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敖去世了,如何評價他的一生?

2021-01-10 一鯉

在一篇文章裡看到過這樣一句形容李敖的話,我覺得非常貼切。這句話說,「一個人如果只讀書不罵人,那麼他可能是個歷史學家;如果只罵人不讀書,那麼他可能是個流氓學家;而如果兩者兼備,那他就是李敖。」

李敖身上具有一般文人身上沒有的痞氣,但同時他又具備非常深厚的學問,這讓他在中國文壇成為一個非常特別的存在。他的筆下真的是嬉笑怒罵皆成文章,而且文筆犀利,字字見血,句句封喉。

這就形成了兩個非常極端的情況,喜歡李敖的人喜歡的不得了,為他的批判精神所傾倒,不喜歡他的人非常討厭他,覺得他毫無儒雅之氣,滿嘴跑火車。

就我個人而言,我還是挺喜歡李敖的文章的,即便他發出過對同志群體很不友善的論調。作為一名文人,他敢說敢寫,敢以筆為劍,對社會上和傳統文化中的種種弊端進行無情的抨擊,仿佛讓我看到了一名戰士,單槍匹馬在看不見的文化陋習中衝鋒陷陣,有一種大無畏的英雄主義精神。

當然,英雄往往是寂寞的,畢竟高處不勝寒。李敖耗費自己一生的時間,憑一己之力對「與世界為敵」。有人形容他是戰神,我想並不為過,但很少有人能夠體會到,英雄背後的辛酸無奈、沉痛悲涼。他也曾被視為異類,遭到排擠和打壓。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李敖的智慧閃爍著動人的光芒,身上也有激進的行事作風帶來的缺陷和不足,但是那又怎樣呢,他通過文字,毫無保留地向世人展示自己鋒利的思想,不管是好的還是不好的,至少他不虛偽,完全地交出了自己。

這位一生都在戰鬥的鬥士,在生命的最後還是「示弱」了,交出了人性裡不可多見的溫柔。在罹患腦癌得知自己活不過三年的時候,李敖發出了人生最後的告別信,想與家人、朋友及仇人見面告別,與這個世界進行和解。

2018年3月18日上午10點59分,李敖安然離世,享年83歲。他毀譽參半的一生,足夠精彩,也足夠通透。雖然人生不在,但是他那些匕首一樣的文字,依然可以留存,震撼後人。

再見,李敖先生!

相關焦點

  • 李敖去世了,他傷害過的那個女人已經活成詩
    對於李敖的這段話,我不做評價,見仁見智吧。金庸的書,我平均讀了十幾遍。李敖的書,我基本上沒讀過,李敖一生寫了100多部書,可稱著作等身,但是留給世人稱道的寥寥無幾。(據說他90%的書都是被封禁的。)洋蔥個人對他的學問和藝術造詣無從得知,李敖說他讀了好多書,自稱知識界界長。有人問他,錢鍾書也是讀了很多書的,你覺得他怎樣?李敖說,他書是讀了很多,但是思考力不夠。後來評價魯迅,說他文法都有錯誤。李敖說自古白話文寫的最好的有三個人,就是李敖,李敖,李敖!
  • 如何看待李敖先生的一生?我對李敖的幾點看法
    李敖先生去世了,在此致以敬意和沉痛哀悼。談一下對李敖的幾點認識。1.文史大家。李敖精通文史,學貫中西。尤其對近現代史頗有研究,寫過很多專著和研究作品。觀點犀利,語出驚人,而又論據充足,辯才無雙。一生學著等身,斐聲海外,並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提名,也是舉世公認的文學大家。
  • 如何評價金庸和李敖的學術對罵?
    李敖確實幾番批判過金庸。論言辭之激烈,說是「大罵」也並不為過。所以本題不是無事生非,更不是造謠傳謠。李敖罵金庸,途徑有二,一是隨筆文章,二是電視節目。文章的部分,集中於他寫的《「金庸式偽善」與「三毛式偽善」》一文;而電視節目,則主要散見在他當年給香港鳳凰衛視做的節目「李敖有話說」之中。【一】李敖苛責金庸,在我看去,內容基本都是大同小異。
  • 李敖去世了,胡因夢原諒他了嗎?
    李敖去世了,胡因夢原諒他了嗎?
  • 許倬雲:王力宏舅公、王小波恩師、李敖敵手,該如何評價他一生?
    許倬雲,這位明星王力宏的親舅公,王小波的授業恩師,李敖的臺大師長,論其社會關係易,評價其思想真是難以下筆。現存華人史家,時論一般以潮州饒選堂、潛山餘英時、無錫許倬云為領袖特異。香港、美國、南京,守望中西,鼎足而三。許氏聲望不及首二人遠甚,惟我不愜公論,不私鄉曲,不避譏諷,對許氏尤為激賞。
  • 狂人李敖去世,而他與臺灣第一美人的傳奇愛情,卻成了精彩一生中最美豔而遺憾的事
    嬉笑怒罵的一生,同樣也是紅塵滾滾的一生,這樣一個性情中人,他的愛情史也跟文學成就一樣,備受眾人矚目。其中最耀眼的莫過於跟臺灣第一美人胡因夢的感情糾葛了。我這一生當中,罵過很多人,傷過很多人;仇敵無數,朋友不多。醫生告訴我:「你最多還能活三年,有什麼想做、想幹的,抓緊!」我就想,在這最後的時間裡,除了把《李敖大全集》加編41-85本的目標之外,就想和我的家人,友人,仇人再見一面做個告別,你們可以理解成這是我們人生中最後一次會面,「再見李敖」及此之後,再無相見。
  • 李敖去世兩周年,剛發現了他杜撰的譚嗣同遺書……
    02讀寫菌是在上高中時,從語文老師那裡知道李敖的。讀了他的《北京法源寺》,其中譚嗣同的絕筆印象很深,還有一疑問:林覺民的《與妻書》眾人皆知,為何譚嗣同的這封遺書不見經傳呢?後來才知道,這封信是李敖杜撰的。
  • 犟人李敖
    李敖在北京大學演講時曾經自嘲:我一生寫了100多本書,被查禁的有96本,這些書賣不出去,就在地攤上和那些黃書混在一起賣,結果很多去買黃書的人就成了我的讀者。 寫到這裡,我想起了民國的一位狂士劉文典,現代傑出的文史大師,校勘學大師與研究莊子的專家。曾有人問他古今治莊子者的得失,他口出傲言:「在中國真正懂得《莊子》的,只有兩個人。一個是莊周,還有一個就是劉文典。」 人要狂,沒有狂的資本如何狂,李敖做到了。
  • 範曾為人如何?李敖評價其:人品差又做作,楊振寧卻誇他百年一遇
    人品差,跟我比還差遠了作家李敖的人品,事實上也沒有太好,更有人稱李敖為「老流氓」。可見李敖的人品,著實也不怎麼樣。即便如此,李敖在評價範曾時,也絲毫不客氣。所以,李苦禪對範曾,也就有了十個字的評價: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正是這兩件事情,使得作家李敖對範曾並沒有好感,才有了那句:「人品差,跟我比還差遠了。」照這樣看來,範曾和李敖,也是差不多的人。但是物理學家楊振寧卻有不同的觀點,更認同範曾。
  • 李敖為何對三毛和金庸的評價這麼惡劣?難道他們之間有過矛盾?
    李敖為何對三毛和金庸的評價這麼惡劣?難道他們之間有過矛盾?李敖算得上是一個傑出的批評家,他的作品在文字上很尖銳,毫不留情面。或許就是因為同為「文人」的緣故,李敖對三毛和金庸這兩人並不友善,似乎有一點爭鋒相對。
  • 李敖去世,蔡康永悼念:他不在,那個江湖就不在了
    據東森新聞雲報導,對於李敖病逝,蔡康永惋惜:「悼李敖~~他一個人身上,有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他不在,那個江湖就不在了。」2010年8月26日,上海錦江飯店,臺灣著名作家學者李敖在接受《東方早報》記者專訪。澎湃新聞 資料圖據悉,醫師與家屬於下午2點在臺北榮總中正樓一樓大廳召開記者會說明。
  • 李敖去世,享年83歲.蔡康永悼念:他不在,那個江湖就不在了
    李敖也是著名的「黨外政論家」,包括在與臺灣國民黨外的新生代之間,李敖也不時形成倏聚倏散式的重行組合或分道揚鑣。而著作等身的李敖以文字尖銳、不留情面著稱,嬉笑怒罵皆成文章,批評家是人們給他最多的評價。嬉笑怒罵皆成文章說到「敢罵」,李敖不是浪得虛名。經他抨擊罵過的形形色色的人超過3000餘人,在古今中外「罵史」上,大概無人能望其項背。
  • 「一抱不平、二抱女人」的李敖,為何仗義一生卻沒什麼朋友?
    一是讓喜歡我的,欣賞我李敖的骨氣,二是讓我恨的人都來看看,可以看到我多麼有骨氣。」這是著名作家李敖死前曾在節目中預想他死亡之後的場景,也是李敖無數狂傲話的其中一句。李敖的一生,也無疑是狂傲的一生。李敖曾這麼評價胡適,「來臺灣以後就是在混。」他敬佩胡適的學識,但同時他也不屑於胡適的保守主義。1961年11月1日,李敖將《老人與棒子》一文投稿至文星雜誌。
  • 李敖:一生罵人無數,臭脾氣2次入獄,監禁7年,為何視胡適為偶像
    是李敖對自己的評價,李敖一生罵人無數,據說被他罵過的人不低於三千位,因臭脾氣2次入獄,監禁7年,但李敖罵人依舊絲毫不留情面,一生只視胡適為偶像,這究竟是為何? 李敖素以文辭犀利,文風自由狂野著稱,他以罵人出名,可並非胸無點墨,著作等身的他曾是一代人的知識偶像。 人們敬佩他的出口成章,針砭時弊,但與此同時,他的出口狂妄也給他招了不少黑,睚眥必報的他曾被中國有名的主持人楊瀾這樣評價道:「楊瀾曾評價到,李敖有著滿腹的經綸,卻不得不在一個相對狹小的空間內,在許多無聊的人和無聊的事上耗損大量的光陰。」
  • 反臺獨,知名作家李敖去世,遺書曝光!
    反臺獨,知名作家李敖去世,遺書曝光!李敖親筆信全文 致我的家人、友人、仇人!
  • 趙忠祥去世,該如何評價他?
    (趙忠祥因病去世,60秒回顧生前影像和一生經歷)得知趙忠祥去世的消息後,我心中最大的感想就是該如何對他蓋棺定論呢?當然,官方會有官方的評價,每個人也都有每個人自己的觀點,本文僅僅談談自己的觀點。評價一個人,無非公私兩個方面,對公要嚴對私要寬。
  • 狂人李敖評價錢鍾書,讀死書而且不會思考,對此你怎麼看?
    李敖毫無疑問是個大才子,但是他在臺上的狂傲至極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反感。在他的眼中,古今中外很少有他稱讚的。李敖在竇文濤的一檔節目中就對《圍城》的作者錢鍾書評價:「錢鍾書讀的書很多很細,但是思考力不夠,他是讀死書的。」
  • 胡因夢:李敖一生都沒放下的女人
    3月18日,李敖罹患腦癌去世,享年83歲。他的一生,痛快罵人,罵可罵之事,罵可罵之人,竟多達3000人有餘,名符其實的張狂才子。唯有一人,享盡他特殊的「優待」,被他專注罵了20多年。其人並非面目可憎之士,相反,她是上個世紀臺灣最美的女人,演員、才女,他的前妻胡因夢。
  • 李敖去世,最「流氓」的真男人再也沒有了
    可是李敖大師什麼人?不是普通名人。超愛折騰、又總能折騰出大戲,老頭子永遠活力無限,所以我倒覺得太深沉看李敖大師的去世,他自己怕是都起雞皮疙瘩吧。《與李敖打官司》一書的作者是新聞記者出身的範泓,他說:「李敖的左右口袋裡本來就裝著兩套標準,將什麼標準應用於什麼人和事,則視不同的需要而定。」要談李敖,「流氓」就是他身上繞不過的點。
  • 範曾:為何被「狂人」李敖大罵人品差?楊振寧:沒誰像他這樣偉大
    狂人李敖尊前作劇莫相笑,我死諸君思我狂。現今這個文藝市場環境,真的是太過「祥和」,沒什麼真意思。無論是金字塔尖上的行業領袖,還是金字塔下面絕大多數的普通從業者,各有各的交際圈,沉浸在各種商業互吹中,連句實話都沒有。李敖先生的去世,可以說是意味著最後一位時評家的隕落。