胞中的GCN2缺失促進腫瘤相關巨噬細胞和髓樣抑制細胞的表型轉變,從而促進了抗腫瘤免疫反應;飛行時間質譜流式細胞技術(time-of-flight mass cytometry, CyTOF)和單細胞RNA測序表明這是由於腫瘤微環境的變化:巨噬細胞和髓樣抑制細胞的促炎性活化的增加和腫瘤內CD8+ T細胞中的幹擾素-γ表達。
  • 2019年終盤點 | 範先群教授:眼腫瘤研究進展
    眼惡性腫瘤嚴重損害視功能,並向眶周、顱內擴散和全身轉移,危害生命。 眼瞼腫瘤研究進展 該人工智慧深度學習系統能夠自動檢測識別組織病理切片中的眼瞼惡性黑色素瘤,並可應用推廣於其他腫瘤類型的組織病理學切片診斷。研究結果發表在Br J Ophthalmol(IF:3.615)。 眼內惡性腫瘤研究進展
  • 腫瘤常見併發症——惡性胸水的處理!
    惡性胸腔積液是指在胸腔積液中發現惡性腫瘤細胞,如果通過內鏡檢查發現胸腔積液伴縱隔或胸膜表面轉移性腫瘤,無論是否在胸腔積液中發現惡性腫瘤細胞,所有這些均可被診斷為惡性胸腔積液。惡性胸腔積液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和預後,影響患者的呼吸功能,從而導致患者呼吸困難等臨床 症狀。臨床治療方式多樣,依然難以取得較好療效。
  • 腫瘤及其微環境中的內質網應激信號|腫瘤|腫瘤微環境|內質網|-健康界
    HSP90抑制劑可以協同增強MTA和trametinib的抗腫瘤作用。分子伴侶結合免疫球蛋白(BiP)在多種人類癌症中過度表達,並通過多種機制促進腫瘤生長,如促進生長因子成熟和分泌、抑制細胞凋亡和促進血管生成。因此,BiP被認為是治療人類癌症的一個有吸引力的靶點。PERK利用各種機制來調節腫瘤的進展。
  • 小細胞肺癌惡性程度高、病情進展快!希望在哪裡?如何圍剿它呢?
    小細胞肺癌發病約佔肺癌的15%左右,生物學特性不同於非小細胞肺癌,治療方案也有很大不同,它屬於惡性程度高、進展速度快的那類腫瘤。初診時晚期患者的比例太大,希望在哪裡?該怎麼治療呢?病人出現咳嗽、咯血等不適而行影像學檢查,發現肺部腫物,需要病理診斷。
  • 重磅級文章解讀近期癌症轉移研究新進展!
    由紐約大學格羅斯曼醫學院的研究人員領導的這項在細胞培養和小鼠身上進行的研究,首次證明了一種名為CDR1as的環狀RNA可以阻止黑色素瘤的惡性擴散,而它的缺失則會促進這種擴散。一項對人類黑素瘤組織的研究分析也表明,CDR1as水平升高與存活率增加有關。黑素瘤是皮膚癌中最致命的一種,癌症細胞的侵襲性擴散或轉移是黑素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 以為是痔瘡便血,沒想到是最惡性的腫瘤,沒堅持半年就去世了
    來到醫院後,醫生發現除了便血,肛門周圍還有「黑痣」,有色素沉著,這個肯定是不正常的,醫生給她做了活檢,最終病理結果出來了,不是直腸癌,而是一種惡性程度更高的腫瘤,肛管直腸惡性黑色素瘤。而且發現的時候,已經出現轉移,李阿姨的病情急轉直下,沒有半年就去世了。
  • 低分化、中分化、高分化惡性程度不同,治療、預後差別大
    在臨床中有這兩種現象:1、有些腫瘤幾個月的時間就明顯增大,而有的腫瘤幾年時間也進展不明顯。2、有些腫瘤較小,但術後卻發現有淋巴結轉移,有些腫瘤較大,但術後沒有發現淋巴結轉移。 這除了和腫瘤的類別(肺癌為例:小細胞肺癌惡性程度高,非小細胞肺癌惡性程度低)有關,也和腫瘤的分化程度密切相關。
  • Cell丨「天使」和「惡魔」的共育之地——腫瘤-胚胎生態系統
    一種有利的腫瘤生態系統將有助於惡性細胞在營養缺乏和免疫力選擇壓力下存活。此外,腫瘤生態系統細胞如腫瘤相關巨噬細胞 (TAM)、內皮細胞 (EC)和免疫細胞的異質性可進一步影響臨床治療反應。腫瘤異質性是許多癌症存在並存活的關鍵,對腫瘤的進展和治療效果有著很大的影響 【3,4】。而肝癌 (HCC),作為全球癌症相關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其高復發率與腫瘤異質性有著密切的關係。
  • 黑龍江省腫瘤多學科規範診療第二屆高峰論壇在哈醫大二院舉行
    11月29日,由黑龍江省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主辦、哈醫大二院承辦的「2020年黑龍江省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腫瘤MDT專業委員會學術年會暨腫瘤多學科規範診療第二屆高峰論壇」在哈爾濱市召開。黑龍江省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會長胡志仁、哈醫大二院副院長劉明出席開幕式並致辭,黑龍江省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腫瘤MDT專委會主任委員、哈醫大二院腫瘤內科一病房副主任楊宇教授致開幕詞。
  • 【學術前沿】藍斐團隊報導METTL5調控核糖體翻譯並促進腫瘤生長
    復旦大學生物醫學研究藍斐課題組與中科院遺傳發育所田燁課題組以及同濟大學馬紅輝合作在Cell Reports上報導了題為 Ribosome 18S m6A Methyltransferase METTL5 Promotes Translation Initiation and Breast Cancer Cell Growth 的文章,研究了18S rRNA m6A1832的甲基轉移酶METTL5的底物序列特異性,證明了METTL5能夠調控核糖體翻譯,促進乳腺癌腫瘤細胞生長
  • 腫瘤有良性和惡性之分,該如何辨別?教你方法,快速揪出惡性腫瘤
    說到腫瘤,大部分人都會想到癌,覺得腫瘤只有壞的,並沒有好的。那就錯了,腫瘤也分良性和惡性,的確誘發癌症的腫瘤,是惡性腫瘤,比較難纏,而且惡化速度很快。良性腫瘤,大多數情況,只要及時處理,做好防範措施,很難變成惡性腫瘤。
  • 22歲日本女偶像確診惡性淋巴腫瘤,為專注治療,將開始休養
    10月29日,據日本媒體報導,年僅22歲的女星安本彩花不幸被診斷出患有惡性淋巴腫瘤,為了專注治療,目前已經開始休養。據悉,安本彩花是通過官方社交帳號宣布的這件事情,她表示自己被診斷出患有惡性淋巴腫瘤,自己將會為了未來,全力和疾病戰鬥,自己會再次站在大家面前唱歌跳舞的等等。
  • 腸道微生物組可將突變型p53從抑制腫瘤轉變為致癌
    腸道微生物組可將突變型p53從抑制腫瘤轉變為致癌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7/31 23:07:13 以色列希伯來大學-哈達薩醫學院Yinon Ben-Neriah研究組近日取得一項新成果。
  • 得了腫瘤就怕得要命?先別緊張,分清惡性或良性的再說
    現在的老百姓只要一聽到「腫瘤」就會覺得已經被判了死刑,對於「腫瘤」二字有著很大的恐懼心理,認為腫瘤即等同於無可救藥。其實腫瘤是分良性和惡性的,一般良性腫瘤很少會轉移和擴散,因此對身體的危害較小。由此可見,見到「腫瘤」二字不必過於驚慌,應耐心聽醫生的講解,先判斷出良性還是惡性。在臨床中,不管是良性腫瘤還是惡性腫瘤,手術治療都是首選方案,尤其是對於惡性腫瘤來說,手術能夠為接下來的放化療打好基礎。
  • 環狀RNA/DNA研究新進展!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科學家們近年在環狀DNA/RNA研究領域取得的研究進展,分享給大家!這項在細胞培養和小鼠身上進行的研究,首次證明了一種名為CDR1as的環狀RNA可以阻止黑色素瘤的惡性擴散,而它的缺失則會促進這種擴散。一項對人類黑素瘤組織的研究分析也表明,CDR1as水平升高與存活率增加有關。黑素瘤是皮膚癌中最致命的一種,癌症細胞的侵襲性擴散或轉移是黑素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由於基因錯誤,癌細胞從正常細胞中產生,但DNA的變化並不能完全解釋細胞是如何擴散的。
  • 感染新冠病毒後腫瘤消失?!快來了解下腫瘤領域的「借毒殺癌」理念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就在前幾天,英國醫生發表在British Journal of Haematology上的一篇文章指出,一位惡性淋巴瘤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後,腫瘤居然幾乎消失了!
  • 熱點|結直腸癌預後,腫瘤間質將與TNM相輔相成
    研究表明,腫瘤間質(tumor stroma)在腫瘤發生發展的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腫瘤間質,通過與腫瘤實質的相互影響,促進了CRC的發生、發展和轉移。因此,探究腫瘤間質成分在CRC進展中的具體作用、分子機制及其臨床應用至關重要。本文就目前國內外腫瘤間質成分在CRC中的研究進展進行綜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